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634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学科竞赛试题(含解析)单选题1. 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 脂质、RNAB. 氨基酸、蛋白质C. RNA、DNAD. DNA、蛋白质【答案】A【解析】【分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2. 下列与真

2、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 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其细胞核的结构主要包括核膜、核孔、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真核细胞中只有细胞核中有染色质,A正确;真核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B错误;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含有遗传物质DNA,因此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细胞

3、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其通过DNA复制合成子代DNA,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B。3. 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起源假说”认为:线粒体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需氧 型细菌演化而成的,而叶绿体则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蓝藻(光合细菌)演化成的。下列叙述不 支持该假说的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核糖体B.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 DNA 和 RNAC.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两层生物膜的细胞器D.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答案】D【解析】【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

4、;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详解】A、原核生物含核糖体,而线粒体和叶绿体也都含有少量的核糖体,说明支持“内

5、共生起源假说”,A正确;B、原核生物体内含DNA 和 RNA,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 DNA 和 RNA,说明支持“内共生起源假说”,B正确;C、原核生物只具有一层细胞膜,无其他复杂的膜结构,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形成囊泡包裹原核生物,原核细胞膜+真核胞吞的膜共2层膜,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两层生物膜的细胞器,说明支持“内共生起源假说”,C正确;D、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原核细胞的细胞膜、真核细胞的其他细胞器膜、核膜等也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不能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于原核生物,不支持“内共生起源假说”,D错误。故选D。4. 血管紧张素受体是一种膜蛋白。当

6、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与该受体结合时,可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2+等,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这所体现的细胞膜的功能是( )A. 分隔细胞与环境B. 信息交流C. 控制物质的进出D. 具有流动性【答案】B【解析】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与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可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2+等,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所以选B。【考点定位】细胞膜的功能【名师点睛】解决本题一要注意细胞膜的功能具体有那三个(分隔细胞与环境、信息交流、控制物质的进出);二要注意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点的区

7、别;三要注意信息交流与控制物质进出的区别。5. 如图示从鸡的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步骤、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B. 步骤加入14C 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中检测核糖体C. 步骤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D. 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纸层析法【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实验图解:实验步骤中用14C标记氨基酸,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所以步骤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中检测核糖体,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步骤中加入蒸馏水,利用了渗透作用原理使细胞吸水涨破;步骤、的目的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

8、器和其他细胞结构。【详解】A、步骤、的目的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和其他细胞结构,A正确;B、14C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所以步骤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中检测核糖体,B正确;C、步骤中加入蒸馏水会使细胞吸水涨破,破坏细胞膜,C正确;D、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心法,但没有应用纸层析法,D错误。故选D。6.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胰腺细胞: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功能有关B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向肠腔突起,增加吸收面积C. 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为运输氧气提供更多的空间D. 卵细胞:体积大

9、,有利于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答案】D【解析】胰腺细胞能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所以含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正确。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向肠腔突起形成皱褶,增加了吸收面积,B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可以为运输氧气提供更多的空间,C正确。卵细胞体积大,储存的营养物质多,但不利于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点睛: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决定了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具备什么样的功能。7. 最早被发现的细胞器是1769年科学家在草履虫细胞内观察到的颗粒样结构刺丝泡。当草履虫受到外界刺激时,刺丝泡尖端的膜与细胞膜发生融合,随后刺丝泡发射至体外抵御捕食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10、( )A. 刺丝泡膜与细胞膜、线粒体膜的成分基本一致B. 刺丝泡中的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C. 草履虫是原生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D. 刺丝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与膜的流动性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主要差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或者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等。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比较低等的真核生物。【详解】A、细胞内观察到的颗粒样结构刺丝泡,刺丝泡膜与细胞膜、线粒体膜的成分基本一致,都是单位膜,A正确;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刺丝泡中的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B正确;C、草履虫是原生生物,属于比

11、较原始的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D、膜融合是膜流动性体现,D正确。故选C。8.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 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 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 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答案】C【解析】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04h内,原生质体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说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而原生质体体积增大,是由于物质A通过细

12、胞膜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细胞渗透吸水所致,A错误;在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说明物质A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不断失水,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所以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不相等,B错误;在23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增大,则是因为随着物质A不断被细胞吸收,使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细胞渗透吸水所致,C正确;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细胞失水,此时A溶液渗透压细胞质基质渗透压细胞液渗透压(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需明确: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在一定浓度的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在一定浓

13、度的溶质可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关键是理清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分析两曲线的变化趋势,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9.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说明或证明下列中的哪项植物细胞的死活;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反之,细胞则渗透吸水; 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详解】待测细胞在分离剂中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说明细胞是活细胞,

14、如不发生质壁分离,说明植物细胞失去活性,正确;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分离剂中发生质壁分离,说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如不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或等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正确;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则渗透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正确;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之间的细胞质,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正确;质壁分离和复原不能证明细胞壁的成分,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说明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错误。故选:A。10.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

15、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 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 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 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 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答案】D【解析】【详解】A.纵坐标是实验前的长度/实验后的长度,比值为1时,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比值小于1时,细胞吸水越多,比值越小,比值大于1时,细胞失水越多,比值越大,所以a、b、c三组吸水且吸水程度abc,d、e、f三组失水且失水

16、程度fed。由分析可知,a组细胞吸水比b组多,所以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低于b组,A错误;B.f组细胞失水,b组细胞吸水,B错误;C.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D.c、d两组之间存在比值为1的数值,此时浓度为0.40.5molL-1之间,D正确。故选D。11. 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是A. 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 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C. 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D.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叶绿体

17、中色素为脂溶性,可用无水乙醇提取,A正确;B、花青苷为水溶性,可用水做层析液,B正确;C、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含有紫红色的大液泡,可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则可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C正确;D、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分裂,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D错误。故选D。【定位】色素,提取,质壁分离和复原【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色素提取和分离以及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知识。要求学生结合题干信息脂溶性和水溶性来判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12. 下图是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载体能够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 载体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C. 载体和

18、转运溶质分子方式不同D. 载体转动溶质分子不消耗ATP【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载体运输钠离子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载体运输的物质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是协助扩散。【详解】载体运输钠离子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即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A正确;载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因此不具有ATP酶活性,B错误;由分析可知,是主动运输,是协助扩散,C正确;D、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答案选B。【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物质运输方式的实例以及判断方法,总结如下:(1)根据分子大小与对载体、能量的需要进行判断(2)根据运输方向进行判断

19、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13. 某渗透装置如图烧杯中盛有蒸馏,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能将蔗糖水解成单糖)。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B.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再下降C. 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D. 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的半透膜可以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透过,不允许二糖中的蔗糖透过;但是蔗糖酶能将一分子的蔗糖水解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它们均属于单糖,它们也可以通过半

20、透膜。【详解】A、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由于蔗糖不能通过猪膀胱膜,导致漏斗液面上升;加入蔗糖酶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很多葡萄糖和果糖,漏斗中分子变多,而单糖分子进入烧杯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液面应该继续上升后再下降,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再下降,B正确;C、由于半透膜只允许单糖通过,蔗糖分子属于二糖,不能通过半透膜,因此加酶前后,烧杯中都不可以检测出蔗糖,C错误;D、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而蔗糖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猪膀胱膜,因此烧杯中不能检测出蔗糖酶,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渗透装置的机理,明确半透膜不能让蔗糖通

21、过,但是可以让蔗糖水解产生的葡萄糖和果糖通过,进而判断图示装置中的漏斗中液面的变化情况。14.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100氮气1710空气3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 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 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 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解析】【详解】A、由表格信息可知同样温度条件下,空气瓶中

22、离子相对吸收量大,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B、同样的空气,不同温度条件下离子的相对吸收量不同,说明温度变化影响根对离子的吸收,B错误;CD、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氮气环境中根对离子的相对吸收量少,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ATP),且氮气环境中不利于根对该离子的吸收;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运输及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等知识,还涉及到对考生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15. 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 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B. 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的被动运输过程C. 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D. 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

23、扩散速率与其脂溶性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流动镶嵌模型理论,膜蛋白分布具有不对称性,A正确;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但需要载体蛋白,即协助扩散需要膜蛋白的参与,B错误;主动运输需要借助载体蛋白,把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送到高浓度一侧,并消耗能量,能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C正确;磷脂双分子层是脂溶性的,因此亲水性小分子不易透过,所以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D正确。故选B。16. GLUT4是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研究者测定了5名志愿者进行6周骑行运动训练前后骨骼肌中GLUT4的含量(如图)。由此可知,训练使骨骼肌细胞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24、)A. 合成的GLUT4增多B. 消耗的葡萄糖减少C. 分泌到细胞外的GLUT4增多D. GLUT4基因的数量增多【答案】A【解析】【详解】A、由题图可知,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骨骼肌中GLUT4的相对含量增加,说明训练使骨骼肌细胞合成的GLUT4增多,A正确;B、训练后骨骼肌中GLUT4的含量增加,又因为GLUT4是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因此训练可促进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B错误;C、由于GLUT4是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因此训练后转移到细胞膜上的GLUT4增加,C错误;D、训练可促进GLUT4基因的表达,但无法改变GLUT4基因的数量,D错误。故选A。17. 如图是胡萝

25、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 能量、载体数量B. 能量、离子浓度C. 载体数量、能量D.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答案】A【解析】【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详解】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与载体和能量有关,据图可知:A、B两点在同一曲线(吸收NO3-)上,

26、载体数量相同,自变量是氧浓度,A点大于B,A点有氧呼吸较强,提供能量较多,则主动运输吸收的NO3-较多;而B、C两点对应的氧浓度一样,说明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一样,不同的原因应该是B所在的曲线NO3-载体数量多于A所在曲线K+载体数量。即A正确。故选A。【点睛】18.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B. 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C.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D. 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

27、盐性【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干“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可知,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说明细胞质中过多的Na+可能影响酶的结构。【详解】A、Na+逆浓度转运,同时要依赖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体现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B正确;C、Na+逆浓度转运入液泡后,使细胞液的浓度增高,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C错误;D、Na+进入液泡,不仅可以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而且细胞液浓度升高有利于细胞吸水,增强了植物对盐碱地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D

28、正确。故选C。【点睛】答题关键在于分析题干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主动运输的特点、生物膜的功能特点、细胞吸水等知识。19.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可以与O2结合,随血液循环将O2运输至人体各处的细胞,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下图为喜马拉雅登山队的队员们在为期110天的训练过程中随运动轨迹改变(虚线),红细胞数量变化过程。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随海拔高度增加,人体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B. 血液中的O2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组织细胞C. 红细胞数量增加,利于增强机体携带氧的能力D. 返回低海拔时,人体红细胞对高海拔的适应性变化会逐渐消失【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29、降低,机体会增加红细胞的数量,以利于增强机体携带氧的能力,但机体增加红细胞数量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人体会出现缺氧的症状。【详解】A、人体属于需氧型生物,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或剧烈运动时,部分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以补充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不足,所以随海拔高度增加,人体细胞仍主要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B、O2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正确;C、红细胞数量增加,在低氧条件下可有更多的机会结合氧,有利于增强机体携带氧的能力,C正确;D、在高海拔处,机体的红细胞数量增加,这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调节过程,返回低海拔时,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会使红细胞对高海拔的适应性变化逐渐消

30、失,D正确。故选A。20. 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对此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 )A. 碳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B. 碳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C. 在细胞各种化合物中都含有碳D. 碳链构成了有机物的基本骨架【答案】D【解析】【分析】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其中C、H、O、N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碳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碳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细胞中和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元素是氧元素。【详解】A、碳不是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如水中不含碳元素,A错误;B、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的元素是氧,B错误;C、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中不一定

31、含有碳,如水中没有碳,C错误;D、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所以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D正确。故选D。【点睛】21. 疟疾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其病原体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早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这对我国科学家从黄花蒿(中医药方中称为“青蒿”)中提取抗疟药青蒿素有重大启示,其中屠呦呦由于在这方面的杰出工作荣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学家曾用酒精提取青蒿素,会将黄花蒿中的水溶组分和脂溶组分一并提取出来,且酒精易使青蒿素失去生理活性。她改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对实验鼠的疟疾抑制率达到99%100%。进一步研究发现,青蒿

32、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B. 青蒿素可以裂解疟原虫C. 酒精提取的青蒿素含量较高D. 乙醚提取青蒿素抗疟效果好【答案】C【解析】青蒿素含有脂溶组分,属于脂溶性物质,A正确;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使得病原虫裂解,B正确;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对实验鼠的疟疾抑制率达到99%100%,说明乙醚提取的青蒿素含量较高,抗疟效果好,C错误、D正确。22.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类多,是细胞中直接能源物质B. 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是葡萄糖C. 核苷酸、DNA、核糖、

33、磷脂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D. 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答案】B【解析】【分析】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形成肽键,因此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2、糖类可划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3、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碱基组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1分子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核糖、1分子碱基组成。4、脂肪的H含量多于糖类,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TP是细胞

34、中的直接能源物质。【详解】A、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脂肪是储能物质,A错误;B、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丙酮酸,不能进入线粒体内,故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是葡萄糖,B正确;C、核苷酸、DNA、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C错误;D、蛋白质分子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D错误。故选B。23. 阿胶被称为“中药三宝”之一,是利用驴皮为主要原材料熬制而成,因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呈暗红的凝胶状,对于贫血、营养不良等有明显的疗效,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驴胶能用于治疗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是因为驴胶中含有Fe、Z

35、n、Ca等微量元素,并能为人体提供多种必需氨基酸B. 驴皮熬制出来的驴胶呈凝胶状,说明驴皮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C. 驴的遗传物质是DNA,而无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D. 驴皮细胞内的某种蛋白质含有n条肽链,由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m+n个氧原子【答案】D【解析】Ca是大量元素,A错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B错误;无细胞结构(如病毒)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错误;由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蛋白质含有n条肽链,所以肽键数为m-n,每个肽键中只有1个氧,n条链肽,每条链至少有一个羧基,既至少有2n个氧,所以蛋白质中氧原子至少含有(m-n)

36、+2n=m+n,D正确【考点定位】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名师点睛】组成细胞 的元素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S、P、K、C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Mo、Cu等;水是组成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细胞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无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氧原子在蛋白质存在于肽键、羧基中24. 经下列实验处理后,向试管中滴加碘液,试管内容物会变成蓝色的是( )A. 室温条件下,2mL米汤与05mL唾液充分混合反应24hB. 室温条件下,2mL牛奶与05

37、mL唾液充分混合反应24hC. 室温条件下,2mL牛奶与05mL汗液充分混合反应24hD. 室温条件下,2mL米汤与05mL汗液充分混合反应24h【答案】D【解析】【分析】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鸡蛋清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对蛋白质和脂肪没有消化作用。【详解】A、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米汤与一定量的唾液充分混合后反应24h,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A错误;B、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会被唾液淀粉酶分解,遇淀粉也不会变蓝,B错误;C、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与汗液充分混合后,遇淀粉不会变蓝,C错误;D、米汤中含有淀粉,汗液对淀粉没有作用,

38、因此滴加碘液会变蓝色,D正确。故选D。25.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麦芽糖和乳糖的水解产物与斐林试剂共热均会出现砖红色沉淀B. 单位质量的糖类与脂肪相比较,糖类中O的含量高而H的含量低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键空间结构的差异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D. 生物体中的核酸具有携带遗传信息、催化、参与细胞器的构成等多种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

39、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2、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3、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 P 和 N。脂肪是生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

40、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详解】A. 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乳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它们均属于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共热均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正确;B. 单位质量的糖类与脂肪相比较,糖类中O的含量高而H的含量低,B正确;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多肽链空间结构的差异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C错误;D. 生物体中的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可以携带遗传信息;有些RNA具有催化功能;rRNA参与核糖体的构成,D正确。故选C。26. 如图所示

41、,通常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相应酶催化下,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进而转变成血管紧张素,引起血管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到正常水平。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B. 血管紧张素是十肽化合物、血管紧张素含有7个肽键C. 血管紧张素和血管紧张素均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 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可使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相应酶催化下,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进而转变成血管紧张素”,说明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为催化作用的酶,本质是蛋白质。由图可知:血管紧张素、血管紧

42、张素和血管紧张素均为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三者氨基酸的数量不同,功能也不同。【详解】由分析可知,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为蛋白质,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由图可知血管紧张素是由十个氨基酸构成的十肽化合物、血管紧张素是由八个氨基酸构成的八肽化合物,肽键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故含有7个肽键,B正确;斐林试剂只能检测还原性糖,血管紧张素和血管紧张素都是多肽,可由双缩脲试剂检测,C错误;根据题意,通常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可转化形成血管紧张素,引起血管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到正常水平,故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的形成,从而使

43、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D正确。故选C。27.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 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低,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B. 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C. 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片发黄D. 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平衡,可以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干种子内自由水含量低,结合水含量高,生命活动代谢较弱;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低,结合水含量高,抗旱能力强;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叶片会发黄;生理盐水与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考

44、点:考查水和无机盐的知识。点评:难度中等,理解水和无机盐的作用。28. 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A. 钙和硼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都有同样的影响B. 适宜浓度的硼或钙明显有利于花粉萌发或花粉管生长C. 钙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而在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的萌发D. 硼对于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而在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钙离子的浓度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率,不影响花粉萌发率;硼的浓度影响花粉的萌发率,不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率。【详解】A、分析题图曲线可知,钙浓度对花粉管生长

45、有影响,但不影响花粉萌发速率,硼对花粉萌发有影响,但对于花粉管生长速率无影响,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适宜浓度的硼有利于花粉的萌发,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B正确;C、分析题图曲线可知,钙浓度对花粉管生长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促进作用,超过一定的范围就是抑制作用,而一定浓度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粒萌发,C正确;D、分析题图曲线可知,硼浓度对花粉粒萌发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促进作用,超过一定的范围就是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速率,D正确。故选A。【点睛】29. 棉花纤维由纤维细胞形成。蔗糖经膜蛋白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逐渐积累,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

46、。研究人员用普通棉花品系培育了SUT表达水平高的品系F,检测两品系植株开花后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和果糖B. 曲线甲表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C. 1518天曲线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蔗糖被水解后参与高尔基体的合成D. 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延后【答案】B【解析】【分析】品系F的膜蛋白SUT表达水平高,会在棉花开花的早期就大量把蔗糖转运进入纤维细胞积累,此时细胞蔗糖含量上升;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蔗糖被大量水解参与纤维素的合成,此时细胞蔗糖含量下降。【详解】A、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A错误;B、品系F的膜

47、蛋白SUT表达水平高,会在棉花开花的早期就大量把蔗糖转运进入纤维细胞积累,故曲线甲表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B正确;C、普通品系膜蛋白SUT表达水平低,故1518天蔗糖才被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蔗糖被水解后参与细胞壁的合成,C错误;D、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蔗糖被大量水解参与纤维素的合成,此时细胞蔗糖含量下降,故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提前,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以棉花品种培养为题材,考查了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从题干、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对生物学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得出正确的结论。30. 某五十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

48、一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所示),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8个氧原子B. 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C. 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则将脱去4分子H2OD. 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丙氨酸是肽链中21、27、35、49号氨基酸。脱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5个氨基酸中有4个是丙氨酸,一个是第50号氨基酸。【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每脱掉1个丙氨酸需要破坏2个肽键,脱掉4个丙氨酸共破坏了8个肽键,有8分子水参与,故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8个氧原子,A正确;B、得到的5个氨基酸,其中有4个是丙氨酸,故这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可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B正确;C、这4条多肽链若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需要形成3个肽键,脱去3分子水,C错误;D、每条肽链中至少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故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D正确。故选C。【点睛】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