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2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过程。3分析比较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异同点。4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背景(1)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2)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2形成 (1)标志: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2)内容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立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3发展(1)职能转变:1954年,全国人
2、大召开后,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2)基本方针: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条件 (1)共同纲领的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2)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2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3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
3、奠定了基础。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原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依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和1954年宪法。4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行使自治权利。5实践: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6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辨析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中国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但并不标志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思考
4、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哪部重要文献?该文献规定我国的国体是什么?提示:文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国体: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辨析 西方的多党制是指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政党并立,由两个及以上的政党联盟操纵议会或选举,实行轮流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因
5、此,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思考 图片反映的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的代表选举情况。该现象有何重大意义?提示:充分发扬了民主,体现出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点拨 “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主题一比较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 核心必记 比较项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性质不同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民主(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6、共同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职能不同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立法、任免、决定和最高监督权及应由它行使的其他职权监督权不同政协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是一种民主监督人大监督是运用国家权力实行的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产生方式不同政协委员通过民主协商推荐产生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史料印证材料一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949年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讲话材料一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7、。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二中的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出人民主权的思想;“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材料三 我们中国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议政。协商民
8、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李君如中国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思考: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协商民主政治的作用。提示:有利于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及时对中共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保证了各阶层公民有序地参政议政。对点巩固1毛泽东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它更为完备的。”以下对毛泽东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坚持与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合作B政治协商制度仍将
9、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C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D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同等地位解析:选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D说法不符合材料和现实。主题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核心必记1特点(1)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个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2优越性(1)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
10、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4)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史料印证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一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依据。材料二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材料二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1、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材料三 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中共中央代表团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在拉萨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宝鼎周围的浮雕分别为“签订十七条协议”“腾飞的西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历史性画面。中国青年报思考: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提示:这一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点巩固2下图是1956年版人民币5元券背面图案,图案印有维吾尔文、蒙文与藏文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平等
12、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 BC D解析:选D 为干扰选项,人民币流通于全国各地,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仅涉及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排除含的选项。故选D。 随堂达标验收题组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图1 大总统誓词 图2新中国成立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解析:选C A项不符合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只推翻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而不是封建制度;B项只是辛亥革命的功绩,排除;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错误。
13、两者的共同点是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给人们更多的自由和民主。2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这次会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 这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A BC D解析:选D 1946年在重庆召开了一次政治协商会议,故说法错误,排除含的选项。答案为D。3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协”一直作为“临时国会”而发挥作用;其退居为“协商机构”是在( )A共同纲领失效后 B1954年全国
14、人大召开后C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 D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解析:选B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与题干史实不符。题组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4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党和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近三个月,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材料说明1954年宪法(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选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5、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两个原则,题干中的“广泛征求意见”“全民讨论近三个月”等关键信息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而社会主义原则无法体现,故排除A项,C项正确;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是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项排除;题干未涉及政治协商制度,排除D项。5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显著的特点是(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B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解析:选D 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选D项。6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在某纪念大会上说:“60年前,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16、们,同经过普选产生的1 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一道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解析:选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项说法正确。题组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解析:选A 解
17、题关键在于准确识记五个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故A项符合题意。8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的代表共301名,其中藏族代表226人,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16人,占代表总数的80%以上。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B消灭了数千年的农奴制度C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D实现了西藏地区改革开放解析:选A 材料提到少数民族“占代表总数的80%以上”,说明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C项“实现了”的说法错误。D项中的“改革开放”说法错误。答案为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