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战2013高考历史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7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012高考】(2011年全国卷文综18)1603年,以为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2011年北京市文综21)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145%,地租涨幅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工业革命 殖民掠夺 奴隶贸易A B C D【答案】:D【解析】:项“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是在18世纪,项工业革命也开始于
2、18世纪;题中材料反映的1617世纪英国物价涨幅远远超过工资及地租涨幅,正是英国从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中攫取大量金银后钱贱物贵的结果。(2011年山东省文综15)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 B C D【答案】:B【解析】:直到20世纪初(题中1913年),由于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差别,美国人均GDP应超过英国,应是曲线;西、荷应低于英国,是曲线、;剩下只能是英国的曲线。(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3)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B讽刺洛克菲勒
3、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答案】:选D得3分;选A得2分;选B得1分;选C得0分。【解析】:选D准确地揭示了石油巨头洛克菲勒公司鲸吞全球石油暴利,并用助学美化自己、欺骗世人的本质;选A对这幅漫画本质的揭示不够完整;选B突出了这幅漫画的主体,但主题(主旨)表述错误;选C对这幅漫画的主体和主题的表述都错误。【答案】:C【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生产集中,A、B项因果关系错;本题不涉及轻重工业比例,排除D项;只能选C项,其中“电力工业”是新兴工业。(2011年上海市文综7)西亚某地区是世界古
4、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60005100年前那里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人工灌溉工程等文明成就,该地区大致位于今天的 A伊拉克 B伊朗 C埃及 D印度【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以前相对封闭、独立的几大文明区域,从题中表述,明确判断这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即A项所在地区。(2011年上海市文综12)如图深色部分反映的是19世纪末某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分布情况。综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
5、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
6、【解析】:(1)除材料一已经涉及到的政治结构(政治前提)之外,还要联系课本知识,指出英国工业的资金、劳动力、市场、技术等必备条件。(2011年天津市文综历史13(1)材料一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公里。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6分)(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9)工业年代
7、材料一: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 材料二: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英国1995199185美国247 2236中国32829819762印度2451768607材料三: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
8、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来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问题:(27分)(1)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2分)(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6分)(3)材料三中的丝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4分)(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15分) 20世纪初英荧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20世纪初超越英国答案3:分别描述各国产品的份额变化情况。(1分) 英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中国的份额不断下降其他答案。(0分)(3)答案1:从材料中找到两个变化。(4分) 工厂规模逐渐扩大;产品
9、对外销路逐渐畅通。 丝车数量从100部增至900部;从兜售到采办。答案2:从材料中找到一个变化。(2分) 工厂规模逐渐扩大其他答案。(O分)(4)【解析】:(1)根据材料一听图表归纳两次工业革命对英国工业革命的不同影响。(2)依据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准确描述材料二表格所反映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产量份额的变化。(3)简要概括材料三,主要从产品和规模两个方面简述其变化。(4)主要要求:叙述流畅、要点突出、联系广泛、论述充分。【2011高考】(2011年全国卷文综18)1603年,以为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
10、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2011年北京市文综21)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145%,地租涨幅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工业革命 殖民掠夺 奴隶贸易A B C D【答案】:D【解析】:项“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是在18世纪,项工业革命也开始于18世纪;题中材料反映的1617世纪英国物价涨幅远远超过工资及地租涨幅,正是英国从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中攫取大量金银后钱贱物贵的结果。(2011年山东省文综15)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11、,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 B C D【答案】:B【解析】:直到20世纪初(题中1913年),由于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差别,美国人均GDP应超过英国,应是曲线;西、荷应低于英国,是曲线、;剩下只能是英国的曲线。(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3)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答案】:选D得3分;选A得2分;选B得1分;选C得0分。【解析】:选D准确地揭示了石油巨头洛克菲勒公司鲸吞全球石油暴利,
12、并用助学美化自己、欺骗世人的本质;选A对这幅漫画本质的揭示不够完整;选B突出了这幅漫画的主体,但主题(主旨)表述错误;选C对这幅漫画的主体和主题的表述都错误。【答案】:C【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生产集中,A、B项因果关系错;本题不涉及轻重工业比例,排除D项;只能选C项,其中“电力工业”是新兴工业。(2011年上海市文综7)西亚某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60005100年前那里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人工灌溉工程等文明成就,该地区大致位于今天的A伊拉克 B伊朗 C埃及 D印度【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以前相对封闭、独立的几大文明区域,从题中表述,明确判断这是两河
13、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即A项所在地区。(2011年上海市文综12)如图深色部分反映的是19世纪末某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分布情况。综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
14、生的事情。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解析】:(1)除材料一已经涉及到的政治结构(政治前提)之外,还要联系课本知识,指出英国工业的资金、劳动力、市场、技术等必备条件。(2011年天津市文综历史13(1)材料一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
15、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公里。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6分)(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9)工业年代材料一: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 材料二: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英国1995199185美国247 2236中国3282
16、9819762印度2451768607材料三: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来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问题:(27分)(1)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2分)(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6分)(3)材料三中的丝厂经历了
17、怎样的变迁?(4分)(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15分) 20世纪初英荧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20世纪初超越英国答案3:分别描述各国产品的份额变化情况。(1分) 英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中国的份额不断下降其他答案。(0分)(3)答案1:从材料中找到两个变化。(4分) 工厂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对外销路逐渐畅通。 丝车数量从100部增至900部;从兜售到采办。答案2:从材料中找到一个变化。(2分) 工厂规模逐渐扩大其他答案。(O分)(4)【2010高考】1.(10年天津卷)5.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西方
18、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 B. C. D.答案:C 解析: 测量目标: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工业革命。分析:首届世界博览会展出的主要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排除。2.(10年北京卷)39(28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图12英国煤产量增长图(1)
19、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理解。第一问根据图示直接概括即可;第二问可以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发展的不同阶段能源的变化需求作答(木材等传统能源煤)。答案:变化:英国媒炭产量在1830年之后加速增长。 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3.(10年全国卷1)19.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
20、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4.(10年全国卷1)18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答案】A 【解析】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故B错;CD与题干不符5.(10年江苏卷)1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
21、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6(2009江苏历史14)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答案:C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步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一状况的改变主要源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C项是根本原因,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历
22、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发展的原因能力。还考查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7(2009辽宁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 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
23、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2)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2)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解析:第(1)小题是内涵式问题,纪念碑正面是评价麦哲伦的,原因是实现了人类历
24、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反面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依据是他击毙麦哲伦,维护了国家和民族利益。第(2)小题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要从文化遗址的重要功能,分析保护文化遗址的重要意义。8(2009广东卷16)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 承认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 民争夺之外D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牙的殖民成果拉丁美洲的巴西和非洲都得到承认。而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也得到了认可。A项是本质反映,故选A。B、C两项主要是从表象上去认知历史现象的,是不准确的表达。D
25、项与题意无关。【2008高考试题】1.(2008广东单科,20)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 ( )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2.(2008广东文基,31)17世纪,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是 ( )A.阿姆斯特丹B.伦敦C.威尼斯D.巴黎答案 A3.(2008广东文基,33)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 )A.蒸汽机B.轮船C.汽车D.电视机答案 C4.(2008广东理基,66)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于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 ( )A.法国B.葡萄牙C.西班牙D.荷
26、兰5.(2008山东,24)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图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 ( )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答案 C6.(2008江苏单科,1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斯蒂芬森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
27、来越大答案 A7.(2008海南单科,11)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第二次工业革命8.(2008海南单科,12)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 )A.18世纪中后期B.19世纪前期C.19世纪中后期D.20世纪前期答案 C
28、9.(2008海南单科,15)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A.垄断贸易的要求B.商品输出的要求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D.资本输出的要求答案 B10.(2008全国,20)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831年占1/4,18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化进程加速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C.对外移民的增加D.工业化
29、的快速推进11.(2008上海综合,11)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具的改进。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 )A.瓦特B.斯蒂芬逊C.富尔顿D.莱特兄弟答案 B12.(2008重庆, 14)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答案 A13.(2008重庆,22)下图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欧美四国在世界工业总量中的比重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B.各国工业
30、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答案 B14.(2008上海春季,7)下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 )A.石油化工业大发展 B.飞机制造业大发展C.斯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答案 D15.(2007广东单科,17)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答案 D1
31、6.(2007广东单科,19)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业化B.殖民战争C.资产阶级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 A17.(2007广东文基,30)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 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 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 )A.蒸汽机的推广B.相对论的提出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答案 A18.(2007上海文综,11)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国家数量(艘)15001599(年)16001700(年)17011800(年)葡萄牙7
32、05371196荷兰6517702950英格兰-8111865欧洲合计77031616661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A. 16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B. 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开辟新航路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的趋势19.(2007上海文综,12)下图白色部分反映的是某一时期西方人所认识的世界。运用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认识应该出现于 ( )A.新航路开辟以后B.英国工业革命后C.国际联盟成立后D.冷战格局出现后答案 A20.(2007北京文综,20
33、)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B.世界各地大体处于隔绝闭塞状态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答案 B21.(2007北京文综,22)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 )A.哈格里夫斯史蒂芬孙卡尔本茨B.人工动力蒸汽动力燃油动力C.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 C22.(2007全国文综,23)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
34、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23.(2006江苏,18)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答案
35、 D二、非选择题24.(2008四川非延考区,37)(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8141835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布增加了62倍,同期印度输往英国的棉布减少了四分之三。1840年英国下议院特别委员会询问英国商人麦尔维尔“英国工业是不是已经取代了印度的手工业”时,后者说:“是的,在很大程度上。”“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想,基本上是从1814年起。”“英国工业排挤了印度工业是不是说印度现在的供应主要依靠英国厂家的商品?”“我认为是这样我毫不怀疑,他们的重大灾难主要是由于英国工业打乱了印度的工业。”摘编自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开始在印度兴办较大规模的
36、工厂,印度人很快跟进,棉纺织业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部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印度纺织厂增加到264个,绝大部分属于印资。印度工厂生产的棉布和进口棉布在国内棉布消费总量中的比重,19011902年度分别为11.9%、62.7%,19111912年度分别为23.3%、54%。但是,这一时期印度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印度作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性质。摘编自林承节殖民主义史,南亚卷材料三 19131918年外国输华棉纺织品总值变化表(单位:千关两)年份棉纱棉织品191372 537109 882191467 091111 168191568 41580 885191663 97772 7051
37、91766 50193 449191855 57395 807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印度的统治(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棉纺织业“取代”印度棉纺织业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期以后印度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31918年外国棉纺织品向中国出口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其原因。(4)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答案 (1)印度棉纺织业仍停留在手工生产阶段;工业革命后,英国棉纺织业采用机器生产,产量剧增,质优价廉。(2)棉纺织业是印度民族工业的主要部门
38、,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得到迅速发展;印度仍是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民族工业仍然处于从属地位。(3)趋势:出口额虽有起伏,总体呈下降趋势。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民族资本的外来竞争减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解除了对民族资本的束缚;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民族资本发展的政策;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4)英国的殖民侵略与扩张给印度等亚洲国家造成了沉重灾难,但客观上打破了这些国家的传统社会结构,将其纳入世界市场;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变革,导致亚洲的觉醒,走上了民族独立的道路。 25.(2007上海单科,36)阅读下列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六便士问题:你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如何?答案 本题采用分层评分法,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第二层次:仅给出结论,未利用任何材料进行论证。第三层次:给出结论,并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第四层次:利用材料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第五层次:利用材料综合不同角度进行充分论证。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