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三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3 专题11 第3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965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三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3 专题11 第3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3 专题11 第3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3 专题11 第3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3 专题11 第3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3 专题11 第3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3 专题11 第3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3 专题11 第3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3 专题11 第3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模块三专题十一第34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山东济南一模,27)明代李时珍撰成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清代修建的圆明园,是我国名园的集锦和缩影,还吸收了西欧园林建筑的风格。这些成就()A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受到了西方科技的影响D促进了向近代社会转型解析:选B材料“由朝廷颁行”“康熙年间组织人力”说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选B项;材料“朝廷颁行”说明不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中医药著作,没有受到西方科技的影响,排除C项;本草纲目是对中

2、医药的总结,皇舆全览图是疆土测量,二者都与近代社会转型无关,排除D项。2(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五,24)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48年,楚司马苏掩奉命整治军赋,他对不同类型的田土、山林、水泽等做了精密的测量和计算,然后依据收入确定军赋的数额。这一记载说明当时()A土地国有制度遭到破坏B人们已能熟练运用数学知识C国家专营思想开始出现D诸侯争霸推动各国变法开展解析:选B据材料“他对不同类型的田土、山林、水泽等做了精密的测量和计算”可知人们已能熟练运用数学知识,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田土、山林、水泽的测量和计算,没有体现土地国有制度遭到破坏,排除A项;材料主旨在于用数学知识测量和

3、计算,看不出国家专营,排除C项;材料只是楚国整治军赋,体现不出各国变法,排除D项。3(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据周礼记载,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这一记载反映出西周()A中央集权开始萌芽 B分权制约意识已经出现C国家专营局面形成 D地图绘制已有相当水平解析:选D由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可以看出当时地图管理有专职人员,这对地图绘制有积极作用

4、,故选D项;中央集权开始萌芽是在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表明各种地图有专职人员管理,并未体现他们之间是否相互制约,排除B项;“国家专营”的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4(2020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摸底,5)元世祖忽必烈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将郭守敬等修订完成的历法取名为授时历,意思是指将历法付与百姓,使之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由此可知,授时历()A具有较强的实用性B是我国施行最久的历法C处于世界领先水平D与现代的公历完全相同解析:选A按照题干之意,元世祖忽必烈之所以将郭守敬等人所修订的立法命名为授时历,目的在于让老百姓知道时令的变化,“不误农时”,可以得知授时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故选A项;

5、题干仅是述及元世祖忽必烈将郭守敬等人所修订完成的历法命名为授时历的原因,但没有提及其地位,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及授时历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排除C项;授时历与现代的公历不相同,排除D项。5(2020届河南安阳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7)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与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15521610年)合译几何原本,将高度公理化的几何学以一种全新的演绎思维方法第一次介绍给中国知识界。这一做法()A开创了学习西方理论科学的先例B显示了中国科技出现崭新的气象C忽视了传教士对中国的文化侵略D反映了对西方数学成就盲目崇拜解析:选B根据材料徐光启“将高度公理化的几何学以一种全新的演绎思维方法第一次介

6、绍给中国知识界”,可知当时中国科技的发展受到了西方思想一定程度的影响,呈现出新的气象,故选B项;材料只是对几何原理的介绍,未对西方理论科学进行学习,排除A项;文化侵略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盲目崇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6在甲骨文里,“帝”字形所象的是架起木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禘祭,属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最后又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帝”的字意演变说明()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有文化B汉字是文明的载体C君权神授催生了天人关系D皇权源于宗教祭祀解析:选BA项说法错误;汉字中的“帝”字的字意不断发生变化,表明汉字是文明的载体,故B项正确;天人关系催生君权

7、神授,不是君权神授催生天人关系,故C项错误;皇权不是源于宗教祭祀,故D项错误。7(2019届广东深圳二模,27)汉字“丁”的变化如图所示: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A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B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C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D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解析:选B材料中对甲骨文中的“丁”字形状分析,说明商周时期建筑中主要使用竹钉、木锲等榫卯结构,篆书中的“钉”体现了“丁”的金属质地,则说明春秋战国至秦时期已经出现了金属钉子,因而汉字“丁”的变化反映了商周至秦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故选B项;材料中甲骨文、金文中的“丁”再到篆书中的“丁”,可以体现文字由繁到简单,但由篆书“丁”分化出“钉”字则

8、无法体现这一趋势,排除A项;商朝甲骨文说明汉字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字体系,因而C项与材料中“丁”字的演化过程无关,排除;行书、草书是对楷体的艺术化书写,才呈现出个性化特征,这与材料中“丁”字的演化过程无关,排除D项。8(2019届安徽蚌埠三模,27)明朝中后期,刊刻通俗书籍的民间坊肆,发行了一种以戏曲小说形式演绎和表现佛教内容的新的文学样式作品,且配有大量版画。这种新文学样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民众消费观念变化 B雕版印刷技术改进C佛教影响逐渐增强 D市民阶层日益扩大解析:选D材料中“刊刻通俗书籍的民间坊肆,发行了一种以戏曲小说形式演绎和表现佛教内容的新的文学样式作品,且配有大量版画”是文学

9、作品世俗化的表现,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推动文学作品世俗化发展,故选D项;民间消费观念的变化是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雕版印刷术的改进主要是在宋代,明朝活字印刷术普及,排除B项;儒家思想是正统思想,佛教的影响不会逐渐增强,排除C项。9(2019届广东惠州4月模拟,6)东京梦华录是北宋灭亡后,跟随大批臣民逃亡南方的孟元老撰写的一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在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的开封方言来叙述。这()A凸显了民族矛盾的尖锐B反映了南北文化的差异C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D激发了读者的家国情怀解析:选D通过题干可知,东京梦华录是用“开封方言来叙述”,其内容主要记述

10、“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的风俗人情”,这样就会唤醒大批逃亡到南方臣民的爱国情怀,故选D项;题干没有涉及民族矛盾问题,排除A项;东京梦华录用“开封方言来叙述”的目的在于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而并非反映南北方文化的差异,排除B项;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与东京梦华录用“开封方言来叙述”无关,排除C项。10(2019届河南新乡三模,27)宋代的包拯、明代的况钟都是著名的清官能吏,在民间素有“包青天”“况青天”之称。明代冯梦龙的作品“三言”中有描写善断案的包拯话本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况钟话本况太守断死孩儿。这表明明代()A文学作品承载社会教化功能B历史典籍编纂日趋世俗化C话本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D道德观念开始依

11、附于政治解析:选A由材料内容可知明代“三言”中有关于宋代包拯、明代况钟的话本,“三言”对此加以描写一是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二是通过“包青天”“况青天”的描写来弘扬清官廉正,以进行社会教化,故选A项;“三言”属于世俗文学,不属于历史典籍,排除B项;话本小说等世俗文学不属于主流文学形式,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之后儒学宣扬的“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便依附于政治,为政治服务,排除D项。11(2020届山东滨州高三开学考试,12)明清时期通俗小说蓬勃发展,据下图可知() A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B明清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特点C小说是明清文学传播的主要载体D市民阶层阅读

12、小说侧重于曲艺传播解析:选B根据图片可知明清小说的传播方式有版籍和曲艺传播两种,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故选B项;根据图片可知明清小说的传播方式有版籍和曲艺传播两种,排除A项;材料主旨为小说的传播方式,未涉及文学传播的载体,排除C项;根据图片可知间接读者阅读小说侧重于曲艺传播,没有提及是否是市民阶层,排除D项。12文同是北宋著名画家,其诗、文、字、画俱佳,尤其墨竹画成就空前,开创了新的画派。这种画派被后世称为()A人物画 B风俗画C文人画 D宫廷画解析:选C人物画着重突出人物的描绘,故A项错误;风俗画着重描绘社会风俗,故B项错误;文人画将诗书画印集于一体,体现了画家高超的综合文化素质,故C项正确;

13、宫廷画具备高雅庄重的特点,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19届肇庆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朝时期出版的书籍有历史、经典古籍和有关农业及文学的著作等,数量逾五百种,其中部分得以大量印行。本时期中国的雕版印刷拥有极高的水平,而当时欧洲却正处于黑暗时代。11世纪还出现了活字版印刷术。毕升发明的胶泥活字在当时应该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事实并非如此。“毕升去世后”,沈括这么写道:“他的活字技术成为我表亲名下的财产,直到今天仍被珍藏。”由此可知,活字版成为私人的传家之宝,而非全国人民得以享用的资源。材料二公元十四、五世纪时,由商人、

14、贸易家与工匠组成的新都市阶级出现。他们需要阅览账册、航海书籍以便于转运货物。教会同样需要印制赎罪券、圣经等书册。由谷登堡开启的金属活字印刷蓬勃发展起来。当然这也得益于欧洲的字母系统,中国人从事印刷至少需要八千个活字。随着印刷品的激增,西方图书馆与学校数目也跟着激增,古希腊罗马经典广泛传播。印制插图的技术则对自然科学及地图制作的贡献甚大,地球及其栖息生物的崭新面貌遂一一浮现。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施拉姆人类传播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毕升与谷登堡活字印刷技术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毕升与谷登堡活字印刷技术发明命运不同的原因。(

15、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印刷的材质、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贡献等方面对比分析二者印刷术的特点;第二小问,从经济的发展、艺术领域的发展、社会氛围、社会转型等角度去分析背景。第(2)问,从经济形态、社会发展、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比较“命运不同”的原因。答案:(1)特点:毕升:比西方早三四百年;胶泥材质;国内影响有限,没有得到推广;对欧洲影响深远。谷登堡:金属材质;蓬勃发展;影响和贡献都较大。背景:毕升:印刷技术的成熟提供技术支持;商品经济的繁荣;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形成重视文化与书籍的风气;科举考试的推动;宋词等文学繁荣的推动等。谷登堡:新都市阶级出现;商业的繁荣;教会传教的需要;文艺复兴的推动

16、;中国活字印刷术的传入。(2)原因:中国汉字系统较为复杂;雕版印刷水平高,阻碍了新技术的应用;自然经济的保守性、封闭性;农耕社会对文化的需求相对不足;中国传统观念对先进技术不重视,推广意识不足。西方字母系统便于活字制作;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技术比毕升更加先进;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商业与文化的发展对印刷的需求更加强烈。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白蛇传故事的演变时代故事梗概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描写了奚宣赞因垂涎美色而与蛇精白娘娘结亲,险被挖去心肝。后白蛇被道教真人镇压在石塔之下,他才得以脱身明代短篇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娘子对许仙迷惑、威胁,但亦有情愫。当许仙得知白娘子为蛇精后,惊恐

17、万分,在法海禅师的帮助下收压了蛇精清代戏曲雷峰塔中白娘子是爱慕许仙而下凡的蛇仙,但终因许仙的动摇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后因其子的孝行感动天地,而被释放民国改编京剧白蛇传中的许仙坚定地站在白娘子的一边,与她共同反抗法海。白娘子被压于雷峰塔后,其丫鬟小青搬来众仙,击败塔神,推倒了雷峰塔新中国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白娘子既有守护爱情的痴情,也有涂炭生灵的任性;法海为报私仇而降妖除魔,但在顽固中又夹杂着对苍生的怜爱据略论白蛇传故事的主题流变等解读材料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开放性试题考查多点思考及论从史出的能

18、力。示例一:读取五个时期的题干信息,得出白蛇传故事的演变与中国社会变迁相关,可以根据各个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情况与白蛇传的变迁有逻辑地联系起来,从而构成合理的论证。示例二:材料中围绕着蛇精白娘子、许仙、道教真人、佛教法海禅师、白娘子之子的孝行儒教而展开,随着时代变迁有改变,从而得出白蛇传的故事情节与儒、释、道三教的关系,结合时代特征与儒道佛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影响来予以论证。答案:(示例一)论题:白蛇传故事的演变与中国社会变迁。阐述:宋代白蛇的妖魔化的形象及其被镇压的结局,是宋代程朱理学兴起,强调封建伦理规范的产物;明清作品中的白蛇亦妖亦人,其妖化的形象和结局是明清时期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的要

19、求,而其追求自由幸福的人格形象,与明清商品经济繁荣、社会氛围宽松有关;民国作品中白蛇等角色对法海的反抗及结果,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崇尚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影响;新中国作品中白蛇等角色具有复杂化的形象内涵,是现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下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体现。综上所述,白蛇传故事反映了两宋、明清和近现代的中国社会变迁,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示例二)论题:白蛇传的故事情节与儒、释、道三教的关系。阐述:宋代作品中道教真人的出现,印证了这一时期统治者对道教的推崇和道教广泛的社会影响;明清作品中道教真人的角色被佛教禅师取代,说明了这一时期民间信仰佛教的民众众多,佛教是一般百姓信奉的主要宗教;而历代作品中白蛇与法海的斗争是故事的主要情节,体现了道教与佛教在古代中国的冲突斗争。宋明作品的结局是白蛇因恶行受到了惩罚,清代作品的结局是白蛇因其子的孝行被释放,都凸显了程朱理学的官方学说地位,儒学在宋代以后的儒、释、道三教的斗争与融合中占据着优势地位。综上所述,白蛇传的故事情节折射出儒、释、道三教在宋代至清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及它们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说明:还可以分别从白娘子、许仙、法海人物形象的演变,白娘子与许仙、白娘子与法海的关系,女性地位的提高、男女关系变化或个性意识增长,乃至文学体裁的变化等角度拟定论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