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6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纵观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理念上还是社会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压抑女性、贬低女性、男权至上、男尊女卑的做法和思想。
2、但是,有没有过不同呢?有,那就是被称作“远古的秀峰”的母系时代,也可以看作女权至上的时代。女权崇拜的时代,没有留下精神文化遗产吗?“远古的秀峰”真的是烟消云散,彻底泯灭了吗?学界比较普遍公认,老子继承了母系氏族、女性崇拜文化传统,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思维之中更倾向于以阴为本,有人将其概括为“贵柔”的思想文化,是有道理的。然而,老子的贵柔,为其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服务,是从晢学上对于自远古以来女性崇拜、阴柔崇拜、月神崇拜等宗教、风俗、思想资源的创造性提升。道家晢学许多极为深刻、至今具有重大现代意义的思想理念,就与老子的抽象、引申、转化、提升的思想贡献密切相关。老子提到“母”的地方很多:“万物
3、之母”“贵食母”“为天地母”“有国之母”,虽然意思不同,但都包括了对“母”的崇敬。自古女性崇拜、生殖崇拜,自然包涵了母性崇拜。“感生神话也都是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女始祖崇拜的遗迹,都相信一个部族的兴盛和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创,是由一个女始祖感生神物开始的”。如果说母系社会是孕育父系社会的“母体”,母性崇拜的文化则是孕育人类文化的始祖文化。同样,如果说母性崇拜的远古文化是道家哲学重要思想渊源,那么,老子将之提升为哲学本体论的“母体”部位:“万物之母或许是喻指,十分鲜明地用于论述“始基”与“本原”。“知其父,不知其母”或许与愚昧有关,但仅仅看到这一面则是肤浅的。“知其父”之后依然形而上地“知其母”,则是一
4、种超越。走向父权制或是世界上的一种普遍,但长期迷恋于、局限于文化上的“父权制”则是一种思维上的沦落。老子的循环观,实质是永恒观。“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长生久视”之道是因为“深根固柢”;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女性崇拜、母性崇拜、月神崇拜等自古的文化观念,在老子这里与道联系在一起,便衍生成为一项重要哲理:越是根本的、整体的、自然的、柔性的,越是有生命力的、有韧性的、经久不衰的、长远的。老子第二十二章说:“不自矜,故长。”意思是不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而谦虚谨慎者才能长久。“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是“先天地生”的,所以又说“天地尚不能久因为另有“可以为天地母
5、”的道。其中,又是接受母性崇拜的观念而论道。道家哲学中,这样的哲理占有很大比重,在中外哲学史上构成一项重要特色。按照道家的价值理念,比起效率、增长、政绩、成功、成就、胜利等所有人为追求的具体目标,应当更加看重的是系统的和谐、生机的恒绵、目标的长远、发展的持续。当今软实力竞争愈益深刻的世界,人们的思维与决策,尤其需要理解老子的哲学:“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道家有着丰厚的思想渊源,因为老子是其生活的时代以及之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继承者、集成者和提升者、弘扬者。这是老子成为伟大思想家,将中国哲学推向高端的重要的原因所在。(摘编
6、自刘在平老子道家:从“女性崇拜”中引申出的高端晢学)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过女权至上、女权崇拜的“远古的秀峰”时代,但更多的是男权至上、男尊女卑的。B. 通过抽象、引申、转化、提升等方式,道家由女性崇拜而提出的许多极为深刻的思想观念,至今仍具有现代意义。C. 感生神话中的女始祖感生神物,是一个部族的兴盛和一个伟大时代开始的源头,这源于对女始祖的崇拜。D. 拘泥于“父权制”思想是一种思维上的沦落,只有以“母权制”或母性崇拜来认知世界,才是一种真正的超越。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概述了中国古代男女社会
7、地位的基本状况,目的在于引出问题,以便提出本文的中心观点。B. 作者在第二段中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中以结论的方式印证了观点。C. 文章的第三、四段中,分别从“母”的内涵和老子循环观的本质入手,对中心观点展开论述。D. 文章结构明晰,论证严密,论述中运用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方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论述“始基”“本原”时,老子以“万物之母”的说法,将母性崇拜的文化提升到哲学本体论的“母体”部位B. 在老子的思想认识中,天地并不是最长久的,道“可以为天地母”,先天地而生的道是永恒不变的。C. 在中外哲学史上,只有老子的道家思
8、想中包含女性崇拜,这是其特色,道家很多哲学思想由此而生。D. 道家男女平等的思想看重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处在软实力竞争深刻的时代具有现实意义。【答案】1. D 2. D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D项,曲解文意,“只有以母权制或母性崇拜来认知世界,才是一种真正的超越”错,依据原文第三段,应该是“知其父之后依然形而上地
9、知其母,则是一种超越”。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D项,无中生有,“论述中运用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方式”表述错误,文中没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B项,“先天
10、地而生的道是永恒不变的”表述错误,原文只是表明道先于天地而生,看不出其永恒不变;C项,“只有老子的道家思想中包含女性崇拜”表述错误,原文中“是接受母性崇拜的观念而论道。道家哲学中,这样的哲理占有很大比重,在中外哲学史上构成一项重要特色”,是说道家思想中这种观念占比例大,并没有指出只有他们具有这种思想;D项,“道家男女平等的思想”表述错误,原文并无此观点。故选A。【点睛】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
11、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思。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
12、绝对的情况。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是另一个问题。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数字经济的范畴较为广泛。从概念上讲,数字经济是指人们通过大数据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从技术层面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到应用层面的数字金融、新零售、智慧城市等,都属于数字经济的范畴。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数字经济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
13、化,分别代表了数字经济发展的两个方向。数字经济是真正面向未来的经济形态,我们要以2020年为新的起点,一方面继续推动数字经济自身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充分激发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化学反应”,为增强我国经济活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努力。(摘编自张金林激发数字经济“牵引力”,人民日报2020年1月2日)材料二疫情中,中国在线流量激増,凸显近年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在修建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时,上亿中国网民成为“云监工”,通过5G网络实时观看施工直播,不仅鼓舞全国抗疫士气,更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成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过程中,各地专家通过5G技
14、术和远程CT扫描等实现异地会诊,为抗击疫情助力。不少企业停工停产,但线上业务却迸发出活力。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电商和基于电商的新零售已成规模,为不少中小企业平稳度过疫情创造条件。一家美妆品牌关闭武汉所有门店,发动员工在阿里巴巴旗下购物平台直播,销量却同比增长200%。暂时停业的传统餐饮企业与新零售门店“共享员工”,灵活用工体现了中囯企业线下线上强大的整合能力和效率。不仅电商在疫情期间充满活力,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在线教育等“云办公”“云上课”模式更成为数字经济的新亮点。比如,办公软件“钉钉”疫情期间所支持的流量在峰值状态达到平时日常流量的近百倍。海量需求得以在线满足,充分显示了数字经
15、济强大的动员和管理能力。中国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大数据赋能不断提升效率。为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实际问题,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创造性地提出了“健康码”概念,把个人健康、出行情况和高风险地区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个体和城市的数据化,让疫情风险管控有“码”可依,并根据发展动态实时更新,不仅提高效率,更能实现“精准抗疫”。(摘编自宿亮疫情之“危”凸显数字经济之“机”,“新华网”2020年3月22日)材料三已公布的“成绩单”可以看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非接触式的“宅经济”公司在赋能疫情防控和其他企业在复工复产方面表现突出,正迎来发展的契机。“一季度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同比、环比均有大幅提升,游戏业务板块快速
16、发展。游戏业务板块整体的活跃用户和流水增幅较大,公司的海外游戏业务板块也稳定增长。”姚记科技表示。此外,游族网络游戏平台净利也大幅增长,公司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0%至100%,达到3.11亿至3.46亿元。随着疫情防控深入,“减少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在逐步推进复工复产的过程中,远程办公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目前,北京、上海等多地均鼓励企业采取线上办公、弹性办公、网络云办公等办公模式,嗅觉灵敏的阿里、腾讯、宇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全力助推“云”服务。据悉,阿里健康今年以来在线义诊访问用户超过280万。在线教育、数字娱乐回到风口,哔哩哔哩预计一季度营收增长18%,喜马拉雅
17、一季度营收增长32%。生鲜电商需求旺盛,如叮咚买莱春节七天完成400万单,近期订单量增长80%。远程办公业务迅速成长,华为 Wellink业务量增长80%,为上海4万企业和组织提供服务。(摘编自多方竞相布局数字经济全面提速,经济参考报2020年3月20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数字经济的范畴非常广泛,不仅包含了应用层面的数字金融、智慧城市等,也包含了技术层面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B. 我国要充分激发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更为重要的是推动数字经济自身的改革发展,这样才能创造真正面向未来的经济形态。C. 这次疫情同时也为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契
18、机,一些受疫情影响的企业也能够充分实现线上线下的整合使自身充满活力。D. 游族网络游戏平台利润的高速增长,显示了非接触式“宅经济”公司在赋能疫情防控方面表现突出,游戏业务板块快速发展。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经济发展,使得数字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B. 修建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时的“云监工”,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时的异地会诊等技术的实现,展现了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成就。C. “钉钉”办公软件在疫情期间流量峰值的百倍提升充分显示了数字经济的强大动员与管理的能力,“健康码”广泛应用提高了防疫抗疫的
19、效率。D. 阿里健康、哔哩哔哩、喜马拉雅等企业营收的迅速增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减少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的认可。6. 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 B 5. A 6. 材料一重点报道数字经济的概念及其强劲的发展态势、发展方向。材料二重点分析这次疫情中展现的我国数字经济强大的动员和管理能力。材料三重点介绍了这次疫情过程中数字经济企业所取得的成就。【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B项,曲解文意,“更为重要的是推动数字经
20、济自身的改革发展”错,材料一第一段中“一方面继续推动数字经济自身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充分激发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化学反应,为增强我国经济活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可知,两者并列关系,是同样重要,没体现更为重要的意思。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A项,无中生有,“数字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错,原文材料一中只是说“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
21、速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数字经济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所以“使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没有体现。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材料一首先明确本材料的陈述对象是“数字经济”,接下来给数字经济下定义;然后分析“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最后分析“数字经济是真正面向未来的经济形态
22、”。所以概括为:重点报道数字经济的概念及其强劲的发展态势、发展方向。材料二开篇明确“疫情中,中国在线流量激増,凸显近年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是一个总括的句子,接下来摆事实,然后第二段中总结“海量需求得以在线满足,充分显示了数字经济强大的动员和管理能力”,所以可以概括为:重点分析这次疫情中展现的我国数字经济强大的动员和管理能力。材料三第一段开头是一个总括的句子,“已公布的成绩单可以看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非接触式的宅经济公司在赋能疫情防控和其他企业在复工复产方面表现突出,正迎来发展的契机”,接下来具体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和引证法来证明数字经济企业所取得的成就。所以可以概括为:重点介绍了这次疫
23、情过程中数字经济企业所取得的成就。【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高兴是秋天,是晚上。虫儿在草丛里絮絮叨叨地叫,云朵在蓝天上飘飘悠悠地走。月亮的光辉洒下来,山也矇朦胧胧的,树也隐隐约约的,他和爹坐在院子里,听见露珠掉下来,其声音也是含含糊糊,浑浊不清。生儿想和爹谈谈。生儿当上了村长。当上了村长的生儿
24、非常激动和高兴。激动和高兴的同时,他一方面红灯绿酒,大宴宾朋,一方面敲锣打鼓,在村里唱了五天大戏。忙罢这些事情之后,生儿发现爹的反应竟十分平静,十分冷淡,一点儿也不激动,一点儿也不高兴,就和他没当村长时的情景一模一样。生儿百思不得其解,纳闷道:老头子这是咋的了呢?我当了村长,他不高兴,他不知道这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他不知道朝里有人好做官的道理?堂堂的一村之长,也是代表一级政府了,哪里是谁想当谁就能当的?他说:爹,你这一辈子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要最高兴的,令你欢欣鼓舞欣喜若狂的,难以忘怀的!老头子说:胡说!我还没死,怎么就是一辈子?有你这样说话的么?他说:那就截至目前吧,你这六十多年,最高兴的,令
25、你欢欣鼓舞欣喜若狂,难以忘怀的事情!老头子说:我没有你说的那样的叫我高兴疯了的事情。疯了不就惨了?疯了谁拉扯你们?我这六十多年为生活受累,为儿女操心,风风雨雨,沟沟坎坎,上火发愁的事情很多很多他说:那就比较起来吧,比较起来你最高兴的事情,功名利禄也行,婚丧嫁娶也行!老头子说:等等!生儿,你也是当了村长的人了,莫非这丧事也是高兴的事情?脑袋发昏了吧?他说:那就说功名利禄。老头子说:你让我想想。他看不分明爹的脸。爹正在吸烟,团团青烟把爹的脸遮起来,那里便云缠雾绕,一片梦境。但是他吃惊地想,啊,我把爹给看错了,这老头子并不木头,他咬文嚼字,吹毛求疵,原来很难伺侯!沉默了一阵,爹说:生儿,非得讲么?他
26、说:讲!爹说:多会儿的事情都行?他说:多会儿的都行,只要是你亲身经历,只要是你最高兴的!说:那我就讲啦!这时侯月亮明了,天地亮了。爹的一张脸清晰地喜形于色,他首先被他要讲的故事激动了,欢欣鼓舞了。爹说:生儿,我十岁那年不是在学校上学,而是在地里干活。你爷爷对我管教很严,他板着面孔压给我副担子,让我每天必须满满当当地给他拾回两筐粪来,拾不够岀手就打,晩上还不让吃饭!那一天太阳落山以后我挑着担子往回走,结果越走越慢,后来就不敢往前走了!原因是我前面的粪筐满了,后面的粪筐不满,我怕挨打!我暗暗祷告着说,老天爷呀,你救救我吧,叫我再发现几泡牛粪驴粪,把我后边的粪筐添满吧,要不就得挨揍、挨饿。爹说:我正
27、这样求爷爷告奶奶时,就看见前边的大路上走来了几个赶牲口的人。他们赶着二十多头毛驴,每头毛驴都驮着驮子,看样子是支运粮的队伍。我马上就激动了,我想,那群毛驴当中只要有两头毛驴拉粪,我后边的筐就满了,那就可以欢欢喜喜理直气壮地回家了。爹说:我挑着担子就奔了过去,结果不是两头毛驴拉粪,而是四头毛驴拉粪,我高兴得想唱歌不会唱歌想跳舞不会跳舞,就在地上翻跟头,翻了一个又一个他感到索然无味,他说:爹,你别翻了,就这?爹说:就这。我记得我一连串翻了十八个跟头!他说:这又不是功名利禄的事爹说:可它是我最高兴的事!他感叹道:爹呀爹呀,你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你值当的么?爹说:咋值不当的?庄稼人疼庄稼,我拾的
28、驴粪蛋用到地里,多打粮食呀!他说:你现在就没有高兴的事情?就没有盖过那驴粪蛋蛋的事情?爹摇了摇头:没有。他说:你再好好想想,比如咱家里谁有出息、谁有本事当了什么的爹断然道:再想想也没有,再想想还是那些驴粪蛋蛋!他彻底失望了生儿一夜没睡。生儿一夜琢磨爹讲的事情。生儿想,爹经历的事情千千万万,怎么就偏偏讲了一个驴粪蛋蛋的故事?生儿想,尽管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坐在旁边提示,爹还是只有那个驴粪蛋蛋的故事!天明的时候生儿睡着了。生儿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又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民,正在地里拾驴粪蛋蛋(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一段自然环境的描写中,运
29、用了以动衬静、比拟等手法,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在山、树朦胧之中,展开了小说的讲述。B. 生儿当上了村长,欢欣鼓舞欣喜若狂,可是父亲却有些生气,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小说在此设置了悬念,推动故事的发展。C. 在生儿的再三提示下,父亲终于喜形于色地开始讲述着自己高兴的事情,父亲的表情暗示了他对故事的印象深刻和故事的“不同寻常”。D. 小说中用“奔了过去”“想唱歌”“想跳舞”“一连串翻了十八个跟头”等短语,非常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当时极度喜悦心情。8. 本文多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人物、表现主题,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最后一段以生儿梦见自己又成了普通村民并在地里捡驴粪蛋结尾,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答案】7
30、. B 8. 生儿当上村长之后的沾沽自喜、忘乎所以,与父亲对此事的平静,冷淡的态度相对比,体现了两个人截然不同的心理和个性。生儿迫切想知道父亲对自己当上村长的心情,并应该为自己当上村长而高兴的心理,与父亲讲完故事后,他感到“索然无味”和“彻底失望”相对比,塑造了生儿的人物形象。生儿以当上村长光宗耀祖为荣,与父亲以捡到足够的驴类蛋而高兴得忘乎所以的表现相对比,体现了父子两人截然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9. 与生儿当上村长之后的得意忘形、忘乎所以的表现形成强烈反差,冲击着读者的心灵,发人深思。暗示生儿在父亲的故事的感染与教育下,消除了当上村长的虚荣和得意,回归平静与理性,平淡与自然。寓意做人的本色不可
31、丢,当村官,要为村民踏踏实实办实事;再体面,再风光,也不能忘了农民的本色,以此升华了主题。【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项,曲解文意,“可是父亲却有些生气,”错,原文第三段中“发现爹的反应竟十分平静,十分冷淡,一点儿也不激动,一点儿也不高兴,就和他没当村长时的情景一模一样”可知,没有生气,只是十分平静,十分冷淡,一点儿也不
32、激动。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通过表现手法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能力。首先通读全文,确定手法,找好答题区间,进行分析,最后说出表达效果。本题考查的是对比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文本中多处使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如生儿当上了村长后,生儿和父亲态度的对比,“当上了村长的生儿非常激动和高兴”,而父亲“反应竟十分平静,十分冷淡,一点儿也不激动,一点儿也不高兴,就和他没当村长时的情景一模一样”,充分表现了父子两个性格
33、的不同,一个很直白,一个沉稳;还比如,生儿迫切想知道父亲对自己当上村长的心情时,对儿子的描述是“他说:爹,你这一辈子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要最高兴的,令你欢欣鼓舞欣喜若狂的,难以忘怀的!”,而父亲讲了一个关于拾驴粪蛋的事,“他感到索然无味,他说:爹,你别翻了,就这?”,前后形成对比,表现了儿子急需得到父亲的肯定但结果令他失望的心理;还比如,文中反复写到儿子以当上村长光宗耀祖为荣,“他说:那就说功名利禄。”“他说:这又不是功名利禄的事”“他说:你再好好想想,比如咱家里谁有出息、谁有本事当了什么的”等等,而写父亲却用了这样的话,“爹说:咋值不当的?庄稼人疼庄稼,我拾的驴粪蛋用到地里,多打粮食呀!”“
34、爹断然道:再想想也没有,再想想还是那些驴粪蛋蛋!”等等,体现了父子两人截然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升华了小说的主题。【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的艺术效果的能力。回答此类题型,先要了解小说尾段的内容,然后从情节结构、主旨表达、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手法等方面回答。首先在效果上,这样以“梦”的方式结尾,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冲击着读者的心灵,发人深思,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其次,人物形象上,通过叙述主人公生儿当上村长之后的得意忘形,然后在父亲讲关于拾驴粪蛋用到地里的故事之后的变化,刻画了他回归平静与理性,平淡与自然的形象特征;最后,在主题思想上,父亲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含蓄的对儿子进行了一番教育,告诫儿
35、子虽然当了官,但却不能忘记自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的形象,做人的本色不可丢,当村官,要为村民踏踏实实办实事;再体面,再风光,也不能忘了农民的本色,以此升华了小说的主题,使作品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忘本。【点睛】小说从大的范畴上讲属于记叙文,只是比一般的记叙文复杂一点,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组织阅读。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具体的分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
36、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人物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鉴赏人物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主人翁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人物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徐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人也。兄邈,太子前卫率。家世好学,至广尤精,百家数术,无不研览。谢玄为州,辟广从事西曹。又谯王司马恬镇北参军考或以广博除为秘书郎校书秘阅增置职僚转员外散骑侍郎领校书如故隆安中,尚书令
37、王珣举为祠部郎。时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录尚书,欲使百僚致敬,台内使广立议,由是内外并执下官礼,广常为愧恨焉。桓玄辅政,以为大将军文学祭酒。义熙初,高祖使撰车服仪注,乃除镇军谘议参军,领记室。转员外散骑常侍,领著作郎。二年,尚书奏曰:“臣闻左史述言,右官书事,乘志显于晋、郑,阳秋著乎鲁史。自皇代有造,中兴晋祀,道风帝典,焕乎史策。而太和以降,世历三朝,玄风圣迹,倏为畴古。臣等参详,宜敕著作郎徐广撰成国史。”诏曰:“先朝至德光被,未著方策,宜流风缅代,永贻将来者也。便敕撰集。”六年,转正员常侍。时有风雹为灾,广献书高祖曰:“风雹变未必为灾,古之圣贤辄惧而修己,所以兴政化而隆德教也。尝忝服事,宿眷未忘
38、,思竭尘露,率诚于习。追思义熙之始,如有不同,何者?妤安愿逸,万物之大趣,习旧骇新,凡识所不免。要当俯顺群情,抑扬随俗,则朝野欢泰,具瞻允康矣。言无可采,愿矜其愚款之志。”又转大司农,领著作郎皆如故。十二年,晋纪成,凡四十六卷,表上之。迁秘书监。初,桓玄篡位,安帝出宫,广陪列悲恸,哀动左右。及高祖受禅,恭帝逊位,广又哀感,涕泗交流。谢晦见之,谓之曰:“徐公将无小过?”广收泪答曰:“身与君不同。君佐命兴王,逢千载嘉运;身世荷晋德,实眷恋故主”因更歔欷。元嘉二年,卒,时年七十四。(节选自宋书徐广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又谯王司马恬镇北/参军晋孝武帝以广博学
39、/除为秘书郎/校书秘阁增置/职僚转员外散骑侍郎/领校书如故/B. 又谯王司马恬镇北参军/晋孝武帝以广博学除/为秘书郎/校书秘阁增置/职僚转员外散骑侍郎/领校书如故/C. 又谯王司马恬镇北/参军晋孝武帝以广博学除/为秘书郎/校书秘阁/增置职僚/转员外散骑侍郎/领校书如故/D. 又谯王司马恬镇北参军/晋孝武帝以广博学/除为秘书郎/校书秘阁/增置职僚/转员外散骑侍郎/领校书如故/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B. 征辟,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辟”,官府征召称“征”。C. 唐以前
40、的晋朝史书非常多,晋纪是其中之一,后来房玄龄等又编订晋书。D. 逊位,或称退位,指君主或其他统治者(通常特指世袭产生的统治者)放弃自己的职务和地位的行为。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徐广博览群书,才华出众。他出身于读书之家,研究涉猎广泛,受到高祖赏识,编订了车服仪注晋纪等书籍。B. 徐广处事谨慎,颇有操守。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想让徐广提岀不当倡议,徐广因羞愧而拒绝,坚持自己的立场。C. 徐广灾害之时,直言进谏。当时风雹成灾,他上书高祖,表达忠心,直率地指出应当顺应民情,进退从俗。D. 徐广情深义重,毫不作伪。晋朝安帝迁出皇宫,他悲恸万分,感动旁人;恭帝退位时
41、,又涕泗横流,被人质疑超出常理。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风雹变未必为灾,古之圣贤辄惧而修己,所以兴政化而隆德教也。(2)君佐命兴王,逢千载嘉运;身世荷晋德,实眷恋故主。【答案】10. D 11. B 12. B 13. (1)大风冰雹的变化未必是天灾,古代圣贤总是担心而加强修身,用以振兴政治提升道德教化。(2)你辅助新君创立王业,遇到千年好运;我世代蒙受晋朝恩德,实在是眷恋旧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
42、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首先,“镇北参军”为官职名,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C;根据句子结构,“除加官职”构成动宾短语,译为“授予官职”,中间不宜断开,排除B。译文:他又当谯王司马恬镇北参军,晋朝的孝武帝因为徐广博学多才,任他为秘书郎,在秘阁中校书,给他增加助手官员。他再转任员外散骑侍郎,校书还照旧。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
43、释相关的内容。B项,“皇帝征召称辟,官府征召称征”错,应改为: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徐广因羞愧而拒绝,坚持自己的立场”错,依据原文“台内使广立议,由是内外并执下官礼,广常为愧恨焉”可知,应该是“徐广因为提出倡议而羞愧”。故选B。【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
44、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辄,总是;修己,修身;所以,用来的(办法);“兴”“隆”都是使动用法,“使振兴”“使兴旺”。(2)佐,辅助;逢,遇到;嘉,好;荷,承担,蒙受;故,旧的。【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
45、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译文:徐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人。兄长徐邈,官至太子前卫帅。徐广家世世代代都非常爱好读书。到徐广时尤其研究精深。诸子百家、阴阳术数,无不研究。谢玄当本州刺史,用徐广为从事西曹。他又当谯王司马恬镇北参军,晋朝的孝武帝因为徐广博学多才,任他为秘书郎,在秘阁中校书,给他增加助手官员。他再转任员外散骑侍郎,校书还照旧。隆安年中,尚书令王王旬推荐他当祠部郎。当时会稽王的世子司马元显为录尚书事,想让朝中百官向他表示敬意,尚书台内让徐广发出倡议,从此,朝廷内外全都对元显执下属礼,徐广常常为此而感到惭愧悔恨。元显荐他当中军参军,迁任领军长史。桓玄
46、辅佐晋朝,用徐广当大将军文学祭酒。六年徐广任散骑常侍,又兼任徐州大中正,再转任正员常侍。当时有大风冰雹为害。徐广上书高祖说:“大风冰雹未必是天灾,古代圣贤对此总是因恐惧而修德,这其实是一种振兴政治而兴旺朝廷的方法。” 我曾经免强承担公职,从未忘记得到许多年的恩怨,我总想接近竭尽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忠诚地报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回想义熙初年,似乎有些不同,为什么呢?爱好安定愿意舒适是世间万物主要的意趣。习惯旧有事物,害怕新生事物,平常人的见识都难以避免,关键时抚顺民情进退从俗,所以全国上下都将欢乐太平得到人民的瞻仰和敬重,我的话也许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希望怜惜微臣诚恳的心意。” 徐广接着转任大司农。
47、兼任的著作佐郎还照旧。十二年,晋记成功,共四十六卷。徐广上献朝廷,他则迁任秘书监。当初,桓玄篡夺皇位,安帝从皇宫搬出,徐广陪同时悲痛万分,深深地感动了左右的人。到了高祖接受安帝的禅让,晋恭帝退位时,徐广又非常悲哀,泪流满面。谢晦见他这样,便说:“徐先生这样作稍稍过分了点吧!”徐广收住眼泪回答说:“我和你不同,你是新皇帝的佐命功臣,遇到千年的好机会;我自己曾蒙受晋朝的厚恩,确实眷恋旧主人。”于是更加伤心感叹。元嘉二年,徐广逝世,享年七十四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早梅桥李绅早梅花,满枝发。东风报春春未彻,紫萼迎风玉珠裂。杨柳未黄莺结舌,委素飘香照新月
48、。桥边一树伤离别,游荡行人莫攀折。不竞江南艳阳节,任落东风伴春雪。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早梅花,满枝发”描写了春寒料峭之际,桥边早梅生机勃勃的景象,“满”字写出了花之繁多。B. “东风报春春未彻”运用拟人手法写东风报春,东风已到,但春意却未透,“未彻”紧扣题目“早”字。C. “紫萼迎风玉珠裂”运用比喻,以“玉珠”喻“梅花”,描写细致生动,写出繁花盛开、娇艳欲滴之态。D. “桥边”二句写出了梅花似乎是为感伤离别而存在,不应被破坏,表现了惜梅、恋梅的情感。15. “杨柳未黄莺结舌,委素飘香照新月”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答案】14. C 15. 调动各种感
49、官,看却未见,听却未闻,只嗅到梅花的香味在月下飘来。对比,因为是早春,杨柳畏寒而“未黄”、黄莺怕冷而“结舌”,但耐寒的梅花已与新月辉映,芳香四溢。【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C项,“写出繁花盛开、娇艳欲滴之态”错,这里指未开放的梅花花蕾,花蕾初破,还未完全开放。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指出手法,其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种
50、手法的,最后写出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首先从手法上讲,调动了各种感官,如“柳未黄”为视觉,看却未见;“莺结舌”为听觉,听却未闻;“委素飘香”为嗅觉,嗅到梅花的香味在月下飘来;“照新月”也为视觉,耐寒的梅花已与新月辉映。其次使用了对比手法,从内容上讲,“杨柳未黄莺结舌”的句意是“这时天尚奇寒,杨柳还未萌发嫩黄的细芽,冻得莺雀结舌不能啼鸣”;而“委素飘香照新月”的句意是“早梅树则让梅花飘香溢芳,与新月相互辉映了”;一个是“看不见,听不到”,一个是“已经芳香四溢”,两句形成对比,使内容相互映照,和谐自然,温馨静谧,意境十分优美。【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
51、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多处写到“月”,如“_”一句借江水寒凉、月色惨白清冷之景色,抒发离别之情;“_”一句通过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强大的感染力。(2)逍遥游中,
52、虽然列子能够“御风而行”,而且“泠然善也”,但庄子并不认为他达到了真正的逍遥,庄子这样说的依据是:“_,_”(3)王维使至塞上中,“_,_”两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答案】 (1). 别时茫茫江浸月 (2). 唯见江心秋月白 (3). )此虽免乎行 (4). 犹有所待者也 (5). 大漠孤烟直 (6). 长河落日圆【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53、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浸、唯、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精神”。在文学界,没有一个有才能的作家不重视细节描写。摄影也是如此。好的摄影人善于对生活中的琐碎事物进行 的影像捕获,通过局部和小切口展示人们常常 的丰富细节。比如这次疫情中被摄影师拍摄的含泪的眼、粗糙的手、疲倦的面容和贴着
54、创可贴的脸,它们构成了影像的血肉和肌理,成为最具 的象征性符号。若干年后,也许人们会 这场疫情,但白衣天使上的美丽印记却依然令人记忆深刻。纪实摄影的内核精神在于揭示时代精神和思想深度,这不是艺术家的最高境界,而是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当今的摄影界,( )。记录精神的照片不是要把人拍得多么漂亮,也不是刻意追求画面的光鲜,而是要拍出人的精神状态,揭示出事物的主旨和意义,同时展现出时代精神。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无微不至 漠不关心 代表性 忘记B. 细致入微 漠不关心 代表性 淡忘C. 无微不至 视而不见 典型化 忘记D. 细致入微 视而不见 典型化 淡忘18.
5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纪实摄影的精神内核在于揭示时代精神和思想深度,这不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而是艺术家的高追求。B. 纪实摄影的精神内核在于展现时代精神和思想深度,这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C. 纪实摄影精神内核在于揭示时代精神和思想深度,这是艺术家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D. 纪实摄影的精神内核在于展现时代精神和思想深度,这不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而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很少有记录精神的人,却有很多记录生活的人B. 有许多记录生活的人,却鲜有记录精神的人C.
56、记录精神的人很多,而记录生活的人却很少D. 记录生活的人很少,记录精神的人更少【答案】17. D 18. B 19. 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语和成语的辨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近义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成语来逐个排除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第一组:细致人微,比喻看问题非常全面。也形容为人处世很细致,连微小的事情都注意到。无微不至,没有一个细微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此句强调的是“对生活中的琐碎事物”的态度,对待事物而不是对待人,故选“细致入微”。第二组: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
57、睁着眼却没看见。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此句强调的是“人们对待细节”,是不注意,不重视的意思,故选“视而不见”。第三组:典型化,指作家、艺术家对生活索材加工提炼,塑造典型形象的过程。表示的是个别的特殊的样本体现出的普遍意义的特性。代表性,样本能够全面反映母体样本的情况。此句强调的是“象征性符号”的作用,体现出的是普遍意义,故选“典型化”。第四组:淡忘,印象逐渐淡漠以至于忘记。忘记,经历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记忆中,不记得。此句的意思是,对待疫情若干年后怎样,强调的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过程,印象会逐渐淡漠,故选“淡忘”。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试题
58、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对句子进行分析;做题时还要比较四个选项的不同,从不同点入手结合病句知识分析作答即可。原句中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处:(1)语序不当,“内核精神”应改为“精神内核”;(2)搭配不当,“揭示”“时代精神和思想深度”不搭配;(3)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不是而是”应改成“这是也是”;(4)语序不当,“艺术家的最高境界”和“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语序应该调换一下,先是“艺术创作”,再是“艺术家”,表递进关系。A项,搭配不当,“揭示”与“时代精神和思想深度”不搭配,应改成“展现”;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不是而是”应改成“这是也是”。C项,搭配不当,“揭示”与“
59、时代精神和思想深度”不搭配,应改成“展现”;语序不当,“艺术家的最高境界”和“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语序应该调换一下,先是“艺术创作”,再是“艺术家”,表递进关系。D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不是而是”应改成“这是也是”。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一定要结合整个语段的语境,分析四个选项的不同,结合不同点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取答案。结合后文,这里应主要引出“记录精神”的主题,所以“记录生活”应放在前边,“记录精神”应放在后,排除AC;从记录生活和记录精神而言,显然前者更多见,后者更可贵,排除D。故选B。【点睛】
60、此类试题是将连贯,辨析并修改病句,词语辨析合并考查。这就更加要求考生具有对文段整体把握的能力,拥有正确使用词语恰切表意的能力。所以读懂文段主要意思,结合语境是作答的前提。较传统的考查题型,辨析并修改语病的难度其实是有所降低的,考生可以比较选项与原文之间,选项与选项之间的不同点来确定正确答案。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长期以来,我们_,忽视了美育、体育与劳动教育。五育是辩证统一的,体育是身体层面的发展,是其他各育的前提和基础,智育、德育和美育_,劳动教育是实践层面的发展。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明白:只重视知识的智育是不够
61、的,_;教育一定要去“功利化”,回归培养人的初心;教育要公平,只有全国教育都发展好了,才能培养好每一个孩子,为构建健康的命运共同体打好基石。【答案】 (1). 比较重视德育与智育 (2). 是心智层面的发展 (3). 还要重视其他各育【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第一空,依据后文“五育是辩证统一的”可知,陈述对象是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关,再依据“忽视了美育、体育与劳动教育”可知,应该强调“重视”五育中其它的两个,所以可组织答案:比较重视德育与智育。第二空,依据前文“体育是身体层面的发展”和
62、后文“劳动教育是实践层面的发展”可知,此空也应该是“层面的发展”的问题,所以可组织答案:是心智层面的发展。第三空,依据前文“只重视知识的智育是不够的”可知,“只重视”应接“还重视”;根据“智育是不够的”,此空应填其它的“四育”,所以可组织答案:还要重视其他各育。【点睛】应对此类题目要注前后文在语意和结构上的照应。一般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文段脉络,理清句子关系。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找出前后文的关键词,注意合理推导。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字数合规。21.请为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陈庄遗址是在南水北调东线建设工程中发现的,2008年10月份开始考古发掘,目
63、前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通过勘探和发掘,考古队员发现西周城址一座,平面呈方形,面积约4万平方米,城址周围有城墙和环壕,同时清理出房址、窖穴、灰坑、夯土台基、殉马坑、墓葬等遗迹,出土有青铜器、刻辞卜骨等珍贵文物。考古专家认为,该城址的考古发掘,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研究价值,属省内少有。该城址是山东地区首次发现并初步确认的西周早中期城址,发现的夯土台基可能与古代社坛以及祭祀活动有关。【答案】陈庄首次发现山东地区西周早中期城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压缩的能力,具体考查的是拟写新闻标题,此类问题一般包含两个要素,即“人物(事物)和事件”,答案一般是个主谓句,“谁干什么”或是“谁怎么样”,最后一定
64、要注意字数的限制。通读文段,本题的关键句是“陈庄遗址是在南水北调东线建设工程中发现的”“该城址是山东地区首次发现并初步确认的西周早中期城址”。所以针对关键句进行分析找出两个要素,一是陈述的“事物”为“陈庄遗址”;二是主要事件就是“该城址是山东地区首次发现并初步确认的西周早中期城址”。所以标题可以是:陈庄首次发现山东地区西周早中期城址。同时注意字数的要求。【点睛】拟写新闻标题首先要明确提取信息的范围,一般主要看导语,兼及主体,寻找关键词语;表达形式一般为“谁干什么”或是“谁怎么样”,答案一般具有判断性;此外还要考虑标题的限制性,一般会在字数上有所限制,超过字数要求会扣分甚至不得分。四、写作(60
65、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下面几句话是新冠疫情出现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援助物资上印刷的诗文。(1)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援助中国物资上文字,诗句源自日本长屋王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2)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日本援助中国物资上文字,诗句出自诗经)(3)青山一道,同担风雨。(中国援助日本物资上文字,化用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4)道不远人,人无异国。(中国援助韩国物资上文字,作者为新罗旅唐学者崔致远)(5)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中国援助伊朗物资上文字,作者为古代波斯著名诗人萨迪)(6)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中国援助意大利物资上文字,作者为意大利作曲家普
66、契尼)读了上面的诗文,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诗文送春意,共同担风雨“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严峻疫情下的一纸诗文,不只是共勉,更是文化的传承与碰撞,云海荡朝日,同担风雨时,诗文送春意,大国有担当。与子同袍,百恩必报。读援资诗文,我看到了大国之担当。“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面对肆虐的疫情,不同于他国的混乱与自私,中国人民对内团结一致,上下一心,共克时艰;对外慷慨伸手,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援日物资上“青山一道,同担风雨”的诗文,在疫情的战场
67、上飘扬,诠释着大国担当;援韩物资上“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的诗文,博爱飘香,香远益清危难关头时的大国风范,博爱友好,让越来越多的世人看到,亦我们的世界渐渐被诗文的芬芳笼罩。中国努力控制疫情的同时,积极向各国伸出援手,赠送口罩等医疗物资,及时派出医疗队,与各国交流抗疫经验与方法正如世卫组织对中国的评价“如果没有中国努力,全球病例会远高于此。”万众一心,守望相助。读援资诗文,我读到了世界互助之团结。“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如同手足亲”,疫情期间,各国同气连枝、共担风雨的团结精神令我感动。看,日本火速援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构睦邻友好;看,伊朗信奉“造物之初本一体,一肢罹病染全身”,鼎力相助;俄罗
68、斯大国速度,慷慨伸手,“硬核”援助四海之内皆兄弟,在这席卷全球的疫情恐怖中,地球村团结一致,共同抗疫。我相信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能踏平坎坷成大道,守得云开见月明。诗香四溢,余味悠然。读援资诗文,我品到了中华文化之风韵。“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建国以来,我们以独特的中国速度扶摇直上,令世界瞩目。五千年上下求索积淀的中华文化也逐渐走向世界。李子柒视频一段向世界传递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之达;抗疫物资上诗文一句,向世界展现的是“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的博爱温情中华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如春风拂面,令世界感动;中华诗文的独特风韵,如春花清香,令世界沉醉。寒冬褪去,黎明已
69、来。世界同心,携手并进。诗文送春春意盎,同担风雨雨后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深入理解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审题】此题可视为单则材料情境式作文。考生审题时仍然不能脱离材料呈现的中心内涵。据材料的“新冠疫情出现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援助物资上印刷的诗文。”和每句诗文后括号里的内容,考生可提取中心内涵:诗文、援助和疫情。“诗人”是2020年全世界共同抗击疫情的有效连接和体现点之一,这说明“诗文”的文化、情感价值让全世界的人民并肩作战,迎来相
70、互扶持的光明。“援助”是运用“诗文”呈现2020年全世界共同抗击疫情的表现模式之一,这是人类之间的情感交融。综上所述,考生只要沿着“诗文”的粘连价值,相互“援助”的疫情背景,来进行拟题、立意,就可认为是切题作文。参考立意:1.不同的诗词,共通的情感。2.简洁的文字,深切的情谊。3.文化寄语,饱含温情。4.文化的力量联通我们。5.优美诗词给人希望、温暖的力量。6.文字背后是守望相助、共克时艰。7.暖心的文字,情感的交流。行文结构:作文材料已明确“诗文”与相互援助、疫情是立意的关键,因此,文章从标题的拟定中就显示了这一内涵。开篇则表明了共担风雨,大国担当的主题。接下来,分三层论述面对疫情,世界各国
71、是如何互助、团结的:(一)与子同袍,百恩必报。读援资诗文,我看到了大国之担当。万众一心,守望相助。(二)读援资诗文,我读到了世界互助之团结。诗香四溢,余味悠然。(三)读援资诗文,我品到了中华文化之风韵。最后收束全文,再次表明观点,世界同心,携手并进。诗文送春春意盎,同担风雨雨后晴。素材:1.艾青曾深情地说:“诗歌给予人们面对理想的勇气。”的确如此,当我们低吟中外援助物资上的诗文,湿润眼眶的是精神的共鸣,振奋心灵的是相助的团结。2.正如西方一位文学家所说:“你有一份思想,我有一份思想,我们便有两份思想。”疫情当下,各国医疗部门间的协作防控疫情很重要,但我们亦不可忽视特殊环境下人们的心灵健康,而文
72、明的文化思想、艺术作品,均为治愈心灵的灵丹妙药:普契尼告诉我们,黑暗终被战胜;萨迪则启示我们,战胜黑暗的当是亲如手足的亚当子孙;我们的“硬核”医生张文宏则写了一本有关抗议的书籍,免费出版,向世界共享战胜黑暗的具体经验。在疫情之外,文明智慧的交融四处可见:聚焦气候变化,各国制定推行巴黎协定;面对生态保护,东方文明提供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方向道路,西方文明分享着“为生态定价”的实践经验。3.作家周国平说:“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作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古诗文就是经历了时间大浪淘沙的淘洗,披沙拣金的拾取留存下来的经典。古诗文中那不死的灵魂
73、与我们同悲共喜,唤醒了我们心中沉睡、钝化的美好情愫。4.诗文的馨香跨越国界,香飘世界。新冠疫情出现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相互援助物资上印刷的诗文古色古香,或“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表达对中国友邻的关切勉励,或“道不远人,人无异国”展现我大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就如康震教授所说:“这些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古诗文在疫情期间再一次博得了众人眼球,这也再一次证明古诗文永不过时、无远弗届的魅力。5.以诗载物,诗物融心,命运与共的地球村书写文明,创建丹情。诗文的华丽,正是精神凝聚的最美体现。近千年的文字,人类中文化的精髓哲理,仍然一同传达出“人类命运共同体”
74、的理念。无论是波斯诗人所写的“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还是新罗旅唐学者崔致远所写的“道不远人,人无异国。”,又或是诗经所写的“岂日无衣,与子同裳。”,他们都体现了命运与共,亲同手足的理念贯穿古今。在今日的新时代发展中,科技也让人类之间缩短了距离,面对共同的困难时,地球一家人的理念应更加的深入人心,更要携手同行,懂得千年文化带来的情谊,创建的丹情。6.任由疫情的雾霾覆盖大地,诗文的情思依然连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而迸发出和谐的文化力量。这力量能消除疫情带给我们的伤痛,能抹去我们精神上的不必担忧,能让我们携起手来,开着“诗文”打造的大船,直面自信的海洋彼岸,而高声欢呼!【点睛】材料作文写
75、法指导:一、首先要“读”: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二、其次要“析”: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