1、第六单元 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 第1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一、教材分析(一)课标:了解北非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等古建筑,认识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二)学科指导意见: 1、基本要求:了解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认识北京故宫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高超的宫殿建筑艺术和中国特色的古代宫殿建筑风格;感受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杰出的创造才能。 2、发展要求:认识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故宫的建筑时间、位置、基本布局、各部分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特点;知道三台、三大殿名称及重要性,太和殿的建筑特点及功能,中
2、和殿、保和殿的主要用途;后三宫的具体名称、用途,养心殿的位置、用途,御花园的位置及用途;知道故宫博物馆的概念、特点、藏品种类及陈列方式;知道故宫的建筑思想及中轴线;了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基本布局原则;了解故宫的建筑艺术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了解故宫的建筑特点,中轴线在故宫及古代北京城市布局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识读、绘制简单的故宫布局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析、对比史料解决问题;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故宫悠久的历史、杰出的建筑布局艺术,即故宫在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感受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体会我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辉
3、煌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领域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四)重难点 重点:故宫的基本布局、主要建筑特点及主要宫殿介绍; 难点:故宫的建筑思想、主要建筑特点二、课前预习(填空题)1、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北京故宫,旧称_,始建于_朝_年间。此后历代虽有改建和扩建,但仍爆出原有的_未变。 位置:原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分别是:宫城、_、_。 基本布局:故宫的建筑按照_的格局布置,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分为南部的_和北部的_两部分。外朝以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_、_两组宫殿,建筑风格富有_之美;内廷以_为中心,后面是_,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建筑
4、风格具有_之美。所用的建筑都是面向_方,体现一国之君“_”的传统观念。 遵循原则:以_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而建,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外朝建筑多用_数,内廷多用_数,_是数字中最大的奇数。2、疏朗雄伟的三大殿:清代的三大殿名称是:_、_、_,布置在故宫的_线上,共同矗立在巨大的三层_上。 太和殿:俗称“_”,代表着_的核心,殿前的中轴线上设置了_门、端门、_、太和门。殿内采用最尊贵的_形式。主要用途用于重大活动的举办,如每年的_、冬至、_及_、命将出征等。 中和殿,在三大殿中_最小,供皇帝在大典前作_之用。 保和殿:在建筑上采用了_法,每年_皇帝举行盛宴,也举行科举制重的_,殿后面有最大的御路石_。
5、3、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内廷是皇帝和家眷的_区。后三宫是_、_、_,后三宫的两侧是众妃嫔居住的_,西六宫南侧是_。坤宁宫北面是_,是专供游乐的地方。4、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故宫是国内最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_所在地。5、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建筑思想:除了满足帝王_、_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突显_;故宫布局井然有序,突出了一条贯穿南北的_线,突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_秩序。建筑特点:整体气魄宏大,在细部装饰上非常_,_色和_色构成了故宫的主色调。三、教学设计(教案) (一)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1、故宫的修建: 时间: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 历史沿革: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历代虽有改建和扩建,仍基本保持
6、原有的格局未变,明朝14位和清朝10位皇帝先后在住在这里,统治中国长达491年。2、故宫的位置: 明清北京城有三重宫城(紫禁城)、皇城、京城。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平面呈长方形,四边城墙各有一门,南门为午门,北门为玄武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3、故宫的布局 故宫建筑讲究“中轴布局,左右对称”,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分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内廷两部分。 外朝:以太和、中和、饱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是文华、武英两组宫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召见群臣及发布命令的场所。建筑风格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称之为后三宫
7、,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和慈宁宫等,是皇帝及家眷的生活区。建筑风格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4、故宫的设计思想 遵循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封建传统礼制:如太和、中和、饱和三大殿附会“三朝”制度;五门制度;左祖右社制度;前朝后寝制度;中轴对称。 布局上体现阴阳五行学说:如外朝在前,为阳, 内廷在后,为阴。外朝多用一、三、五等奇数,内廷多用偶数。(二)疏朗雄伟的三大殿1、三大殿及三台 三大殿是外朝宫殿的主体建筑,最初名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清代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加上东边的文华殿、西边的武英殿合称“外朝”。2、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代表封建皇权的核心,是三大殿中规模最大/气势最雄
8、伟/装饰最华丽的宫殿。明清两代,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以及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派将出征等重大活动,皇帝启用太和殿。3、中和殿:规模最小,主要用于皇帝大典前短暂休息的地方。4、保和殿:举行宴会和殿试的地方。殿后面的云龙石雕。 (三)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1、乾清门广场及乾清门:紫禁城外朝与内廷的分界线。2、后三宫:跨过乾清门,自南向北依次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统称“后三宫”,台基只有一层。3、东西六宫:后三宫的两侧分别是众嫔妃居住的东西六宫4、养心殿:位于西六宫南侧,呈“工”字型,是清朝后期的政治中心,同光两朝,曾是“垂帘听政”的地方。5、御花园:供皇帝及家眷游乐的地方(
9、四)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 故宫博物院概念我国最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收藏文物包括实物与图书文献两大类。 (五)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 1、建筑思想: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是注重群体的集合,体现等级制度。故宫除了满足帝王生活、理政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皇宫整齐严肃的建筑布局表现至高无上的皇权,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2、建筑成就 宫殿建筑是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帝王权威与统治的象征。故宫继承了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的传统经验,同时又作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创新与改变,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1) 总体和谐中富于变化
10、:主要体现是“中轴线”(2) 装饰艺术丰富多彩(3) 建筑色彩华丽鲜明,对比强烈附:本课知识结构 修建时间、历史沿革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位置 基本布局:外朝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特点;内廷的主要建筑 及其功能、特点 故宫建筑遵循:封建传统礼制、阴阳五行学说 三大殿及三台三大殿 太和殿:名称、建筑特点、艺术效果、用途 中和殿:用途 保和殿:用途;云龙石雕 乾清门广场及乾清门内廷建筑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养心殿 东西六宫 御花园 文物宝库故宫博物馆:涵义、特点、藏品种类、陈列方式 建筑艺术的瑰宝:建筑思想、建筑特点、中轴线四、课后练习:1、下列对故宫的描述正确的是它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
11、一座博物馆 它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 它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A、 B、 C、 D、 2、下列对故宫午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故宫朝东的正门,开有三门,左右两侧又各开一个掖门B、清朝规定,午门的正中一门为皇帝专用C、左右掖门,只有在举行大典时才开放,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分别通行D、午门正中的一座门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意在显示“九五至尊”的威严3、故宫中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是A、外朝 B、内廷 C、皇极殿 D、文华殿4、现存中国古代最高最大的宫殿是A、皇极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太和殿5、科举制
12、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其中殿试是最高一级,考中者称为“天子门生”,皇帝举行殿试的地方是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文华殿6、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清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当权者却贪图享乐。为此,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南苑,明日幸北海,何日复幸古长安?”下联是:“五旬割琉球,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每逢万寿无疆。”(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副对联抨击的对象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二 云龙石雕是故宫最大的一块石雕,原产于北京房山的大石窝村从大石窝村到北京不50多公里,竟用了2万多民工,历时20多天,花了
13、10多万两白银才运到。图 图一 保和殿后的云龙石雕(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的感受。7、建筑技术本身也反映一种精神和文化。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 (汉高祖七年)二月,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汉书高祖纪 材料二 宫成,适当叔孙通习礼成,诸侯群臣朝会,高祖叹曰:“吾乃今日方知为皇帝之贵也。” 汉书叔孙通传(1)阅读以上材料,请说明汉高祖对修建皇宫这件事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为什么?材
14、料三 图二 故宫全景图(2)仔细观察图片,简述故宫高超的建筑技术。这种建筑体现出来的实质是什么?(3)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故宫在建筑上是如何体现“皇权至尊”的?参考答案:1、A 2、A 3、A 4、D 5、C6、(1)抨击的是慈禧太后。因为1895年在她60岁时,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割让台湾给日本,而在甲午战争正酣时,慈禧却挪用海军军费祝寿。(2)北京故宫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无数无名英雄为故宫的兴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与明清时期统治阶级的腐朽、奢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7、(1)材料一中汉高祖认为天下未定,对萧何修建豪华宫殿极为愤怒。材料二认为皇宫的
15、修筑极大地加强了皇帝的权威,持赞成态度。(2)宫殿群沿南北中轴线排列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宫殿为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实质:表现封建帝国的大一统气度和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3)例如:1、故宫的建筑布局在一条贯通通南北的中轴线上,与两例相对低矮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呈现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2、太和殿是故宫中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装饰最华丽的宫殿,屋顶的小兽用了绝无仅有的10个,重大典礼时的排场显示出天子唯我独尊有权威等。五、资料汇编明清皇帝宫苑故宫(Palace Museum,Forbidden City)故宫总介绍: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
16、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紫禁城建筑又是一幅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画卷,碧空蓝天下的金黄色琉璃瓦屋顶,屋檐下青绿彩画装饰和成排的红色立柱、门窗,一座座宫殿坐落在白色石料的宽大台基上,台基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面。故宫的平面布局和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庄严、和谐,都表现出建筑群体的博大壮观,堪称中国古代建筑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故宫是明清朝的政治中心,明清两朝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故宫登基。龙是紫禁城装饰的主要形象和皇帝的象征,连故宫的片瓦寸砖也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17、。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而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像是一幅千门万户的绘画长卷。紫禁城宫殿群沿南北中轴线排列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外城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天安门的东侧为太庙,西侧为社稷坛,贯彻
18、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都城设计理念。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他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
19、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紫禁城的正门叫“午门”, 午门为双檐城楼,两侧向前突出,形成为凹字形状围成一个青石铺地的小广场。中有重楼,重檐为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整体上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俗称五凤楼明廊相连,宏伟壮丽。在明代,重大军事行动的出征、凯旋、献俘、颁布历书等仪式同,都在这里举行,有时也成为惩戒大臣的场所。在10米高的城墙墩台上,有1组建筑。正中是9间面宽的大殿,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这组城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在午门以内,有广阔的大庭院,当中有弧形的内金水河横亘东西,北面就是外朝宫殿大门太和门,左右各
20、有朝房廊庑。金水河上有5座桥梁,装有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河宛转,形似玉带,这种布局,给人以极大的吸引力。登上太和门,在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1座大殿堂太和殿出现在眼前。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前后排列在一个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这就是外朝的3大殿。基台3层重叠,每层周围都用汉白玉雕刻的各种构件垒砌,造型优美。下层基台最大,通过龙墀走道上达中层,再通过中层龙墀到达上层台面。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雕“御路”,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
21、台,造型玲珑秀丽,重叠起伏,像是白玉砌的山峦。这是我国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25000平方米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唇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大雨如白练,小雨如冰柱,千龙喷水,蔚为大观。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太和殿高35.05米,用72根大木柱支承梁架构成4大坡的屋面。我国古代建筑屋面呈现坡度,这跟建筑技术有关。这种构架习惯上称抬梁式。先在基础上立木柱,在柱上架大梁,又在梁上立小矮柱 (瓜柱),然后再架上一层比较短的梁。自大梁而上可以通过小柱重叠几层梁,逐层加高,而每层的梁
22、却逐层缩短。在最上层立脊瓜柱,在两组构架之间,横搭檩枋。在檩上铺木椽,椽上铺木板 (望板),板上苫灰背瓷瓦。由于梁架逐层加高,而小梁逐层缩短,就构成具有坡度的屋面。太和殿的四大坡顶就是这样构成的。太和殿殿座南北纵深37.20米,东西横广63.96米。由南北纵深计算,木柱是6根为一组;东西横阔计算,是12根为一组。殿内支承梁架的柱子名金柱,高14.4米,柱径1.06米,都是整块巨材。以每四柱的空间作为一间计算,太和殿是由55间组成的大殿堂。殿里的“天花”、“藻井”,殿外檐下的“斗栱”,都加彩绘,富丽堂皇。“斗栱”是我国建筑中的一种特殊构件。斗的形状像一个小方木斗;弓形又像船形的木块叫做栱。斗在下
23、面,栱安放在斗的上面槽里,总称斗栱。这种构件,装在柱头上的叫柱头科,分组装在外檐两柱之间额枋上的平板枋 (又名坐斗枋)叫平身科,装在角柱上的叫角科。像太和殿这样出檐深远的大殿堂,各组斗栱可以重叠挑出多层,术语叫做几跴。檐下斗栱,在建筑上具有两重作用:主要在结构上起到支撑作用,支托屋檐重量通过斗栱过渡到立柱上;另外,由于在檐下重叠挑出,并加彩绘,远望如重峦叠翠,具有装饰作用。在明清时期,为了行政的方便,在承天门(今天安门)以南,设置了许多中央机构,其中户部、吏部等在东侧,刑部、都察院等在西侧,以至民间有“东边掌生,西边牚死”的说法。沿中轴线四外延伸的街巷中,主要的大街多是南北向的,而胡同小巷多是
24、东西向的,皇城与宫城中,与各街巷一起,形成了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 在明代称为皇极殿,殿高米,东西米,南北米,有直径达米的大柱根,其中围绕御座的根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正大光明”匾,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
25、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也是明清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主要是举行大朝会时用。如新皇帝“登基”(即位)、向全国颁布政令和诏书,皇帝的生日和新年元旦在此接受朝臣的祝贺,以及每年的冬至节刀在此坐朝。由于这个节日(冬至)封建皇帝要以天子名义向天祭告,在国城门外有象征天的建筑叫天坛,去天坛前先在这里举行仪式。虽只有每年固定的数次庆典而已,使用率是很低的,但庆典之际却异乎寻常的隆重铺张。中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形体壮丽,建筑精巧。这里是皇帝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平面长方形,黄琉
26、璃瓦四角攒尖顶。建筑装修与彩绘十分精细绚丽。 每年除夊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清代这里还是举行殿试的地方。富有生活气的内廷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从保和殿穿过乾清门,自南向北分别是号称内廷三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
27、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华丽的了。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清康熙一般在召见群臣、听他们面奏政事后,就在乾清宫批阅奏章。他常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与前来觐见的地方大员进行交谈,对他们提出行政建议。清人赵翼记载说,乾隆皇帝一早到乾甭宫处理政事时,蜡烛还要燃一寸多才天明。他吃过早饭后,开始批阅奏章,然后召见大臣,每天要有四五起。最后是召见军机大臣,做出
28、指示。如有新选任的文武官员,还要由吏、兵二部官员带领朝见,这时便已接近中午。乾清宫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与清代皇位继承制度的变化有直接联系。这一变化对清中后期的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乾清宫正殿挂着顺治御书的“正大光明”匾。由于康熙朝皇子间争夺皇位的斗争相当激烈,所以率领雍正皇帝采取了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式两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置于“正大光明”匾后,在皇帝死后验看,由被秘密指定的继承人即位。由于皇子事先不知谁被立为继承人,因此也无从争斗。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办法也就无需使用了。在明代晚
29、期历史上有三大案,其中两案发生在乾清宫。一个叫红丸案,原来明低万历朝朱当了年皇帝,死后由其子朱常洛继皇帝,年号泰昌。这位皇帝是一个贪恋糜烂生活的人,登位不多天便生了重病。有鸿胪寺衙门名李可灼进呈红色丸药,朱长洛连服两丸,这位刚坐月余的泰昌皇帝,便一命呜呼了。当时朝野哗然,朝中党派亦借此事相互攻诘。这就是明史书中的红丸案。朱常洛有个各号选侍级别的妃子李氏,曾抚养过皇长子,由于当时曾有意将选侍提升为贵妃称号,常洛死后,李选侍便居中乾清宫,挟皇子以自重。当时在朝中号称名臣杨涟、左光斗等坚持要选侍移出乾清宫。这件事又引起朝臣党派的斗争,明史中称为移宫案。在早些时候,有一名叫张差男子持杖大闹慈庆宫,称为
30、梃击案,合称为明皇宫中三大案。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清代皇后去祭先祖坛前,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明时为皇后住所。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在坤宁宫的东西两侧,分别是众妃嫔居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众皇子则居住在乾清宫东西两侧的宫殿里。清代的“宝玺”(印章)也收藏在这里。在后三宫东西庑,还有为皇帝存储冠、袍、带、履的端凝殿,放置图书翰墨的懋勤殿。南庑有
31、皇子读书的上书房,有翰林学士承值的南书房,以及管理宫廷日常生活的处所。清雍正以后皇帝的寝宫移到乾清宫西边的养心殿,乾清宫只用于皇帝平时召见大臣。坤宁宫也只在皇帝大婚那两天使用,平时多用做敬神的场所。康熙皇帝出生在东边的景仁宫,乾隆和道光也在那里度过了他们的皇子时代。晚清时的慈禧太后之所以被称为“西太后”,是因为她在入宫时曾居住在西边的储秀宫,并在那里生下同治皇帝。宫殿建筑功能上的要求都是强调独夫之尊,显示封建统治权的威力。总是以天地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为象征。如乾清象天,坤宁象地,日精象日,月华象月。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二年兴建安徽凤阳中都时,曾将宫城之左一小山称为日精山,其右一小山名为月华山。北
32、京宫城左右无山,遂在宫中置日精、月华二门,以象征性地模仿祖制。据载,元大都宫殿正朝左右有日精六、月华门,明代凤阳中都的日精门、月华二山之名或即仿元大都之名。东西六宫象征十二星辰。在东西六宫的后面各有四合院的五所建筑。东六宫后的叫乾东五所,西六宫后的叫乾西五所。这两组建筑是众多的皇子居住的地方。把这些房子象征天上的众星,这些象征日月星辰对称建筑组合,一齐来拱卫围绕着象征天地的乾清宫、坤宁宫。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叠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收藏文物100万件 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
33、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在几个宫殿中设立了历代艺术馆、珍宝馆、钟表馆等,爱好艺术的人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前,往往久久不忍离去。设在故宫东路的珍宝馆,展出各种奇珍异宝。如一套清代金银珠云龙纹甲胄,通身缠绕着16条龙,形状生动,穿插于云朵之间。甲胄是用约60万个小钢片连结起来的,每个钢片厚约1毫米,长4毫米,宽1.5毫米,钻上小孔,以便穿线连结。据说,为制造这套甲胄,共用了4万多个工时。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的创造,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初建时被奴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夫役百万。紫禁城里每一块
34、砖瓦,每一座殿宇,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同时,为了修建故宫,也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时,大多采自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无数劳动人民被迫在丛山峻岭中的原始森林里,伐运木材,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所用石料多采自北京远郊和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区。每块石料往往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几百吨,如现在保和殿后檐的台阶,有一块云龙雕石重约250吨。不知又有多少采石和运石民工在采运过程中就此伤残和丧生。故宫大事记* 1416年(永乐十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
35、北京宫殿。*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1440年(正统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1459年(天顺三年),营建西苑。*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至北京。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
36、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但按照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帝溥仪。* 1925年,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故宫博物院。* 193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躲避日本侵略。* 1948年,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部分运
37、往台湾。* 1949年1月,北平稳定后,故宫得到了修养。* 五六十年代,陆续有人提出故宫改建计划,后因种种原因搁置。*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 北京故宫开始进行为期19年的大修.故宫,作为东方宫殿建筑的代表、世界宫殿建筑的典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它蕴涵了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被誉为“东方文明的光环”、“人类文明的瑰宝”。 l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故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故宫的官方名称是“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但在欧美国家出版的旅游小册子里,通常都称其为“紫禁城”(The Forbidden City),并附加说明它是中国明、清两代王朝的皇家驻地。世界上大多数曾经来过或想来故宫的游客,他们要看的,是那个在好莱坞巨片末代皇帝中闪耀着神秘色彩的巨型皇家宫殿,他们想体验的,是东方帝制时代的壮美与恢宏,而不仅仅是要参观故宫内陈设的国家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