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二.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5250 上传时间:2025-10-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二这是一堂一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看图学文秋天。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孩子们将第一次接触“自然段”这个概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出示了与课文内容完全相同,但却没有分段的一篇文字,让学生观察比较,看着课文与教师出示的这段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们分成学习小组开始了观察、比较、讨论。后来,小组代表在发言中讲道:“老师出过的这段话和课文比,说的话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是保文分了的,老师这段话没有分。”老师请同学们讲讲从哪儿看出课文是分了的。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们发现有几个地方开头空了两格。”有的说:“我们还发现课文把讲天空的句子分在一起,把讲地面的

2、句子分在一起”这时,教师让孩子们为这“分了的”一组句子取名字,孩子们取的名字有“一节”“一段”“一组”等等。老师在充分肯定和鼓励孩子们的想法后,告诉孩子们它已经有了一个大家都叫惯了的名字“自然段”。这一课关于“自然段”的认识的教学设计,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中直接告诉学生的方式,不是从教师如何去“教”去“讲”有关自然段知识的角度设计教法,而是从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的角度精心设计了学法,创设了比较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但发现了自然段的形式,还发现了自然段的本质。这堂课十分关注通过学生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使他们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这种重“教”不重“学”的教学模式,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往往使受教育者难以适应新的学习。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应更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习,教师备课应备“学第”,评价一堂课也应由重评教师教得如何转为重评学生学得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