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835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备战2015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解析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一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高频考点解读】1.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4.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热点题型】题型一 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例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

2、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提分秘籍】 1正确理解“一边倒”方针 (1)从背景看,二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的突出特征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而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为了巩固新政权,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所以说,新中国提出“一边倒”的政策,是根据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明智选择。 (2)从内容看,它与独立自主的提法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3)从结果看,“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制定很有必要。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新中国成立初

3、期在外交领域最突出的成就。它对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起了重要的作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 (1)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基本准则。 平等互利是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 和平共处是目标,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遵循前四项原则,才能实现和平共处。 (2)特点 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

4、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家间关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3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特点 (1)革命性: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

5、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举一反三】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时间及意义。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热点题型】题型二 20世纪70年代开创外交新局面和新时期外交建树 例2、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

6、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邓小平访问美国 AB C D 【提分秘籍】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控制作用减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 为加强。 (3)直接原因:新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而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大上支持中国。 (4)历史原因: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资格应顺理成章地由中华人

7、民共和国政府接替。 2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转为缓和的原因和影响 (1)由对抗转为缓和的原因 中国 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应对苏联的威胁;为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美国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守势 根本原因 国家利益的需要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2)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外交环境 促使追随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经济建设 中美关系的改善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祖国统一

8、 为外部势力从台湾撤退和祖国实现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也为“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提供了条件 教育 与生活 随着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留学的目的地逐渐从苏联转向美国,促进了中美的交流,同时直接导致了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3.新时期外交关系的特点 (1)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2)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认为,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间的纠纷和争端,不应付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3)积极推动

9、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它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成为我国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4)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我们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举一反三】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

10、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 A B C D 【热点题型】题型三 考查比较型选择题 例3、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一和图二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A睦邻友好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美国不是中国的邻国,A项错误;中美关系、上海合作组织都不是战略结盟关系,B项错误;“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也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故答案为D项。 【答案】D 【提分秘籍】如何解答比较型选择题 比较型选择题就是把两个或两

11、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概念、事件、人物或观点等放在一起,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不同”“相同”“共同”“相似”等。这种类型的试题一般分成两大类:一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共同点,可称为“求同型”;另一类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不同点,可称为“识异型”。比较型选择题主要分为两大类: (1)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隐性和显性之分,显性比较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点”“本质上的相似处”等词语出现;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 (2)从内容上看,这类选择题既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也有对

12、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通常后一种更常见。 【解题技法】解答比较型选择题,应在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1)弄清题意究竟是让“求同”还是让“识异”,对“求同型”比较选择题,可采用找反例法来解答,即选项只要不符合比较对象中的任意一个,即可排除,只有都符合的才可以选择;对“识异型”的比较选择题,则要按照题目要求仔细辨别判断,找出正确的选项。(2)确立比较项,即找准比较的角度,如比较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3)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肯定或排除。(4)如共性与个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关系原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

13、等。【举一反三】下列两幅漫画展示了相隔10年的不同话题场景,最能反映材料共同主题的表述是()A中美发展应“风雨同舟” B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强国 C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D中美间已确保外交安全 解析:选C。中国由积极入世到美国向中国借债,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A、B、D三项表述与中美外交关系的史实不符,故选C。 【高考风向标】 1(2014广东卷)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2(2014江苏

14、卷)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3(2014四川卷)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4(2014福建卷)下图为

15、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答案】A【解析】本题以20世纪70年代中美贸易的发展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中美贸易额也开始快速增长,但由于中美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中美关系出现波折,影响了中美贸易的发展,A项正确;B项不符合示意图体现的趋势,排除;C项错在“随即”;D项错在“消除”。故选A项。5.(2013大纲全国卷)阅读材料,完

16、成下列要求。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材料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协定,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

17、下来。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苏联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6.(2013广东卷)下示材料说明当时()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毛泽东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以毛泽东的言论切入考查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政

18、策。本题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毛泽东讲亚非拉地区和西欧国家反对美国控制,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勾勒出中国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可以联合的力量,体现了B项的含义。A项材料本身无法体现;材料与不结盟运动没有关系,故排除C项;“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材料反苏主张相反,可以排除D项。7.(2013安徽卷)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8.(2013江苏卷)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

19、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随堂巩固】 1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你们一边倒。正是这样。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对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认识,

20、正确的是()A中国的外交从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B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C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恢复发展和国家安全D“一边倒”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解析:选C。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题干中的时间是“1949年”此时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2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邀访华时,幽默地将中国比作大象,而将缅甸比作羔羊,坦率地表达了对中国的恐惧之心。但是接下来他又提到,周总理访缅期间发表的声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该声明认可的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反对霸权主义3为进一步缓和亚洲

21、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会议是()A1919年巴黎和会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D1971年联合国大会解析:选B。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到日内瓦,出席有苏、美等国参加的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外长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了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4下图是在历届联大关于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权利的表决中,中国获得的支持率情况,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C亚非拉国家的支持起了重要作

22、用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19501970年在关于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权利的表决中,中国获得的支持率不断增长,A、C、D均是对这一结果的正确解读。1991年苏联的解体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B说法错误。52014年是中美关系正常化42周年,阅读右图漫画,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最主要的信息是()A中美关系日益走向紧张B美国公开违背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C正确揭示了美国对中国的政策D美国政府恪守“一个中国”原则6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

23、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解析:选D。分析材料可了解到,近年来新型国际关系建立起来。A项说法错误,多极化新格局仍在形成过程中;B、C两项说法与本题无必然联系,正确的是D项,近年来的变化“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7中共领导人曾谈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减。”“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为此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一边倒”B“求同存异”C“另起炉灶”D“打

24、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选A。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显然阐述的是新中国初期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8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9在某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刘少奇并中共中央:根据三天会议的情况,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鲜问题的信心。该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不结盟会议

25、D联合国大会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的“朝鲜问题”,涉及美国、英国、法国、中国,根据这些信息分析该会议是日内瓦会议。10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增进友谊的“万隆精神”。你认为亚非会议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帝国主义和殖民力量的削弱C中国等一批进步国家的参与D与会国家尊重了文明的多样性1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此处“中美关系的改善”表现为()A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B两国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2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

26、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B实行不结盟政策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解析:选D。本题考查新时期外交。材料所示的国家都是我国周边国家,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为13 2012年对于中美关系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尼克松总统访华40周年的纪念年,同时又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还没出正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就展开了对美国的正式访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下面为二战时期的美国宣传海报(1)材料1中的美国宣传海报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材料2:

27、有人说,在日内瓦期间,周恩来总理要同杜勒斯握手,被杜勒斯拒绝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其实,不管“握手”的具体细节是否存在,都无损于周恩来的形象,也不影响人们对当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判断。杜勒斯无视中国代表存在的态度,使美国与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握手”的机会消失了,中美两大国家继续彼此隔绝与对抗,待到周恩来和尼克松日后来弥补这段隔绝岁月,已经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了。从宏观大局来说,当时的杜勒斯确实不愿意与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这个“说法”本身是具有历史真实性的。因此,在日内瓦会议之后,“握手”倒真的成了中美关系的象征性词汇。熊向晖关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的传闻(2)从材料1到材料2反映出中

28、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材料3:1972年2月21日,在为到访的美国总统举办的欢迎宴会上,周恩来与尼克松相互敬酒。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史上重要的一页。它标志着中美在对抗20多年之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就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谈谈你的看法。材料4:真正的中美关系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于1979年的“破冰之旅”开始,通过访美,双方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达成共识,并认同邓小平提出的“中美关系有一个好的基础,就是两国在发展经济、维护经济利益方面有相互帮助的作用。中国市场毕竟还没有开发出来,美国利用中国市场还有很多事情能做”。(4)综上所述,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中美关系时冷时热的症结所在。(5)习近平2012年初在美国访问了华盛顿、洛杉矶和艾奥瓦州,与美国各方面的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与交流。谈谈习近平访问三地意味着什么?解析:第(1)问的图画资料体现的是中美结盟合作关系,题中的英文有助于答题;第(2)问考查二战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因中国政权发生变化而调整对华政策的表现及原因;第(3)问属于常规题,注意从中国、美国及世界局势来全面分析作答;第(4)问题干中已提示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来回答中美关系的冷热变化;第(5)问注意结合三个地点的各自特点来分别概述各自的“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