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675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总书记曾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其中“敬业观”就是涵养和启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为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敬业为人生的道德修养。论语中记载:“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敬其事而后其食”。只有先持守“敬”的态度和道德情操,才能做好“事上

2、”“事亲”“谋事”等一切事务,正所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直指其心,不需假借”,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到宋明儒者,他们将“敬”作为一种功夫修养,一种人格气象,并探索出修“敬”的方法。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敬”首先表现为不怠慢、不轻慢,以事业为重、为上。其次,“敬一表现为对对象的虔敬和尊重,以一种谦卑、感恩的心与人、物相对待,必能做到专注、专一和专业。再次,“敬”表现为一种奉献精神,即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对事业不辞辛苦,贡献出自己全部的精神和力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格魅力生动地诠释了敬业的最高道德境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业广惟勤、爱业乐业的敬业态度。勤劳成为中华民

3、族修身、传家、治国的重要品德。勤勉于事业之人必爱业、乐业。先圣孔子更多地谈论为学和为师的“勤”之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个人真正融入自己的职业生活中,从工作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人生的乐趣以及生命的价值所在,是敬业、勤业的最高境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持敬业乐群、业以济世的奉献精神和社会理想。中国文化传统中对“敬业”的道德要求不是孤立地要求个人如何,而是在群己关系中理解个人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周易系辞传将“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作为事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长久地利济天下苍生才是真正的事业。强调个人职业的社会价值,“爱群”“利群”“乐群”,自觉承担起维护群体和谐、稳定和发展

4、的社会责任,使自己的事业、功业造福于天下苍生,济世利民是中国传统敬业价值观崇高的社会理想。将本职工作与人生价值、道德修养、群己关系紧密结合,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民族前途、国家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紧密结合,是一代代中华儿女自觉自为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今天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摘编自董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敬业精神)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敬业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有了它就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 敬业是一种道德规范、修养和情操,有永不褪色的价值,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 为了诠释自己的敬业精神,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

5、后已”,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D. 敬业精神不仅要求个人爱业、乐业、敬业,还要在群己关系中理解个人职业的价值和意义。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采用引用论证手法,几处引用古代典籍,论证了“敬业精神”由来已久。B. 文章先引用总书记的话引出“敬业精神”,再论述了“敬业”的具体方法和表现等。C. 文章第二、三、四段中,每段先在段首提出分论点,再进行论述,条理分明。D. 文章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背景,论证敬业的必要性,具有现实意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持守“敬”态度和情操,是做好其他事务的基础,也就是“敬以直内,义以方外”。B. 勤勉于事

6、业的人一定爱业、乐业,具备勤劳的品德有助于传承、弘扬敬业精神。C. 真正的事业需要自觉承担起维护群体和谐、稳定和发展的社会责任,利济天下苍生。D. 在缺乏敬业精神的当今,将本职工作与群己关系、人民的福祉紧密结合起来尤为重要。【答案】1. D 2. A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A项,“有了它就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

7、,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B项,“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错误,原文是“其中敬业观就是涵养和启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为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C项,“为了诠释自己的敬业精神”理解错误,原文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格魅力生动地诠释了敬业的最高道德境界”;故选D。【2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以及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虑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要逐一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什么关系,比对每一个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

8、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A项引用论语中的语句是论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敬业为人生的道德修养”,周易系辞传中“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是论证要“利济天下苍生”;故选A。【3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推断、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信息区间,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然后仔细分析。本题:D项“在缺乏敬业精神的当今”,无中生有,通读全文,文章只是说提倡敬业精神,并未说缺乏敬业精神;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

9、含义的一部分,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须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生态道德究竟能够在多大范围、何种程度上为人们所信奉和遵循,主要取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道德教育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加强对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各民族的生态意识,才能更好地应对环境危机,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但是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需要我们去进行综合、全方位的建设。同时,我们应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化,要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途径,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可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实践活动、宣传活

10、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图片资料、宣传手册等途径,向人们宣传生态道德教育的知识,把生态道德教育寓于生活中。(摘编自邱江辉主编的生态道德读本)材料二:续梦大树杜鹃王将大自然文学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刘先平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下,从走进山野到走向海洋,从探险动物到描绘植物,从虚构故事到实地体验,从反映自然到反思人类,从动物学、植物学到博物学的自然书写中,传达了生态学、文化学、人类学的哲理情思。刘先平说,他在大自然中跋涉40年,写了几十部作品,其实只是在做一件事:呼唤生态道德。在面临生态危机的世界,展现大自然和生命的壮美;坚信只有以生态道德修身,和谐之花才会遍地开放。和谐之美是大自然文学的最高境

11、界。大自然文学就是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美学。云南腾冲的高黎贡山无人区,屹立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千年大树杜鹃王,这是大自然的和谐之作。刘先平以“美的心灵”观照自然,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事实:人类来自自然,自然不仅供给人类生存的物质,还满足人类更崇高的精神需求。赏心悦目的自然美,给人以认识自然、感知自然的快乐;自然法则规范人类行为的道德美,要求人类的一切行为必须遵守生态道徳;生态道德维系着人与自然的血脉关系,开放出人与自然命运紧密相连的和谐之花。(摘编自光明日报)材料三:西方生态伦理学流派的出现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它提出了全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自然观,这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支柱。法国作家

12、维克多雨果曾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他说:“在人与动物、花草及所有造物的关系中,存在着一种完整而伟大的伦理,这种伦理虽然尚未被人发现,但它最终将会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人类伦理的延伸和补充”良好的生态是文明得以繁衍的基础,如果失去了这一生态,文明将被摧毁。美国学者弗卡特和汤姆戴尔发现:“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了这些文明的故乡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毁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他们发出了这样的警告:“文明人跨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良好的生态,需要人类树立环境伦理观念。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说:“假使没有一个环境伦理来保护社会的生物基础及农业基础,那么,文明就会

13、崩溃。”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生态道徳观念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生态责任教育、理性消费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等,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观念,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从而养成良好的、与保护生态环境相一致的道德文明习惯。生态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养成教育,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减少污染和浪费,真正做到人类与自然互利互惠。(摘编自中国教育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成为人

14、们普遍信念的基本道德规范。B.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因此需要整个社会去进行综合、全方位的建设,需要采用多样化和灵活化的教育方式。C. 作家刘先平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下,创作了续梦大树杜鹃王等多部作品,传达出生态学、文化学、人类学的哲理情思。D. 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观念等,以期能互利互惠。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道德教育的力量显而易见,只要全民加强了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了生态意识就能更好地应对环境危机,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B. 生态道德教育,不能停留于口头或书本或

15、理论上,而应该跟日常的具体生活紧密相连,寓生态道德教育于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教育。C. 在作家刘先平眼里,生态道德既意味着人们应认识到人类来自自然,还应认识到自然给人类提供生存物质,满足人类精神需求。D. 西方生态伦理学流派提出的全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自然观,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支柱。6. 以上三则材料中,生态道德读本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介绍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 A 5. A 6. 生态道德读本侧重介绍什么是生态道德和生态道德教育,强调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及要求;光明日报侧重介绍刘先平的作品,强调大自然文学的内涵及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16、;中国教育报,侧重介绍生态教育的理论基础,突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目标。【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A项,“成为人们普遍信念的基本道德规范”是错误的。由原文“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含义的一部分,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须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

17、范”可知,还有“对人们的行为发生影响”。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明确具体的考核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A项,“只要就”说法是错误的。条件关系不当,太绝对。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材料一说到生态道德的含义,然后由生态道德引出了生态道德教育以及生态教育的意义,第二段说到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要求和方法

18、。材料二介绍刘先平的作品续梦大树杜鹃王,第二段强调了大自然文学的内涵及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材料三说到西方生态伦理学流派的出现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介绍了生态教育的理论基础,然后又说到良好的生态是文明得以繁衍的基础,需要人类树立环境伦理观念。最后又说到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

19、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三)文学

20、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玉姑刘绍棠老头子外号金二榜眼,是看守通州文庙的执事。多年来在孔圣人的脚下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鬼迷了心窍。女儿玉姑,六岁那年许配给通州孔教会大司务的小儿子。这位大司务满肚子孔孟之道,周公之礼。不料,大司务的小儿子年方弱冠得了水臌,一命呜呼。金二榜眼打发女儿玉姑披麻戴孝,陪灵跪祭,他当众宣告,好马不配二鞍,贞女不嫁二夫。那时玉姑年幼,觉得好玩,不感到可怕。玉姑长大了,才知道一辈子守寡可不是儿戏,就央求老爹给她另找人家。马勺天天碰锅沿,早晩得砸锅。正巧新开张了尼姑庵,金二榜眼就逼迫女儿出家。谁想在送女皈依佛门途中,他抛下玉姑,只说女儿被水鬼拉了替身儿,遮了

21、他的脸面,拆散了亲生骨肉。玉姑虽不是千金小姐,却也算是出身书香门第,下嫁叶三车,栖身窝棚屋,感到百般委屈,常常自叹红颜薄命。她整日郁郁寡欢。等叶三车放工回来,就拿丈夫出气。讥诮、挖苦、白眼、呵斥由着性儿,变着法儿,把叶三车揉来搓去。在叶三车的眼里,玉姑是个金枝玉叶的贵人,嫁个泥腿子,也真是凤凰没有落到梧桐树上。他本来脾气温和,心里觉得对不起玉姑,欠着玉姑十分的情,更不忍心惹她伤感,任她揉成团儿,搓成线,从不肯粗声大气顶撞她。有个丈夫,虽不是一棵梧桐树,到底要比孤身空房守寡强得多,不到几个月,玉姑便呱呱坠地生了一个儿子。生在三伏,奶名就叫伏天儿。灯下,玉姑给伏天儿绣花肚兜,叶三车跟她脸对脸儿坐着

22、,伏天儿滚在他怀里,骑在他脖子上,就像一只小山雀儿,在大树枝头跳来跳去,叽叽喳喳欢叫。玉姑忽然瞪了丈夫一眼,“养不教,父之过。快叫他安静下来认字儿。”叶三车连忙把伏天儿紧紧拢住,笑着说:“伏天儿,小马驹子戴笼头,听你娘开讲。”玉姑停下针线,从身边拿出一只花荷包,捏出一个写着“人”字的字方儿,问道:“伏天儿,这个字念什么?”“不是早就学过了吗?”叶三车觉得是小看了儿子的文才,有失儿子的身份,“连我都认得不差,还难得住我们伏天儿?”“你懂得什么?”玉姑脸一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叶三车没有妻子的学问大,只得俯首帖耳。伏天儿正眼也不瞟那个字方儿,便咬字不清地念道:“银(人)。”“你是什么人呢

23、?”玉姑进一步考问。伏天儿眨巴眨巴乌溜溜的圆眼睛,小脑瓜儿里打了个闪,心里转了个圈儿,答道:“我系(是)土梦(命)银(人),也系(是)苦梦(命)银(人)。”“下流坯子!”玉姑一声断喝,“你长的是拿笔杆儿的手,富贵金命人。”立马逼着伏天儿一字句把她的话学说一遍,伏天儿一字一句一个泪珠儿。“你吓着了孩子!”叶三车心疼地把伏天儿贴在胸口,“是你不懂道理!”玉姑恼了,“玉不琢,不成器;幼不学,老何为?”叶三车见妻子动怒,噤若寒蝉。玉姑恨不得儿子一夜之间中状元。伏天儿六岁进学堂,这在花街,可是史无前例。儿子年年甲等第一名。可惜玉姑没有亲眼看到儿子金榜登科,披红插花跨马游街,就在伏天儿念到六册书的时候,她

24、得了干血痨。寒霜单打独根草,玉姑一天比一天病重,眼见着熬得过初一,熬不过十五了。自从她病得起不了炕,就打发伏天儿到蓑嫂家借宿,生怕儿子沾上她身上的晦气。窝棚小屋,只有他们夫妻二人。玉姑已经感觉自己这一盏灯油快要熬干了,催逼着叶三车赶快把伏天儿抱来。玉姑目光散乱,泪影迷蒙,已经没有力气抬起手来抚摸一下娇儿的脸蛋,气喘吁吁地说:“伏天儿跪下,替娘给你爹叩头谢罪”玉姑的身子一阵比一阵冰凉,紧一口慢一口捯气儿,十分费力地掀动两片嘴唇,艰难地吐出一个个字:“磕头,求他别娶后娘”“我怎么敢,怎么敢呀!”叶三车哭天抢地,“日月星辰都长眼,我叶三车胆敢忘恩负义变了,死在亲生儿子的棍棒之下。”玉姑含笑闭上了眼睛

25、,像一朵凋谢了的睡莲花,静悄悄地安息了。叶三车把她葬在自家的小院里,而且,坟头上搭起一架豆棚,遮蔽玉姑的阴宅不受冷雨凄风之苦。这在花街的历史上,也是破了例。(选自花街,有删改)7.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介绍玉姑父亲的外号、职业、工作特点等,给人以新奇感,增强阅读效果。B. 文章把玉姑和叶三车对孩子教育上的一些做法进行对比,幽默中有悲伤,引人深思。C. 玉姑一怒,叶三车就噤若寒蝉,写出了叶三车处处受妻子制约、在家毫无地位的处境。D. 本文用比喻写玉姑,“凤凰”写其与众不同,快要干的“灯油”写其快到人生尽头。8. 文章开头写玉姑父亲的相关情况,

26、分别与下文的哪些情节相关联?请简要分析。9. 请结合全文,探究“这在花街的历史上,也是破了例”的意蕴。【答案】7. C 8. 写外号金二榜眼是写其多智谋,与下文设法放走玉姑相关;写他是通州文庙的执事,与下文玉姑自叹和教导伏天儿的情节相关;写他在孔圣人的脚下晨昏三叩首,与下文把玉姑许配给孔教会大司务的小儿子并不让女儿另嫁相关。 9. “破了例”是指玉姑死后叶三车把她葬在自家小院里,且在坟头上搭起一架豆棚为玉姑的阴宅阻挡冷雨凄风;写出了玉姑的不同寻常;写出了叶三车对玉姑的挚爱。【解析】【7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

27、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处处受妻子制约、在家毫无地位”是错误的,表述绝对化。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情节的完

28、整的角度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理解和把握情节的内容,然后联系上下文看缩写情节为后文哪处情节埋下伏笔,即相关联。本文开头写到老头子的外号为金二榜眼,写出了玉姑父亲的足智多谋,正式因为他足智多谋才有了后文在送女皈依佛门途中,抛下玉姑,只说女儿被水鬼拉了替身儿,遮了他的脸面,拆散了亲生骨肉的事件。写他是看守通州文庙的执事,对女儿也耳濡目染,所以玉姑在教导伏天读书时引用的都是儒家经典中的句子。写到他多年来在孔圣人的脚下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鬼迷了心窍,才有后文他把玉姑许配给通州孔教会大司务的小儿子,而司务的小儿子年方弱冠得了水臌,一命呜呼之后,金二榜眼打发女儿玉姑披麻戴孝,陪灵跪祭,他当众宣

29、告,好马不配二鞍,贞女不嫁二夫的情节。【9题详解】本题考查了探究文中句子意蕴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探究题要立足文本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梳理相关情节,结合内容分析。文章结尾写到“这在花街的历史上,也是破了例”,“破了例”指的是前文提到的玉姑死后叶三车把她葬在自家的小院里,并且坟头上搭起一架豆棚为玉姑的阴宅阻挡冷雨凄风的情节。通过前面对叶三车本来脾气温和,心里觉得对不起玉姑,欠着玉姑十分的情

30、,更不忍心惹她伤感,任她揉成团儿,搓成线,从不肯粗声大气顶撞她的情节的描写,可以看出玉姑生前,叶三车对她百依百顺,死后又在坟头上搭起一架豆棚为玉姑的阴宅阻挡冷雨凄风的情节,从而看出叶三车对玉姑不同寻常的爱。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也,为小部酋帅。纮少好弓马,善骑射,颇爱文学。性机敏,应对便捷。年十五,随父在北豫州,行台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俊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纮进曰:“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景奇其早慧,赐以名马。天保初,加宁远将军,

31、颇为显祖所知待。帝尝与左右饮酒,曰:“快哉大乐。”纮对曰:“亦有大乐,亦有大苦。”帝曰:“何为大苦?”纮曰:“长夜荒饮不寤,亡国破家,身死名灭,所谓大苦。”帝默然。后责纮曰:“尔与纥奚舍乐同事我兄,舍乐死,尔何为不死?”纮曰:“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帝使燕子献反缚纮,长广王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帝投刃于地曰:“王师罗不得杀。”遂舍之。河清三年,与诸将征突厥,加骠骑大将军。武平初,开府仪同三司。纮上言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当相与影响南北寇边宜选九州劲勇强弩多据要险之地。伏愿陛下哀忠念旧,爱

32、孤恤寡,矜愚嘉善,舍过记功,敦骨肉之情,广宽仁之路,思尧、舜之风,慕禹、汤之德,克己复礼,以成美化,天下幸甚。”五年,陈人寇淮南,诏令群官共议御捍。封辅相请出讨击。纮曰:“官军频经失利,人情骚动,若复兴兵极武,出顿江淮,恐北狄西寇,乘我之弊,倾国而来,则世事去矣。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高阿那肱谓众人曰:“从王武卫者南席。”众皆同焉。寻兼侍中,聘于周。使还即正,未几而卒。(选自北齐书王纮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纮上言/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当相与/影响南北寇边/宜选九州劲勇强弩/多据

33、要险之地B. 纮上言/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当相与影响/南北寇边/宜选九州劲勇强弩/多据要险之地C. 纮上言/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当相与/影响南北寇边/宜选九州劲勇/强弩多据要险之地D. 纮上言/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当相与影响/南北寇边/宜选九州劲勇/强弩多据要险之地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五帝,中国上古传说中五位圣明君主,具体所指,说法不一。B. 显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起的名号。C. 北狄,古代中原地区汉民族对居住在北方的部族的泛称。D. 徭,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

34、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纮少年聪慧。王纮十五岁跟随父亲到北豫州时,听到侯景和别人谈论掩衣襟的方法。王纮认为这并不值得探讨,侯景听后认为他很聪慧。B. 王纮借机进谏。皇帝与人饮酒享乐, 王纮借机劝谏,认为如果沉溺于饮酒,就会国破家亡,身死名灭。皇帝听后默然不语。C. 王纮临危不乱。皇帝让燕子献反绑王纮,让长广王抓住头,将要手刃王纮,情急之中王纮据理力争,皇帝听后幡然醒悟,放了王纮。D. 王纮积极献言。陈人侵犯淮南,皇帝命令众官商议防御之策,封辅相请求出击,但王纮认为时机不宜,不如先增强国力,他的提议遭到大家的反对。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

35、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2)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答案】10. B 11. D 12. D 13. (1)孔子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将头发披散不束,衣襟向左掩了。”以此说来,衣襟向右掩是对的。(2)君亡臣死,自然是正常的礼节,但贼人力气小,砍得轻,所以我没有死。【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相与”是相互的意思,修饰“影响”,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C项。“劲勇”“强弩”是顽强勇敢的士兵,善射的人的意思,两者是并列关系,不应该

36、断开,排除D项。句意:王纮上书说:“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定相互呼应,从南北两个方面入侵边境。应当选派九州的勇士和善射的人,据守险要之地。”故选B。【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错误。“徭”,是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是指“赋税”。故选D。【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

37、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他的提议遭到大家的反对”说法错误。原文“众皆同焉”,意思是得到支持。故选D。【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微”,如果没有;“被”,分散、散开;“衽”,衣襟;“左衽”,衣襟向左天,是古时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打扮,人们用“左衽”

38、比喻受外来异族的统治;“以”,介词,按照;“此”,代词,这;“之”,助词,不译;“是”,对、正确。(2)“节”,礼节;“但”,只是、不过;“薄”,微小、轻;“斫”,砍、削;“故”,连词,所以。【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

39、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是小部族的酋长。王纮年少时喜欢弓箭、马匹,善于骑马射箭,非常爱好文学。天性机智敏捷,应对灵活。十五岁时,跟随父亲在北豫州,行台候景和人谈论掩衣襟的方法是应当向左还是应当向右。尚书敬显俊说:“孔子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将头发披散不束,衣襟向左掩了。以此说来,衣襟向右掩是对的。”王纮进言说:“国家帝王即位于北方荒野之地,称雄中原,五帝三王的礼仪、制度各自不同,衣襟向左或向右掩,哪里值得谈论它的是与非。”侯景惊奇他年少聪明,赐给他名马。天保初年,加授宁远将军,很为显祖重视优待。皇帝曾与左右的人饮酒,说:“大乐痛快

40、啊。”王纮说:“也有大乐,也有大苦。”皇帝说:“什么是大苦?”王纮说:“长夜荒饮而不醒悟,国破家亡,身死名灭,就是所说的大苦。”皇帝默然不语。后来責备王结说:“你与纥奚含乐共同侍奉我兄长,舍乐为我兄长死,你为何不死?” 王纮说:“君亡臣死,自然是正常的礼节,但贼人力气小,砍得轻,所以我没有死。”皇帝让燕子献反绑王纮,长广王抓住头,帝手举刀将要砍下, 王纮说:“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职位达到仆射、尚书,冒死效命的贤士,反而被杀戮,旷古未有这样的事。”皇帝将刀扔到地上说“王师罗不能杀。”于是放了他。河清三年,和众将领征讨突厥,兼任驃骑大将军。武平初年,任开府仪同三司。王纮上书说:“突厥与宇文男来

41、女往,必定相互呼应,从南北两个方面入侵边境。应当选派九州的勇士和善射的人,据守险要之地。我希望陛下哀怜顾念忠诚的老臣,爱护抚恤孤寡之人,同情奖励忠实善良之士,忘记他们的过失,牢记他们的功劳,使骨肉之情更亲密和睦,使宽厚仁爱之路更广阔,追思尧、舜之风,仰慕禹、汤之德,克己复礼,以成大治,这是天下的幸事。”武平五年,陈人入侵淮南,皇帝命令众官共同商议防御之策。封辅相请求出兵讨伐。王纮说:“官军多次失利,人心不安,如果又兴兵勤武,外出屯军江、淮,担心北狄西或,乘我不利之时,倾国而来,那么大事去矣。不如减轻赋税和徭役,让百姓士人休养生息,使朝廷和睦,远近归心,以仁义征伐他们,以道德进攻他们,天下都当安

42、定,难道只是一个不合法的陈国吗!”高阿那肱对众人说:“同意王武卫的人在南边坐。”众人都赞同他。不久兼任侍中,出使周。出使回来即正式任侍中,没多久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春日客怀于谦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短发轻梳千缕白,衰颜借酒一时红。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依长空。注这首诗是作者任山西、河南两省巡抚时所作。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标题中的“春日”点明了季节时间,“客怀”即身处异乡的情怀,点明了诗歌的题材。B. 首联写年复一年,花开花落,诗人奔波劳碌,不知不觉中又见春风送暖,顿时百感交集C. 颔

43、联写诗人头发斑白,借酒消愁,与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表意相近。D. 颈联抒发感慨,离家别乡已经是寻常之事,只因报国无功而惭愧,这是诗人的谦逊之语。15. 诗歌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尾联意思是:不要笑我囊中羞涩,我只有报效祖国的一柄长剑,倚青空而立。尾联慷慨述志,表明白己为官清廉,不耻寒酸,只愿能长剑倚天,报效国家,表现了作者不谋私利、赤胆报国的高尚情怀。【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

44、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C项“借酒消愁”错误,“衰颜借酒一时红”是衰老容颜借助酒浆才会一时绯红的意思。诗中并无借酒消愁之意,而是指容颜衰老,只是喝了酒以后才能有些红晕,所以表意也与杜甫的“登高”不同,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属于借酒消愁。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本

45、题:开头两句写年复一年,眼见秋花凋落,春花盛开,自己却劳碌奔波,在马背上度过。今天又见春风送暖,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悄然来临。目睹这美好的春景,诗人却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感叹人生如梦如醉,流年似水,岁月也正在悄然逝去。一种急于盼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感情溢于言表。颔联两句,感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诗人长期离开家乡,宦游在外,倏忽间,已到五十岁上下,头发已经稀疏变白,苍白衰老的容颜也只能借助酒力才泛出一点红润。以上四句充分表现了诗人忠于职守、勤于国事,多年为民奔走效力的情况;后面四句则表现了作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不谋私利,赤心报国的高风亮节。颈联二句紧承前面的内容而发,说明“离家”的目的正是为了“报国”

46、,然而离家多年却寸功未建,又深感羞惭。尾联两句,诗人请求不要笑他多年为官而囊中空空,表明他只有报效祖国的长剑一柄,倚青空而立。尽管诗人多年位居高官,却一生清白自守,两袖清风,行囊羞涩。以至于这位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只留清白在人间”的民族英雄遇害时,朝廷派人去抄他的家,也只发现他“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这在当时贿赂成风的黑暗官场里,难得可贵。那独倚青空的耿耿长剑,正是忧国忧民,顶天立地的诗人胸中的赤胆忠心和凌云壮志的象征。所以,尾联是在“慷慨述志”。【点睛】白话译文:年年骑在马上沐浴着温和的春风,花开花落岁月流逝似在醉梦之中。头上短发天天轻梳一梳便花白了,衰老容颜借助酒浆才会一时绯红。工作需

47、要奔波在外是常有的事情只可惜没能为国家建立尺寸之功。行李简单囊中羞涩先生切莫见笑,可我独留一柄倚天长剑直刺苍穹。(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师说中“_,_”两句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用“_,_”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答案】 (1). 吾师道也 (2).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 人生如梦 (4). 一尊还酹江月 (

48、5). 金戈铁马 (6). 气吞万里如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庸、尊、酹、戈。【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

49、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令世界_。短短40年,中国就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两三百年所走的路。那么,中国为什么能?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未来中国与世界合作发展的路又将怎么走?关于一个个大问号,前两天在广州举行的从都国际论坛,参会的与会国际精英交流看法,碰撞思想,提出了他们的见解。联合国

50、前秘书长潘基文认为,过去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没有人能想象中国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告诉记者,( ),是全球历史上最重要的倡议之一,体现了领导人的_。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告诉记者,“一带一路”倡议对全世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在市场的开放、提倡自由贸易方面都起到了带头作用,这不是_,而是付诸实际行动。2018“从都国际论坛”从议题设置到嘉宾发言,都清晰地向外界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中国声音,既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承诺和主张,也是对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

51、同体的态度和担当。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刮目相看 远见卓识 纸上谈兵 铿锵有力B. 侧目而视 远见卓识 坐而论道 铿锵有力C. 侧目而视 崇论闳议 坐而论道 振聋发聩D. 刮目相看 崇论闳议 纸上谈兵 振聋发聩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关于一个个大问号,前两天在广州举行的从都国际论坛上,参会的与会国际精英碰撞思想,交流看法,提出了他们的见解。B. 面对一个个大问号,前两天在广州举行的从都国际论坛上,与会国际精英碰撞思想,交流看法,提出了他们的见解。C. 关于一个个大问号,前两天在广州举行的从都国际论坛上,与会国际精

52、英碰撞思想,交流看法,提出了他们的见解。D. 面对一个个大问号,前两天在广州举行的从都国际论坛上,参会的与会国际精英碰撞思想,交流看法,提出了他们的见解。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现在走向世界的一个新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带一路”B. “一带一路”是一项新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在走向世界C. 在很大程度上,现在走向世界的一个新的设计是“一带一路”D. “一带一路”很大程度上是现在走向世界的一个新的设计【答案】17. A 18. B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的考查是命题的一个常项。主要侧重同义成语的选择、成语使用正误等两种

53、方式。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答题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现也用来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此处形容世界对中国的看法改变,应该用“刮目相看”。远见卓识:远大的眼光,高明的见识。崇论闳议:高明的、见识广博的议论。此处形容中国领导人的眼光,应该用“远见卓识”。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从“而是付诸实际行动”可知,前半句意思与之相反,用“纸上谈兵”更合适。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

54、劲。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此句没有“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之意,应选“铿锵有力”。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A项,“关于一个个大问号”是错误的,“关于”改成“面对”,属于搭配不当;“参会的与会国际精英”是错误的,“参会的”跟“与会”任去其一,属于成分赘余。C项,“关于一个个大问号”是错误的,“关于”改成“面对”,属于搭配不当。D项,“参会的与会国际精英”是错

55、误的,“参会的”跟“与会”任去其一,属于成分赘余。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联系上下文语境补充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根据后句“是全球历史上最重要的倡议之一”可知,主语应该是“一带一路”,排除A、C;根据“是全球历史上最重要的倡议之一”的句式,可排除B。故选D。【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

56、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0.下面是一位在读硕士研究生写给某刊物主编投稿信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我是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久闻敝刊大名,非常感谢您能于百忙之中拜读我的作品。这篇大作主要是介绍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果。殷切期望您的斧正,还望务必拨冗回示为谢!向您致以最

57、诚挚的谢意!【答案】“敝刊”改为“贵刊”“拜读”改为“阅读”“大作”改为“作品”“殷切期望”改为“真诚期待”“务必”改为“能”或“能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一位在读硕士研究生写给某刊物主编的投稿信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敝刊”为谦辞,应该为敬辞“贵刊”;“拜读”为谦辞,而主语为您,所以改为 “阅读”;“大作”为敬辞,而这里是在说自己的作品,改为“作品”;“殷切期望”一般为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提出的期望,这里应改为“真诚期待”

58、;“务必”说法过于生硬,应改为“能够”。【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

59、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示例: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正义勇捐躯,长征精神是一种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材料:忠贞 乐观 团结心相连志相同 立场坚斗志强 与天斗与地斗 听党指挥 生死相依 乐于吃苦 不惧艰难 患难与共 对党忠诚【答案】不惧艰难、乐于吃苦、与天斗与地斗,长征精神是一种笑对困难的乐观精神。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心相连志相同,长征精神是一种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立场坚斗志强,长征精神是一种矢志不渝的

60、忠贞精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然后分析例句,把握句式特点、内容特点,再分析所给材料,将材料进行归类。本题中“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正义勇捐躯,长征精神是一种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前面两小句为做法,第三句为目的,最后一句概括的是长征精神的特征,句式特点是“(四字短语),(四字短语),(六字),长征精神是一种精神”,这是句式的特点。再看材料,与“忠贞”相关的是“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立场坚斗志强”,与“乐观”相关的是“不惧艰难”“乐于吃苦”“与天斗与地斗”

61、,与“团结”相关的是“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心相连志相同”,最后根据例句的句式进行拟写即可。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52年,欧阳自远填报高考志愿时,家里想让他学医,他自己想学天文,但那时国家要发展重工业,而发展重工业就需要找到矿产资源,因此,“唤醒沉睡的高山,寻找出无尽的宝藏”成了当时最激动人心的口号。他被这句口号打动了,于是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地质学院。现今,他成为中国的“嫦娥之父”。一本科学杂志上登了很多星际、太空知识,让杜祥琬立志探求宇宙的奥秘。高考时,他报考了南京大学天文学系。然而,他被国家选中到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攻读原子核物理专业,“大大的宇宙没研究成,学了小

62、小的原子核”。杜祥琬带领团队让我国核武器向小型化、精准化迈进了一大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天的青少年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同龄人都更愿意清晰地表达“我想”“我要”“我喜欢”,更愿意为兴趣爱好而不懈追求,努力奋斗。请围绕上述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学习动力难道只凭兴趣中国面壁者的专题报道,记录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群体故事中国核九院一批年轻人,在改革开放和繁荣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出生,在坐拥全球风云的互联网世界长大,毕业于名校却选择如老一代科学家那样“深藏功与名”,耐得住山沟里的寂寞,继承下辉煌

63、且沉重的执剑人衣钵,铸国之重器。这似乎是另外一种存在。今天的时代,得益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青少年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同龄人都更勇于展示个性张扬的自我,他们更愿意清晰地表达“我想”“我要”“我喜欢”,他更愿意因为兴趣爱好而不懈追求努力奋斗,无疑折射出社会的巨大进步。毋庸讳言,兴趣对学习成长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牵引着青少年成才之路。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然而, 这样一群面壁者又真实的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昭示着人生成长路上另外一组关键词,“社会需求、国家使命”。或许有人会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新时代没有

64、必要再重复往日的话题。但有一个事实无法回避,无论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会有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价值观。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永远是一个人青少年时期必须直面的人生课题。人人畅想个人的小时代,是因为背后有一个伟大的大时代,有一群民族脊梁和基石。今天,可持续发展正成为新的时代命题,希望就在青年身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命运方有大成。欧阳自远放弃了自己想学的天文学,响应了国家“唤醒沉睡的高山,寻找出无尽的宝藏”的号召,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成为了中国的“嫦娥之父”。杜祥琬放弃了探求宇宙的奥秘的志向,在国家的安排下学了小小的原子核,带领团队让我国核武器向小型化、精准化迈进了一大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当然,我们说个

65、人兴趣之外还有社会需求,并不是说两者天然割裂。老一代学者往往都有这样的体验,“兴趣服从需要,需要产生兴趣。”在国家需要的学习和研究中,钻研进去才发现,这些新知识、新领域、新课题是那么富有挑战性,解决以后巨大的成就感,让人感到是一种享受。杜祥琬对此有一个精彩的比喻。他将人生动力比为两个轮子,一个轮子是社会需求,一个轮子是个人兴趣。需求好像是个前轮拉着你走,兴趣好像是个后轮,推着你走,“两个轮子一起转动起来,才会有更强劲的力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前两则材料以欧阳自远和杜祥琬的事例,说明个人兴趣服从国家需要;第三则材料则是强调当今时代青年人更有按照自己的“兴趣”去

66、选择的可能性。三则材料实际是让学生思考“尊重自身兴趣”与“个人服从国家、民族和社会之需要,心怀家国”这两者间该如何作出选择。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的命题意图重点放在前两则材料上心系国运,乃成大器。我们不否定个人兴趣的必要性,人要发展决然离不开一定的兴趣爱好。不过要想更好地发展,充分实现自我价值,还需要某种精神支柱。正如欧阳自远、杜祥琬院士,他们能有今日之伟绩,与其心系国运、有伟大的家国情怀是分不开的。据此,考生作文时,只要能充分体现家国意识、思想、情怀等,都视为符合题意。考生须注意两点:第一,要在个人兴趣和家国意识两者中有所权衡与侧重,切不可言此弃彼;第二,须清晰明了地阐释好两者间的

67、辩证关系,并突出某一方面。总之,考生在具体行文中,只要能展现出学子关怀国家命运,与祖国心心相连的应有素养,就达到了写作目的。当然,要做到文质兼美,还须加强对时鲜素材运用及语言组织的锤炼和打磨。参考立意:1、心系国运,乃成大器;2、个人兴趣重要,国家需要更重要;3、既要尊重个人兴趣,又要符合国家需要;4、个人兴趣发展也需融入家国情怀。结构示例:题目学习动力难道只凭兴趣?。开头介绍中国面壁者中中国核九院一批年轻人“深藏功与名”,铸国之重器的故事,指出这似乎是另外一种存在。接着写当今青年更愿意因为兴趣爱好而不懈追求努力奋斗,无疑折射出社会的巨大进步。接着以爱因斯坦的名言进一步肯定兴趣对学习成长有着神

68、奇的内驱动作用。然后笔峰一转,肯定了面壁者的“社会需求、国家使命”。接着指出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永远是一个人青少年时期必须直面的人生课题,个人的小时代是因为背后有一个伟大的大时代。这样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命运方有大成。再概述欧阳自远和杜祥琬的事迹加以佐证。最后指出个人兴趣与国家需要之间并不割裂,“兴趣服从需要,需要产生兴趣”。结尾以杜祥琬的话,将个人兴趣与国家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思维的辩证性。参考素材:1、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命运方有大成。人活在世界上当然要有物质基础,但一定要有精神支柱,有家国情怀。杜祥琬2、在两千多年前的东晋,陶渊明登高远眺,仰天大呼:“田园将芜胡不归!”于

69、今之时,我们仍需仰天长啸:“田园将芜胡不归!”陶之呼为彼心,要的是抛却尘事,隐逸人间;我之呼为我心,想的是家国之责,该由谁担起!3、我们的成长,只有融入国家命运方能走上大成之路。两弹元勋、科学大家杜祥琬院士,虽一生专业换不停,但他始终坚持个人兴趣服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需要。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屠呦呦女士籍籍无名,只因人民的需要,她便隐身研究几十年。“苟利国家生死以”,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所有人,这应是我们每个人人生最崇高的理想。4、家国情怀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大学里曾提到,一个君子想立身于世,必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们能改变国家、改变世界之前,将家国情怀装进心里,我们才有立身的根本

70、,才有力量、有信心去拼搏,去奋斗。【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深入分析。深入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