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专题八 水土流失 基础自查1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1)成因。自然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其主要类型及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条件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水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强度坡度人为因素: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主要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2)危害。(3)措
2、施。工程措施: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措施等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生物措施: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农业技术措施: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种、提高复种指数等。2黄土高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考法体验1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3)题。(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 减少径流
3、沉积泥沙 降低风速A BCD(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第(2)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冲淤,故排
4、除A、C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不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冲淤效果,故D正确,B错误。第(3)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C选项正确。答案:(1)A(2)D(3)C2某红壤区坡耕地面临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下图示意该地采用不同农耕措施下的地表径流量变化。读图,完成(1)(3)题。(1)图中农耕措施依次表示()A顺坡农作、等高草带、等高土埂B等高土埂、等高草带、顺坡农作C等高土埂、顺坡农作、等高草带D等高草带、等高土
5、埂、顺坡农作(2)与6月相比,该地7月坡耕地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农作休耕B农业用水多C蒸发旺盛D降水量较少(3)该地位于()A陕西省B贵州省C浙江省D河北省解析:第(1)题,在三种农耕措施里面,顺坡耕作对于坡面径流的阻截和促进下渗作用最弱;等高草带指的是在坡面上按照适当的间距,沿等高线方向栽植的草带,可以阻截径流,促进下渗,减少坡面径流;等高土埂对于坡面径流的减少作用是最强的。读图可知,曲线的坡面径流量依次减少,所以分别对应的农耕措施是顺坡农作、等高草带、等高土埂。第(2)题,坡面径流是降雨强度超过土壤表面的下渗能力剩余水分形成的。A选项,农业休耕不能大量增加下渗,减少坡面径流;B选项
6、,农业用水多跟减少坡面径流没有直接关系;C选项,7月份和6月份的气温相差不多,蒸发量差别不会特别大;D选项,降水量减少会导致坡面径流减少,正确。第(3)题,已知该地区是红壤区,所以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排除A和D选项;再根据该地7月降水量少于6月,推断该地7月正值伏旱天气,应该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以选C项浙江省。答案:(1)A(2)D(3)C3从沟壑源头起至沟尾,每隔一定距离种植一道树网,每道树网至少有1栏树网。该树网的种植方法是:在沟壑底部直立种植2棵以上树种,在沟壑两壁各横向种植1棵以上树种,如图甲;或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种一定距离对应种植2棵以上树种,此树种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树种相交
7、,如图乙。据此完成(1)(3)题。(1)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人造景观,发展乡村旅游B植树造林,获取木材效益C扩大耕地面积,增产粮食D恢复沟壑植被,拦截泥沙(2)下列地形区,最适宜大规模普及树网的是()A东南丘陵B青藏高原C撒哈拉地区D东西伯利亚山地(3)在陡坡、雨量大的大型沟壑建设树网时,应使()A各道树网间距较小、图甲模式B各道树网间距较大、图甲模式C各道树网间距较小、图乙模式D各道树网间距较大、图乙模式解析:第(1)题,按照此法种植树木,当洪水顺着沟壑流动时,泥沙被树网层层拦截,进入河流的泥土大大减少,最终树木成材,沟壑填平,因此该措施主要目的是恢复沟壑植被,拦截泥沙。故选D。第(
8、2)题,最适宜大规模普及树网的地形区应该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东南丘陵地势起伏大,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适宜普及树网。故选A。第(3)题,坡度越陡流速越快,需要修建更多的树网,即缩小间距,BD错误;图乙模式是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种一定距离对应种植2棵以上树种,此树种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树种相交,更能减弱水土流失,大型沟壑在沟底需要种植更多的植被,故选择图乙模式,A错误。故选C。答案:(1)D(2)A(3)C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工植树造林和植被自然恢复是黄土高原坡面生态治理最主要的措施。杨家沟和董庄沟两个小流域位置相邻,面积和降水量相近。中
9、科院某研究团队从1954年开始,对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和董庄沟植被自然恢复进行了60多年对比观测研究。目前,杨家沟已经形成人工森林小流域,董庄沟则形成自然草地小流域。如图是20162018年两个小流域径流量差异对比统计图。(1)说明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的差异及其原因。(2)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指出杨家沟小流域径流量大小,并解释其原因。(3)比较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差异,并说明理由。(4)若黄土高原推广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的生态治理经验,分析其对黄河下游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的差异
10、的判断主要通过径流量的多少进行推断。从图中看,杨家沟径流量近乎为零,径流对流域侵蚀作用小,水土流失较少;董庄径流量较大,对流域侵蚀作用较大,水土流失较大。第(2)题,从图中看,杨家沟小流域径流量几乎为零,说明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相等。原因分析要从影响地表径流的植被截流作用、根系吸收作用分析;从影响地下径流的下渗作用进行分析。另外,蒸发主要从植被的蒸腾作用进行分析。第(3)题,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差异主要从影响水资源量的径流量大小进行比较分析。杨家沟径流量近乎为零,水资源较小;董庄沟径流量较大,所以,水资源较杨家沟丰富。第(4)题,若黄土高原推广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的生态治理经验,则森林植
11、被覆盖率升高,会影响水土流失,进一步影响河流含沙量、下游水资源、三角洲面积、海洋侵蚀作用和土壤含盐量等。答案:(1)杨家沟径流量近乎为零,径流对流域侵蚀作用小,水土流失较少;董庄径流量较大,对流域侵蚀作用较大,水土流失较大。(2)杨家沟小流域水量平衡;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相等,径流量(地表、地下径流)近乎为零。原因:在降水方面,经树冠截留、根系吸收作用,地表径流量小;年降水量较小,降水量仅维持森林生长需水要求,下渗作用较弱,地下径流近乎为零。在蒸发方面:黄土高原气候较为干旱,主要通过森林蒸腾作用,水分大量损耗。(3)水资源杨家沟小于董庄沟。水资源径流量多少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杨家沟径流量近乎为零,水资源较小;董庄沟径流量较大,所以,水资源较杨家沟丰富。(4)河流含沙量减少,引起黄河变清,黄河入海口三角洲从沉积变为侵蚀;河流径流量近乎为零,黄河径流量减少,下游水资源短缺,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引起海水倒灌,近海地区盐碱化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