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85KB ,
资源ID:649454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945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轮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轮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轮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B.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C. 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D. 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答案】A【解析】【详解】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署,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故中国人通过不同的途径救国,故A正确;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后,故B错误;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不属于主要原因,故C错误;资产阶级力量是否强大与不

2、同的途径救国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署的影响出发,即可得出三者的共同背景,即民族危机严重,据此即可正确判断。2.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 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B. 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 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冲击D. 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

3、,元朝时期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朝棉花种植区域的扩大和棉纺织技术的进步使棉纺织品变得物美价廉,取代丝麻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明朝时期西方工业化还没有开始;C选项错误,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这与纺织原料变化无关;D选项错误,丝绸造价高昂,不是当时民众的主要原料,明代丝织业的发展不是造成麻种植减少的主要原因。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3.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

4、趋密切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A. 铁犁牛耕的使用B. 曲辕犁的推广C. 经济重心的南移D. 高转筒车的出现【答案】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说明是当时生产力发展重要体现,故A项正确;B是唐朝时期出现

5、;C是魏晋南北朝开始南移;D是唐朝出现。5.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前中期,朝廷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显然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显然说明冲击等级秩序,故排除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A。朝廷对玉制器皿等规定不是传统伦理,排除C。材料没有

6、涉及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朝廷饮食器具的变化,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6.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土地规模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A. 自耕农经济盛行B. 租佃经营十分普遍C. 土地集中程度高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从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可知,土地占有规模在百亩左右的自耕农是这一地区户数的74%,说明当地

7、自耕农经济盛行,A项正确;租佃经营普遍与占有百亩左右的户数为绝大多数,无地农民或大地主相对较少不符,B项错误;只有2%的户数占地131300亩、1.4%户数占地300亩以上,说明土地集中现象不突出,C项错误;只有土地占有情况,没有产量、成本、收入、利润等信息,无从得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结论,D项错误。7.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A. 世界贸易中的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B. 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C. 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 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计日受值”【答案】D【解析】【详解】“近代”的含义,这里指的是

8、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明朝中后期,我国就已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与这一时期的西方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计日受值”体现的正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故D项正确。“世界贸易中的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不符合“近代前夜”的特点,A错误;租佃制经营方式属于传统的封建经济模式,不是近代化的经济模式,B错误;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不符合材料中经济近代化的含义,C错误。8.“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B.

9、 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C.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D. 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天朝惊梦”是指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自强梦碎”是指1895年洋务运动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而结束;“专制梦醒”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1912年2月清帝退位;“建国梦成”是指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富强梦启航”是指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因此按时序排列是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故正确答案为

10、B选项。9.“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A. 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B. 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D. 边患问题得到解决【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职能的演变【详解】唐代的镇“只掌防戍守御”,主要是军事功能,而宋代的镇位于“火烟繁盛”之处,“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这说明经济职能增强,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坊市制度指的是城市布局,材料没有体现出坊市制度被打破,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城镇职能的变化,体现不出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大

11、小变化,故C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终宋一代,边患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故D错误。【点睛】本题以唐宋城镇职能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古代商品经济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从城市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从商业活动看:唐代以前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控制较严,市坊分开,管理严格;唐以后逐渐放松,如宋代打破坊市制,且晓市、夜市出现,乡村中的草市更加普遍。从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不仅规模巨大的都会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中小工商业市镇,其商业繁荣

12、,人口密集。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成相应变化,明清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于江南。从城市的地位看:城市经济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本题契合唐宋变革的是历史学术热点,建议考生从多角度掌握唐宋变革,这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点。10.汉代田庄作为一个综合经营的实体,能够“闭门成市”,自给自足,使得它带有一种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倾向性,特别是那些拥有大量私人武装的田庄,在国家控制无力时,就会成为割据势力的政治支柱和经济基础,成为国家统一的对立物。这说明汉代田庄A. 脱离国家控制并与世隔绝B.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步C. 具有明显的自然经济属性D.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答案】C【解

13、析】由“综合经营的实体”、能够“闭门成市”、“自给自足”等信息可以得出C符合题意,故选C;由“在国家控制无力时,就会成为割据势力的政治支柱和经济基础”可以看出它是没有脱离国家控制的,而且它的存在不利于社会稳定,故排除AD;汉代正处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的时期,所以不能说汉代田庄阻碍社会经济进步,故排除B。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一般没有知识依托,所以认真研读材料,尊重材料原意是做好这类题目的主要诀窍。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中有关内容和技巧来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

14、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这一题就需要结合材料和所学汉代的知识仔细推敲和比对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得出正确答案。11.钱穆认为:“正因为土地私有,耕者有其田,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观点A. 揭示了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源B. 反对实行“耕者有其田”C. 提出了土地兼并的解决办法D. 表达了对农民同情【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正因为土地私有”“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可知材料强调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A正确;B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材料并没有提出解决土地兼并的方法,排除C;材料也不能体现对农民的同情,排除D。点睛:抓住关

15、键信息“正因为土地私有”“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即可解答。12.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出现在明朝中后期的纺织业中,“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牛耕,“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已经突破时间限制,“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述了唐代越窑青瓷的精美, 按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是,D项正

16、确;其它三种组合都不是正确排序,ABC三项错误。13.中国古代最稀少、最精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A. 民营手工业B. 家庭手工业C. 附属国贡品D. 官营手工业【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因此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官营手工业,故D项正确;古代民间私营手工业规模往往比较小,无法满足官府的需求,明朝以后才取得很大的发展,故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的产品主要是缴纳赋税和满足自己消费,故B项错误;古代的手工业处于领先地位,外国进口的又比较少,因此不可能是官府收藏的主要来源,故C项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

17、“最稀少、最精英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结合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分析解答。14.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 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 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 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 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理解能力。B项明显错误,材料反映出的商业纠纷是在交子使用之后出现的。CD两项为无关项,所以排除这两项。材料中的“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表明交子的出现是民间的行为,其中最有力的证明

18、就是“私为券”。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的表现(交子)15.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正确的是A. 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 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C.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D. 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答案】D【解析】【详解】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故选D;“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不适合洋务运动,排除A;“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一”,三个历史事件都不适合,排除B;“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只适合辛亥革命,排除C。16.洪武四年(13

19、71年),朱元璋颁布一系列“禁海令”。原本已浮游于农耕文明之上的海洋气息被彻底剥离了,普通百姓被隔绝在了世界贸易体系之外。对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农耕文明时代海外贸易处于附属地位B. 明初“海禁”导致海外贸易完全中断C. 民间贸易禁绝,官方对外贸易十分发达D. “禁海令”的根本目的在于与民争利【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已浮游于“农耕”文明之上的海洋气息被彻底剥离了”意在强调农耕文明时代海外贸易的地位是很低的,只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地位而已,故A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禁海令” 【名师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0、。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详解】17.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 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各行业的人通过努力和智慧而致富,体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C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B项从

21、材料中无法推出,且汉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材料反映的是富人影响力较大,不能得出其控制郡县的结论,故D不正确。18.“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下列观点与此观点相近的是A.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B.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C.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D.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指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A项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与材料观点相近;B项农商并重,排除;C项主张农工商都非常重要;D项

22、主张工商皆本,排除。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名师点睛】评价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1)积极作用: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治的发展和稳定,巩固了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是正确的。(2)消极作用:封建社会晚期,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和封建制度的解体,阻碍了社会进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工商业发展,农业发展也受到限制。过多用行政手段干

23、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恶化。抑商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19.1866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A. 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B. 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C. 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D. 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答案】D【解析】本题

24、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1866年”、“考察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在1871年完成统一,建立帝国议会,故1866年不可能出现帝国议会,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当时英国伦敦有议会,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时英国曼彻斯特是著名的工业城市,故存在纺织工厂使用蒸汽机,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35年美国人莫尔斯已经发明电报,故1866年电报已经存在,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20.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女子应具有“三从四德”;到清末和民国初年,女子应享有六种权利:(一)入学之权利。(二)交友之权利。(三)营业之权利。(四)掌握财产之权利。(五)出入自由之权利。(六)婚姻自由之

25、权利。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B. 辛亥革命的推动C.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民国时期主张女子从事商业活动以及婚姻自由,说明对于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冲击,出现这种局面原因主要是近代经济发展导致民众观念变化,D正确。A、B和C主要是思想和政治革命推动,不是根本原因,排除。21.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B. 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C. 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D. 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答案】

26、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工资和地租跌价”“ 工业利润增多”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后在西欧出现的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势力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选项C正确;选项A是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而“价格革命”仅出现在西欧,排除;世界市场的扩大是殖民扩张导致的结果,而非新航路,选项B排除;选项D是商业革命内容,排除。【点睛】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区分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对世界、对亚非拉地区的影响,而且要区分清楚在西欧发生的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及各自的影响。22.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唯一的对外通商出口城市广州的关税达到185万两白银。嘉庆五年(1800

27、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的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这种状况表明A. 长途贩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B. 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C. 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D. 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外贸市场【答案】A【解析】【详解】鸦片战争前作为唯一口岸,广州的大额关税收入和来自包括杭州在内的各地的手工业产品有关,即长途贩运促进了关税收入的增长,故A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鸦片战争以后,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对比两地经济实力,无法得出“北方”落后“岭南”,故C项错误;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开辟了广阔的外贸市场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23.北朝时,嗜好

28、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提升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解析】【详解】从“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到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说明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在北方产生重大影响,故C项正确;A项中“开始”表述错误,排除;材料只是反映南方喝茶的习俗在北方产生重大影响,无法体现南北方

29、饮食习惯趋同,排除B项;南宋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24.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5口甚至9口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强化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从而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在

30、战国时期形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农业收益增加”不会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不是结果,故C项错误;这里的“大土地所有制”指的是当时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都较为迅速,小农经济不会阻碍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个体小农经济25.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海禁

31、闭关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沿海居民,维护了沿海地区的稳定,但其主要影响是使中国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机会,阻碍了贸易往来,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势,正确,D项符合题意;闭关锁国是一种消极防御,不能避免西方的殖民侵略,也不能如重商主义政策一样,保护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错误,与之组合的ABC三项不符合题意。26.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 对外战争频繁B. 工业污染严重C. 自然灾害严重D. 医疗水平下降【答案】B【解析】

32、【详解】“18311841年”期间,英国工厂集中的伯明翰、利物浦等城市的死亡率明显上升,主要是工业革命引起的严重工业污染导致,B项正确;19世纪早期英国没有频繁的对外战争和严重的自然灾害,AC两项不符合史实; 18世纪英国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说明当时医疗水平有所上升,D项错误。27.下列材料描绘与所指对象相符的是选项描述所指对象A“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翻车B“烧生铁精以重柔挺,数宿则成钢。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灌钢法C“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白瓷D“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

33、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海上丝绸之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A描述的是筒车用于山地灌溉,排除;B项描述的灌钢法正确的,故选B;C描述的是古代浙江的青瓷,排除;描述的是丝绸之路的兴盛,排除。28.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D.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答案】D【解析】【详解】民间对土地占有者的称呼由“豪强”变为“田主”,这反映出租佃制生产关系的盛行,实质上说明政府和民间对土地兼并的认可,故D项正确;租佃制是自然经济的组成部分,无法看出商品经济

34、发展情况,排除A;租佃制生产关系的盛行不代表小农经济的危机,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农民生活的艰难,故C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土地占有者称呼的变化所隐含的信息,即由“豪强”变为“田主”,这反映出租佃制生产关系的盛行,实质上说明政府和民间对土地兼并的认可。29.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答案】

35、C【解析】【详解】材料说明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商品化,故C正确;唐宋时期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但不是完全经济化,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不是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B错误;农村仍是自然经济为主体,D错误。30.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

36、进的趋向”等,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与传统自然经济不同的新经济模式即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其表现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故选C项;私营手工业、工商业市镇和货币白银化,不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变异”,不属于新的经济模式,ABD三项错误。二、问答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

37、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明清经济史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产,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据中国人口发展史整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清朝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

38、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简要评价。【答案】(1)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税收制度的变革;高产作物的推广;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精耕细作。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39、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了清代人口增长的相关内容。由“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可知清代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有社会稳定;政府取消人头税,进行赋税改革;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高产农作物的推广;土地的开垦等。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但另一方面也造成资源紧张环境破坏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原因”可结合材料中“社会总体稳定”“取消了人头税”“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等信息,从社会稳定国家税收政策耕

40、作技术耕地面积农作物等方面分析。“影响”可联系材料中“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等信息,从人地关系环境社会矛盾等方面分析即可。百度)(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缓解人口压力措施的认识和理解。由“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迁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可知康有为主张向人口较少地区迁移,严复则主张兴办实业;由“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可知还有人主张晚婚晚育。对这些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都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探讨和评价。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清代人口增长表现

41、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1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表明观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

42、产管理等)。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牛顿力学、热学等科技进步,促使了蒸汽机的出现和机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工具的改进);进一步推动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促使煤炭大量开采、交通运输等新兴行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促使了“蒸汽时代”的来临。(劳动对象的扩展)。可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工具的改进速度加快,生产管理水平更加科学高效,劳动对象扩展迅速,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示例2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表明观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和推广,工

43、厂制应运而生。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到来为流水线生产创造了条件,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如流水线生产在汽车工业中的发明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流水线生产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综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促进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示例3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表明观点:科学技术有助于促进劳动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劳动对象的多样化又促一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

44、促进了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进而推动了煤矿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劳动对象范围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磁感应的发现、发电机、内燃机等科技发明,促进了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科学突破,为原子能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进而推动了航空航天、计算机新兴行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在更多领域的深入发展。【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是今年新课标卷的一大亮点。解答时既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

45、论述。解答时可结合三次科技革命来解答,比如可选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牛顿力学体系与瓦特改良蒸汽机或工厂制度的关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磁感应理论与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动机)、生产流水线、公司等关系;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经营者革命”等关系。无论哪种必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考点定位】近代科学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作用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表2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

46、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

47、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答案】(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主要原

48、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问可以依据材料来概括,主要从规模、迁移方向及迁移类型等角度思考。(2)第二问有三小问,分别来回答。特点需要依据材料来概括,可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初期以及改革开放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当时的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回答。贡献要从实际情况入手,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贡献。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英国、荷兰等国的殖民扩张移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移民

49、问题【名师点睛】移民问题一直都是历史和现实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中国在古代其实就已经开始有移民出现,东南亚、日本都是我们移民的主要地区。到了近代移民开始增多,东南亚、美洲以及欧洲都是移民的主要地区。各个地区对待中国的移民态度也不尽一致,诸如美国曾经颁布过排华法案,抵制华人的移民。在欧洲大量的中国移民成为欧洲重要的生产劳动力,一战和二战期间都为战争做出贡献和牺牲。到了现代,改革开放后的移民也逐渐增多,也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交流。三、材料解析题34.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

50、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

51、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商品的流通范国。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答案】(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

52、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解析】(1)表现根据“许多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及材料中有关桑叶、棉花的高商品化程度等信息可归纳得出。(2)明朝海外贸易活跃的原因可从“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明朝政府开放海禁”“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等信息总结归纳得出。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背景则应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明朝

53、时期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前来贸易,这与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有直接关联,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掠夺了大量白银,为了获得在欧洲广受欢迎的“生丝和瓷器”,不得不用白银向处于贸易出超地位的中国换取。(3)白银流入的作用应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大量白银从欧洲输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的货币体系,中国从此进入银本位时代;同时货币体系的变化使商品交易更加便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国与欧洲进行贸易的过程中,东西方经济也得到了交流,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点睛: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许多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等,这是解

54、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教材明清商业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3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钱穆中国经济史材料二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55、。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材料三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材料四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

56、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金普森等浙江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说明文昌当地手工纺织业破产的原因。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3)综合上述材料,列举影响近代中国企业发展的因素。【答案】(1)模式:自然经济。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2)洋纱的涌入。(3)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背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创办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4)国

57、家政策、外国竞争、技术、劳动力、资金等。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小农经济的角度指出诗中描述的生产方式。再从耕织结合、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等方面回答其特点。(2)本题根据材料二“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洋纱的涌入的角度说明文昌当地手工纺织业破产的原因。(3)本题据材料三“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方面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再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等方面回答这种性质的企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4)本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国家政策、外国竞争、技术、劳动力、资金等方面列举影响近代中国企业发展的因素。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