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964KB ,
资源ID:651550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5155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BYSHI.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由笫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 .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第1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在答题卡上作答。1.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有这

2、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青铜器的制造 C.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D.水利工程的兴修【答案】C考点:土地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指井田制下的“公田”(名义上国有,实际是以周天子为首的奴隶主阶级私有)。“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是指承认了“公田”和“私田”的等同地位,也就承认了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阶级这一新生产关系的合法性,这一新生产关系

3、的出现是由于春秋以来生产力的进步,而这一生产力进步的显著标志即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即选C项。2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答案】D考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形态。从材料信息“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可看出,南京云锦应出自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规模大、分工细、水平高、资金雄厚。生产

4、的产品不投放市场,全部供皇室和贵族消费。故选D。3下图为东汉错银饰青铜牛灯,1980年在今江苏扬州邗江甘泉山出土,现为南京博物院标志性文物。其结构可分为灯座、灯盏、烟道三部分。灯座为一头伫立状的黄牛,灯盏的外观如一座亭子,烟道为一弧形圆管,成为灯盏与牛腹之间的通道,在牛腹中储以水,烟炱即可溶于水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反映了东汉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可以窥见普通百姓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面造型艺术体现古代的农耕文化和环保意识 说明当时扬州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A B C D学科【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图示为青铜牛灯,所以能反映出东汉青铜铸造艺术水平,所以正确,青铜器本身比较稀少

5、珍贵,不是普通百姓都能使用的,所以不正确,依据文字描述和图示可知正确,材料只是反映出当时扬州青铜业的发展状况,不能得出,所以选B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C出现了纸币“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商业。注意时间限定词“宋朝时期”,A是在秦朝时期,B是在明清时期,D是在明朝时期,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因此选C.5 苏州出土了一

6、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A商品经济发达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劳资矛盾尖锐【答案】A考点:古代商品经济的发达及影响。本题考查阅读材料, 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反应的是明清时期的商标侵权案,实质反应的是商品经济发达二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因此D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阐述“雇佣关系”的信息,因此可以排除B、D而C本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故正确答案为A。 6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表中摘编自明清相关史志资料,显示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根

7、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学科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供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纺织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市镇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A B C D【答案】B考点: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计日受值”“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的信息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项正确;题干中没

8、有其他地区的数据信息,无法得出江南地区纺织业在全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故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发生在江南的市镇中,故正确。明显错误。故选B。7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答案】D考点:“海禁”政策。原始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为刀耕火种,故A项的表述正确;东汉的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故B项的表述正确;唐朝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系统,故C项的表述正确;海禁政策开始于明朝。故D

9、项的表述错误。8表1是五口通商时期中国丝茶出口情况表。影响丝、茶出口总值变化的因素有()表1年份茶(磅)丝(包)184317727750178718498298050016298185410936900054233185810356440085970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自然经济完全解体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答案】A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项明显错误,应该是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近代自然经济始终占据支配地位,故选A。9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

10、族工业的发展 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答案】考点:材料反映了甲午战后,为扩大税源,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0泉州“源和堂”原是晋江庄杰茂、庄杰赶兄弟于1915年着手创办的,厂址初设于青阳镇。1954年公私合营,并于翌年迁址泉州市区,企业性质由合营变为国营。1992年泉州市国营企业与外商合资,该厂更名为“泉州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源和堂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泉州“源和堂”A是泉州地区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其创办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潮流C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D最

11、终恢复了原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身份【答案】B考点:民国时期的曲折发展。依据题意不能得出A项,三大改造是将其变成了公有制企业,应是计划经济的范畴,而不是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所以C项不正确;1992年的改造并没有改变它的公有制性质,所以D的说法也不对,其创建于1915年一战期间,恰好顺应了当时民族资本家们要求“实业救国”的思潮,所以选B11南京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起初购买力很强,两块钱就能办一桌酒席,但到1949年5月,100元只能买0.000 000 245粒大米,右图为当时国统区的反战漫画。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哪一方面困境A帝国主义的搜刮 B封建势力的勒索C政府滥发纸币变相掠夺 D官

12、僚资本的压榨【答案】考点:图片中“钞票满天飞,人人活不了”是关键信息,只有 C 项与此关系密切。12.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 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D“粮补机补肥补补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答案】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合作化道路符合过渡时期三大改造中对农业实行合作社运动的史实。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13深圳市于1987年公布了深圳经济特区

13、土地管理条例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合法的土地市场,率先试行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材料反映了A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B说明计划经济体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C证明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地已确立 D改变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制形式【答案】A考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材料中的内容并未涉及到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问题,所以排除D项。BC两项与史实不符合,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而材料中的时间是1987年,故答案选择A项。14阅读下图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国家动乱与国

14、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A B C D【答案】B考点:一五计划与八字方针。A项正确,AB点是新中国的成立到大跃进之前,社会稳定,人口增长较快;项错误,当时经历了三年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左倾错误的影响,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项错误,虽然国民经济困难,但是并未发生动乱;项正确,文革后期,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好转,人口增加。因此正确,故选B。15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有利于中国企业三次创业高潮形成的因素分别是A建立经济特区

15、 邓小平南方讲话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三个代表”理论提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确立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答案】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关键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仅解放了人民的思想而且成为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搭建了更好地平台,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1

16、6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过变成了工业国【答案】C考点:经济体制改革。左图所示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城镇居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粮票从此应运而生,此后,食用油票、豆腐票、布票等各种票证进入人们的生活,各种商品皆需凭票购买,中国进入长达30多年的“票证时代”。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

17、,是中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而右图所示股票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选C.17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答案】考点:1912年9月中华民国已成立,封建帝制已推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服饰文化出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可见当时中国人的服饰呈现中西并存、传统与现代交织、多元共存的特征。18鲁迅在头发的故事一文中记载:“宣统初年(1909年),我在本地的中学

18、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这里的“我”“缺少一条辫子”的原因最可能是 A洋务运动中的留学生留洋、崇洋、媚洋B维新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C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D辛亥革命前后,具有了反清革命色彩的“断发易服”【答案】B考点: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从材料时间可以很容易的排除CD项,此时尚未进行辛亥革命。A项错误,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宣告失败。故选B。19观察右图,图片内容反映出当时我国A物质供应较为紧张B与苏联的关系更为密切C女性缺乏审美情趣D社会生活带有政治色彩【答案】D考

19、点:建国后的服饰变化。从材料可以看出妇女穿着一致,都是列宁装,反映了此时中苏关系,从本质上讲这是服饰体现的政治的气候,故选D。B项说的是表面现象。AC项明显错误。20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官:何时与梁相识?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梁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这表明当时中国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民国政府维护传统婚姻【答案】C考点:根据“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

20、巡士盘获(抓获)”“不凭媒妁之言, 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可知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C 项符合题意21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从材料反映的信息,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可判断。22义和团烧铁路火车时,“顺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

21、路之害者,遂蜂起应之,约四万余人。”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义和团的排外行为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广泛支持B铁路兴建冲击了传统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C下层民众对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抵抗与排斥D西方工业经济的压迫是激起人民反抗的根本原因【答案】B考点:义和团运动,从材料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在焚烧火车时得到了受到火车受害的民众的支持,反映了铁路兴建冲击了传统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故选B。23下表是近代中国电报业大事记(部分),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时间大 事1875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电报学堂,培训电报技术人员。1877年在丁日昌倡议、支持下,由台湾高雄至台南的电报线路架设完工。187

22、9年李鸿章主持架设大沽(炮台)至天津及天津兵工厂至其衙门的电报线。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和电报学堂,委托大北公司向国外订购电信器材。国防需要促进了早期电报业的发展 近代通讯方式在中国得到普及清朝部分官员主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电报业最初由京津地区扩展到全国A B C D【答案】考点:A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从表格可以看出早期电报事业主要由北洋军创办的,目的 是服务国防需要,正确。丁日昌、李鸿章属于封建统治阶级,设立电报学堂说明正确。 表格体现的只是中国电报事业的萌芽状态,无法体现出普及,错误。最早的电报出现在台 湾,错误。故选 A 项。 24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

23、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A受众面广,渗透性强 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C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 D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答案】A考点:互联网的影响。“粉丝”此处意为追随者或关注者,“粉丝”数量多说明关注面广,也说明网络渗透性强,材料实际反映了网络强大的影响力。第卷(综合题共52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18分,26题18分,27题16分,共52分。在答题卡上作答。25(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徐州古丰县,

24、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57材料三 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注:作者张籍(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

25、模式是什么?这一模式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影响?(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野老歌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4分) (4)材料五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从材料四的观点出发,说一说你对古代农商关系的认识。(4分)【答案】(1)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或小农户个体经营、自然经济、男耕女织)(1分)小农经济的模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到了后期这种模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 消极影响: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导致资本主

26、义萌芽发展缓慢; 使中国与世隔绝,导致中国近代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政府赋税沉重: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贫富分化严重:苗疏税多不得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贫苦农民陷入绝境:土地少、贫瘠,不得食;赋税重,不得食。社会风尚侈糜: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贫苦农民逃避山区,向山要田:耕种山田三四亩。(4)时间:唐朝(或隋唐) 。材料四体现的是工商皆本的思想。古代长实行重农抑商思想,这一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考点:(1)材料一“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

27、,头白不出门。”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基本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2)材料二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即工商业和农业争夺劳动力,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除此之外,清政府对外还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种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3)从“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此句的意思可以看出政府赋税严重和贫富分化严重,搞到“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这样一种生活窘困情况,而相反从“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看出富人生活奢靡,造成了贫苦农民要逃到山区去生活,可以从诗句“老农

28、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看出。(4)图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曲辕犁,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江东地区。 26.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杨树诚(18851973)河北人,16岁时,经村人介绍到河南焦作煤矿英国人所办福公司当徒工。由于聪慧刻苦,备受英人赞赏。日久,他学得一手地质勘探的技术,成为华北一带知名煤矿钻探工程承包商。民国9年,杨树诚将历年积累的资本在徐州筹建宝兴铁工厂和勘探钻务处。徐州交通便利,是苏北、鲁西、豫东的小麦集散地,杨树诚见猎心喜,为寻求重大利润,于民国10年底筹建徐州宝兴面粉厂,是为扬氏独资办实业的新起点。材料二 杨树诚经营面粉业,获得丰厚利润,至民国17年,集资

29、本60万银元,来蚌埠兴建宝兴第二面粉厂,于民国19年投产。工厂很快垄断了皖北一带的小麦,所出产价廉物美的宝兴“洋面”完斥市场,当地许多传统的手工磨坊即被取代。杨树诚在厂内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并采取增开夜班、对工人延长工时、严格惩罚制度等手段。与此同时,他不惜用巨款贿赂当地军政要员,甚至与一些高级将领结拜成异娃兄弟(李宗仁称其为“三哥”),以求得他们的保护。其企业盈利不断上升,到民国23年,仪蚌埠面粉厂所获纯利即达200余万银元,超出原始资本三倍多。杨树诚成了淮海一带著名的面粉业资本家。材料三 “七七”事变后,徐州、蚌埠成为战略要地,杨树诚本打算将这两处面粉厂迁往内地。此时国民党大军云集徐蚌,军

30、队亟需面粉,李宗仁约见杨树诚:“现在国难当头,我们应以民族大义为重,三哥不可临危而退,我第五战区的零粮还得仰仗三哥哩!”杨听罢,慷慨地说:“好吧,我听兄弟的,厂不迁了,全力以赴,日夜开工,确保五战区的零粮供应无虞。”1938年5月,蚌埠、徐州不幸先后沦陷。至此,杨树诚的两处面粉厂已供应了第五战区的面粉计达60多万袋,这对支援江淮御敌、台儿庄会战及过境部队的军需,起了一定作用。 上述三则材料皆摘编自蚌埠市志(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杨树诚兴办实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4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杨树诚的企业经营有哪些特点?据此指出以宝兴面粉厂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6分)(3)

31、依据材料三指出抗战期间杨树诚没有内迁的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侵华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8分)【答案】(1)主观:刻苦聪明;善于把握商机;在外商企业中积累了资金和经验;客观:宽松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民族工业发展的促进。(4分)(2)特点:资本雄厚;技术领先,价廉物美;实行地区垄断;对工人剥削沉重;寻求官员保护。(4分,答出四点即可)问题:过度剥削;官商勾结,缺乏独立性。(2分)(3)原因:抗战救亡;民族资本家爱国精神。(2分)影响:政治:资产阶级兴起并壮大,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的领导者,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经济:促进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利于抵制外国资本主义

32、经济侵略和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文化: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和思想解放;社会生活: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日益趋向于近代化,与世界潮流逐渐接轨。(4分)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抗日战争。(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概括材料信息能力,要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杨树诚兴办实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关键从社会的客观和个人主观两方面进行阐述,个人主观方面:杨树诚刻苦聪明,善于把握商机,在外商企业中积累了资金和经验,社会客观方面:宽松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民族工业发展的促进。(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根据材料二分析杨树诚的企业经营

33、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信息,如资本、技术、价格、地区行业垄断、对工人剥削程度、与官员关系等方面作答四点即可;通过宝兴面粉厂为例可分析出的中国民族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过度剥削问题,官商勾结,缺乏独立性的问题。(3)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杨树诚没有内迁的原因,抓住材料中李宗仁与杨树诚对话,“如杨树诚慷慨地说:好吧,我听兄弟的,厂不迁了,全力以赴,日夜开工,确保五战区的军粮供应无虞”可提炼出原因为抗战救亡,民族资本家爱国精神等。第二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识记教材内容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四中观点

34、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要用这一观点分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解答关键抓住四个方面:政治方面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经济方面促进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文化方面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和思想解放,社会生活方面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27. (15分)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申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年份19521953195419551956农业总产值461

35、510535575610中国统计年鉴(1983)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

36、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3分)(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 (5分)(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6分)(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 (2分)【答案】(1)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或农业不断发展)。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不真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果: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3)安徽、四川。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的,因为包产到户政策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实

37、行的(或没有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4)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规律办事,从本国实际出发,制定农业发展政策。(言之有理即可)考点:本题考查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农业的发展状况。(1)19521956年间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一个是经济恢复发展的完成,第二个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所以有关于此时农业发展状况的分析要依据这两个方面分析。有关于材料中的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的问题,需要从第二个阶段来分析,即是1953年至1956年间的经济运动有关。(2)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可以看出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导致了国民经济的混乱;(3)有关于材料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的问题,依据史实分析即可。有关于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的问题,首先要弄懂这种担心指什么,这种担心是指农民的私自“包产到户”会不会影响到集体经济,然后再依据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来分析归纳其原因。 (4)从上述发展变化(材料一中的发展、材料二中的混乱、材料三中的发展)中可以得出结论:农业政策要符合基本的国情。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