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199.50KB ,
资源ID:64754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754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广东专用练习:第八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广东专用练习:第八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八单元 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鸦片战争后,钦差大臣耆英认为英国人“以通商为性命,准其贸易则恭顺如常,绝其贸易则骄骞难制,故自明至今,羁縻夷人皆借通商为饵”。据此可知耆英()A.肯定了自由贸易理论B.主张对英国实行贸易制裁C.主张以贸易笼络英国D.逐步调整了天朝上国心态解析:C据材料,耆英的意思是用贸易为饵安抚英国人,而不是实施制裁,故C项正确,B项错误。自由贸易是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国家工业资产阶级的追求,耆英提出该观点是对英国咄咄逼人的侵略态势作出的被动策略,并非认识到自由贸易的优点进而肯定,故A项错误。从仍然称呼英国人

2、为“夷人”可以看出天朝上国的心态没有得到调整,故D项错误。2.下表为中国1843年前后关税税率变化情况,据此表明()货物单位1843年前的旧税率(%)1843年的新税率(%)棉花担24.195.56棉纱担13.385.56头等白洋布匹936.95二等白洋布匹536.95本色洋布匹20.745.56斜纹匹14.925.56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A.清政府结束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标志着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解析:C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843年后发生了关税税率下降的现象,1843年是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南京条约规定了中国海关收

3、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对华进行商品输出,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C项;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耕织分离标志着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B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关税税率降低无关,排除D项。3.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军械所。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曾国藩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了个“内”字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内”字的添加反映出()A.洋务派缺乏走向世界的意识B.洋务企业生产与市场相分离C.清政府对汉族官僚心存猜忌D.曾国藩对西学认

4、识上的局限解析:C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至洋务运动开展期间,汉族地方官僚实力膨胀,湘军实力不断壮大,引起清政府的警觉与不安,安庆内军械所“内”字的添加目的是减轻清政府对湘军存在威胁中央集权的猜忌与疑虑,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与洋务派的世界意识缺乏与否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安庆内军械所是军事工业,产品不投放市场,排除B项。材料与曾国藩对西学的认识无关,排除D项。4.下表是对81家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主要创办人原有身份的统计结果。该结果反映出()人员分类拥有企业数目占总企业数的百分比(%)买办及买办商人2935.80官僚地主2930.86一般商人1518.52华侨商人67.41手工作坊

5、主67.41A.早期民族资本家多由官僚地主及买办转变而来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具有不均衡性C.中国早期民族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数额较少D.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举步维艰解析:A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买办阶层与官僚地主占有的企业数居多,这说明了早期的民族资本家多是由买办与官僚地主转化而来,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资本数额和发展问题,排除B、C、D。5.甲午战争后,汉阳铁厂与大冶铁矿合并为民办“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生产始有起色;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湖北纺织局因亏损停顿,租给广东商人承办,扭亏为盈。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说明()A

6、.清政府限制民间设厂的政策业已松动B.经营管理方式决定洋务企业发展速度C.洋务运动因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破产D.甲午战争后洋务企业出现新的发展趋势解析:D据材料可知甲午战争后,洋务企业借助多种形式改善经营,出现新发展趋势,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洋务企业的演变,而非清政府对于民间企业的限制情况,排除A项;“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是影响原因之一,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的是洋务企业的新发展,而不是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C项。6.郑观应认为,新式企业“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兼集商股则众擎易举。然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必官督商办,各有责成则上下相维,二弊俱去”。在此,郑观应()A.肯定了

7、官办洋务企业的优势B.认为对私人资本要合理利用C.指出了民族企业的致命弱点D.意在强调朝廷吏治腐败透顶解析:B题干郑观应分析了纯粹采用官办、商办,对企业发展均不利,若采用“官督商办,各有责成则上下相维,二弊俱去”,故选B项;根据题干中新式企业“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可知官办企业巨额经费问题难以解决,排除A项;题干分析的是洋务企业应采用何种方式的问题,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题干提及的是经济问题,未触及政治问题,排除D项。7.1895年,清政府公开表态:“宜破除成见,使官商不分畛域”,1898年又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19031907年间多次颁布对办厂经商者的具体奖励方法。这反映了()A.中

8、体西用思想仍占主流B.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增长C.传统四民秩序基本解体D.清朝统治者近代意识增强解析:D材料信息表明,清政府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说明清政府近代意识逐渐增强,故选D项;材料论及了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而这一做法并未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排除A项;材料论述的是清政府采取奖励发展工商业的措施,但是并没有提到这一措施的效果,也并没有提到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如何,排除B项;从材料无法看出四民秩序的解体,排除C项。8.近代中国实业教育是伴随着洋务运动而兴起的,从“洋务教育”到“戊戌教育”,清政府在大、中、小学堂均未建立前率先创办各类实业学堂,但实业教育毕业生

9、所学非所用的情况在当时非常普遍,被时人戏为“失业教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工业发展缓慢B.政府支持力度不够C.缺乏相应社会环境D.学习西方层次过浅解析:C据所学可知,晚清政府为实业教育做了许多工作,但由于实业教育本身及社会条件的限制,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当时的实业教育主要涉及了农工商业,所以民族工业的发展不能作为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清政府在大、中、小学堂均未建立前率先创办各类实业学堂”表明取得政府的支持,故B项错误;社会环境包含的因素很广,由于缺乏相应社会环境导致实业发展缓慢,教育观念内容不适应,由此带来实业教育毕业生所学非所用的现象,故C项正确

10、;主要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学习西方层次过浅”,故D项错误。9.下图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中国经济的相关发展状况,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A.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B.受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影响,民族工业发展艰难C.外商在华投资较多,控制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D.因列强侵略,近代中国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解析:B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不是清政府的对外开放,故A项错误;通过题图可知,外商企业占据了中国经济的绝大部分,在此种情况下,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定会特别艰难,故B项正确;通过题图不能推出外商控制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故C项错误;题图没

11、有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工业体系问题,故D项错误。10.福州船政局从创办之初到1905年先后三批招用洋员,有名可查者达81人。这些人员包括监督、帮办、总监工、工程师、匠首、工人、教师、职员、医生、翻译等。其中教师竟达30名左右,约占雇聘洋员的40%。这表明()A.福州船政局注重人才的培养B.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趋势C.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D.洋务企业被外国人控制解析:A材料显示福州船政局从创办之初到1905年先后三批招用洋员的比例中,教师占比例较大,说明该机构注重人才的培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教育的信息,故B项错误;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器物,故C项错误;洋务企业主要是官府控制,故D项错误。11.读

12、下表,由此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基本状况类别工矿、纺织铁路运输数量18个364千米投资额1 545.7万元1 250.9万元A.政府投资侧重于民用企业B.我国借鉴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C.政府成为民族工业的主要资金来源D.政府投资有效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解析:B表格显示清政府在工矿、纺织和铁路运输领域的投资状况,尤其是近代铁路体现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正确;A、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C项史实错误。12.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向西方学习,改变现有制度。同时,先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

13、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这主要说明()A.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B.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C.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解析:D根据材料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希望改变现有的制度,同时,先进知识分子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符合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这体现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故选D项;A项仅是说明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态的一种历史事实,B项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层面的表述,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是一种现象,而不是说明历史为什

14、么选择维新派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排除C项。13.下图为1838186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该图反映出()A.自然经济无法抵制外来经济侵略B.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C.中国渐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英国在中国外贸中占据主导地位解析:C材料中“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增长,表明中国日益成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地,故选C项;材料中18481857年的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反映了中国自然经济一定的抵制作用,排除A项;B项符合史实,但与“该图反映出”不符,排除B项;材料只有“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未涉及其他国家,不能反映主导地位,排除D项。14.1928年11月,国民政府公布施行划分国家收入地方收入标

15、准案,将土地税等农业部门的税种全部列为地方收入,盐税、关税、统税等主要工商税种列为国家收入。这一做法使()A.城市经济重要性远超农村B.中央集权面临新挑战C.农业现代化发展丧失契机D.农民的税务负担减轻解析:C据材料时间“1928年11月”可知,这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当时中国依然是小农经济占主导,A项不符合史实,题干材料也不能体现这一点,故排除;据题干国民政府通过立法“将土地税等农业部门的税种全部列为地方收入,盐税、关税、统税等主要工商税种列为国家收入”可知,这使中央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财力,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故B项结论与材料不符;“将土地税等农业部门的税种全部列为地方收入”,将土地管理权

16、划归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肆意压榨农民,大量农民破产,土地流入地主阶级手中,进一步强化了农业领域的封建性,这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故C项符合题意;据材料不能得出D项结论。15.结合下表可知,近代中国()时期粮食进口情况18671921年共进口大米、小麦、面粉2.76亿担。年均进口502万担19211937年共进口大米、小麦、面粉5.2亿担。年均进口3 250万担A.人地矛盾始终突出B.与世界经济联系愈加密切C.农村经济普遍凋敝D.社会稳定造成了人口剧增解析:B表格数据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粮食进口明显增加,表明这一时期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愈加密切,故B项正确。A、C两项表述过于绝

17、对,排除;D项“社会稳定”与19211937年近代中国的史实不相符合,故排除D项。16.据南方人物周刊记载:1935年,国民政府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强行增持官股至50%,把这两家金融机构收归“国营”。中国银行的前身为大清的户部银行,后来又是北洋政府的国家银行,自其创办之始,就写明“官商各占股份50%”,只是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部分股权落在了银行和商股手里。据此可知,1935年金融机构的调整()A.反映了清末以来中央集权遭破坏的现实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C.实属官僚资本大肆掠夺民间资本的范例D.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解析:B依据材料“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部分股权落在了银行和商股手

18、里”可知,清末到北洋时期股权的变化反映了中央权力遭到破坏,不是1935年的调整反映的,故A项错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席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把原本处于世界经济边缘的中国也牵扯进来,缺乏世界竞争力的民营资本无法抵御经济危机的破坏狂潮,以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介入金融系统,有利于统合较弱的国内经济,故B项正确;从当时的经济环境考虑,政府的介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间资本崩溃的态势,有助于防止西方资本对国内民间资本的冲击,故C项错误;当时全民族抗战还没有爆发,不存在正面战场,故D项错误。17.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表中数据表明()年份钢(吨)生铁(吨)煤(吨)锰矿石(吨)193

19、5年256 565787 06136 091 74731 4001936年414 315809 99639 902 98543 4001937年556 347958 68337 230 46979 187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B.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D.欧洲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解析:A材料反映19351937年钢、生铁、煤、锰矿石产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成效,故A项正确;19351937年,日本加紧侵华,社会并不稳定,故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19351937年钢、生铁、锰矿石等的产量变化,不能说明国防工业体系已

20、经初步形成,故C项错误;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18.1935年11月,国民政府以紧急法令宣布改革币制,施行法币政策。至全面抗战前夕,收兑民间银币银物计白银3亿多盎司,并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统制了外汇买卖业务。币制改革的施行()A.有利于集中财力以应抗战之需B.促使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到来C.构筑抗战胜利的坚实物质基础D.导致了国统区恶性的通货膨胀解析:A据材料“至全面抗战前夕,收兑民间银币银物计白银3亿多盎司,并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统制了外汇买卖业务”及所学知识可知,币制改革有利于集中物力、财力为抗战做准备,故选A项。19.1938年8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

21、北区办事处(简称“西北工合”)在宝鸡成立,致力于“安辑流亡,收容技术工人”,“发展工业,供应军需民用”。此后几年,西北区在生产合作社数量、社员人数、资金产值等方面均领先全国其他6个地区。据此可知,西北工合()A.使西北成为近代工业中心B.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C.使民族工业布局趋于均衡D.为长期抗战提供物质支持解析:D由材料“1938年8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办事处在宝鸡成立,致力于安辑流亡,收容技术工人,发展工业,供应军需民用”可知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工业的发展为长期抗战奠定物质基础,故选D项;“成为近代工业中心”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排除B项;材料中

22、并未提及工业布局,排除C项。20.下表是华商工矿企业部分经济统计数据表,表中数据的变化主要表明()年份 棉布产量(万匹) 面粉日产能力(包) 发电量(万度) 生铁产量(万吨) 1934年 926.5 434 110 59 100 15.6 1935年 896.8 428 020 66 300 16.1 1936年 1 092 452 218 77 295 16.2 A.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B.工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C.工业各行业产量持续增长D.民族工业受制于官僚资本解析:A1934年到1936年,棉布产量、面粉日产能力、发电量、生铁产量整体上都有增加,表明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故选A项;中国

23、近代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工业结构没有根本性变化,排除B项;1934年到1936年,棉布产量、面粉日产能力都有波动,不是持续增长,排除C项;表格没有涉及官僚资本的信息,排除D项。21.下表为顾颉刚日记(选摘)日期 内容 1939年4月6日 上次进城,知米价升至廿五元一石,今日进城,悉又涨至卅二、三元矣 1940年9月28日 昨晚闻崇义桥之米,新斗且二百元一石,一星期间高涨至七十元 1941年1月29日 米贵至三百元以上一石矣,肉贵至三元一斤矣 1943年7月9日 歌乐山洗一回澡,要三十元,小龙坎吃一碗面,要十七元,这种生活如何过得 1944年3月8日 今日米至万七千元一石,平价米亦三千七百元一

24、新石 注:顾颉刚当时先后受聘于云南大学、齐鲁大学(迁成都)、中央大学(迁重庆),出任教授等职。 日记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材料。解读上表,最合理的推论是()A.知识分子的收入普遍较低B.西南地区物资短缺日益严重C.政府的教育支出逐年减少D.连年战争影响大后方的经济解析:D表格中现象都是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战争严重破坏了民生,物价飞涨,故选D项;题干反映的是物价飞涨,没有体现知识分子收入普遍较低,排除A项;日记中没有反映“短缺”这一信息,且物价上涨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不一定就是物资短缺,排除B项;由物价的上涨不能推断出教育支出逐年减少,排除C项。22.20世纪某个时期,中国的工业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民

25、族工业受到官僚资本的摧残挤压,再加上政府不断增捐加税,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该时期最可能是()A.18951911年B.19121919年C.19371945年D.19461949年解析:DD项与材料中“官僚资本的摧残挤压”“通货急剧膨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相符,故选D项;18951911年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也与材料中“20世纪”不符,排除A项;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不符,排除B项;19371945年是全面抗战时期,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最大的是日本的侵略,而材料未涉及日本的摧残,排除C项。23.1945年登记

26、在案的民族工业4 382家工厂中,机器、五金、冶炼、电气就达1 173家,化学工业中也有一半为重工业。而战前中国的重工业只占整个工业的14.68%,占主导地位的是轻工业。这说明抗战()A.为民族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提供机遇B.缩小了东西部民族工业发展差距C.促使近代中国民族工业逐渐走向复苏D.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状态解析:A1945年登记在案的民族工业数目较多且重工业比重增大,相较于抗战前,重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只提及了工业类别,未提及地域分布,排除B项;“工业逐渐走向复苏”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抗战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但并未改变中国落后的状态,排除D项。24.日本投

27、降后,美国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军舰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使得大量低价商品长驱直入并在华倾销,青岛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工厂仅有四分之一勉强能够维持运转。这反映出()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仍未改变B.美国继日本后控制了中国C.二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D.抗战结束后国内物资匮乏解析: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始终在本国封建势力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而日本投降后,美国进入使这一状况仍未得到根本上的改观,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无体现。25.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则报道应出现

28、于() A.18951911年B.19121919年C.19271936年D.19451949年解析:D注意题干中美国商品充斥中国市场的情况应该出现在抗战胜利后,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使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故答案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立法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其依据是儒家经典著作周礼首次提出矿业开发管理机构的设置。春秋时期,政府提出了“官山海”政策,对矿冶、制盐实行官营;秦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官营民采矿业政策;汉代时期矿产资源相关

29、刑法比较多,其中汉高祖规定私自铸造货币者处以极刑到汉武帝时,政府对私铸货币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禁止;隋唐矿产资源的开采以铜为主,盐铁则比较少,唐朝和元明时期,矿业的发展较前期各代都更为发达,其中唐律规定货币犯罪及刑罚。古代矿业刑事立法大多都是以皇帝诏书或者群臣奏章的形式出现,具有分散性、不成文性,实质上是当朝皇帝或群臣意志的体现,其中的立法虽然对矿业开发中造成破坏矿产资源的行为进行了规定,但是其是以政府的行政命令的形式出现的,被刻下深厚的中央集权的时代烙印。改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同时,将投资的重点集中到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方面来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

30、发展,收回铁路主权和矿产主权的呼声日益高涨。1898年,清政府颁布了矿物铁路公共章程二十二条,这部立法是我国近代矿业立法的开端。20世纪上半叶,清政府以及中华民国时期颁布了一系列的矿业法规,规定了关于矿产开采与矿区环境利益协调;将仲裁及行政诉讼制度引入矿业纠纷解决机制中。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准许并鼓励私人开矿,后又提出“综合勘探、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方针,“文化大革命”时期,采矿业发展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台了矿产资源法,这部法律是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原则确立的,它开始关注矿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以及多样化发展模式的确立。改编自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矿产资

31、源开发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以来矿产开发的新变化并简述其影响。(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对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立法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古代矿业刑事立法”得出起源早,有立法,不断发展;根据“对矿冶、制盐实行官营”“秦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官营民采”得出官府开发为主;根据“被刻下深厚的中央集权的时代烙印”得出带有中央集权的烙印。第二小问,根据“以政府的行政命令的形式出现的,被刻下深厚的中央集权的时代烙印”得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制;根据“对矿冶、制盐实行官营”结合所学得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根据“到汉武帝时,政府对私铸货币的行

32、为进行了严格的禁止”结合所学得出稳定货币体系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也是重要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收回铁路主权和矿产主权的呼声日益高涨”得出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根据“新中国准许并鼓励私人开矿”得出政府与民间相结合;根据“清政府颁布了矿物铁路公共章程二十二条,这部立法是我国近代矿业立法的开端”“清政府以及中华民国时期颁布了一系列的矿业法规”“出台了矿产资源法”得出立法不断增多;根据“规定了关于矿产开采与矿区环境利益协调”得出重视矿产开采与环境协调;根据“开始关注矿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以及多样化发展模式的确立”得出关注持续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及所学从

33、对采矿业发展、国家利益、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答案:(1)特点:起源早,不断发展;官府开发为主(或设立机构管理、官营为主);有相关的法律规范(或处罚违禁开采;对私铸货币处罚较严);带有中央集权的烙印。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制;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稳定货币体系的需要。(6分)(2)变化: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立法不断增多;重视矿产开采与环境协调;关注持续发展和多样化发展。影响:推动了采矿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6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年间广州海关征税,货税按货物精粗而定,大都为百中取二,或百之三四,由行

34、商承保代缴(政府指定的十三行商人称行商)。正项的钞税,似属有限,夷商最大的负担,实为官礼与“陋规”(简称规礼),即纳入经手官吏私囊的各色繁杂费用。雍正初年,整顿财政,将规礼归公,每年总额常超出海关的正额。规礼归公之后,新之规礼又随之而生,据乾隆年间的调查,有六七十种之多。夷商根本不知道中国的关税税率。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材料二1859年,两广总督和粤海关监督邀请洋人来广州“帮办税务”;咸丰十年,推行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新关正式成立。海关总税务司以增加上缴税款数额来博取清政府信赖。参照西方管理体制,陆续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法规和办事细则,同时,改善计征关税程序,长期执行“协定税则”,实征的进出口货物税额

35、,都在值百抽五以下,减轻了外商税负。但因革除地方陋规杂费,计征漏洞较少,其上缴中央的税收总额,反较前有所增加。受清政府委托,海关还负责建设灯塔、设置航标、管理港口;资助外交使臣出访,促进中国参与博览会和世界会议组织;收集气象资料,用于天气预报;督办同文馆,培养外交人员;插手中国的内外债和外交事务。英方德万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关税征收的特点,说明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中国海关制度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造成的影响。(7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根据“大都为百中取二,或

36、百之三四”“由行商承保代缴”“将规礼归公”,分别得出税率较低;行商代为缴纳(没有专门的征收机构);制度不规范(缺乏明确完整的海关制度);政府承认规礼合法性。第二小问,从政治上的专制制度、经济上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以及低关税有利于传统手工业品出口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二“外籍税务司制度”反映出外国人控制海关;根据“陆续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法规和办事细则,同时,改善计征关税程序”,可知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根据“长期执行协定税则”,可知关税税率不自主;根据“督办同文馆,培养外交人员”,可知海关兼领洋务活动;根据“插手中国的内外债和外交事务”,可知海关插手内政外交。第二小问

37、,辩证地分析,既有利于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和海关制度近代化进程,也方便列强插手中国内政和对华经济侵略进程。答案:(1)特点:税率较低;行商代为缴纳(没有专门的征收机构);制度不规范(缺乏明确完整的海关制度);政府承认规礼合法性。(4分)原因: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十三行进行交易;封建制度下对人治的认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海关制度的完善;低关税有利于传统手工业品出口。(3分,回答三点即可)(2)变化:外国人控制海关;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关税税率不自主;海关兼领洋务活动;海关插手内政外交。(3分,回答三点即可)影响:中国海关出现半殖民化;推动海关制度近代化进程;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方便外国商品打

38、开中国市场。(4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晚清实业家及创办企业统计表姓名原来身份或仍兼有身份官衔或实职创办或参与投资的企业数张謇官僚翰林院修撰、商部头等顾问官27祝大椿买办二品顶戴花翎道8朱志尧买办 8沈云沛官僚邮传部侍郎(署尚书)13严信厚官僚道员14宋炜臣商人二品顶戴候选道7李厚佑商人郎中、议员8许鼎霖官僚二品顶戴候补道10周廷弼商人三品御候补道8楼景晖官僚四品御候选州同3曾铸商人花翎候选道3朱畴官僚道员7张振勋华侨头品顶戴太仆寺卿11庞元济官僚四品京堂6(注:表列14人,共占有企业133家,其中1895年之前设立4家,18951900年设立23家,1900年以后设立一百余家)林增

39、平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该表格蕴含的信息中拟定一个主题,并简要分析该主题产生的原因。(12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拟定主题,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证。首先分析材料信息,对材料所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拟定出主题。从实业家的身份角度可以得出传统身份观念的变动,从官衔或实职角度可以得出官商的发展,从企业数的变化可以得出近代企业的发展。根据要求,对拟定出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原因分析的角度一般包括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做到有理有据。答案:示例一:主题:甲午战后近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40、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及新政的推动;列强资本输出的影响。(12分)示例二:主题:官商的转化与渗透(或绅商阶层的形成)。原因:近代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受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刺激诱导;利用封建等级名分庇护其利益;实业救国观念的影响;民族危机加深。(12分)示例三:主题:社会价值观的转变(或身份传统观念的松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西方思想观念冲击;科举制衰落;近代教育的兴起;民族工业发展;实业救国思潮。(12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3年周学熙创建了华新纱厂,后因一战爆发而中止。1919年再建,1920年竣工投产。开工初期,青岛只有“内外棉”一家日本纱厂,至1924年日本纺织厂

41、扩充到六家,对华新形成包围阵势。日商凭借势力,竞相压价倾销,导致华新纱厂1925年亏损32万元。华新纱厂提出“六大改革措施”,改善管理,提高待遇,与日商竞争,始终立于不败之地。1935年,华新纱厂一举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印染联合企业。1938年,日军侵占青岛,日商宝来纱厂强迫购买该厂。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一年多反复交涉,终将青岛华新纱厂收回,青岛华新纺织印染厂得以恢复。1953年,华新纱厂实现了公私合营,1966年,更名为青岛国棉九厂。 吕伟俊韩复榘统治下的山东商业等 材料讲述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42、(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2分)解析:据材料“后因一战爆发而中止”“日商凭借势力,竞相压价倾销,导致华新纱厂1925年亏损32万元”“1938年,日军侵占青岛,日商宝来纱厂强迫购买该厂”可得出启示:民族独立是工业现代化的前提(观点要合现代化启示);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予以说明,史实准确,逻辑严密。答案:示例: 启示:民族独立是工业现代化的前提。(2分) 说明: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周学熙创办了近代民族企业华新纱厂。华新纱厂虽然通过管理创新抵制了外资企业的压价倾销的不合理竞争,克服诸多困难,一度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印染联合企业,获得长足发展。但在日本侵略下,被迫出卖,失去了自主发展机会。以华新纱厂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受到国内反动势力和列强的双重压迫,在夹缝中求生存,只能畸形发展,即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难以发展。(9分) 因此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消除工业现代化的束缚,实现飞速发展。(1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