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单元主题阅读2.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高大的竹,笔直地伸向天空,连片的竹叶遮住了阳光。(从词语运用的角度)答案:示例:“伸向”“遮住”两个词语描写出了竹子的动态,写出了竹子生长旺盛、枝叶浓密的特点。12345(2)粉红、深红、紫红、白色,像浓墨重彩的油画,像谁在天地间尽情挥洒的喜悦。(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杜鹃花”比作“油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杜鹃花的色彩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杜鹃花的喜爱之情。123453.文章第段和第段分别引用了元曲和毛泽东的词,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答案:第段引用元曲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点明了九华山景色的特征,
2、烘托“世外桃源仙境”的气氛;第段引用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中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蕴含着山花装点春天的奉献精神,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123454.文章结尾说“这次登山的经历将成为我一生永恒的记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4分)答案:因为另辟蹊径登攀,“我”感受到了爬山的乐趣;爬山的经历让“我”懂得了勇于开拓、不畏艰辛、不怕困难等精神的重要性;“拓路的艰辛”荡涤了“我”世俗尘埃的心,除去了荣辱、得失、嫉妒等杂念,纯净了“我”的心灵。123455.【创新题新考法】请参考助读材料,从游记丰富的“所感”和精妙的“语言”两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为本文写一段阅读提示,帮助同学们更好
3、地学习这篇游记。(6分)12345他能“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让我们从中获得层出不穷的精神愉悦和思想启悟。(梁衡散文论)助读材料:【材料一】12345梁衡很喜欢读古代散文,也读一些诗词。这从他的散文语言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他的语言雅洁、凝练,散文畅达、清丽,比较考究这种语言讲究气韵,短句式,偶用排比和对仗等,都颇能透出某种知识的蕴积和风貌来。(梁衡散文三论)【材料二】12345写作提示:结合文章内容;不少于150字。答案:示例:“所感”是游记的灵魂。作者巧妙地将自己观景的体验与景物融为一体。首先,作者想通过艰难的跋涉,体验爬山的乐趣,所以一开始并未选择走公路、小路,而是另辟蹊径,第段描写山路的优美景色则直接表现了观景时的美好体验。其次,妙用修辞,将“杜鹃花”比作“油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杜鹃花的色彩之美,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12345最后,“拓路的艰辛”荡涤了“我”世俗尘埃的心,除去了荣辱、得失、嫉妒等杂念,也引发了“我”的理性思考,让“我”领悟到勇于开拓、不畏艰辛、不怕困难等精神的重要性。(言之成理即可)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