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57KB ,
资源ID:65160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5160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

1、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所谓移情,通俗地说,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描绘此种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

2、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浸到对象中去,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

3、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材料二: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家强调师法自然,国画大师刘海粟就曾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

4、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这些要素作用于人,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一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等美好事物,就会被吸引。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这就是意境。人们不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

5、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选自梁衡山水为何有关感,有删改)材料三:有些理论家和艺术家力主用联想来解释审美体验,并不认为有什么纯粹的音乐、绘画、舞蹈等。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女所弹的声音,就是用各种联想的意象来描写来表现的,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有的理论家根据这样一些事例,认为人们喜爱音乐,从音乐中获得愉悦,并不是因为欣赏声音本身的和谐

6、等,而是因为音乐能唤起视觉或听觉的意象(即联想)。然而,也另有一些理论家和艺术家认为,审美体验不但与联想无关,而且联想还会妨碍审美体验。在他们看来,自然和艺术的美都在形式而不在内容,欣赏者不能靠题材唤起的联想来获得美感。要是在欣赏这些艺术时产生联想,那恰好是走出了艺术境界,进入了实用境界,审美体验就丧失殆尽。他们认为,在审美体验中,只有让我们的注意力专注于一个独立的意象上面凝神于一,才能沉醉于审美的愉悦之中。联想究竟是有助于审美体验还是妨碍审美体验呢?我以为应该从以下两点来把握它:第一,应该把审美联想和非审美联想区别开来。非审美联想相当于心理学上的自由联想,这是一种偶然的、随意的、杂乱的、不定

7、向的联想。英国美学家布洛称这种联想为“非融化的”联想,即这种联想所引起的实用情感与审美对象所展示的情境不相融合,从而与审美无关。譬如:当我们心中想到船时,便想到它航行的海,想到海便想到风暴等等。尽管这种联想是对一种接近事物的联想,人们是容易理解的,但它没有定向性,没有主旨,不能构成审美的情境。而审美联想相当于心理学上的控制联想,它的最大特点是联想时所展示的情境的定向性和整体性。按一定的情致、具有定向选择、沉入整体情境的联想就是审美联想。审美联想是人的心灵自由的一种表现,它给人带来美感的愉悦。布洛称审美联想为“融化的”联想,即这种联想所引起的情感与审美对象本身的情感是相融化的,不是隔离、孤立的。

8、由此看来,笼统地说联想可以解释审美体验是不对的,只有审美联想才与审美体验相关,只有用审美联想才能解释审美体验。第二,应该考虑到美有“纯粹美”和“依存美”的区别。“纯粹美”就是重形式的美,某些艺术品种,由于社会历史等各种原因,内容已淡化,人们直接感知到的仅是线、形、色、光、声、质等媒介及其组合方式,如图案画、花边装饰、建筑、陶瓷造型等等,就是以形式感取胜的“纯粹美”,对于这些艺术品的欣赏,只能靠艺术直觉,而不能靠审美联想。与审美联想相契合的往往是“依存美”。所谓“依存美”就是重内容的美,像小说、戏剧、散文和古典诗歌等等,人们欣赏这类艺术品,就不能不借助审美联想,只有在审美联想中,作品所描绘的形象

9、和形象体系,才能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呈现出来,而欣赏者也才能沉入艺术世界,并获得审美愉悦。(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B.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C.艺术家强调的“师法自然”,是指进行艺术创作要从自然中获取丰富的美的要素。D.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岳阳楼的阴晴是人与客观景物沟通、交流、融合的共同产物。2.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非审美联想”的一项是(3分)A.读

10、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联想到乍暖还寒、草长莺飞的春季美景。B.读到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联想到宋文帝刘义隆金戈铁马克复中原的恢弘气势。C.读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联想到诗意美好的逝去时光和寻梦的惆怅落寞。D.读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联想到交通工具落后的人类文明社会早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移情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景或物身上的结果。B.白居易的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1、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是移入乐音中的自我情感。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D.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中,杜甫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小舟,小舟因此就孤愁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小舟中,只存在于小舟上的。4.材料三首段是如何引出论题的?这样安排有何好处?(4分)5.三则材料都是围绕审美沟通与体验展开的,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照相师王往照相师来了,女孩们

12、激动起来。寻找焦点的人,首先成了焦点。瞧他那一身打扮,大波浪的披肩发,直筒裤子,尖头皮鞋,花格衬衫,套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红背心,要是村里哪个小伙子装扮成这徉,不被人说成“二流子”才怪呢。可是他这样装扮,村里人觉得理所当然,要知道人家是照相师呢,胸前吊着的相机为他的职业做了证明。村里人不会用“艺术气质”这样的词语,但是他们知道持有相机的人,应该不同凡俗,异于常人。人们或远或近地看着他,想象着自己或者某个亲人的面容,仿佛他的到来,是为了提醒记忆里的一些事物。女孩们是他的主要顾客。她们奔走相告:照相师来了!照相啵?啊?在哪儿?听到消息的女孩先是惊喜,然后故意掩饰自己的激动: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衣服,你先

13、去吧。传达消息的女孩当然知道对方心理,一个劲催:还不快收拾,照相师说走就走了。照相师不会那么快就走,他那个在城里的家等着他用按快门的方式换来温饱。他不会白等。女孩们一个一个站到了他的镜头前。有单个的,有合影的,也有抱着孩子,也有搀扶着老人的,在村里照相,人们要放松得多,他们不用正襟危坐,没有面对陌生人的羞怯。这也是照相师选择下乡的原因,他每次都能有可观的收入。他调着焦距,变换着姿势,寻找最佳角度,捕捉人们最自然最生动的表情。他知道快门按下的瞬间,美与梦想将定格为永恒。他还知道,对一个照相师来说,拍摄人像看似容易,却是最有难度最显功力的艺术:每一个表情里都有内心的语言,都有被拍摄者的性格,光与影

14、的交汇就是对一个人内心的呈现。无论是出于艺术的考虑,还是出于生意的原因,他都不敢马虎一点儿。当他将冲洗出来的照片交到人们手上时,人们会左右端详,如果再夸赞几句,他就觉得极有成就,人们为什么通过瞬间保留下来的自己,感觉自己的存在?这实在是很好玩很让人思索的问題。是不是人们将某种梦想寄托在了照片上,觉得那个照片上的人是另一个自己?照相师也遇到过不喜欢照相的女孩。盐码村的女孩小茴就不喜欢照相。小茴家门前有几株月季,村里的女孩都喜欢以她家的月李为背景照相,人家一来,小茴就悄悄地溜了。那一天,照相师进村不久就下了雨,他慌乱中躲到了小茴家的瓜架下。小茴和她母亲从地里匆匆回来了,赶紧开了门,叫他去屋子里。他

15、发现这个平时冷冰冰的女孩其实很好,热情善良,她给他拿来干净的毛巾擦水,给他倒上热腾腾的茶,冒雨去做豆腐的人家打来了豆腐,让他不要过意不去,就像到自己家一样。吃饭时,照相师发现,小茴的左眼眉梢上角隐藏着一个米粒大的疤痕,不是很深,并不显眼,他想,小茴不爱照相,是不是因为这个细小的疤痕呢?吃了饭,雨也停了,照相师说,我给你们照张相吧?母亲笑笑,看着女儿。小茴低头不语。照相师走到月季花跟前,摘了一朵,对她说,我给你照一张拿着花的照片,保证好看,小茴的眼角里放出了惊喜的光芒。她站到月季花跟前,将那朵被雨水润得更显明艳的花举了起来,花朵遮住了她四分之一的脸庞,露出了忧伤而又憧憬的表情。照相师感到了一种别

16、致的美,神秘,梦幻。他轻轻按下了快门。接着,他又给小茴的母亲照了一张,还给母女俩照了合影。几天之后,照相师送来了照片,小茴扫了一眼,就很快收了起来。照相师笑笑,你是我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小茴的脸红了。照相师又拿出一张照片,说你看看,知道这是谁吗?小茴盯着照片上的女子问:是谁?照相师说:我对象,她腿有残疾,但是人很好,性格开朗,头一次见面,她就把我吸引了。真的很漂亮!小茴笑着点头。照相师说:我们明年想开个照相馆,等你有了男朋友带去我那里合影啊,我免费!小茴的脸又红了。照相师笑笑,说我走了。他走了几步,回头看了一下,小茴已经不见了。他知道她一定跑到屋里欣赏自己的照片去了。其实他的妻子并无残疾。他为

17、这个临时想出的谎言默默地抱怨了自己一下,算是对妻子的歉意,然后大声吆喝起来:照相啦,照相照相啦6.下列对小说相关思想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照相师来到乡下,村里的人就激动起来,奔走相告,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特定时期农村生活条件的落后,同时表现了乡下民风的淳厚。B.照相师不仅有艺术气质,而且有艺术良知,他固然要靠照相赚钱养家糊口,不过也通过照相把让他照相的人的美与梦想定格为永恒。C.村里的女孩都喜欢以小茴家的月季为背景照相,可是小茴见她们来照相就悄悄地溜掉,可看出小茴是个不喜热闹、性格孤僻的女孩。D.小茴在照相时举起被雨水润得更显明艳的月季花,遮掩住了她的疤痕,还为她增添了靓丽,所以

18、照相师说她是他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7.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二段中两个“焦点”运用复辞,词语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前一个“焦点”是指照相师要寻找的喜欢照相的顾客,后一个“焦点”则是指照相师受到村里人的欢迎,成了村里人关注的集中点。B.“照相师也遇到过不喜欢照相的女孩”一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顺着承接上文语意,巧妙引出下文对本文主人公小茴的描写。C.文中用“那朵被雨水润得更显明艳的花”来衬托小茴忧伤中透出希望的独特神采,贴切动人。D.结尾写照相师的大声吆喝,余韵悠长,耐人寻味,照相师还要照相,他的故事还在继续。8.照相师所说的谎言有何言外之意?结尾写“他的妻

19、子并无残疾”在情节上有何效果?(4分)9.小说前面主要叙述照相师和村里人的故事,后面主要叙述照相师和小茴的故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题。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为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

20、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

21、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节)1

2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B.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C.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D.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室,指堂屋后面正中的那个房间。古人房屋内部,前室后堂,室的东西两侧叫房。B.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举行加冠礼,结发戴冠,表示成人。二

23、十岁还比较年少,体犹未壮,所以又称“弱冠”。C.石,计算重量的单位,古时也可作为官俸的计量单位。观刈麦中“吏禄三百石”的“三百石”即为薪俸。D.儒生,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科举之人皆可称儒生。中国古代社会,早期的“儒”也称为“术士”,他们一般都精通当地风俗文化和礼仪习惯。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岳飞致力求学,文武双全。尤其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天生神力,年纪轻轻即可挽重弓强弩,师从周同,左右手均能开弓射箭。B.岳飞以国为重,先国后己。皇帝看重岳飞,妆扮有名的女子赠予他,打算为他建造府第,但岳飞都以天下未太平,君主尚日夜忧虑,臣子更不应贪图个人享乐为由拒

24、绝了。C.岳飞治军有方,军纪严明。他的儿子岳云练习下陡坡跳战壕,战马失蹄,同样受到鞭打处罚。有士兵滥用百姓物资,岳飞严惩不贷。D.岳飞志趣高雅,不自矜功伐。他尊重贤能,以浏览经史典籍、唱雅诗和投壶为趣,每次辞谢朝廷加官封赏时,一定说是将士们集体的功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2)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

25、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本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长沙之时。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汉文:指汉文帝刘恒。吊: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贾谊被贬,失意凄凉,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B.颔联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C.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薄情寡恩,何况当时皇帝对诗人。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指向当时皇帝,手法高妙。D.尾联感叹皇朝

26、风雨飘摇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的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1分)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1)赤壁赋中的“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侧面表现了洞箫声的悲凉幽怨。(2)师说中写士大夫这类人从地位尊卑的角度为自己不从师学习进行辩解的两句话是:“_,_。” (3)阿房宫赋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接着说:“_,_”,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谋取财货以利己)作了有力的抨击。(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

27、慨叹的句子是:“_,_。 ”(5)离骚中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不肯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_ ,_ 。 ” (6)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飞湍瀑流争喧豗, _。”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本题共6小题,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于世的建筑美学和朴素的哲学思想,在飞檐斗拱的有机组合下,成就了足以_ 于世而为万方_ 的地位。诗云:“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在一大批能工巧匠的精心_ 下,通过廊园庙塔,殿宇亭台,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中不仅立下了时代的标榜,也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丰厚的物

28、质遗产。作为传统建筑最富有灵魂力的部位屋顶,(),不但是显示屋主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传统建筑美学的精华之处。它那远远伸出的屋檐、富有弹性的屋檐曲线、由举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微微起翘的屋角以及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十字脊、盝顶、重檐等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加上_ 的琉璃瓦,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屹立 景仰 搭建 光彩照人B耸立 敬仰 搭建 灿烂夺目C屹立 敬仰 建构 灿烂夺目D耸立 景仰 建构 光彩照人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廊园庙塔,殿宇亭台,不仅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中立

29、下了时代的标榜,也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遗产。B廊园庙塔,殿宇亭台,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中树立了时代的标榜,也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遗产。C廊园庙塔,殿宇亭台,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中不仅立下了时代的标榜,也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遗产。D廊园庙塔,殿宇亭台,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树立了时代的标榜,也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遗产。19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位于屋身的上部分,因而形制多样,体积庞大B有多样的形制和庞大的体积,位于屋身的上部分C形制多样,体积庞大,正因为位于屋身的上部分D位于屋身的上部分,形制多样,体积庞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北风其凉

30、,雨雪其雱”,伴随着近日 的持续走低,我们即将迎来冬天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明人王象晋在其群芳谱中对此有着十分详细且通俗的解释:“大雪,十一月节,言积寒凛冽,雪至此而大也。中国有着灿烂辉煌并延绵至今的农耕文明,对于物候时令的重视从现存著名的“五大农书”中 。四时的变化与文学艺术的创作往往是 的,随着大雪节气而来的下雪,不仅催生了许多以“雪为主题的诗文,也大大丰富了艺术创作中关于雪景的描绘。在现存的古代雪景图画中, 的有宋徽宗赵佶名下的雪江归棹图。整幅画作用极为细秀的笔触描绘了开阔疏朗的北方江岸雪景,气韵雅润而苍古。在画卷的正中央,一位渔者独自驾着扁舟,面朝着苍莽的雪山。对于这种茫茫雪意的描绘,在今

31、人钟蜀珩的城市的雪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虽然此幅作品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色彩对画面的影响,却又施以油彩,以大面积的白和灰以及暗色调,营造出一种不断向画面外扩张的空旷美感。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气温 可想而知 融会贯通 家喻户晓B气候 可见一斑 融会贯通 广为人知C气候 可想而知 融为一体 家喻户晓D气温 可见一斑 融为一体 广为人知21下列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B啊,我死了!你倘有几分仁慈,打开墓门来把我放在朱丽叶的身旁吧!C置身其中,你一定不会错过这座“鲜花之城”的艺术瑰宝乌菲兹美术馆。

32、D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此幅作品施以油彩,却又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色彩对画面的影响,以大面积的白和灰以及暗色调,营造出一种不断向画面外扩张的空旷美感。B虽然此幅作品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色彩对画面的影响,却又施以油彩,以大面积的白和灰以及暗色调,营造出一种不断向画面外延伸的空旷美感。C此幅作品虽然施以油彩,却又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色彩对画面的影响,以大面积的白和灰以及暗色调,营造出一种不断向画面外延伸的空旷美感。D此幅作品虽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色彩对画面的影响,却又施以油彩,以大面积的白和灰以及暗色调,营

33、造出一种不断向画面外延伸的空旷美感。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朴素的古训,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珍惜粮食,就是体恤人力、尊重劳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然而有人认为:“我用自己的钱消费,就算倒掉一些饭菜,也不会影响到他人。”有人则说:“多点一些菜,促进消费、拉动经济,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一些“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请你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34、。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1年3月29日高二语文月考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1.B【解析】“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错。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选项曲解文意。2.C【解析】联想的内容,仍处在一首清新的离别诗的情境中,是按诗所提供的独特情感,定向地进行联想的。A、D两项是纯属随意的、无定向的、不受控制的联想,B项是杂乱的错误的联想,有克复中原的恢弘气势的应是宋武帝刘裕。3.

35、D【解析】“主体情感是移置在小舟中,只存在于小舟上的”错。材料一第二段说“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第三段也有明确说明,此时应是物我合一,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移情过程中,主体的情感不可能只存在于小舟上。4.引出论题方式:采用对比方法,列举两种对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关系的态度引出论题。效果:引发人们对联想与审美体验之间关系的疑问和思考,便于后文对此进行针对性分析。(方式2分,效果2分)5.材料一侧重于审美移情的概念本质和基本特征。材料二侧重于自然激活人的美感(或艺术品的创造)由形及情及理的三个步骤。材料三侧重于如何根据审美对象的不

36、同,合理选用审美联想和艺术直觉来欣赏(或联想的运用问题,如何合理选择审美联想和艺术直觉)。(每点2分)6.B【解析】A项不能表现乡下民风的淳厚。C项从下文她招待照相师可以看出她是个热情待人的女孩,不愿照相是对自己的缺陷有自卑。D项照相师说她是他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更多是出于对她的鼓励呵护,希望她自信起来。7.B【解析】“照相师也遇到过不喜欢照相的女孩”一句是通过转折引出下文对本文主人公小茴的描写。8.谎言的言外之意是“即使有点缺陷,但只要心地善良、自信乐观,同样会吸引别人欣赏。”最后写他“他的妻子并无残疾”:真相出人意料,使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回味。又在情理之中,这情节符合他前面已表现出的友善用

37、心的形象。(言外之意2分,效果2分。)9.结构上,点面结合,层次分明,前面从面上表现照相师和村里人的关系,后面从点上表现照相师和村里人的关系。形象上,从不同侧面表现主人公形象,使人物形象丰满,前面侧重塑造照相师光鲜敬业的形象,后面侧重塑造照相师真诚友善的形象。写法上,反衬突出,用村里人的开朗反衬出小茴不喜欢照相反常的自卑。(每答对一点给2分)10.D【解析】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11.A【解析】古人房屋内部,应为前堂后室。12.B【解析】原文是吴玠便妆扮了有名的女子打算送给岳飞,而非皇帝。13.(1)其父岳和,常节省粮食周济

38、穷人。乡人耕种侵占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让给人家;向他借钱的人,他从不去强迫人家还债。(“济”“责”,各1分,句意2分)(2)这是(因为)它们肚量大却不随便贪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苟取”“裕”、判断句式,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代务农。其父岳和,常节省粮食周济穷人。乡人耕种侵占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让给人家;邻居向他借钱,他从不去强迫人家还债。岳飞出生时,有天鹅般的大鸟,在屋顶上飞过并鸣叫,因此父母便为他取名“岳飞”。岳飞出生不足一月,黄河在内黄这个地方决堤,洪水暴至,岳飞的母亲姚氏抱着岳飞坐进一个大缸,被河水冲到岸边得以活命,乡人都为

39、此感到神奇。年少时的岳飞就有气节,沉默忠厚,很少言语,家里虽穷但他勤奋好学,特别喜欢读左氏春秋、孙膑吴起的兵法。天生有惊人的力量,不到二十岁,岳飞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他向名师周同学习射箭,学到了周同的所有本领,可以左右开弓。周同死后,岳飞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到周同墓前摆上供品祭奠。岳和认为儿子为人仁义,说:“如果你将来能够为国家效力,应该会为国、为正义而献身吧!” 绍兴七年,岳飞面君,宋高宗从容地问:“你是否得到良马?”岳飞答复说:“我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草料小豆数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它们宁可挨饿而不接受。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初时并不

40、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展现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是因为它们肚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可是,不幸的是,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目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挑剔,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拉住缰绳还未坐稳,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刚百里,就力气用尽流汗喘息,几乎像要死了一样。这是因为它度量小,所以摄取的食物虽少却容易饱和,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皇帝称赞岳飞,说:“你今天说的内容非常深刻。” 他的家里没有姬妾陪侍。吴玠向来

41、佩服岳飞,想要和他结交,便妆扮了有名的女子送给岳飞。岳飞说:“现在皇上到了很晚的时候还因忧心天下而没睡,怎么会是我们当大将的人享受安乐的时候?”岳飞推辞不肯接受,吴玠更加尊敬佩服他了。皇帝当初想为岳飞建造府邸,岳飞推辞说:“敌人还没有被消灭,凭什么安家立业呢?”有的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臣不吝惜钱,武臣不吝惜死,天下就太平了。”岳飞的部队每次安营扎寨的时候,(他)命令将士急驰下陡坡跳战壕,将士们都穿着厚重的铠甲练习。(岳飞的)儿子岳云曾经练习下陡坡,马失蹄了,(岳飞)愤怒地拿鞭子抽他。兵卒里有人拿百姓一缕麻用来绑草垛,(岳飞)立刻斩首示众。士兵们晚上休息,百姓开了自家的门愿意接纳他

42、们,没有兵卒敢进入。(岳飞部队的)军号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岳飞)擅长用少数人攻击很多人。(他)想要有所举动的时候,就全部招集各个统制来一起谋划,决定了计谋以后再战斗,所以只有胜利没有失败。他突然遇到敌人的时候,就按兵不动。所以敌人说他们是:“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曾经问(他)用兵之术,(他)说:“仁义、智慧、信心、勇气、严格,缺少一样都不可以。”每当调配军粮,(他)一定会皱着眉头说:“东南地区的民力,消耗凋敝得很严重。”荆湖平定,招募农民经营田地,又作为屯田,每年节省一半的漕运。岳飞尊重贤能礼遇士人,浏览经史典籍,平时唱唱雅诗,玩玩投壶游戏,谦逊谨慎得像个读书人。岳飞每次辞谢立

43、功后朝廷给他加官时,一定说:“这是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又有什么功劳呢?”但是他忠心忧愤,壮怀激烈,发表议论坚持正义,谈论问题都没有给人留余地,终于因为这点惹了祸患。14.D【解析】尾联出句借荒村日暮图景象征当时国家衰败之势,对句以故意设问作结,“怜君”既是怜人又是联己,“何事”之问实为“不应放逐天涯”之控诉和悲叹。尾联虽表达愤怒,但并非直抒胸臆,而是讲究含蓄。15.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达对贾谊的同情;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薄情寡恩,表达对汉文帝的指责;表面写贾谊的一生,实则暗寓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表达对自身遭遇的悲叹;“何事到天涯”的质问中,“何事”可见二人本不应被放逐,表达对加

44、诸己身的不合理现实的控诉,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每点2分,4点答出3点且能结合对应诗句加以简要分析,可得满分。其它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16.(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5)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6)砯崖转石万壑雷17C【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成语,然后分析成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成语。屹立:高耸挺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耸立:

45、指高高地直立。此处指高耸而稳固地挺立于世,故:屹立,排除BD。景仰:仰慕;佩服尊重。敬仰:敬重仰慕的意思,一般指人对某个人或某个物非常敬佩,因而尊重他。此处指为万方敬重仰慕,故:敬仰,排除A。搭建:指搭盖(建筑物,具体的参与等微观领域),建立(组织机构)。建构:构建(艺术创作的构思等宏观领域);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根据前语境指园林等艺术构造,强调独出心裁的设计,选择“建构”更合适。光彩照人:形容人(一般形容女子)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灿烂夺目:指五光十色令人眩目。后语境为“琉璃瓦”,使用“灿烂夺目”更合适。故选C。18D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首先要了解病句的六大

46、类型错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本题,A项“通过廊园庙塔,殿宇亭台”滥用介词造成缺少主语,B项“为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中”句式杂糅,“为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树立了时代的标榜”和“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中立下了时代的标榜”杂糅,C项“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中不仅立下了时代的标榜”关联词位置不当,当时的现在的形成紧密照应的关系,而且在句中分别做状语,应该紧邻中心词,关联词不该横插状语后边切断完整的句子,应该放在“在当时”的前面既形成逻辑上的对照关系,又让分句语法结构完整,不被破坏。故选D。19D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

47、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本题,承接“作为传统建筑最富有灵魂力的部位屋顶”,应解释屋顶特点,排除BC;A项“位于屋身的上部分,因而形制多样,体积庞大”因果不成立。故选D。20D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气温:空气的温度。气候: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 拔、地形等有关。由文中“持续走低”可知,选用“气温”,排除

48、BC。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可想而知:能够经过推想而知道,可以想见。由“对于物候时令的重视从现存著名的五大农书中”可知,对物候时令的重视是“五大农书”的一部分,故选“可见一斑”,排除A。融为一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融会贯通: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 全面的透彻的领悟。由“四时的变化与文学艺术的创作”可知,二者是一个整体的,故选“融为一体”。广为人知:流传很广,大家都知道。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由语境可知,“宋徽宗赵佶名下的雪江归棹图”大家都知道,故选“广为人知”。故选D。21C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破折号

49、表示引出对概念内涵的具体解释。A.引出对事情原因的解释。B.表示另起话题。C.引出对概念内涵的具体解释。D.表示强调重点。故选C。22C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关联词语“虽然”位置不当,“此幅作品”应居于句首。二是“降低了色彩对画面的影响”与后面“大面积的白和灰以及暗色调”更紧密,故“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色彩对画面的影响”“施以油彩”应对调。三是搭配不当,“扩张”应改为“延伸”。故选C。23.【立意解析】2020年8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本题旨在引导学生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材料第一段主要从正

50、面论述珍惜粮食的意义。“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珍惜粮食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朴素的古训,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这两句则从物质层面上强调珍惜粮食对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珍惜粮食,就是体恤人力、尊重劳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则强调珍惜粮食具有“体恤人力、尊重劳动”的时代意义。此段引导考生从几个方面思考“珍惜粮食”的正面意义,考生可以扣紧材料加以阐发,也可以由此延伸,进一步讨论“珍惜粮食”的意义。材料第二段列举几种错误的说法和做法。第一种说法“我用自己的钱消费,就算倒掉一些饭菜,也不

51、会影响到他人”,考生可以针对此观点加以反驳,比如“钱是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所以浪费也是会影响到他人、影响到社会”,“钱是自己的,但不能因为有钱就做出有违法律道德的事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每个人都珍惜一点少浪费一点,节约的粮食资源就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等。第二种说法“多点一些菜,促进消费、拉动经济,是在为国家做贡献。”考生在反驳的时候可以指出:“勤俭节约”与“促进消费”并不矛盾,要“促进消费、拉动经济”提倡的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消费,而不是毫无节制的消费甚至浪费。第二段最后还提到“我们身边也还有一些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引导考生反思身边浪费粮食的现象,考生可以针对从学校、家庭或者社会上一

52、些浪费粮食的做法加以批判。此段旨在引导学生反驳几种错误的说法和做法,并由此谈及“浪费粮食”的危害。材料引导语“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明确写作对象和写作文体;“倡议大家珍惜粮食,从我做起”,则明确写作主题;“请你结合材料内容”“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考生从材料出发,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重点是“珍惜粮食”的意义、“浪费粮食”的危害以及对材料中几种错误说法和做法的批判与反驳,做到破立结合;“并提出希望和建议”则要求学生要提出关于“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的倡议,希望做到什么,建议做些什么。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任务:一、明确写作对象:复兴中学的学生(对象要明确)二、明确写作文体:演讲稿(格式要正确)三、明确写作内容:结合材料内容、围绕“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的主题、体现认识与思考(破立结合),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所有任务都有完成,才可以评为一类文。 破立结合、提出希望和建议,这两项都没有的,不可以评为二类文以上。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