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与比较具体的劳动教育措施。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渗透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礼仪制度、学校教育、家训家风等途径实现,使人民
2、在“日用而不知”的状态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为当今的劳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中国传统社会保留着耕读结合的优良传统,普通人家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之余也读书学习。在历代私学教育中,一直有不间断的耕读结合的教育传统。清代张履祥认为,把农耕与读书结合起来,专心勤于农桑劳作,不仅能供给国家的赋税徭役,满足家庭日常所需,还能杜绝不法行为。人们在农闲时间读书,可以明白事理、修身立世。耕读结合不仅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加强了对人民的劳动教育,稳定了社会秩序。如今,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耕读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太可能,但其理念值得发扬。如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从事力所能及的劳
3、动,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树立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思想观念,在劳动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目的。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门机构推行劳动教育,但中华民族却能够形成勤劳的优良传统,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套劳动教育的规范和制度。礼记等记载了一些劳动教育的规范。例如,内则有言:“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制度,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关于劳动教育的制度设计,教育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定关于劳动教育的具体方案,让学生劳动教育有法可依、有例可循。通过明确劳动教育规范,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使劳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在全社会普及。在劳
4、动教育推广方面,身体力行的劳动示范远比理论说教更有效。我国古代有许多劳动教育的典范人物,如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非常重视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颜氏家训治家有云:“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要想推行教化,就需要典范人物自上而下率先垂范。想让子女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劳动。清代曾国藩也是劳动教育的典范。他虽然军务繁忙,但仍然利用空闲时间带领子女参加劳动。如今,我们也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评选劳动模范人物并大力宣传这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示范效应,带动群众积极参加劳动。中国古代劳动教育能够深入人心,与各种不同类型
5、的教材分不开。中国古代的家训、诗歌中有很多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这些著名的蒙学读物,也有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内容。例如,三字经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弟子规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千字文有“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这些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记忆,普及性强,易被学生接受并长期诵读。如今,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的做法,选取古代文献中一些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内容,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和劳动教育的目的,编写成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的劳动教育读本,进行宣传推广,实现劳动教育大众化的目的。(摘编自崔海亮我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现代启示)1.下列关于我国传统劳动
6、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自古就有耕读结合的传统,它能满足家庭日常所需,并彻底消灭社会上的不法行为。B.中华民族能够形成勤劳的优良传统,是因为礼记所载的劳动教育规范推行了劳动教育。C.颜之推等人认为家长的劳动示范作用很大,所以特别重视家长在劳动方面给子女做榜样。D.著名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颜氏家训等的广泛传播,使劳动观念能够深入人心。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是总分结构,分的部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B.文章引用张履祥的说法,论证了劳动教育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的观点。C.文章为强化家长应在劳动方面以身
7、作则的观点,举了曾国藩带领子女劳动的事例。D.文章主体部分的各个层次,均是先论述古代再着眼于当今,彰显了关注现实的立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劳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对今天的劳动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应该全面继承。B.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使之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有增强其体质、改变其观念之功。C.制定明确的劳动教育规范,动员全社会力量,对于普及劳动教育理念而言必不可少。D.弟子规等能使劳动教育理念普及开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容简明,便于记诵。(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青海湖王保忠原以为,如同那些司空见惯了的,青海湖也不过
8、是或绿或蓝的一碗水,及至遇见,面对了,凝视了,湖边走过了,湖心泛舟了,才知道想象被颠覆只是瞬间的事。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发生了,传说中的一见钟情。而我们语词的仓库,贫穷得只剩了唯一的“啊”,甚至连这个叹词都卡在了声道。就是这样,青海湖的美,远高于我们的表达。就是这样,她给我们的震撼,早超出了心灵的边际。伸出双手,试着拥抱这一片汪洋、蔚蓝。我是在追着黄河走的路上,蓦地记起青海湖的,但直到快接近时,这湖在我头脑里仍是一碗水的概念。仅有的一点儿印象,也只是从前抽过几支这个牌子的香烟,早已淡淡随风而逝了。之所以决定来看一看,是因为这湖与那河有一丝久远的牵扯。成形前的湖,本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后来,其东南侧隆
9、起了日月山,河道被阻,并由东而西倒流,形成了这片湖海。那倒流的一段,便是如今的倒淌河。至此,青海湖彻底封闭起来,再没有了与别的河海亲近的机会,成了高原的一口井,内陆的一只孤独的眼睛。昨天的行旅中,我已匆匆拜访了著名的日月山。4000米以上的海拔,非常低的气温,硬硬的风撕扯着披在日月二亭身上的经幡,并将不期而至的细雨变成了铁片似的雪花,使得游客惊慌失措,东奔西跑。古称赤岭的日月山,是内地入藏的必经之道,也是大唐王朝和吐蕃的分界线。据说文成公主奉父王唐太宗之命,进藏和亲路过此处,看到岭的东西判若两个世界,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但想到重任在身,便将随身带的据说可以看见家乡景色的“日月宝镜”扔在了前面的小
10、山上,然后擦干泪水,毅然西行。后人便将赤岭称作日月山。有人说,倒淌河是文成公主的泪水汇成的。也有人说,公主的日月宝镜滚落到山下,便化作了青海湖。然而,青海湖的“神性”并不仅仅限于此,多少年来,她早是环湖民族心目中的神海、圣海。每年,他们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海”仪式,祈愿天人合一,海湖不息,蔚蓝如初。我从南山那边转过来时,远远就看见了湖的一角,以为是空灵的天宇落到了地上,心里先生出了惊讶。止住步,随一些游人攀向路边的山包,居然有高原反应,但适应后,视线还是急迫地扑了过去。刚刚,青海湖想必是经历了一场骤雨,湖的上空,我们的头顶上,黑压压漫着浓厚的云,可以用刀子一块一块割下来的那种。天边却散出光
11、亮来,并渐渐上升、扩展。黑云下,是澄澈如镜的青海湖。从南山的坡上盘下,走走停停,路两边追着我们的油菜花,一直镶到了湖边。这是人类的画品,而湖则是大自然的杰作,前者金黄,后者蔚蓝,黄亮得早已让我们的视觉疲劳,蔚蓝则如铜号让我们的听觉振奋。而之前在山包上看到的浓厚黑云,早已退去,退出一个赤子般的蓝天。受过洗礼的天和湖,如此新鲜,恍若初见。湖的北边、东边,站着深蓝的山,很近,其实却很远。西边更远处,是无边无际的海,无边无际的湖。在她的浩瀚前,你感到自己的卑微;在她的澄澈前,你感到自己的污浊;在她的纯粹前,你感到自己的芜杂。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青海湖?倘若,是厌倦和嫌弃了拥堵、嘈杂和污浊的城市,就该明白
12、:我们在寻找清洁的同时,也带来了尾气和污浊,多少年之后,这一片湖还会纯粹如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之时吗?如果不是,那么将来,我们又从哪里去寻找一片蔚蓝的依靠?现在,且让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接受那一排排从远山推过来的白色波浪的抚摸或敲打吧。这也许很有必要。抚摸或敲打之后,那个被卡在声道的叹词可能就会吐出来。然后,我们该做的事是,放弃拥抱,默默离开。(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文章中两次提到青海湖仅仅是小小的“一碗水”,运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后面对青海湖的美的描写和赞叹。B.文章叙述文成公主人藏的事,从传说的角度解说了青海湖的来历,
13、表现了青海湖的“神性”,也使文章带有了较浓的文化气息。C.“成了高原的一口井,内陆的一只孤独的眼睛”一句中,“井”的比喻突出了青海湖的深邃,“眼睛”的比喻则突出了它的明亮。D.“在她的浩瀚前”引起的一段,将人和青海湖作对比,旨在强调人的卑微、污浊、芜杂,这是作者面对青海湖自惭形秽的原因。5.请简要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要求:第句从句式角度,第句从修辞角度。(6分)6.请阐释结尾段的含义并分析其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
14、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节选自登泰山记)7.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以:在。B.越长城之限 限:界限。C.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遂:于是。D.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烛:蜡烛。8.下
15、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在文中指的是清朝的京城北京。B.丁未,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来纪年纪月纪日,文中是纪月。C.知府,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府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府比县高一级。D.郦道元,北魏时人,地理学家,其所写的水经注是地理学巨著。9.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望”字领起了全句,由“望”字可知后面所描绘的景象基本上是远景。B.“晚日照城郭”虽然仅仅是一般性描述,却能引发读者对其美景的想象。C.“画”这个喻体不是具体的画作,所以很难让读者感受汶水、徂徕之美。D.“若带”的比喻十分生动地表现出了停留在
16、半山腰的云的形象特点。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冒着风雪,在冰滑的山路上登泰山,足见其对泰山景观的喜爱之情。B.“其级七千有余”的介绍,借写山路石阶之多,暗示出攀登泰山的艰难。C.作者详细交代了自己的行程:既有到泰安前的路线,又有登泰山的经过。D.文段既描述今日泰山,又补叙古代相关知识,古今结合,文化气息很浓。(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喜雨亭记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
17、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
18、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雨麦于岐山之阳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B.乙卯乃雨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C.而吾亭适成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D.以属客而告之 举匏樽以相属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B.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C.无麦无禾
19、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D.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揭示了为喜雨亭命名的依据:有了喜事,就以之为事物命名是古已有之的惯例。作者用周公、汉武、叔孙的例子进行了论证。B.文章第三段借问答表现得雨之欢乐:作者以“不雨”会怎样问客,客则答将要发生严重饥荒、出现很多盗贼,这就反衬了有雨的好处。C.文章末段运用对比突出了下雨的意义:苍天下珍珠,寒者不能把它们当衣服;苍天下美玉,饥者不能把它们当食物;只有下雨才有作用。D.
20、本文多处运用排比句,如“周公得禾”等三句,“官吏相与庆于庭”等三句,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和文章的艺术表现力。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2)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琵琶行的节选部分,完成1516题。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15.下列对这几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弟走”两句,一写亲人离散,一写容颜渐衰,写出了琵琶女生活遭遇的变化
21、。B.“门前冷落鞍马稀”描述了琵琶女的境况:色衰后,再也没有人来听其弹奏。C.“重利轻别离”揭示了商人的价值观念,这决定了琵琶女必定时常独守空船。D.琵琶女梦见“少年事”,不禁联想到当今的情况,今昔的对比让她伤心落泪。16.这几句诗表达了琵琶女怎样的思想感情?“绕船月明江水寒”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 ”的原因是心思浮躁,这就与蚯蚓的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心思专一形成了鲜明对比。(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两句,描述了他乘小船悠悠然越过浩瀚江面的情景,表现了游赤壁的快乐
22、。(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一句以比喻修辞写出了刘裕北伐的气势如虹,而“ ”一句写的则是刘义隆草草北伐的失败结局。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乡土中国的节选文字,完成1822题。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不可能。人类生儿育女, 。一块地上只需几代人的繁殖,人口就会到达( )点。过剩的人口自然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行( )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生存的土地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 ,也就在各式各样的命运下被淘汰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
23、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土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并不是孤立和隔膜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把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作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如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 。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 )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 )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里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
24、原因了。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饱和 开辟 充分 聚集 B.饱和 耕种 充沛 集中C.临界 耕种 充分 集中 D.临界 开辟 充沛 聚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并不是孤立和隔膜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B.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把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作为单位的。C.并不是孤立和隔膜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把住在一处的集团作为单位的。D.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闻一多的红烛化用“蜡炬”这一古典意象,
25、赋予它新的含义。B.汉语中的词语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家族”且成系统的。C.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D.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曾引起许许多多人情感的共鸣。2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根据语境,分析以下两个比喻句表现了中国乡村人口的什么特点。(5分)(1)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2)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最近,一款神奇的作业灯登场了。它有两个摄像头,一个紧盯着孩子的作业本,另一个可以盯着孩子的
26、面部表情。这样,在做作业的时候,如果孩子把“鸟”写成“乌”,家长哪怕在千里之外,仍能大喝一声。孩子若想愣神儿,没门儿;想揉揉眼睛玩玩笔,一句“集中注意力”保准会扔过来。可以理解,这款产品能给一些因为工作和生活远离孩子的家长提供慧眼,实现远程陪伴。不过,这真的可以让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学习吗?类似的监管工具频频亮相,引起了同学们的议论。有人认为确实能达到良好效果;有人认为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有人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封信给那些使用监管工具的家长,谈谈你的看法。落款一律用“明华”。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