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674KB ,
资源ID:646225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622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湘教地理必修2章末综合测评1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湘教地理必修2章末综合测评1 WORD版含解析.doc

1、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某研究机构针对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人口状况进行了预测。下图为该研究机构提供的“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未来15年中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12题。1到2030年,与“独生子女政策不变”相比,“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A014岁人口比例下降 B1559岁人口比例上升C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 D人口增长速度变快2“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有()A教育投入降低B劳动力素质提高C老龄化进程减缓 D社会养老负担加重1D2.C第1题,读图可知,在2030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与“独生

2、子女政策不变”相比,014岁人口比例上升,A错误;1559岁人口比例下降,B错误;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下降,C错误;由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会导致人口出生率上升,人口增长速度变快。第2题,“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会使少年儿童的数量增加,教育投入增加,A错误;劳动力素质提高与劳动力接受的教育有关,而与“全面二孩”政策关系不大;少年儿童的数量增加,会减缓老龄化的进程;老龄化现象减缓,社会养老负担减轻。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图,反映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沿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34题。32010年,中国人口老

3、龄化程度空间分布的特点是()A东部低西部高 B北部高南部低C南部大于东部 D东西部差异大4影响20002010年期间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的增加B医疗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C人口政策的调整,人口出生率增加D产业结构的升级,外来人口的减少3D4.A第3题,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根据人口老龄化系数,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的特点是东西部差异大,东部高,西部低;北部、南部差异不大。第4题,20002010年期间,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减轻,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的增加,主要是劳动力人口增加,导致老龄化程度减

4、轻。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发展状况而采取的相应政策措施,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1982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1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读图,完成56题。我国19492014年出生人口统计5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的原因是()A人口基数最大 B人口性别结构C人口增长惯性 D国家人口政策6不少学者预言2013年以后我国将出现第四次婴儿潮,但并没有出现,原因可能是()生育观念的转变受政策的影响 抚养成本提高 经济结构的调整A BC D5D6.A第5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第二次婴儿潮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规模最大的原因是国家人口

5、政策;20世纪60年代,人口基数较小;人口性别结构不是婴儿潮最大的原因;比前面时期明显增大,不属于人口增长惯性。第6题,不少学者预言2013年以后我国将出现第四次婴儿潮,但并没有出现,原因可能是生育观念的转变,生育意愿降低,对;此时期政策无明显变化,错;子女的抚养成本提高,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出生率低的主要原因,错。经济学家发现,夜生活持续时间越长,内容越丰富,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则越高。据滴滴出行的数据显示,我国22: 00到第二天06: 00出行占比最高的10个城市中有4个位于珠三角地区。据此完成78题。7珠三角地区夜间出行人数多的主要原因是()A老年人口多 B流动人口少 C上班时间长

6、D年轻人口多8数据显示,深圳夜间年出行人数多于北京,是因为深圳()A冬季更温暖 B食材不丰富C受港澳影响小 D交通更便捷7D8.A第7题,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外来人口以劳动力人口为主,年轻人多;夜间出行人数多的主要原因是年轻人口多,夜生活持续时间长;经济发展,外来流动人口多;上班时间长,夜生活时间少,不是夜间出行人数多的原因。第8题,数据显示,深圳夜间年出行人数多于北京,是因为深圳冬季更温暖,气温不影响人们夜生活;深圳位于南方,食材丰富;受港澳影响大;交通没有明显差异。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910题。9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7、()A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C丁甲乙丙 D丁甲丙乙10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资源匮乏人口政策国内移民社会经济A BC D9C10.D第9题,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模式经历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高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增长减缓阶段(高低高模式)、低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由死亡率下降开始,图中死亡率最高的是丁,然后是甲,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所以符合题目要求的是丁甲乙丙。第10题,人口政策的实施,会改变人口出生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影响出生率,对;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国内移民无关

8、,错;资源十分匮乏的贫穷地区,出生率可能高,错。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45亿人,比2016年减少了82万人,这是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连续第三年下降,但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据此完成1112题。11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B部分流动人口在城市落户C极端自然灾害频发 D地区间发展差距缩小12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带来的影响是()A城市人口增长率上升 B城市服务功能增强C农村的留守问题得到解决D城市的公共服务需求减少11B12.A第11题,根据材料可知在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下降,但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说明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减小

9、的同时,城市化水平在提高,也就是部分流动人口已经转变为城市居民。第12题,我国流动人口主要是从乡村向城市流动,因此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城市等级不会因人口流动而发生改变,城市服务功能不会发生改变;我国人口流动导致农村的留守儿童出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的公共服务需求增大。如图为我国春运期间各省区(不含港澳台地区)人口流出、流入首位流(单纯基于一省人口的总流出或总流入的强度)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的粗细代表流入和流出强度。读图,完成1315题。13图示反映出影响人口首位流指向的主要因素有()空间距离交通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地形阻隔A BC D14图中甲、乙两省(区、市)分别是()A山西、青海 B广东、安徽C

10、云南、北京 D山东、内蒙古15该图说明()A历史因素对人口流动首位流的影响最大B东北地区流入首位流地域分布最为复杂C河南流出人口流向浙江的最多D全国各省区流出首位流主要指向北京、天津、上海13C14.B15.C第13题,图示反映出人口首位流指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等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而且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近,因此影响人口首位流指向的主要因素有空间距离、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方式、地形阻隔不能从图中读出,实际中也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第14题,图中甲、乙两省分别是人口流入区、人口流出区,因此应分别对应经济发达与经济落后区域,结合各自流入地和流出地可判读答案。第15题,该图说明

11、,经济因素对人口流动首位流的影响最大;东北地区流入首位流地域分布基本是周边地域或环渤海地区,并不复杂;河南流出人口流向浙江的最多;全国各省区流出首位流主要指向广东、上海、北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构成一个城市的总人口,下图是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1618题。16下列关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20052016年持续高速增长B20052016年保持相对平稳C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下降D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上升17在20052016年期间,上海市()A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B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C人口平均年龄不

12、断增长 D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182014年常住外来人口首次出现了减少趋势,可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国家加强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B上海市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C国家实施了更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上海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缩小16B17.D18.B第16题,图示上海外来人口曲线和总人口曲线形态一致,说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变化2005 2016年保持相对平稳。第17题,在20052016年期间,根据图示曲线表示的人口数量,上海市外来人口少于户籍人口;人口增长率包括人口机械增长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外来人口主要是劳动力人口,人口平均年龄变低;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第18题,2014年常住外来人口首次出现了

13、减少趋势,可能与上海市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关,劳动密集型企业迁移到内陆地区,上海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与国家加强房地产调控无关;国家没有实施更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上海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扩大。某评测机构从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大气环境容量以及水环境容量等五方面来确定研究区的综合承载力,其大小最终取决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瓶颈”作用的制约因素。读某市综合承载力测度表,完成1920题。区域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人)土地资源承载力5 489 090水资源承载力3 273 765能源承载力6 434 491大气环境容量4 528 653水环境容量3 083 63519.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

14、“瓶颈”因素是()A水资源承载力 B能源承载力C水环境容量 D大气环境容量20专家预测,2030年该市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将提高,最可能因为该市()A能源消费总量下降 B能源总量大幅下降C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D区域内人口数量增加19C20.C第19题,表中数据信息表明,水环境容量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数值最小,说明制约该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是水环境容量,选项C符合题意。表中数据信息表明,当地水资源承载力、能源承载力、大气环境容量可承载人口规模上限数值均大于水环境容量,因此排除A、B、D选项。第20题,能源消费总量下降对于能源承载力没有直接关系,只有人均能源消费量下降才会提高能源承载力,排除A

15、选项;能源总量大幅下降,会导致能源承载力可承载人口规模下降,排除B选项;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会使可有效利用的能源量上升,从而提高能源承载力可承载的人口规模,选项C符合题意;区域内人口数量增加不能影响能源承载力,排除D选项。下图为我国两省区某年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2122题。21下列因素中,造成两省区人口出生率差异的是()妇女就业率育龄妇女人数医疗卫生条件文化教育程度A B C D22西藏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对其影响最密切的条件是()A地区开放程度低 B海拔高气温低C消费水平高 D水资源较短缺21D22.B第21题,读图可知,江苏人口出生率低、西藏人口出生率高。这主要是因为江苏经济发达,妇女就业率

16、高,职业女性生育意愿低,对。江苏人口总数多,育龄妇女人数多于西藏,理论上出生率应高于西藏,与事实不符,错。江苏经济发达,医疗卫生条件好,理论上出生率应高于西藏,与事实不符,错。江苏经济发达,文化教育程度高,人们的生育观念受传统多子多福的观念影响小,生育意愿低,对。第22题,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自然条件恶劣,环境人口容量较小。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1990年我国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19901996年是101,2010年是2.61。在这30多年里,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并开始养育下一代。于是,由4位老人、1对夫妻和1个孩子构成的“421”家庭数量激增。在这样

17、的家庭里,在职职工供养退休人员的巨大压力表现明显。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负责人说,未来10年,我国“421”家庭数量至少会有上千万个。“421”家庭引发的最主要社会问题就是养老压力。据此完成2324题。23对于“421”家庭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B受传统文化观念和婚姻习俗的影响C受宗教的影响D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响24下列城市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且能遏制“421”家庭形成的有()用垃圾作为能源发电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坚决执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构建节约型城市,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上海规定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再生育一

18、个子女A BC D23A24.D第23题,“421”家庭的形成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导致的,故A项正确。传统文化观念和婚姻习俗鼓励生育,孩子数量一般较多,故B错误。世界上的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殖,故C错误。婚姻不够稳定会影响出生率,但是也难以形成题目中提到的稳定的家庭结构,故D错误。第24题, “用垃圾作为能源发电”和“构建节约型城市,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符合持续性原则,但不能遏制“421”家庭的形成,故、错误。“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坚决执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则会进一步加剧“421”家庭的形成,故错误。所述行为既

19、保证人口不会急剧增加,也缓解了“421”家庭的形成,故正确。25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控制的人口增长方式B:环境人口容量C:合理的人口增长方式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无控制的人口增长方式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 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A BC DC一个区域如果对人口的增长不进行调控,人口增长失控,形成图中A曲线的走势,最后将导致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合理的人口增长方式,如图中C曲线走势,形成的人口数量合理,不超过环境人口容量。二、综合

20、题(共50分)2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总和生育率(TFR),即一个妇女一生生育的孩子数。一般来讲,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保持人口数量相对稳定。国际经验显示,当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降至1.5以下之后,都没能再回到2.1的人口更替水平。据推算,2015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047。图119532015年我国总人口和儿童人口变化图22015年我国人口金字塔(1)读图1,描述我国总人口数量和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变化情况。(4分)(2)读图2,与埃及金字塔的形状相比,2015年我国人口金字塔有些“名不副实”。请描述该人口金字塔的形状特点,并说明形状发生改变的原因。

21、(4分)(3)“据推算,2015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047。”这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说出为解决这些后果应采取的措施(不低于2条)。(4分)解析第(1)题,读图1可知,我国总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为19642000年增长较快,其他时段增长较慢,概括起来为总人口不断增长,近年来增长速度变缓。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变化情况为19531964年上升,19642015年下降,概括起来为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化是先上升后下降。第(2)题,读图2可知,与埃及金字塔形状相比,2015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呈现出底部收缩、上部变宽的形态,原因与少年儿童、老年人口比重变化有关。第(3)题,2015年我国育龄

22、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047,这种较低的总和生育率必然导致人口增长变缓、停滞甚至负增长,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措施应针对相应的人口问题,如针对人口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问题应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发展老龄产业等方面采取措施。答案(1)总的变化趋势是总人口不断增长,近年来增长速度变缓;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化是先上升后下降。(2)与埃及金字塔形状相比,2015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呈现出底部收缩、上部变宽的形态。原因:人口出生率下降,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减小;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日趋严重。(3)后果:较低的总和生育率会导致人口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人口老龄化日

23、趋严重;劳动力不足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措施:对于人口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问题,应调整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经济等。2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性别比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根据自然规律,男女出生的正常比值应该为103107。2013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7.60。男女性别比悬殊已成为我国人口工作难题之一。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含预测)。(1)试分析我国性别比悬殊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6分)(2)据图分

24、析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的大致时间及原因。(2分)(3)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快,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解析第(1)题,原因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机制、公民的传统观念、医学鉴定等方面进行分析。后果主要从未来男性婚姻问题、社会秩序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图上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5年期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即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这与人均寿命和人口出生率的变化有关。第(3)题,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从推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关心照顾老人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原因: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社会

25、保障机制不健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公民的观念、意识落后。后果:造成社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破坏正常的性别平衡;造成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难,扰乱社会秩序。(2)2000年至2005年期间。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 (3)推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关心照顾老人,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逐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28读我国流动人口信息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我国城市化进程正遭遇“半城市化”的困扰。“半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

26、待遇。材料二下表为 2014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 2014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材料三下图为根据 2014年对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的监测结果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1)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3分)(2)简述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3分)(3)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出区和流入区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说出对流入地区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4)你认为解决“半城市化”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分)解析第(1)题,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可得出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从流入省区可知,主要流向东南沿海地区;从流动的城乡人口比例可知,流动人口以农村

27、人口为主;从材料三可知,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第(2)题,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应从流入区与流出区的特点及流入区与流出区的差异来分析。第(3)题,人口流动给流入区带来的积极影响: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等。第(4)题,注意对“半城市化”概念的理解,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答案(1)流动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主要流向东南沿海城市;呈现就近流动趋势 ;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2)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一般比较优越等。(3)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

28、城市化水平等。(4)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流出区的经济水平;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制度;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支持和引导等。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许多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材料二上海浦东将在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支持下,探索柔性延长退休年龄改革试点。(1)材料中提及“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_(人口增长模式),其特征是_。“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的根本

29、原因是_。(4分)(2)“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会对当地造成哪些影响?(4分)(3)“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4分)(4)浦东在探索柔性延长退休年龄改革中,率先可以试点的人群是()(2分)A高科技、金融、现代服务业等单位的科技人员B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C外来务工人员D野外工作人员解析第(1)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经历了四个阶段原始低增长阶段、高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增长阶段,“后人口转变时期”应该指低增长阶段,由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发

30、展。第(2)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速度加快,大量民工和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从而产生“留守小孩”“留守家庭”。这种现象表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人口向外迁移,根据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但同时可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等不利影响。第(3)题,“未富先老”是中国老龄化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低收入国家大多是高生育、低寿命,而中国平均寿命比他们都高出很多,所以“未富先老”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结合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可知,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赡养费用增加,

31、负担加重;引起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精神孤寂等问题岀现。第(4)题,外来务工人员、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劳动强度大,往往要求身体强壮,不适合延长退休年龄;野外工作风险大、持续时间长,不适合老年人;高科技、金融、现代服务业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可以为新人提供指导意见,更好地发挥余热,故选项A正确。答案(1)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发展)(2)原因:大量民工和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引起的。影响: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但也会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出现劳动力不足等不利影响。(3)“未富先老”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问题: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赡养费用增加,负担加重;引起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精神孤寂等问题出现。(4)A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