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7 ,大小:3.69MB ,
资源ID:645684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568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年高考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年高考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ppt

1、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目 录 ONTENTSC悟高考真题演练 4 课时作业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1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考纲要求 1.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数量变化()。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数量特征名称特点或作用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是的决定因素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大小和密度年龄组成可种群数量的变化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最基本种群数量直接影响预测间接影响2.种群密度的调查(1)调查方法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直接计数法数量多:估算法法如调查荠菜法如调查野兔(2)实例: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 250

2、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 150 尾,其中带标记的鲫鱼有 20 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尾;若第一次标记的个体有个别标记脱落,则计算出的数值比实际值偏。样方标志重捕1 875高(大)3年龄组成(1)图中各年龄组成的类型A:,B:,C:。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2)各年龄组成类型特点及种群密度变化趋势如下表:类型各年龄分布种群密度变化趋势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B各年龄个体比例适中基本不变C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减小增大二、种群的空间特征和实例三、种群数量的变化1A 图:型曲线(1)产生原因: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2)曲线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的连续增长。(3)公式:Nt(N

3、0 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 为时间,Nt 为 t 年后该种群的数量,代表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J”食物和空间倍数N0t2B 图:型曲线(1)产生原因:受环境条件如的制约。(2)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时,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达到(即 K值)后,将停止增长。(3)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影响因素:、食物、被捕食、传染病等。(4)应用: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改善大熊猫提高保护大熊猫。“S”空间、食物、敌害K/2环境容纳量气候栖息环境环境容纳量3图 C 中阴影部分为,按自然选择学说,就是中被淘汰的个体数。(1)“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差异:的有无。(2)A、B 曲线联系:“J”型曲线 “

4、S”型曲线。4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环境阻力生存斗争环境阻力环境阻力有害动物的防治保护和利用1据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回答下列问题:(1)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3)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4)人们常利用性外激素诱杀雄性害虫,这是通过改变害虫的降低出生率,从而降低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2据图回答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问题。(1)图甲中表示种群在资源和空间无限的理想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是,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是。(2)图甲中曲线 a

5、 的数字方程式为,曲线 a、b 之间的阴影部分表示由于的存在,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目。(3)由图乙可知,一个种群的 K 值不是的。abNtN0t环境阻力恒定不变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考点研析一、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2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与判断(1)种群年龄组成类型的判断技巧(2)种群年龄组成类型的判断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模型图曲线图柱形图(3)种群数量变化特殊实例的分析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将性外激

6、素释放到大田里,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降低出生率。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两看法”选择合适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2样方法与标志重捕法的比较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调查程序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注意事项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宜选取双子叶植物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物对所调查动物生命活动无影响方法技巧 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分析方法(1)样方法的计数原则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如下图(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表示应

7、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2)利用标志重捕法得到的种群密度会偏大的原因是:在实际情况下,动物在被捕获一次后被重捕的机会会降低。动物具有很强的活动性,有时会引起标记物的脱落。命题探究命题点 1 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1(2019宁夏银川统考)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B研究种群数量“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 K/2 左右时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D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

8、线上的个体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根据“S”型增长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种群数量在 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蚜虫、跳蝻的活动范围较小,因此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应统计相邻两样方线上的个体。B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 K 值B调查种群密度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报农林害虫C研究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趋势D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使种群密度降低种群 K 值的大小主要与资源、空间、气候等环境条件有关,与迁入率和迁出率无关,A 错误。A命题点 2

9、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3(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A若甲地内蒲公英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调查其密度时,应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B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C先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再求出所有样方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调查得到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密度仅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准确反映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一般可根据种群的年龄组成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 错误。D4(2019河南郑州质检)科研人员对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金花茶所处的生态环境开展调查研

10、究,首先对三处原始林群落(A、B、C)进行了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然后对 23 年前被破坏后的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物种丰富度(种)生物量(g/m2)植被类型A 群落B 群落C 群落D 群落E 群落乔木层2223203.51.3灌木层27213139.28.7草本层2633156515(1)调查群落中植物的物种数可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_,取样的方法有_。若要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_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A、B、C三个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为_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_。(2)科研人员采用样方法收获 D、E 群落全部

11、植物后,按照_分类后,测定生物量,根据上表结果分析,代表恢复群落的是_群落。(3)金花茶的发现填补了茶科家族没有金黄色花朵的空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对物种实施保护属于_。解析:(1)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物种数时要注意随机取样,取样的方法有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A 群落中物种总数为 75,B 群落中物种总数为 77,C 群落中物种总数为 66,三个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 B 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2)采用样方法收获全部植物后,要按照植被类型进行分类,而后测定生物量。恢复群落

12、的物种数相对较少,生物量也相对较小,因而代表恢复群落的应是 E 群落。(3)金花茶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对物种实施保护属于就地保护。答案:(1)随机取样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取样器取样 B 物种组成(2)植被类型 E(3)直接 就地保护考点二 以数学模型为依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考点研析1种群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项目“J”型增长“S”型增长前提条件理想状态: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现实状态:食物和空间有限、气候多变、存在敌害种群数量增长模型项目“J”型增长“S”型增长形成原因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有无 K 值无

13、 K 值有 K 值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模型项目“J”型增长“S”型增长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2.“S”型曲线中 K 值与 K/2 值的分析与应用(1)K 值与 K/2 值的分析(2)“S”型曲线中 K/2 值与 K 值在实践中的应用K/2 值K 值原理K/2 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最强即环境容纳量,K 值是可变的,与生存环境有关灭鼠灭鼠后,防止鼠的种群数量在K/2 值左右,若在 K/2 值左右,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效果降低 K 值,改变环境条件,使之不适合鼠生存应用举例捕鱼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 K/2 值左右,

14、这样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 K 值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有关 K 值的 2 个可变性(1)K 值是可变的。K 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 值会下降,达到一个新的 K 值,如图甲所示。(2)达到 K 值后种群数量是可变的,会在 K 值附近波动。(3)图乙模型中:猎物种群数量超过 N2,则引起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捕食者种群数量超过 P2,则引起猎物数量减少,两者相互作用,使猎物和捕食者的数量分别在 N2 和P2 水平上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判断猎物和捕食者的 K 值分别为 N2 和 P2。方法技巧“变式法”解 S 型曲线与 K 值(1)“变式法

15、”解读“S”型曲线三图对比分析解读:t1 之前,种群数量小于 K/2 值,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 K/2 值时,此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t2 时,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 0。(2)K 值的不同表示方法图中 A、B、C、D 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 K 值,A、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 K/2 值。命题探究命题点 1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析5(2019安徽合肥质检)巢湖水产中银鱼是重要的资源,为获得最大持续年捕捞

16、量,据图推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处于 b 点时才能进行捕捞B只有当种群数量处于 c 点时才能进行捕捞C捕捞后种群数量应处于 b 点D捕捞后种群数量应处于 a 点b 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因此为获得最大持续年捕捞量,应在 b 点之后开始捕捞,捕捞后的种群数量应处于 b 点,C 正确。C6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相同的种群,K 值也可能不同B达到 K 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同一种生物的 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A 正确;达到 K 值后种

17、群数量受环境因素影响可能增多,也可能减少,故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B 正确;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由于种群自身密度小,种群增长较缓慢,C 错误;由于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空间条件等有限,则种群数量通常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呈“S”型增长,D 正确。C7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种群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和_的基本单位。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有_,以及_。(2)若某种群数 量变化呈 现图中“J”型曲线,其 种群增长 率随着时间的增 加将_(填“增大”“变小”或“不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数,这种变化可引起种群的_发

18、生改变,从而可导致生物进化。(3)甲曲线是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则 a 点之后引起酵母菌下降的主要因素是_。在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_。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曲线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模型。解析:(1)种群既是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2)“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恒定不变。由于环境阻力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竞争力弱的个体,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进而导致生物发生进化。(3)随着时间的推移,试管中的营养物质越来越少,导致最后酵母菌因缺少营养物质而减少。统计酵母菌数

19、量时通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曲线属于构建数学模型。答案:(1)(生物)进化 出生率与死亡率 迁入率与迁出率(2)不变 基因频率(3)营养物质的减少 抽样检测(血细胞计数板法)数学命题点 2 K 值的含义及应用8(2019浙江新高考联盟联考)如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据图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该曲线中种内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最激烈的是 bc 段Bt3 后种群数量不能继续增长的原因只可能是食物与空间不足C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 b 点左右DK 值是该种群在该环境中能达到的最大密度解析:在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时种内生物争夺资源和

20、空间最激烈,即 cd 段,A 错误;t3 后种群数量不能继续增长的原因主要是食物与空间不足、捕食者数量增多等,B 错误;K 值并非种群的最大密度,而是在该环境中能维持的最大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可以超过 K 值,D 错误。答案:C9种群数量在有环境阻力(非理想)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为“S”型增长曲线的其他表现方式(图中 dN/dt 表示种群增长速率;MSY 表示种群最大增长速率;N 表示种群数量;K 值表示环境容纳量)。下列有关该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种群数量达到 K/2 时,控制有害动物最为有效B在种群数量达到 K/2 时,dN/dt 最大,可以任意捕捞且不会影响种群再生C种群

21、数量超过 K/2 时,dN/dt 下降,会导致该种群的丰富度下降D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可以提高 K 值(环境容纳量),从而达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目的解析:控制有害动物应在种群数量达到 K/2 之前,故 A 错误;在种群数量达到 K/2 时可以进行适量捕捞,而不能任意捕捞,故 B 错误;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在种群中不存在丰富度,故 C 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濒危动植物最有效的措施,故 D 正确。答案:D考点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考点研析1实验原理(1)用液体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2)在理想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

22、J”型增长;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一定时期内,酵母菌种群呈“S”型增长。(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法。2探究步骤(1)将 10 mL 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2)将酵母菌接种到试管中的培养液中。(3)将试管放在 25 条件下培养。(4)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5)分析数据,画出曲线。3实验结果4注意事项(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2)显微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相邻两个边及其顶点的酵母菌。(3)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知能拓展 血细胞计数板的计

23、数(1)血细胞计数板(如图所示):血细胞计数板由一块厚玻璃片特制而成,其中央有两个计数室。每个计数室划分为 9个大方格(如图 A 所示),每个大方格的面积为 1 mm2,加盖玻片后的厚度为 0.1 mm。因此,每个大方格的容积为 0.1 mm3。另外,中央大方格以双线等分为 25 个中方格(如图 B 所示)。每个中方格又等分为 16 个小方格,供细胞计数用。(2)计算公式在计数时,先统计 5 个中方格(图 B 中深色区域所示)中的总菌数,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以 25,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 1 mL 菌液中的总菌数。设 5 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 A,菌液稀释倍数为 B,则

24、 0.1 mm3 菌液中的总菌数为(A/5)25B。已知 1 mL1 cm31 000 mm3,1 mL 菌液的总菌数(A/5)2510 000B50 000AB。命题探究命题点 实验原理及过程分析10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培养液不需要经过灭菌B计数前要轻轻振荡试管,否则实验数据会偏大C酵母菌密度过大时,可揭开盖玻片滴加无菌蒸馏水稀释D血球计数板使用结束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培养用具和培养液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计数前不振荡试管可能会使实验结果存在偏差,可能偏大或偏小;酵母菌密度过大时,稀释应在滴液之前操作;血球

25、计数板上有精密的刻度,使用后需用清水冲洗、晾干。D11下列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之前应振荡试管,有利于正确计数B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轻盖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C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量过多时,应将培养液按比例稀释处理D压在方格边上的酵母菌,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点的个体数滴加培养液的正确方法是: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的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B 错误。B结论语句要记牢易错易混辨析清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迁出率,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直接决定种群密

26、度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依据。3.“J”型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其特点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倍)增长(数学模型:NtN0t)。4.“S”型增长曲线成因: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从而使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直至平衡。5.在自然界中,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均会影响种群数量,故大多数种群数量总处于波动中。6.渔业捕捞中,让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的原因是: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的数量能迅速恢复,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样方法的适用对象和范围样方

27、法不仅能调查生物的种群密度,还能调查群落中植物的丰富度。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虫卵也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2)对“”的理解NtN0t,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1时,种群密度增大;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1时,种群密度减小。(3)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反之,K值会上升。(4)种群增长率增长速率增长率一定时间内增长的数量/初始数量;增长速率一定时间内增长的数量/时间。1(2018高考全国卷)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 S 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

28、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当空间、资源有限时,种群呈 S 型增长。林场空间、资源有限,老鼠种群的增长会由于密度增加而逐渐减慢。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由于鱼的大小不同等,单位水体中产量有可能相同。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 K值前,由于环境阻力逐渐增大,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D2(2017高考全国卷)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

29、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根据题干信息“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在用样方法调查时,选取的样方过小,可能导致收集到的数据较少,偶然性较大,因此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或者增加样方的数量,C、D 错误。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不需要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A 错误。B3(2017高考全国卷)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 S 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与

30、甲、乙、丙点相比,在丁点时捕获,捕获后使种群处于最大增长率附近,能达到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的目的。D4(2016高考全国卷)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

31、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所以 B 项错误、C 项正确、D 项错误。A 项所用方法为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不合题意。C5(2017高考全国卷)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型。(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

32、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解析:(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2)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的种间关系为捕食。(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答案:(1)J(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捕食(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word.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