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06KB ,
资源ID:6475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754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单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单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

1、单元质量评估(三)(第三单元) (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A.体现了山川行便的特点B.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D.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解析】选B。“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反映了宋代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这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故B正确。2.(2020天津模拟)下面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图示表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举措的突出特点是()A.极力提高皇权B.竭力削弱相权C.削夺将帅权力D.分权以削弱

2、地方权力【解析】选D。据图片信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可知,北宋地方通过分化事权来加强中央集权,D符合题意;“极力提高皇权”“竭力削弱相权”都是中央机构的调整,A、B与题意不符;图片信息没有涉及“削夺将帅权力”,C错误。3.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官称的同时,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称为“差遣”。“差遣”的实质是()A.笼络民心B.加强中央集权C.强化皇权D.稳定统治秩序【解析】选C。“差遣”使北宋王朝增加了大批官员,这些官员相互牵制,最终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故选C。4.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

3、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解析】选D。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和“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的信息可以看出王安石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故D正确;A、C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题干中的做法只是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并没有剥夺三司的财权,故B错误。5.宋代的宗室、外戚、宦官等各种非理性政治因素在政治领域受到了比较成

4、功的抑制,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宋代()A.文官政治的发达B.皇权专制的不断削弱C.科举制的完备D.人事管理制度的严密【解析】选A。根据材料“非理性政治因素在政治领域受到比较成功的抑制”可知,宋代的官僚机制对宗室外戚等形成一定的制约,这是宋代官僚政治运行成熟,文官政治发达的结果,故选A;宋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排除B;科举制的完备、人事管理制度的严密都是文官政治发达的表现之一,排除C、D。6.元代行省区划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局面。这一局面()A.继承了秦汉以来的地方行政区划原则B.强化了地方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C

5、.促进了不同地区经济、文化交流D.为行省在全国的定型奠定了基础【解析】选C。材料中的“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局面”导致经济、文化和民族状况差异较大的地区构成一个地方行政单位,这有利于各地经济与文化交流,C正确;行省制是元朝首创,排除A;行省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趋势,排除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7.南宋时期,市舶司的主官招引外商或贩货回国,只要税额达到一定标准, 就会得到升高官阶的待遇。这表明南宋政权()A.积极完善科举选官制度B.大力支持国人海外经商C.注意笼络地方行政官员D.积极开拓财政增收渠道【解析】选D。据材料南宋时期,市舶司主官发展对外贸易达到一定税额,国家奖励“升

6、高官阶的待遇”,说明此时海外贸易税收得到政府的重视,故选D;科举选官的标准是道德素养与行政能力,排除A;中国古代一贯“重农抑商”,排除B;宋代市舶司专门负责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非地方行政管理机构,排除C。8.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表格。北方南方宋初人口100多万户人口230多万户北宋贡献财政收入20%贡献财政收入80%南宋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A.人口大量南迁B.宋朝社会生活C.经济重心南移D.苏杭生活富足【解析】选C。根据表中“宋初,北方人口100多万户,南方人口230多万户

7、”“北宋,北方贡献财政收入20%,南方贡献财政收入80%”“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南方的财政贡献超过了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仰仗南方;南方太湖流域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说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C符合题意。9.宋代蔡襄说:“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据此可知,宋代()A.商业的兴起瓦解了传统的伦理B.经济发展冲击了旧的婚俗观念C.财富成为宋代择偶的首选条件D.政府对商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解析】选B。“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

8、少”表明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旧的婚俗观念,故B正确。10.宋代曾明确规定:“应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这反映了宋代()A.已有明显产权意识B.开始出现土地所有权登记制C.土地买卖相当频繁D.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解析】选A。材料中宋代“应典卖倚当庄宅田土”时,合同文本共立四份,除了买卖双方各执一份外,所在官府与“商税院”也各留一份,体现了宋代对产权转让加强了监管并有明显产权意识,故答案为A。11.时人评价朱熹和陆九渊的争论:“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陆九渊、陆九龄)之意欲发明人之本

9、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由此可见,“此颇不合”是指()A.天理人欲的关系B.万物之本原C.儒家伦理的地位D.理的求证方式【解析】选D。由材料“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可知在追求理的方式上,理学主张通过外界探求真理,心学主张通过反省内心获得真理,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探求理的方式,排除A;万物之本原是理学的主张,排除B;材料中并未提及儒家伦理,排除C。12.宋朝的“说话”上承唐朝,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以此为生的“说话人”。“说话”分为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这反映出宋朝()A.说书艺术开

10、始在民间出现B.世俗文学成为文化主流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D.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解析】选D。根据材料“宋朝的说话上承唐朝,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以此为生的说话人”,可知宋朝世俗文学兴盛,市井生活繁荣,反映了宋朝城市经济的繁荣,故选D;A与材料“说话上承唐朝”不符,排除;材料主要说明宋朝“说话”日益兴盛,而未涉及世俗文学成为文化主流,排除B;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世俗文学日益兴盛,而未涉及对传统礼教的冲击,排除C。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经过唐末五代的武人政治,宋太祖不愿再见军队夺取政权的威胁。宋代的政治权力,即倚

11、仗儒生士大夫所撑持的一个庞大的文官系统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宋代科举取士,儒生基本上是经由竞争,以经典知识与文字表达能力,进入文官系统。宋代名臣,如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两宋(宋郊、宋祁)、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都没有显赫家世,凭着文采与知识,在士大夫中脱颖而出。宋代优遇士大夫,胜于前后列朝。据说,宋太祖留下祖训,不得诛戮士大夫。核对历史,宋代党争虽烈,失势的官员至多降职贬逐,却没有杀身之祸,甚至身陷罗网也属罕见。宋代知识阶层的地位提高,未必只是由于政权对文人儒生的尊崇,其实还在于这一阶层人口众多,形成相当广大的社会基盘。大概由于教育较为普及、知识传布较为方便之故,宋代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也

12、较过去更为重要。读书人往往是以个人的身份,拥有发言权,受乡里尊重。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的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历史影响。(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说明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6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据材料“倚仗儒生士大夫所撑持的一个庞大的文官系统”可知文官支撑起了行政官僚系统;据材料“宋代科举取士,儒生基本上是经由竞争,以经典知识与文字表达能力,进入文官系统”“宋代名臣凭着文采与知识,在士大夫中脱颖而出”,可知宋代名臣出自科举考试;据材料“宋代党争虽烈,失势的官员至多降职贬逐,却没有杀身之祸,甚至身陷罗网也

13、属罕见”,可知宋代优待知识阶层,失势文官无杀身之祸;据材料“宋代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也较过去更为重要。读书人往往是以个人的身份,拥有发言权,受乡里尊重”,可知知识分子社会地位高,受到乡里尊重;据所学宋代科举繁荣,书院、私塾兴盛,反映出知识分子在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第二问影响,结合第一问中的表现,从官僚政治、科举制度、社会文化、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回答。第(2)题,据材料“经过唐末五代的武人政治,宋太祖不愿再见军队夺取政权的威胁”,需要考虑历史传统和宋太祖个人因素,还要结合时代背景从经济基础、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等方面考虑。答案:(1)表现:行政官僚系统由文官组成;失势文官没有杀身之祸;朝廷名臣大

14、多出自科举;社会地位较高且受到民间尊重;读书人是社会教化的主要承载者。(3分)影响:促进儒家思想在民间的传播;为理学形成提供浓厚的文化氛围;强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古代中国读书人社会地位较高的传统形成。(3分)(2)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重用文人治国;宋太祖的个人因素;农、工、商业较为发达,为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教育较为普及,知识分子社会基础雄厚;印刷术先进,有利于文化知识的传播。(6分 )14.(2020菏泽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宋代的理学家们为当时的国家、社会和个人,都设计了深具儒家传统的道德标准。但基本上没有在宋代形成制度化的实践。元朝以游牧民族入主

15、中华,亟需借助汉人的道统来稳定统治、治理天下,因此从忽必烈即位之后,就“大召名儒,广辟庠序”,修造孔庙,翻译和学习儒家经籍。明清时期以朱子学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实施,有了制度上的推行与保障,把宋代理学家们特别是朱熹的著作,确定为学子们进身仕途的必读法定教科书。从宋代理学对于“节孝”的倡导到明清时期国家政府对于“节孝”行为的实践过程中不难看出,理学的“义理”“气节”主张,基本上成了政治上的一种“摆设”。而某些部分被强调而形成制度化的诸如“贞节”“孝道”,则根据统治者的需求和爱好而经过了新的改造和诠释,这就不能不与宋代理学家们的设想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它在尤为纷错之世象变迁中显现出久远的道德价值,

16、应当引起今天的我们的重视与继承。摘编自陈支平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理学在宋、元、明、清时期的道德价值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提炼观点,该观点要明确;其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观点”,依据材料信息“而某些部分被强调而形成制度化的诸如贞节孝道,则根据统治者的需求和爱好而经过了新的改造和诠释,这就不能不与宋代理学家们的设想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它在尤为纷错之世象变迁中显现出久远的道德价值,应当引起今天的我们的重视与继承”可知,理学的道德价值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评述”,依据所学知识从宋代以来理学发展历程及境况、宋元明清时期理学道德价值变化的背景、指出我们今天应重视和继承的理学的道德价值观等角度分析即可。答案:观点:层次二:观点明确、合理。层次一:观点较为明确、合理。阐释: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宋代以来理学发展历程及境况;结合史实分析宋代、元代、明清时期理学道德价值变化的背景;能结合现实指出我们今天应重视和继承的理学道德价值观。(若从其他角度论述,合理即可得分)表述:层次三: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层次一: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