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四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078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四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四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四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四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四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四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四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四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二十四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20分钟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2021宜宾模拟)1978年以前,我国人口流动很小。1984年开始,国家允许农民自带口粮在城市务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了人口在城乡的自由流动。这一变化()A.适应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消除了城乡间的差异C.开启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D.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解析】选A。根据“1978年以前,我国人口流动很小”“1984年开始,国家允许农民自带口粮

2、在城市务工”等信息,结合1978年后推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可知,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人口在城乡间的流动从少到多,这一变化适应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选A。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在城乡间的流动,不可能消除城乡间的差异,排除B;近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就已经开启,排除C;题干反映的是城乡人口的流动,没有涉及农业的现代化,排除D。2.从1985年开始,我国正式取消粮食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任何单位不得再向农民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这一举措()A.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B.实现了农民对粮食的自由支配C.深化了土地所有制变革D.体现了粮食价格市场化导向【解析】选D。根据

3、题干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说明粮食可以按照市场需求价格进行买卖,这种现象体现出粮食价格的市场化方向,故选D。题干内容主要涉及粮食由统购统销向市场化方向转化,没有涉及人民公社,排除A;题干中述及“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说明农民还没有完全实现对粮食的自由支配,排除B;题干所述内容主要涉及农民粮食买卖的现象,没有涉及土地所有制变革,排除C。3.(2021年河北适应性测试)1980年,北京一市民到工商局办理了餐馆营业执照。她贷款500元作启动资金,早上买了4只鸭子加工销售,晚上用赚的钱又买了7只鸭子。之后,餐馆的菜谱越来越丰富,顾客越来越多,连外国记者和驻华使馆官员也来吃饭。北京市

4、领导对该餐馆给予鼓励。材料旨在说明()A.民营经济艰辛起步B.个体经济取得突破C.人民生活水平提升D.开放促进经济活跃【解析】选B。结合题意可知该个体户从买4只鸭子加工销售到中外客人光临餐馆,这体现了个体经营达到一定的水平和规模,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艰辛起步,A错误,排除;改革开放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有关,但材料侧重的是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发展情况,C错误,排除;材料侧重个体经济的改革,D不能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4.(2021武汉模拟)1983年6月,我国政府推出“以税代利”政策,要求大中型企业将其部分利润交作税收,小企业则按照八个等级的税则表纳税。“以税代利”()A.有利于改革企业经营管理体制B

5、.目的在于维护企业和职工利益C.推动我国经济与国际惯例接轨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选A。1983年,政府推行“以税代利”政策,要求不同企业按等纳税的做法,有利于改革企业经营管理体制,A正确;“以税代利”改革企业分配模式,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做法,主要目的是改革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不在于维护具体的“企业和职工利益”,B错误;企业按等纳税与国际惯例无关,C错误;我国在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错误。5.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私营企业纷纷向集体或国营企业支付一定的管理费,挂名取得一个非私营的名分。这种被称为戴“红帽子”的做法成为私营企业赖以生存的保护伞。这说明当时

6、()A.公有制企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B.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依然存在C.私营企业发展需要国营企业扶持D.私营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解析】选B。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挂名取得一个非私营的名分”“成为私营企业赖以生存的保护伞”可知此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私营企业发展艰难,需借国营企业这个“保护伞”,说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依然存在,故选B。材料并未反映公有制企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材料中的私营企业向集体或国营企业支付一定的管理费,只是为了“挂名取得一个非私营的名分”来谋求生存发展,排除A;材料中只是反映了私营企业为了生存挂着国营企业的名,并不是需要国营企业的扶持,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经

7、济体制改革之初,私营企业打着国营企业的旗号谋求生存发展,并不是不正当竞争,排除D。【拔高训练】1981年,上海电机厂成立经营服务部,在调研中发现广东地区甘蔗大丰收,但当地糖厂设备陈旧,加工能力跟不上。于是,电机厂根据华南环境和榨糖工艺条件,重新设计专用电机。此后,上海电机厂的产品迅速占领南方市场。这反映出当时()A.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的改变B.传统经济模式的突破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广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选B。材料中上海电机厂“根据华南环境和榨糖工艺条件,重新设计专用电机”“迅速占领南方市场”,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的做法,体现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故选B。材料反映出企业管理体

8、制的改革,与所有制调整无关,排除A;C开始于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展开,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C;D是21世纪初,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D。6.(2021年辽宁适应性测试)1984年,辽宁省沈阳市汽车工业公司在全国首开个人租赁国有中小型企业的先河。到1987年底,全省大中型企业实行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大中型企业总数的82%。同年,阜新市更是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大面积租赁制的城市。这表明()A.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C.辽宁国有企业改革核心是汽车工业D.国有企业积极探索经营形式改革【解析】选D。材料涉及的关键词是“租赁”,其含义是所有权不变,经营权变化,故D

9、正确。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是在1984年,故A错误;1987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故B错误;材料显示的后期的变化并不局限于汽车工业,故C错误。7.(2020洛阳模拟)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改变了过去人们对“计划”与“市场”的传统认识。这说明当时()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共识D.经济体制改革面临重大突破【解析】选D。根据材料“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可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强调计划和

10、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和形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解放了思想,故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A;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与材料所述时间“1992年”不符,排除B;材料仅涉及邓小平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未涉及民众的态度,不能得出“成为社会共识”,排除C。【拔高训练】从1984年到1986年,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达1.4万多项,用汇额达100亿美元,其中14个港口城市到1986年底累计引进技术4 200项,用汇31亿美元,项目和金额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反映出我国()A.沿海在国家战略中率先受益B.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11、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形成D.注重引进技术加快发展【解析】选A。根据材料“1984年到1986年”可知为对外开放初期,开放区域集中在沿海地区,“14个港口城市到1986年底累计引进技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表明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故A正确。8.(2020太原模拟)1979年7月中国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又出台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等相关法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入世承诺在五年内清理和修改了2 000多种法律法规。上述举措()A.保障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性发展B.主要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说明中国已经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地位【解析】

12、选A。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出台或修改法律法规以适应涉外的经济活动,此举有利于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秩序稳定,能够保障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性发展,故选A。材料中涉及的内容主要与对外经济交流相关,且材料涉及七八十年代的相关法律,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B;“已经形成”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材料中并未涉及所有制的相关调整或相关法规,主要是对外经济行动的相关规范,不涉及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地位的巩固,排除D。二、非选择题(共16分)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八二宪法”修订内容(节选)时间内容1988年(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

13、993年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1999年(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八二宪法”修订内容反映的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其背景。【解析】根据“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稳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比例地协调发展”等信息可从所有制和经济体制的变化等方面阐述“八二宪法”修订内容所反映的变化。背景结合所学内容可从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答案:变化: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背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法律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10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