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因意象悟意境,入意境明情感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这些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扣住诗歌形象是鉴赏诗歌、感受诗情、领悟诗意、体会诗境的基本途径。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高考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考查,主要包括概括形象的特点、赏析诗歌中的形象、概括或描述诗歌中的画面、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等。高考考查重点放在景物形象(即意象)上,意境分析是诗歌鉴赏中的难点。目录叁事物形象贰景物形象壹人物形象人物形象01 01 鉴赏人物形象题型解读 设问方式 高考对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2、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2)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3)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4)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等;考查方式一般是主观题;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和诗人自己,即抒情主人公的形象。1.(2019浙江卷)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2.(2017全国卷)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3.(山东卷)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江苏卷)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5.(重庆卷)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在我们
3、学过的诗歌中,出现过的诗人形象都有哪些特点?人物形象的分类 分类 形象类别 具体分析 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缠绵悱恻、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边关将士的形象。诗人自 我形象 蔑视权贵、傲岸不羁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是推己及人,这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情山水、
4、归隐田园 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的喜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塑造了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词人坚决主张抗金,而又反对冒进轻敌的思想,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友人送别、思念故乡 如许浑的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诗人与朋友难舍难分,心中无限惆怅。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及其特征(抄写记忆)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及其特征 检测:他们是什么
5、样的形象?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7.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8.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10.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结论:在 一句中,我看到一个 的形象。检测:他们是什么样的形象?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
6、得开心颜。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7.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8.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10.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矢志报国 归隐田园 忧国忧民 思家思亲 傲岸不屈 儿女情长 老当益壮 隐逸潇洒 乐观积极 百无聊赖 结论:在 一句中,我看到一个 的形象。人物形象 有什么特征 矢志报国 归隐田园 忧国忧民 思家思亲 傲岸不屈 儿女情长 老当益壮 怀才不遇 怡然自得 乐观积极 百无聊赖 写了谁 诗人自己 作品刻画的人物 从哪里看出 1.神态、心理、行动、处境、情感、语言、愿望、喜好 2.知人论世,参考题目、作者生平、诗下注释。3
7、.诗中所写何景?所叙何事?以景衬情,以事写人。为什么写 作者在该形象上寄寓的情感、理想、追求、品质等。真题引路,规范答题 鉴赏人物形象答题步骤 第一步,概括形象,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性格身份)如为国杀敌的边关将士形象,或写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清高脱俗等。第二步,分析文本,(结合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如何塑造的形象。即阐述为什么是这种特点,从诗中的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第三步,指明作用,联系情感、主旨分析诗歌塑造形象的作用或意义。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表达诗歌主旨有什么作用。参考句式 这首诗歌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诗歌通过()(如语言/手法/内容等)抒发/体现
8、/表现了作者/诗人/词人/主人公()的情感/态度/情操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译文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但是到了秋天也没有开花。敲门后未曾听到一声犬吠,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邻人回答他是到山里去了,归来时怕是要黄昏时分了。【赏析】“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是说陆羽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的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陆羽的新居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沿着野外小径,直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开始两句,颇有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9、喧”的隐士风格。“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点出诗人造访的时间是在清爽的秋天,自然平淡。陆羽住宅外的菊花,大概是迁来以后刚刚才种上的,所以虽然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这两句一为转折,一为承接;用陶诗之典,一为正用,一为反用,却都表现了环境的幽僻。至此,一个超尘绝俗的隐士形象已如在眼前,而诗人访友的兴致亦侧面点出。“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说诗人又去敲陆羽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一方面,见出对陆羽的思慕,表明相访不遇之惆怅;另一方面,则借西家之口,衬托出陆羽高蹈尘外的形象,表明二人相契之根由。同时对诗中
10、所描写的对象即陆羽,并未给予任何直接的刻画,但其品格却呼之欲出,这也正符合禅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旨。“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是邻人的回答: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这两句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的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恰为同趣。“每日斜”的“每”字,活脱脱地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羽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和怪异的神态,这就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这首诗前半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后半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而最终还是为了咏人。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全诗四十字,
11、语言清空如话,不加雕饰,吐属自然,流畅潇洒,别有隽味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 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概括形象具体分析形象意义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
12、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译文:自己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赏析】这首诗原题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描写了东山雪后阳光朗照的美丽景象。诗人在题目中用最爱二字,直接表达了自己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第一句只知逐胜忽忘寒,写自己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第二句小立春风夕照间写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这两句写诗人不惧寒冷,寻觅美景,立于
13、风中,在夕阳中欣赏美景的形象,把一个因爱美景而不顾寒冷的痴人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第三句最爱东山晴后雪直言自己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本诗语言浅俗,但用字讲究。尤其是第四句软红光里涌银山,则为全诗最妙的景语,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其中软字写出白雪映照下的夕阳红光,是那么的柔和细微,赋予夕阳光芒以形象的触觉,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好。另一个涌字则把白雪覆盖的群山在夕阳之下闪耀光芒,在视觉上产生向自己涌动而来的动态感描绘出来,有化静为动的奇功。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
14、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诗中的诗人是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形象。诗人通过动作与心理描写,写自己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看见夕阳普照,白雪覆盖的群山涌动而来。表达了东山雪景深深的喜爱之情。概括形象具体分析形象意义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 曾宰西畿j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译文: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现在冒着
15、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衣衫单薄,难御寒风。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赏析】首联说,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说明人没有贪污腐败,非常清廉。颔联是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目的是为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这说明了他的志向。后两联是作者的推测与想象。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关风雪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艰险。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
16、,不拘小节。尾联是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这也是为了说明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此诗所刻画的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 曾宰西畿j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诗中的邹明府是一个是清正廉洁的官员形象。诗人通过写他三年县令
17、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表达了对其清廉品德的敬佩与赞美之情。概括形象具体分析形象意义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 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赏析】诗的首联写龙武李将军居住的环境、氛围。地位、身份显贵的大将军,不住在繁华、热闹的通衢街市,而是选择了僻静的里巷;门前无达官贵人车水马龙往来,而是冷冷静静如同闲居人家一般。两句简洁的描写,暗示了主人公的爱好、情趣,为下文正面描写作了铺垫。颔联写主人公
18、室内收藏的书画。苍翠、挺拔的竹子,被视为高风亮节的象征,文人雅士往往以此自况。主人公本为一员武将,粗豪刚猛、叱咤风云,这是一般武将的本色。但在作者的笔下,本诗主人公却具有文人的爱好和情趣。主人公收藏书画,并非装点门面,附庸风雅。“重装墨画”,描写出主人公因经常观赏墨画,不得不一再加以装潢,以免破损。“长著香薰”,写在夏秋书虫活跃之际,主人公特意焚香除虫,以保护书籍。两句揭示出主人公对书画极为珍视,精心爱护的心情,这正是文人学士的心态,而非附庸风雅的纠纠武夫所能有。颈联进一步写主人公的个性。“语笑侍儿知礼数”,这句写在爱好诗文书画的主人公的感染下,将门中的侍儿仆役也知书达礼,即使出语欢笑,仍能合
19、乎礼节分寸。写侍儿仆役的表现,其实还是在进一步刻画主人公。主人公怎样呢?“吟哦野客任狂疏”。吟哦诗文,犹如不为礼数所拘束的野老那样,率真任性抒发自己的疏狂之气。主人公毕竟是武将,绝未因爱好诗文,就变成了一个地道的文人,而丧失了固有的粗豪之气概。“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最爱读的依然是与自己气息相通的英雄传略。这类作品,使他兴奋和自豪,但却未自傲,相反,自以为功勋未必比得上别人。仍然具有文人应有的谦虚。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 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
20、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结语 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对其的描绘可以是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也可以是一些意象、一件事情、一个典故,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读者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一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