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564.50KB ,
资源ID:648944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894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天津市静海区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天津市静海区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天津市静海区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A. 血红蛋白B. 葡萄糖C. 二氧化碳和氧气D. 尿素【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均属内环境成分(如血浆蛋白、O2、CO2、葡萄糖、氨基酸、递质、激素等)。以下两种情况不属内环境成分:(1)只存在于细胞内(不分泌出细胞)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膜上的载体等)。(2)只存在于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详解】A、

2、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与题意相符,A正确;B、葡萄糖为小分子的营养属于内环境成分,与题意不符,B错误;C、二氧化碳和氧气为气体分子,属于内环境成分,与题意不符,C错误;D、尿素为代谢废物,可在内环境中存在,属于内环境成分,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A。【点睛】2.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能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B. 肠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肠液和血浆C. 流感病毒无法在内环境中增殖D. 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

3、境,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这种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详解】A、细胞的代谢废物排到内环境,营养物质从内环境中获取,内环境的稳态受到细胞的维持,A正确;B、肠液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流感病毒需要寄生于活细胞中才能生存,C正确;D、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蛋白质位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D正确。故选B。3.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 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 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D. 可表述:体内细胞

4、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答案】C【解析】【详解】A、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但通过排泄系统来完成,A错误;B、人体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内液,B错误;C、进入细胞,应该为养料和氧气,C正确;D、表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通过内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故选C。4. 松花江流域出现特大洪水时,抗洪官兵在抗洪中出大力流大汗,渴难耐时,内环境渗透压变化情况及应对措施分别是( )A. 渗透压不变;补充葡萄糖溶液恢复体力B. 渗透压升高;大量补充清水C. 渗透压降低;补充生理盐水D. 渗透压升高;补充淡盐水【答案】D【解析】【分析】因大量排汗,将丢失水和钠离子,这将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同时体内的PH

5、值也会增高,所以这时应补充生理盐水,调节人体的这一变化,而且不能大量喝普通水这样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水盐代谢平衡,影响机体正常生理机能,甚至会发生肌肉抽筋的现象,而喝水速度太快也会使血容量增加过快,突然加重心脏的负担,引起体内钾、钠等电解质发生一时性紊乱,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心闷腹胀等,因此要适量、适度的补充一些淡盐水。【详解】抗洪官兵在抗洪中出大力流大汗,口渴难耐,说明失去大量的水和失去了部分无机盐。若人在大量出汗后感觉到口渴是失去水大于盐的比例。因此官兵渗透压升高,补充淡盐水,D正确。故选D。5. 乳酸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胰岛素,以降低血

6、液中乳酸的含量、提高血液的pH。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碱制剂可选用NaHCO3、Na2HPO4B. 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乳酸和CO2C. 患者补充胰岛素的主要目的是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D. 人体出现乳酸酸中毒症状,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答案】B【解析】【分析】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1)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2)

7、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详解】A、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中碱制剂是NaHCO3、Na2HPO4,A正确;B、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时无二氧化碳产生,B错误;C、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葡萄糖,C正确;D、人体出现乳酸酸中毒症状,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故选B。6. 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A. 脊髓B. 脊神经C. 脑神经D. 脑干【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

8、出的神经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的表层叫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脑神经与脑相连共12对,大都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支配头部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脊神经是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共有31对,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能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详解】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脊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A正确,BCD错误。故选A。7.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B. 脑

9、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外周神经系统C. 脑和它所发出的神经构成中枢神经系统D. 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详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A正确;B、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B正确;C、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

10、神经系统,C错误;D、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即神经细胞,D正确。故选C。【点睛】8. 下列有关神经元的表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元的细胞核分布于胞体中B.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C. 神经元的突起中存在线粒体等细胞器D. 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不同,但在反射弧中的功能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包括胞体和突起(轴突和树突);神经纤维是套有髓鞘的轴突;神经末梢为神经纤维的末端部分。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神经递质的分泌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详解】A、神经元的细胞核分布于胞体中,A正确;B、神经元是神

11、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B正确;C、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需要线粒体提供能,C正确;D、结构决定功能,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反射弧中的功能也不同,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能够识记神经元的结构,掌握其在反射弧中功能,能够利用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准确判断各项。9. 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能发生反射活动B. 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效应器的反应也属于反射C. 构成反射弧的神经元至少有两个D. 反射发生需要一定的刺激及完整的反射弧【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

12、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详解】A、反射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故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能发生反射活动,A正确;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效应器的反应,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错误;C、反射弧包括五个环节,至少有两个神经元参与,C正确;D、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发生需要一定的刺激及完整的反射弧,D正确。故选B。【点睛】易错点: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的反应不属于反射。10. 下列现象中哪种是条件反射 ( )A. 手触棘刺,立即缩回B. 青杏入口,分泌唾液C. 强光刺眼,瞬即闭目D. 行路人穿过马路时,先看看有无过往车辆【答案】D【

13、解析】【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手触棘刺,立即缩回,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A错误;B、青杏入口,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B错误;C、强光刺眼,瞬间闭目,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C错误;D、行路人穿过马路时,先看看有无过往车辆,需要经过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D正确。故选D

14、。11. 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ab=bc),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A. 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B. 刺激b点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刺激 f点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C. 刺激b点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刺激 f点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D. 刺激b点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刺激 f点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刺激b点

15、时,兴奋可以双向传导,由于ab=bc,因此同时到达a和c处,故电流表A1不偏转;当兴奋向右传递时,先到达d处,电流表A2发生一次偏转,而后通过突触到达e处,再发生一次相反方向的偏转。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刺激f点时,兴奋能传导到e处,但不能传递到a、c和d处,故电流表电流表A2发生一次偏转,电流表A1不发生偏转。【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在b点刺激时,兴奋同时到达a和c处,因此A1不偏转;当兴奋继续向右传递时,先到达d处,后到达e处,因此A2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先向左偏转,后向右偏转);在f点刺激时,兴奋能传导到e处,但不能传递到a、c和d处,因此A1不

16、偏转,A2偏转一次(向右偏转)。即D正确。故选D。【点睛】12. 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在a中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 内的递质只能经释放再作用于C. 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D. 经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是神经纤维细胞膜,是线粒体,是突触小泡,是突触前膜,是突触间隙,是突触后膜。【详解】a突触小体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A错误;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B正确;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处膜外电流方向是由未兴

17、奋部位到兴奋部位,即由cb, C错误;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经释放的递质会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或抑制,D错误;故选B。【点睛】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在突触小体上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后膜完成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在突触处完成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3. 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A. 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 关闭突触后膜Na+ 离子通道C. 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D. 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答案】C【解析】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不

18、作用于突触前膜,故流动性没有消失,故A错误;突触后膜仍能产生兴奋,故钠离子通道没有关闭,B错误;中毒后,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不能被分解,仍然留在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结合,那么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故C正确;有机磷农药没有作用于突触前膜,故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4. 人体各部位的感觉与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与躯体运动中枢中都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大脑皮层中央后回躯体感

19、觉中枢B. 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C. 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躯体运动中枢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D. 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躯体感觉中枢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小【答案】A【解析】【分析】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W

20、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详解】A、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大脑皮层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A正确;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B错误;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立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不是倒置的,C错误;D、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体觉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D错误。故选A。【点睛】15.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

21、的是()A. 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通过它可以完成简单的内脏反射活动B. 脑干含有许多重要的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如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C.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使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相联系,以调节体温、水平衡、摄食等主要生理过程D. 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但不能对自主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

22、经元。【详解】A、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通过它可以完成简单的内脏反射活动,A正确;B、脑干含有许多重要的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如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B正确;C、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使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相联系,以调节体温、水平衡、摄食等主要生理过程,C正确;D、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D错误。故选D。【点睛】16. 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 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 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 由

23、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大脑皮层有许多高级中枢,控制着脊髓等内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还有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和人类的语言有关,受损后会出现相应的病症,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详解】A、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正确;B、大脑皮层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患者不能看懂文字,能写字,B错误;C、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如排便排尿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受高级中枢的控制,C正确;D、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

24、建立有关,D正确。故选B。17. 下列关于人脑机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下丘脑受损会使节律调节异常B. 大脑受损可能会导致小便失禁C. 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 言语区的S区受损患运动性失语症【答案】C【解析】【分析】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

25、级中枢。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详解】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故下丘脑受损会使节律调节异常,A正确;B、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受到大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因此大脑受损可能会导致小便失禁,B正确;C、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错误; D、言语区中

26、的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能听懂话但不能讲话,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人脑的高级功能,要求考生识记人脑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掌握大脑的高级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8. 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A. 生长激素、胰岛素B.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C. 胰岛素、性激素D. 性激素、生长激素【答案】B【解析】【详解】激素的化学本质包括三种:蛋白质(多肽类):如生长激素、胰岛素等,这类激素易被消化酶分解而破坏,一般采用注射法补充,不宜口服;固醇类:如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这类激素口服后可以被吸收;氨

27、基酸衍生物类: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 ,口服后也可以被吸收。所以本题可通过“饲喂法”。故选B。19. 如图是人体内部分激素的产生部位和生理作用,下列连线和叙述内容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A错误;B、肾上腺素一方面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增加产热,从而维持机体体温恒定;另一方面能促进提高血糖浓度,B正确;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一方面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另一方面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C错误;D

28、、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不促进卵细胞的释放,D错误故选B20. 下列与血糖调节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血糖调节机制是反馈调节B.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C. 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D. 肌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答案】D【解析】【分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同时,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详解】A、血糖升高,刺激相关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血糖降低,刺激相关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增

29、加,引起血糖含量上升,A正确;B、胰岛素能降低血糖,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则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拮抗关系,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互为协同关系,B正确;C、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C正确;D、肝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而肌糖原不能分解,D错误。故选D。【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21. 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B. 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表示胰岛A细胞C. 结构可通过有关神经,直接调控甲的分泌D. c与b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答案】D

30、【解析】【分析】由题中的图形信息可得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c为肾上腺素;(1)胰岛素的作用: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3)肾上腺素的作用:升高血糖;促进产热。【详解】A、由图分析,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A正确;B、由分析可知,甲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B正确;C、下丘脑对血糖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通过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分泌激素,C正确;D、c是肾

31、上腺素,能够升高血糖,b是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两者呈拮抗作用,D错误。故选D。22. 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 )A. 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B. 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C. 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D. 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能与靶细胞结合,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受体。【详解】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受体蛋白,A错误;B、如

32、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分泌物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靶细胞可能是垂体,B正确;C、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分泌物是可以是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的靶细胞是性腺细胞,C错误;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为肝细胞,D错误。故选B。【点睛】23.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B. 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C. 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D. 血液中一定含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

33、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详解】A、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A错误;B、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B正确;C、下丘脑可以调节垂体的活动,C正确;D、血液中甲状

34、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正确。故选A。24.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比较广泛B. 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局限,作用时间持久C.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激素调节为主【答案】C【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

35、动。【详解】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而体液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广泛,A错误;B、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反应速度缓慢,作用时间持久,作用范围广泛,B错误;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正确;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神经调节为主,D错误。故选C。【点睛】25. 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c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B. 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C. 曲线d表示饮用1

36、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D. 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答案】B【解析】【详解】AC.当饮用1 L NaCl溶液后(09%的生理盐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则b代表静脉输入1 L NaCl溶液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A和C错误;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B正确;D.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合成的,D错误。故选B。【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二、填空题:26. 下面为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

37、意图,其中A、B、C、D为体液。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甘油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_方式进行的。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气转运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的场所至少穿过了_层生物膜。(2)过程c表示_作用。(3)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由_(填字母)(4)A、B、D成分的主要区别是_【答案】 (1). 自由扩散 (2). 6 (3).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 A和B (5). 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过于BD【解析】【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它们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因此可以确定图中,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细胞内液,D是淋巴。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

38、换需要通过四大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包括:泌尿系统、呼吸道、皮肤,图中未列出的是皮肤。【详解】:(1)甘油属于小分子脂质类物质,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自由扩散方式进行的。由红细胞携带的氧气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胞膜、线粒体膜(2层膜)共6层生物膜。(2)过程c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有A和B即血浆和组织液。(4)A是血浆,B是组织液,D是淋巴,其成分的主要区别是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过于B组织液和D淋巴。【点睛】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组成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

39、的组成以及各组分之间物质运输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解入手,分析消化道、肺、E、A、B、C、D之间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明确箭头方向的意思。27. 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1)图2的结构名称是_,结构的名称是_(2)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反射。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答案】 (1). 突触 (2). 突触后膜 (3). 大脑皮层 (4). 外负内正。【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表示反射弧结构,其中A、B、D、F分别是感受器、传入

40、神经、突触和效应器,神经元之间联系的结构就是突触D,也就是图2所示的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图1的结构名称是反射弧,图2的结构名称是突触,结构的名称分别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2)图1中A结构叫做感受器,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反射;针刺会引起人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3)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41、【点睛】熟知反射弧的结构和突触的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中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兴奋的产生过程是本题的考查点。28. 可卡因最早是从古柯叶中提取出的一种纯化的麻药成分,可作强烈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右图为科学家在研究可卡因的上瘾机制后绘制的示意图,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突触前膜可释放多巴胺,多巴胺属于_,多巴胺作用于_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2)图中显示吸毒者吸入的可卡因可与_结合而阻断多巴胺的重新吸收,使多巴胺在_的停留时间_,引起吸毒者突触后膜持续受到刺激,使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3)长期吸食可

42、卡因的人,其体内多巴胺受体持续受到高浓度多巴胺的刺激,导致体内多巴胺受体数目_,这种反馈调节使突触变得不敏感,吸食者必须持续吸入可卡因,才能维持兴奋,从而对其产生依赖,停止吸食毒品后,吸毒者的一些正常生理活动将无法维持,这是毒瘾戒除困难的原因之一。【答案】 (1). 神经递质 (2).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 (3). 转运蛋白 (4). 突触间隙 (5). 延长 (6). 减少【解析】【分析】【详解】(1)多巴胺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通过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属于神经递质。(2)根据图中信息,转运蛋白可将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转运回突触小体内,以减少突触间隙内的多巴胺,而可卡因与转运蛋白的结合

43、阻止了一部分多巴胺的回收,使多巴胺在突触间隙中的停留时间延长。(3)根据题目的描述受体持续受到高浓度多巴胺的刺激后出现“反馈调节”而变得不敏感,可判断出,长期吸食可卡因的人体内,多巴胺受体数目会减少。【点睛】29. 如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序号代表相关激素,请分析回答:(1)寒冷刺激后,图中_(填序号)的含量最早增加;图中分泌增加几乎可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_,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2)当饮水过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器官C中的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图中_激素释放增加,促进器官B中_对水的重吸收。【答案】 (1). (2). 代谢(呼吸)的速率 (3). 下丘脑 (4).

44、抗利尿激素 (5). 肾小管和集合管【解析】【分析】题图分析,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确定,图中器官C为下丘脑,器官A为垂体,器官B为肾脏中肾小管和集合管,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下丘脑还能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并有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详解】(1)寒冷刺激后,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最早增加;图中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呼吸)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2)当饮水过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器官C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合

45、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使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B肾脏中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点睛】熟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中各部分器官的名称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前提。30. 人体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部分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其中幽门黏膜G细胞(一种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分泌胃泌素,其可促进胃黏膜壁细胞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请分析回答:(1)胃泌素通过体液运输到_细胞,由于胃黏膜壁细胞表面含有_,故其为胃泌素的靶细胞。(2)通过“胃黏膜壁细胞”途径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与途径胃黏膜壁细胞,相比较,从反应速度和作用时间看,主要特点是_。(3)研究表明胃液中HC

46、1的增加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是一种_调节。【答案】 (1). 胃黏膜壁细胞 (2). 胃泌素的特异性受体 (3). 神经-体液调节 (4). 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 (5). 反馈(或负反馈)调节。【解析】【分析】1.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在突触上,电信号不能进行传递,因此需转变成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到达突触后膜后又转变成电信号。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广。2.题图分析,由图可知,胃黏膜壁细胞过程既有神经系统参与,也有化学物质参与,所以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详解】(1)胃泌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胃黏膜壁细胞,由于胃黏膜壁细胞表面含有胃泌素的特异性受体,故其为胃泌素的靶细胞。(2)通过“胃粘膜壁细胞”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调节过程,该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胃泌素参与的激素调节,即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该方式与途径胃黏膜壁细胞(神经调节)相比较,从反应速度和作用时间看,主要特点分别是较缓慢、比较长。(3)研究发现,胃酸的增加会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反馈(或负反馈)调节。【点睛】熟知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过程以及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辨析图中的相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激素的作用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