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8 ,大小:316KB ,
资源ID:646604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660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三 考向2 明清社会转型与思想观念的变迁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三 考向2 明清社会转型与思想观念的变迁 .ppt

1、考向2 明清社会转型与思想观念的变迁 研透高考洞察新动向【真题研磨】1.(2020全国卷T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 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 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名师点评】核心主干 情境载体 素养考查 解题关键 儒家思想伦理的历史传承 学术情境(1)时空观念:清代儒家道德伦理观念及社会行为的强化(2)唯物史观:清代君主专制的强化,理学观念的盛行及儒学伦理悠久历史的传承,推动纂修宗谱、修建祠堂等社会行为的普遍 明清时期程朱理学

2、是官方哲学,材料宗谱的主要内容“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符合儒家伦理道德,故选B【创新迁移】明代以前,关庙主要集中在“燕赵荆楚”之间,但在作为关羽“敌国”的原吴国 地区,关羽信仰较为淡漠。明万历年间,关羽被朝廷加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大 帝”,成为司科举之命的“武曲星”。由此,江南文士积极修建关庙。关羽信仰 逐步在民间普及。这反映出()A.北方经济影响力增强 B.南北文化格局发生巨变 C.民族交融的推动 D.政府引导社会文化整合 D 材料表明,通过朝廷对关羽的加封,才使得关羽信仰逐步在“敌国”的原吴国和江南其他地区普及,南北地区对关羽的认同才趋于一体,表明政府在引导社会文化整合,故选D;南宋时完成

3、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A;文化格局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各种文化形态的构成状况及其地位和作用,而材料只涉及“关羽信仰”,排除B;题干没有体现出民族交融的推动作用,故排除C。2.(2020山东等级考T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名师点评】核心主干命题陷阱素养考查解题关键明清思想观念的变迁张冠李戴:材料仅说明黄宗羲要求统治者改变对工商业的传统抑制观念,与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萌芽

4、的发展没有任何关系,D属于张冠李戴的选项时空观念:明末清初,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的新思想黄宗羲生活于明清之际,他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材料中信息体现了他的意图是论证工商皆本替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合理性,B正确【阅卷点拨】1.解题攻略:“表明”“旨在”这一类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辨别历史现象的本质与表象(1)2020全国I卷T27,纂修宗谱、修建祠堂等社会行为的表象背后是儒家道德伦理观念及社会行为的强化。(2)2020山东等级考T5,黄宗羲有意“歪曲”古人含义,是为宣扬新的经济思想制造历史和理论依据,并减少社会阻力。2.易错警示:(1)2020全国卷T27,宗谱的纂修反映出儒家思想的道

5、德教化作用,但与科举制度无关;“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并非士族独有,与维持血统纯正无关,不注意以上两点,容易误选A、C。(2)2020山东等级考T5,黄宗羲将工商业分为有利于民生和无益于民生两种,目的不是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A错误。【提能增分超重点】【时空体系】明清社会转型概况:旧传统 新因素 政治 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奠定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 经济 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私营手工业崛起并占主导地位,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文化 理学主导束缚人性;文化专制空前强化;传统科

6、技大成 西学东渐开始;产生早期启蒙思想;文艺大众化、世俗化【核心要素】1.18-19世纪中西方文明的差异 明清(农业文明)西方(工业文明)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产阶级革命;代议制民主对外闭关锁国海外冒险和殖民扩张经济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工业革命开展;市场经济体系建立思想早期启蒙思想产生,但理学仍居统治地位;八股取士、文化专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科技传统科技仍领先,西学东渐,但未产生近代科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2.明清市民阶层思想观念的变化 社会 风气明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再是士人标榜的信条,仕途未明而弃儒经商者比比皆是,

7、进一步导致传统社会等级的松动个性 解放反抗封建礼教束缚,明末启蒙思想家把学术同时政相联系,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市民阶层要求参政议政的社会思潮相一致价值 体系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具有“对友谊和忠义的崇拜”“劝善戒恶的道德观”等特点。市民阶层已开始构筑自己的价值系统世俗 文学戏曲、小说等“杂书”的消费成为江南地区的一种时尚市民 意识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觉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限时(15分钟 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明清时期,商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充分肯定自己的职业价值,自尊自信,

8、甚至言行间透出一股傲气,但士仍是他们倾心羡慕并忘我追寻的目标。”由此可知()A.明清商人价值观具有多重性 B.明清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C.政府不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明清社会成功实现了转型 考场练兵提升考试力 A 明清商人价值观具有多重性,与材料中“充分肯定自己的职业价值”“士仍是他们倾心羡慕并忘我追寻的目标”相符,故选A;明清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没有显著提高,排除B、C;明清社会未能成功实现转型,材料中“明清时期,商人的自我意识”也不能说明社会转型,排除D。2.明初规定,庶民厅房不得逾三间。明中叶后,江南平民百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建造住宅,或“三间五架”,或“五间七架、九架”

9、,富商豪贾则更加显著。这一变化说明()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B.政府政令已难以在基层执行 C.江南百姓生活已经领先全国 D.商贾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高 A 据材料“明初规定,庶民厅房不得逾三间。明中叶后或三间五架,或五间七架、九架,富商豪贾则更加显著”,结合所学可知,明中叶,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等级秩序受到冲击,故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确保政令在地方基层得到执行,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明中叶之后,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而非强调百姓生活,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政治地位并未得到很大提高,排除D。3.

10、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良知”即“天理”,是先天就具备的,是“圣人”和“愚夫愚妇”共同具备的。这一认识()A.吸收借鉴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B.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 C.暗含否定权威利于思想解放 D.继承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C 王阳明认为“良知”即“天理”,是“圣人”和“愚夫愚妇”先天共同具备的,这暗含着否定权威的意思,有利于促进思想的解放,故选C;中国吸收借鉴西方的民主思想是在近代,排除A;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在封建时代一直没有被打破,排除B;儒家的民本思想指的是强调人民群众对维护政治统治的重要性,题干没有体现,排除D。4.明“自文成而后,学者盛谈玄虚,遍天下皆禅学”,而明代学者高攀龙曾言:

11、“事即是学,学即是事,无事外之学,学外之事也。然学者苟能随事察,明辨的确,处处事事合理,物物所得,便是尽性之学。”材料表明()A.阳明心学是社会主流 B.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C.明代学术思想自由开放 D.出现了批判空谈误国的学风 D 材料由“盛谈玄虚”到“能随事察,明辨的确”说明高攀龙主张经世致用,批判形而上学,故选D;程朱理学在明代思想界占据主流地位,排除A;明代士子大都研习四书五经,经世致用思想只是极少数人的倡导,并不盛行,排除B;明代理学日益走向僵化,思想控制日益严重,排除C。5.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

12、墓表,并宣称“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对这种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知识分子与商人群体由对立走向合流 B.知识分子与商人都要“正心诚意”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观念 D.商人的地位超越了知识分子 C 根据材料“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传统的等级观念,C正确。6.生活于嘉靖至万历年间的苏州名士王世贞和安徽文士詹景凤曾一起议论苏州 文士和徽商密切交往的情况。王世贞说:“新安贾人见苏州文人如蝇聚一 膻。”詹景凤说:“苏州文人见新安贾人亦如蝇聚一膻。”这反映出明中后 期(

13、)A.士商交往,相互影响 B.文士清高,不同流俗 C.商贾逐利,世风日下 D.政治腐败,官商勾结 A 材料中二人的对话反映出随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士商交往,相互影响,故A正确;材料中士商交往,与文士清高、不同流俗不符合,故B错误;材料介绍明朝士商交往,与商贾逐利无关,故C错误;材料介绍明朝士商交往,没有涉及官商勾结,故D错误。7.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类似明代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主人公许宣这一角色的李黄是盐铁使之子,而到了明代,主人公却变为“生药铺主管”。这一变化说明明代()A.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B.儒家传统重义轻利观念遭到了颠覆 C.程朱理学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 D.文学创作蕴含了市民

14、阶层价值取向 D 据材料“到了明代,主人公却变为生药铺主管”说明明代小说日益世俗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文学作品越来越反映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故选D;A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明朝以士大夫为首的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统治阶层,仍然坚守重义轻利的观念,但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受到冲击,排除 B;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并没有程朱理学,冲击程朱理学的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潮,故排除C。8.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晚明时期会社简表

15、名称 地点 描述 匡社 衡州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 吴江 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 苏州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讲学会 无锡 东林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 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 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 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 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D 结合所学知识,晚明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达,根据材料“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东林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可知,经世致用思潮兴起,故D正确。9.下表是清代前期民间年画中所塑造的女

16、性形象(部分)。这反映出,清代前 期()年画名称 主题 女子自强 妇人携带两名幼子向教书先生请教,年画上文字大意为:女性只有自强,才能与男子共同生存下去 庄稼稼穑难 妇女已经大量迈出家门,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 妻打男挨 妻子是一副“悍妇”形象,丈夫则被打得跪地求饶 A.底层女性地位上升 B.女性自主意识日益凸显 C.女性维权意识强烈 D.封建礼教内容与时俱进 B 由材料中“女性只有自强,才能与男子共同生存下去”“妇女已经大量迈出家门,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妻打男挨”可知女性自主意识的提高,故选B;材料强调民间女性追求自主意识而非女性地位提高,排除A;清末民主思想的传播推动女性维权意识的发展,

17、排除C;材料中并未涉及封建礼教内容的变化,排除D。二、非选择题 10.(13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从全球视角去解读历 史。材料 中国“近代早期”大约自1550年至1850年的三个世纪。受传统“西方中 心论”的影响,社会停滞论一直是历史学界关于明清中国社会经济的主流看法,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明清中国与西欧之间差别并不如过去所想象的那么 大。彭慕兰大分流指出:在18世纪,欧亚大陆上有一些各种各样的核心区,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日本的关东平原、西北欧的英国和尼德兰、印度次大陆 的古吉拉特等,彼此的经济发展水平在1800年前后也比较接近。它们共同拥有 某些重要的特征,例如相对自由

18、的市场、普遍的手工业、高度商业化的农业等,而在这些地区中,英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绝非具有普遍性,大多数地区的发展方向,即“一种近代的、城市的、商业的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依旧是建立在传统技术基础之上的。像长江三角洲这样的地区还是比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为工业革命所导致的近代经济成长作了更好的准备。摘编自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整理 依据材料结合“近代早期”中外历史的相关知识,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运用合理、逻辑清晰)【解析】首先据材料中“中国近代早期大约自1550年至1850年的三个世纪”“差别并不如过去所想象的那么大”“

19、像长江三角洲这样的地区还是比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为工业革命所导致的近代经济成长作了更好的准备”等信息,可以得出相应的角度以及归纳出论题近代早期中国经济并非停滞,而是高度发展;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等;然后围绕论题并结合明清时期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对论题进行论证,最后首尾呼应地总结自己的论述。答案:示例一:论题:“近代早期”中国经济高度发展。(3分)明清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受益于农业技术的提升以及外来物种的大量引进,耕地 面积扩大,人口增长,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并推动了经济作物的发展;明清时 期手工业繁荣,达到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高水平;商品流通扩大,区域间长途 贩运

20、贸易发展较快;商业资本日趋活跃,大量使用白银,货币作用越来越大。手 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先进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中国是当时 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地区之一,世界白银产量一半流入中国。(8分)18世纪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综合国力在世 界仍大体保持领先。这些都表明“近代早期”中国经济在不断发展,并非停 滞。(2分)示例二:论题: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的基础。(3分)明清时期经济取得重大进步,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升,推动了经济作物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是著名产棉区,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 市场成为商品,传统农业生产结

21、构有所突破。商品流通扩大,大量使用白银,商 业资本日趋活跃。运河沿线、江南地区,大量工商业市镇发展,仅江南五府的商 业重镇到清代前期达到200多个。经济繁荣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地区产 生,如苏州杭州丝织业、松江棉纺织业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方式。(8分)明清江南地区高度商业化的农业,城镇市集等形成的广阔商业网,以及新的手工 业经营方式,这些都孕育了先进的经济因素,为以后中国近代经济的成长作了良 好准备。(2分)示例三:论题:“近代早期”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多中心的,并非以西欧为主导。(3分)在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区都形成了一些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比如在中国、日 本、印度等一些地区,这些区域的经

22、济发展水平是相近的,西欧在这一时期的经 济实力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拥有某些 共同的特征,如自由市场的出现、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 高等。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不一样的,并非都遵循着英国的模式。自身 的经济传统、日益密切的经济交往推动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孕育出不同 程度的近代经济因素。(8分)总之,“近代早期”是经济全球化的孕育时期,多中心的发展共同推进了世界经济向工业化方向转型。(2分)限时(2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 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

23、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经常对下 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 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A.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 B.内阁此时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 C.张居正提升了内阁首辅之权 D.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专题特训提升考试力 D 张居正强调自己作为内阁首辅权力很大,能够“代帝执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因此内阁权力不断加大,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表现,故选D;丞相制度在明太祖时被废除,排除A;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排除B;C只是表面的现象,非本质理解,排除C。2.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

24、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已类似“汉唐宰辅”。这样,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这说明()A.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 B.首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C.内阁成为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 D.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A 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表明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故A正确。3.宋神宗时四川九龙县茶税户党元吉等人“雇召人工趁时采造茶货”,石光义等茶户“雇召人工,每日雇钱60文”。这反映了当时()A.赋税征收以实物为主 B.劳动力的商品化趋势 C.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 D.饮茶成为社会风尚 B 宋代采茶行业雇工现象的存在,说明时人可以靠出卖

25、劳动力维持生计,这反映的是劳动力的商品化趋势,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四川地区茶税户的雇工现象,与赋税征收形式无关,排除A;宋代存在雇工现象,但不能据此得出经济作物种植扩大的结论,排除C;宋代采茶业存在雇工的现象,与饮茶是否成为社会风尚无关,排除D。4.明洪武二十六年,在全国赋税收入中,粮食近2 000万石,而钱钞仅46 000锭,占赋税的比重不到1%。明中期后,银两成为主要的财政核算单位。到清康熙中期,实物赋税与货币赋税的比例已达12。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传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 B.货币发行制度出现重大调整 C.财政收入支出已经基本实现货币化 D.赋税征收与经济结构特征存在反差 D 据

26、材料“银两成为主要的财政核算单位。到清康熙中期,实物赋税与货币赋税的比例已达12”说明货币在财政收入中占主要地位,而明清小农经济占主导,由此说明赋税征收与经济结构特征存在反差,故选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赋税收入”,不是货币发行制度,排除B;材料“实物赋税与货币赋税的比例已达12”说明实物赋税仍占较大比例,没有实现货币化,排除C。5.清朝道光年间的知名经学家沈垚认为,自宋元明以来,“天下之势偏重于商,凡豪杰智略之人多出焉”。这种看法表明()A.人才选拔标准发生变化 B.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除 C.传统功名利禄社会瓦解 D.社会思想观念与时变化 D 据材

27、料“天下之势偏重于商,凡豪杰智略之人多出焉”可知,自宋元明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商的人也越来越多,且人才辈出,说明人们对商业的看法发生了一定变化,体现社会思想观念与时变化,故选D;宋元明以来依然实行科举制,人才选拔的标准并未发生变化,排除A;重农抑商政策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其逐渐被废除是在近代,排除B;材料只提及经商的人增多,无法看出传统功名利禄社会瓦解,且科举制度下,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会一直存在,排除C。6.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二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

28、生活 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 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 D.手工业品成为文学艺术传播媒介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清时期,瓷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而“三纲五常图”、二十四孝图、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绘画内容都属于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这反映出社会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已经深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故选A;题干中没有述及瓷器的绘画内容是由封建政府规定的,排除B;题干内容仅是涉及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排除C;题干内容着重强调传统儒家思想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着重点在于瓷器绘画的内容,而不是瓷器本

29、身的价值,排除D。7.明清之际的儒学家们,对泛滥已久的王学末流抨击甚为猛烈,在思想界形成了一股强大潮流,如顾炎武不仅在理论上把阳明心学视同禅学并大加挞伐,甚至把明朝的覆亡看作是王学泛滥的恶果。这反映了()A.阳明心学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B.宋明理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 C.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变革促进儒学焕发生机 D 由材料“顾炎武不仅在理论上把阳明心学视同禅学并大加挞伐,甚至把明朝的覆亡看作是王学泛滥的恶果”可知明末儒学家对心学崇尚空谈心性的批判,在明清之际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促使儒学焕发生机,故选D;明朝灭亡是阶级矛盾尖锐的结果,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而非宋明理学,排

30、除B;明清之际理学仍占统治地位,经世致用思想并未成为主流,排除C。8.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市镇的分布十分密集,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南至新城镇30里,至濮院镇50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这些密集的市镇网络()A.体现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B.表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C.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 D.阻碍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C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地区的市镇分布十分密集,这些市镇之间都有经济往来,这就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故选C;材料体现不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排除A;资本主义萌芽兴起的标志是“机户出资

31、,机工出力”“计日受值”“计工受值”等,而这些内容与题干无关,排除B;题干所述现象出现在明代中叶以后的商业领域,但题干并没有具体述及这些密集的市镇中农业的发展情况,不能据此推断商业发展“阻碍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排除D。9.与朱熹的“格物致知”不同的是,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王艮认为:格物致知无非就是说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身体是根本,而家国天下是枝节,并开始大谈“百姓日用即道”。这一思想()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蕴含近代民主启蒙思想 C.凸显“家国一体”观念 D.顺应工商市民利益要求 D 材料王艮大谈“百姓日用即道”,认为“个人身体是根本,而家国天下是枝节”,结合所学知识,随着明朝商品经济

32、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王艮的这一思想顺应了工商市民阶层的利益要求,故选D;泰州学派属于儒家学派,明朝儒学仍然居正统地位,排除A;泰州学派属于儒家学派,与近代民主启蒙思想有本质区别,排除B;据王艮认为“个人身体是根本,而家国天下是枝节”可知,淡化了“家国一体”观念,排除C。10.王守仁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是行 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据此可知,王守仁倡 导()A.良知在修养中的主动性 B.用良知来支配人的行为 C.对客观知识的学习 D.发明本心,安身立命 B“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知行合一,用良知来支配行

33、为,故选B;“知之真切笃实处”即强调知是本原,行动是其体现,排除A;“知是行的主意”强调知的正确性,用正确的知来指导行,排除C;“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知和行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不仅仅是发明本心,排除D。11.明末,王夫之指出:“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由此可知,王夫之主张()A.历史研究应为现实服务 B.以史学研究取代儒家经学 C.全面如实记录历史事实 D.历史记录应关注底层群众 A 由材料“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

34、用史为”可知王夫之认为应该把历史研究的学术活动与研究者自身和时代统一起来,对历史的观察应反映出时代精神,为现实服务,故选A;材料强调治史的目的为济世救国、经世致用,并未提及儒学,排除B;“全面如实”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历史记录与时代精神的联系,并未提及关注的社会群体,排除D。二、非选择题 12.(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下表是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 单位:%年代 宝钞 白银 谷物和绢布 1368-1398(明太祖)78 12 10 1398-1402(明惠帝)31.8 50 18.2 1402-1424(明成祖)82.5 1 16.5 1424

35、-1425(明仁宗)66.7 0 33.3 1425-1435(明宣宗)22.5 2.5 75 1435-1449(明英宗正统年间)0 64.8 35.2 1449-1457(明代宗)0 90 10 1457-1464(明英宗天顺年间)0 93.9 6.1 1464-1487(明宪宗)0 100 0 据王天有、高寿仙明史: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 概括表中所反映的交易媒介变迁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解析】首先阅读表格,在理解表格的基础上对三类媒介变迁进行概括。“宝 钞”即明代官方一度发行的纸币,明初广泛使用,至15世纪中期彻底消失;谷物 和绢布虽长期存在,但到15世纪后半期使

36、用比例日益下降直至消失;白银使用比 例逐渐扩大直至占据绝对优势。其次根据所学知识对交易媒介变迁作出解释,考生可选择其中一个进行阐述:纸币是一般等价物,携带方便,但由于官府滥发 致使通货膨胀,信用大打折扣,直至废弃不用;明代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对货币需 求量不断增加,谷物与绢布由于价值低廉,不适合商品经济大规模发展需要;白 银本身价值含量高,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加之明代政府的赋役改革,最终使得其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交易媒介。注意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总体趋势:纸币虽一度作为重要媒介,但很快趋于消失;谷物和绢布虽作为 交易媒介长期存在,但到15世纪后半期也趋于消失;白银逐渐成为绝对优势的媒 介。(9分)解释:若从以下任一角度作出历史解释,均可得2分,总分8分。从纸币是货币符号,滥发容易导致其信誉降低,导致通货膨胀的角度作答。从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谷物和绢布不适合商品经济发展提升的 需求角度作答。从白银本身具有重要价值的角度作答。从中国政府推行赋税改革的角度作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