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主观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26分,每小题2分)一、(14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但从他们满身泥泞(nng),极度疲乏的神色上,甚至从那些似乎刚从泥里掘(ju)出来的担架上,大家明白,前面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样的战斗。B. 我着(zho)恼地带着一种反抗情绪走过去,面对着他坐下来。这时,我看见他那张十分年轻稚(zh)气的园脸,顶多有十八岁。C. 一阵寒
2、风仆来,吸吮(yn)着她单薄(b)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缩起身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D.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饥馑(jn)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名心的印象。【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B项,“园”脸“圆”脸;C项,“仆”来扑来;“吸吮”中“吮”读shn;D项,“刻骨名心”刻骨铭心。故选A。2. 在下面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 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旷。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 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然而,两根纤细、闪亮的铁轨 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
3、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 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梁,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A. 消失 掂量 伸展 幽深B. 消逝 估计 伸展 幽暗C. 消失 掂量 延伸 幽暗D. 消逝 估计 延伸 幽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处,“消失”,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侧重事物逐渐减少、模糊。“消逝”,指慢慢逝去,不再存在。对象一般指岁月。语境说的是火车渐行渐远,直至在视线范围内消失,故选“消失”。第二处,“掂量”,即估计物品重量;思考事情可行性、话语深意等。“估计”,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
4、语境是说对“我”话语的思考,故选“掂量”。第三处,“伸展”,指向一定方向延长或扩展。“延伸”,延长;扩大宽度、大小、范围。语境是说铁轨无限延长,故选“延伸”。第四处,“幽深”,深而幽静。“幽暗”,昏暗不明。语境对象是隧道,应该是昏暗不明。故选“幽暗”。故选C。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 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的缘故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B. 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约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C. 忆往昔,看今天,他默默地想,现在我刚为人民做一点事,他们就把我当亲人相待,我有什么理由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5、务!D.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因为”与“的缘故”句式杂糅,去掉后者; B项,语义重复,去掉“约”,因为“一百六七十粒”已是概数; D项,成分残缺,在“独特体验”后加“的时代”作“迎来”的宾语。故选C。4. 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与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新诗”没有严格的格律限制,但也讲求音乐美。B. 词,又称长短句,起于隋唐,盛于宋,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依风格有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和豪放派(苏
6、轼、辛弃疾、姜夔等)之分。C. 郭沫若,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文学研究会”,著有诗集女神星空等;戏剧屈原等。D. 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作品热情而有哲理,诗风自由不羁,惯用象征手法和远古神话题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B项,“姜夔”是“豪放派”错,应是“婉约派”。故选B。5. 对下面文字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独立寒秋, 鹰击长空,湘江北去, 鱼翔浅底,橘子洲头。 万类霜天竞自由。看万山红遍, 怅寥廓,层林尽染; 问苍茫大地,漫江碧透, 谁主沉浮?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节选A.
7、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看到了红叶绿水、船只、蓝天、雄鹰、游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B. 在“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渲染了浓艳鲜明的色彩,表现出山红水绿的静态美。C. “争”“击”“翔”等词运用,给碧绿清澈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息,生动地刻画出了百舸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以及万里长空中飞鹰的矫健和清澈见底的江水中游鱼的欢愉自在,体现了事物的动态美。D. 选文描写湘江边美丽壮观的秋景与诗人面对大好河山时的感受
8、,并在感慨中以设问提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襟、气魄以及对革命前途的担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手法和语言的能力。D项,“以及对革命前途的担忧”错。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故选D。【点睛】6. 对下面文字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红烛啊!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不误,不误!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然后才放光出?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闻一多红烛节选A. 诗歌用设问句式,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讴歌了红烛自我牺牲的
9、精神。B.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两句采用借代修辞手法,以蜡代躯体,以火代灵魂。C. “一误再误”“矛盾!冲突!”和“不误,不误!”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D. 诗人对红烛奉献精神的思考、理解与赞美,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是一个意义很宽泛的术语,内容表现的角度、表达方式、遣词造句的特色、语言表达的风格、修辞手法等均涵盖其中,解答时应学会结合具体的文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B项,“借代”错,应是比喻。“是谁
10、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两句中,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做灵魂。诗人认为,躯体和灵魂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诗人终于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
11、仰的感情。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故选B。7. 下面对相关诗句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诗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画龙点睛,明确主题;运用了比喻、典故,突出表现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B. 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构成了一幅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村居图,寄寓了诗人的美好情操和快慰心情。C. 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
12、秋月白”的环境描写,凝固了琵琶曲的强大感染力,起到了正面突出和侧面烘托的作用既突出了琵琶女弹奏完精妙的乐曲后,江夜环境的清静,也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D. 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以“穿”字,化静为动,写乱石陡峭;以“惊”“拍”“卷”字及“千堆雪”写浪涛,点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引发想象,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和鉴赏诗歌手法、情感的能力。C项,“正面突出”“突出江夜环境的清静”错。应是“侧面烘托”,为了突出乐曲弹奏的效果,人们还沉浸在美妙音乐的享受之中。故选C。二、(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13、,完成下面小题。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炼,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
14、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
15、有刀割得断。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
16、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
17、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炼,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B. 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老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人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一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C. 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从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D. 人类的学习就是累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9.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遍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
18、从当前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B. 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累积,形成了共同经验,这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C. 动物的学习简单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验,不能实现累积,不能相互传递。D. 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以此形成文化,这样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1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所谓时间上的阻隔包含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记忆留住过去,打破时间阻隔;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
19、,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B. 每个人的“当前”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也包括民族“过去”的投影。认识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时代。C. 传统经典源于我们民族的共同经验,我们学习传统经典,可以在社会的世代之间构筑桥梁,实现文化的传承。D. 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就是文化,人类当前的文化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历史累积。“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说的也是历史的文化价值。【答案】8. B 9. D 10. A【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
20、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项,“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老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有误。原文是“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与小白老鼠走迷宫本质上一样的是“人类的习惯”,并非“人类的学习过程”,选项张冠李戴。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项,“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无中生有,结合“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
21、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等分析可知,文中没有相关“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的表述。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错误。原文第二段的表述是“在一个依本能而
22、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故应是“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而不是“其他动物”。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三、(6分)
2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凡六百一十六言 凡:总共B.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迁谪: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C.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韵:气质,情致D.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音信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
24、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B.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C. 因为长句 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D. 歌以赠之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1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B.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C. 虎鼓瑟兮鸾回车D.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答案】11. D 12. B 13. A【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D项,“信”:实在,确实。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思和用
25、法的能力。A项,“其”,代词,那/它的(齐师);B项,“于”,介词,向; C项,“因”,介词,因此/依据; D项,“以”,表目,用来/动词,认为,以为。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的意思和用法的能力。A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B项,酒,名词作动词,摆酒。C项,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D项,歌,名词作动词,作歌。故选A。第II卷(94分)四、(14分)阅读宋祁的玉楼春,回答后面问题。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绉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彀(h):绉纱类的丝织物。绉:皱纹似的纱。
26、棹:船浆,代指船。浮生:人生短暂若泡沫生于水面。李商隐写意:“日向花间留晚照。”14. 诗句“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思想感情?15. 文学借助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情感。(朱光潜在咬文嚼字)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能否改为“浓”或“盛”字?为什么?请依据朱先生的观点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4. 拟人手法。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意思对即可) 15. 不能换。因为“闹”有“热闹、热烈”之意。“闹”字,夸张地描绘
27、出杏花怒放、如火如茶、争妍斗艳的景象与情趣,写尽了-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充分地表达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若说春意“浓”、“盛”等,则稍显苍白、空洞。难于表达作者心中强烈的春意之胜(春日万物争喧的情景),爱意之浓的情感。(意思对即可)【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关键句的能力。首先结合关键词分析手法,然后根据意象和诗歌整体情感分析尾联情感。“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意思是:为君手持酒盏劝说金色的斜阳,且为聚会向花间多留一抹晚霞。由前面诗句可知,诗人恼恨世间欢娱少,而忧患苦多,因此能够开口而笑实为难得之事,为此不惜一掷千金。此时诗人无力挥鲁阳之戈,使日驭倒退三舍,只能说劝斜
28、阳,且莫急急下山,留晚照于花间,延欢娱于一饷。“劝”“留”二字可以看出是拟人修辞,“劝夕阳”留下晚照,不要急急下山,可以看出诗人的惜春之情。【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关键字和探究诗歌语言的能力。学生分析“闹”字的意蕴、手法和“浓”“盛”二字的缺点即可。“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可以理解为红杏花开得繁盛、热烈,桃杏之为火,写其怒放盛开,生气勃发,如火如荼,“如喷火蒸雾”,全是形容一个“盛”的境界气氛而非炙热灼烫之火也。这就表现了“闹”字的丰富意蕴。词人用它,不仅符合朱光潜先生的透彻、凝练,而且写尽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反观“浓”“盛”则可以直白地表现杏花开得多、开的盛,少了文字的意
29、蕴美,难于表达春日万物争喧的情景,作者爱意之浓的情感。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空)(1)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2)熊咆龙吟殷岩泉,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5)_,谈笑间,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答案】 (1). 万里悲秋常作客 (2). 栗深林兮惊层巅 (3). 青青子衿 (4). 浪遏飞舟 (5). 羽扇纶巾 (6). 樯橹灰飞烟灭 (7). 同是天涯沦落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能力。注意以
30、下字形的书写:(1)作;(2)栗;(3)衿,(4)遏;(5)纶,樯橹;(6)涯,沦。五、(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静流李丽娟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歌曲,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蜻蜓”歌唱组合。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的小精灵,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捉放蜻蜓是儿时最喜欢的游戏。红蜻蜓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动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为了实现愿望,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
31、当文艺兵,这最后也没实现。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人生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怼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幅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亘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不可测,没有光亮。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我那时已在江南。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初涉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巷闾烟火的不易。弟才知
32、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有了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尘埃随之落定。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秋阳融融。饭后父亲递一支烟给弟弟。弟弟点火,两人抽一口,吐出,对望,烟圈上旋,被风吹着,袅袅散去。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与体恤中,
33、平静地向前流去,父亲展望着他含饴弄孙的晚景。如果,生活仅仅如此按部就班地向前走去,父亲与弟弟都不会看到他们各自的另一面。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弟的孩子,我的侄儿,在出生一年后,被诊断为孤独症患者。不能接受现实的是父亲。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地指向天空。弟第一次发现了父亲的软弱,那貌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他一边安慰父亲,鼓励妻子,一边筹款,四处求医。竭尽人事,要为侄儿打开那扇自闭的门。弟开始不停地讲话,虽然他讲得口干舌燥,侄儿一点反应也没有,弟说,他不会放弃。父亲第一次知道了弟是执着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质有坚韧自持的力量。在弟的从容面前,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
34、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此后,父亲就是那个随传随到的人,只要弟需要,他总在那里,并一直守在那里。弟临走时,悄悄叮嘱我:爸老了,有时犯糊涂,在你这里,你精心点。我说,你放心吧。弟走后,父亲说,看看,你弟变能干了,我说,是,弟一直都很能干。父亲对弟的赞许是在他走后才说出来的。17.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文章陈述的中心是弟弟与父亲的关系;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为下文“父亲对弟弟渐渐释然”作铺垫。B. “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人生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音乐梦的破灭,
35、让弟弟对前途感到渺茫,对人生失去了信心。C. 父亲“把退休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说明对弟弟的信任和鼓励;“弟弟不要,父亲喝令他收下”的“喝令”是个贬义词,“大声地命令”,表示父亲以强硬的方式来。关爱弟弟。D. “挺直脊背”的“挺直”是一种心理的外在表现,既表现了父亲要帮助弟弟面对磨难的坚强决心,又表现出父亲为能帮助弟弟而感到满足。E. 文中弟弟经历是要告诉我们:成长就是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关心、体谅父母;成长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过程。18. 有人认为题目用“父与子”更为恰当,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19. 文章设置了“侄儿”的情节,你觉得是否有必要?20. 纵观全文,弟弟与父亲由对立
36、冲突到矛盾化解,直至理解信任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请简要概括【答案】17. BC 18. 不认同。“静流”是文章的情感线索;“静流”塑造出了两个外表看似不协调,但内心对彼此都深存爱意的父子形象;“静流”更符合父子间情感“默默变化”的特征;“静流”含蓄而生动,和文章委婉克制的表达风格相一致。“父与子”太普通,太过于直白,不能突出这个故事特点。 19. 有必要。这个情节使文章内容显得丰富,它体现出弟弟的责任的担当精神,也让父亲看到了弟弟懂事的一面;这为父亲和弟弟在思想情感上的和解、相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也暗示着父爱的延伸、传递主题得以深化。 20. 弟弟终于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弟弟知道父亲对于
37、他的要求,并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设计的。父亲拿出积蓄为他买了出租车。弟弟发现了父亲的软弱。父亲知道了弟弟的执着、坚韧。【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B项,“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分析错误,依据原文第一段“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人生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可知,只是说“不知道走哪条路”,没有说“对人生失去了信心”。C项,“父亲喝令他收下”的“喝令”是个贬义词”分析错误,“喝令”, 大声发令,应是中性词,这里包含了深深的父爱,具有褒义作用。故选BC。【18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文本题目作用的能力。不认同。首先从情节结构上看,“静流
38、”是文章的情感线索,依据原文“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父子之间的关系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依据原文“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是说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有了释然,如“静海深流”,所以,这是一条采用比喻手法的情感线。其次从人物塑造上看,文章塑造了父亲由不理解弟弟到渐渐释然的形象,弟弟尝遍酸甜苦辣咸,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逐渐理解了现实,逐渐理解了父亲的形象,两个外表看似不协调,但内心对彼此都深存爱意,就如同“静流”。再者从主题思想上看,歌颂的是父子深情,用“静流
39、”做题目更符合父子间情感“默默变化”的特征。最后从语言风格上看,“静流”运用比喻手法,富有诗意,有文采,含蓄隽永,符合文章娓娓道来,深沉凝重,情感丰富的语言风格。而“父与子”这个题目在语言运用上直白,简单,不能很好的表达父子深情。所有用“静流”更恰当。【1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本中情节作用的能力。有必要。首先从情节结构上看,插入了新人物,使文章曲折生动,吸引了读者兴趣,为下文父亲和弟弟在思想情感上的和解、相融作了铺垫,同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其次从人物塑造上看,这情节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表现了弟弟柔弱外表下隐藏的坚韧自持的一面,同时也表现了父亲貌似强大外表下的柔弱的一面;最后从主题思想上看,借“侄儿
40、”情节的插入,进一步表现了父亲与弟弟之间静静流淌的亲情,有力的表现了家庭亲情的主题,并起到一个深化文章的主旨的作用。【20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某个问题并进行整合的能力。从全文来看,开头第1段,叙述弟弟孩提时代的理想不能实现,后来被“浮世炎风”刮倒,从渺茫走向邪路,在整日整日的游荡中,尝遍酸甜苦辣咸,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逐渐理解了现实,逐渐理解了父亲。从这里可以解读出弟弟与父亲由对立冲突到矛盾化解的第一个主观原因;文章中有作者直接议论的句子:“弟弟才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第二个主观原因,小说中也有直接议论的句子:“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
41、些波折后,父亲对弟弟也渐渐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文章第7段,父亲为四处碰壁的儿子买出租车,父子关系释然;文章第12段,弟弟发现了父亲的软弱,父亲看到弟弟的坚强,父子感情加深,父子互相理解信任。六、(10分)21. 下面是某校社团关于“家乡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的专题调查表的部分内容。你觉得调查表在内容的设计上有什么问题,请找出并加以说明。题号调查项目调查内容1你喜欢参加文化活动吗?A.喜欢,很感兴趣。B一般2你喜欢哪种文化活动?(可多选)A看电视。B跳广场舞。C绘画、剪纸。D去乡村图书室。E吹拉弹唱。F其他(如打桌球)3你认为艺术
42、活动少的原因是什么?A周围缺少这样的设施。B没有时间参加C周围很少有这样的活动。4你觉得家乡现有的文化设施好吗?A好。B不好,不能满足自己的文化生活需求。C无所谓。【答案】(1)第一条的选项不够全面,应加一项“C.不喜欢”。(2)第二条的选项有一些不属于“文化活动”,如A和B.(3)第三条缩小了调查范围,“艺术”只是“文化”的一部分。(4)第三条的选项都是客观原因,尚缺少主观的原因,比如自己不喜欢。【解析】【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需要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分析调查表存在的问题。比如,第一项中,对于答案的选项设置不够合理,只有“喜欢”“一般”,漏掉了“不喜欢”这一情况。第二项中,
43、调查表的对象是“文化活动”,选项中的“看电视”“跳广场舞”不属于文化活动。第三项中,调查表弄错了调查对象,将“文化活动”变为“艺术活动”,缩小了范围。可见,本题需要从调查对象、选项设置等角度进行分析。22. 白居易琵琶行与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被后人称为“摹写声音至文”。请阅读下面文字,试就音乐描写特点,从:以声摹声(兼用各种比喻),形象可感;运用留白,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两方面任选一点,写一段不少于160字的文学短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
44、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答案】以声摹声,(兼用各种比喻)形象可感。【示例1】音乐这种听觉事物,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文字表现很难。而作者却独辟蹊径,以声音摹写声音,并且曲尽其妙,形象可感,生动活泼。作者先写“大弦”声音“如急雨”,再写“小弦”声音“如私语”,然后写大弦小弦交杂在一起是“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流利。每一种声音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琵琶女弹奏琵琶这一乐器的曼妙非常,极大丰富了文字的表现能力,也极大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和欣赏空间。【示例2】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
45、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使得曲尽其妙,形象可感,生动活泼。达到了令人耳不暇接、意犹未尽的艺术效果。运用留白,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示例】摹写音乐这-听觉感受本就难为,摹写音乐暂停更是不易。但作者依然用他的生花妙笔以“此时无声胜有声”写出了曲中暂停的妙处,描绘了余音袅袅、余味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诚然,有声的音乐固然美丽动听,但处在美妙音乐间隙的无声留白之处更能打动人心!正是音乐暂歇处留白的运用,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
46、空间。也使“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成为千古绝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手法的把握能力和微写作的能力。题干已经给了切入角度:以声摹声(兼用各种比喻),形象可感;运用留白,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首先,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以声摹声”。顾名思义,“以声摹声”就是用声音描摹声音。“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合选段内容可知,琵琶行中的“以声摹声”就是用人们熟知的声音描摹琵琶的乐声,如用“急雨”摹写大弦的嘈杂,用“私语”摹写小弦的声音之小等。而“留白”就是用“别有幽愁暗恨生,
47、此时无声胜有声”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想象乐曲暂停之时的绝妙效果。学生据此评论即可。七、(50分)23. 作文日月如梭,流年似水。几个月前还在中考考场上奋笔疾书的你,此刻已经带着对未米的无限憧憬,走进80中学的校园,步入自己三年的高中生涯。然而,面对着高一的新生活,你可能充满了很多复杂的情绪:欢喜、惊讶、兴奋、不安、迷惘甚至苦闷请用你的笔记录下自己在高一的点滴生活,表达自己对青春、对学业、对未来等等的感悟或理解。要求:选取典型事件,描写要有细节,抒发真情实感,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答案】我的高一新生活秋风起,草木变色,大地着金衣,果实挂红袍,在别样的九月里,我叩开了
48、高中的大门,开始了全新的生活。片段一“做11道题的同学、xxx” 三个字从数学老师口中缓缓拖出。从未上黑板做题的我,心里不免有些紧张。粉笔在黑板上慢慢勾勒出问题的原貌,手中的粉笔似乎在颤抖。思路却在题目做到一半的时候,被忐忑斩断。汗水在悄然间润湿额头,手也不听使唤了。我咬咬牙,竭力使自己冷静下来,冥思、凝眉终于,在摇曳的手中,答案顺利生成,摸着自己滚烫的脸颊,我欣慰的笑了。面对难题,只要心中存些许淡定,所有的难题将不再困难。我想,面对崭新的新生活,坦然面对才是上上选。片段二高中生活并不是想象中的悠哉悠哉。课后虽不像中考时剑拔弩张,但空气中仍充斥着一些奥妙,没人想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同学趴在课桌上
49、,正为下面的课“充电”,有的滔滔不绝的讲着什么趣事,而众多的同学在奋笔疾书,时而低头沉思,时而翻翻书,念叨念叨。而我就是这其中的一员。面对各种功课,我能做的只是坦然接受,手中的那支笔似乎永远都在努力耕耘。生活就是这样,在不断的不安和努力中前行,但只要我们有所付出,那在金色的季节里,我们总会像大地和果实一样有所收获。片段三深夜,我仍然未眠,只是安静的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灯光是混的,月色是清的。在混沌的月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那月儿已经消瘦了几分。它晚妆早罢,盈盈的悬挂在天间。经过秋雨的洗刷,天是蓝的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亮更是出落的精神。倏地,有些室友也在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而我却从月人中领悟
50、了什么,便欣然入睡。总有一天,我们需要走陌生的路,认识陌生的人,做陌生的事儿,处之泰然就是适应环境的必杀技。这就是我的高一新生活,简单却不随意,紧张而不乏味。我相信在三年后的秋天,我也会收获自己的果实,与大地一同欢歌,与果实一起共舞。【解析】【详解】审题: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已经限制了作文审题立意及材料的范围。构思时应仔细阅读材料,仔细体会材料所蕴含的意思。材料文字不多,重要的信息是“高中的新生活”,选材要紧扣此话题。可选几件事,也可抓住一件事展开。可写惊讶和兴奋,也可写不安和迷惘,甚至可什么都写。但是注意,须有一个中心,一条线索,不可信马由缰,七拉八扯。还要注意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努力让
51、文章有文采。立意:1、高一生活的迷茫2、高一生活的兴奋3、高一生活的苦闷4、高一生活的不安素材:1、宿舍,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它让我想到了家人,就觉得自己很孤独,教室似乎是一个小小的牢笼,把我和外界隔离了起来;但相对于教室,宿舍似乎又使我放松了许多,至少我还有一片小天地,尽管还有舍友。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也才会想到以前,父母的唠叨不再使我烦恼,相反使我感到一丝丝的温暖与安慰,有时候突然想哭,但是又不会掉泪,有时想哭,一方面后悔自己从前没有珍惜,另一方面觉得很委屈,很感动,但我又不会哭,因为我是男生,至少在我看来,男生不该流泪,不管在任何时候。2、我的生活虽然平淡如水,但是平静中也有波浪,有时
52、候觉得压力很大,迫使自己去学习,神经因此变得异常兴奋,嘲笑自己为什么要逃避,为什么总是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放在一些乌七八糟的事上,但是兴奋之后,就又开始平庸,似乎是在混日子一般。经常反思自己,为什么这样矛盾,这样狼狈,告戒自己要怎样做,但是没有什么作用,这似乎由不得我,我无法控制自己,反思也就是大脑发热三分中吧!3、当我走进一个新的班级时,看到一位位新同学,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我想起了那活泼可爱的中学同学。看到每位新老师,他们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让我想起了我那慈祥的启蒙老师。我看到了这宽阔的教室,使我想起那狭窄的中学课堂,我的高一生活是“酸”的。结构分析:第一段:用富有秋季的景物描写开头,富有诗情画意。第二段:记叙课堂上情景,告诉自己面对崭新的高中生活,只有坦然面对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第三段:记叙课间的情景,告诉自己只有踏实付出才能在金色的季节里有所收获。第四段:记叙临睡前的情景,由眼前之月想到每个人只有泰然处之才能适应环境。第五段:简单概括高一生活的特点,和开头的景物描写相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