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25.84KB ,
资源ID:642251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225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优指导》2017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从唐到清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优指导》2017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从唐到清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x

1、3.从唐到清的政治制度考点规范练第6页一、选择题1.“汉世宰相权重而体制亦崇。自东汉以后,其权乃移于尚书。魏晋以后,又移于中书。唐宋以后,又移于其门下。”中国制度史(下)相权不断转移的实质是()A.君权不断限制和侵夺相权B.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弱化C.三省制经历漫长的演变过程D.中央国家机关逐步完善导学号13300816答案:A解析:题眼是汉代宰相位高权重,后来其权力不断转移。设问是“转移的实质”,能转移相权的只有君权,故正确答案为A项。2.晋书段灼传中记载:“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下列言论与材料内容相呼应的是()A.大人世及以为礼B

2、.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C.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D.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答案:B3.唐太宗一次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A.匡正皇帝的过失B.传达执行皇帝意旨C.替皇帝草拟政令D.审批决策机要事务答案:A4.(2015河北衡水三调)新唐书卷82载:“唐自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此材料说明唐中叶后()A.广泛实行分封制B.宗室未能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

3、C.皇位继承较稳固D.皇室子孙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宗室子孙“实与匹夫不异”,“亦不能为王室轩轾”,故正确答案为B项。5.旧唐书王起传说:“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A.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的地位B.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C.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D.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导学号13300817答案:D解析:因科举考试存在“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状况,最后在王起的建议下,采取了“据所考杂

4、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的措施,由此可知D项正确。6.(2015陕西渭南一模)唐长儒指出:“唐代科举中最重要的进士、明经两项科目,从形式上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时被举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材料表明科举制()A.使君主专制得到加强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C.加强了思想的统一D.促进了政治的发展答案:B7.据文献通考记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A.相权被进一步削弱B.内朝、外朝分工明确C.内阁制初步确立

5、D.政事堂与枢密院分掌实权导学号13300818答案:A8.宋史职官志一:“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同掌规谏讽谕。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下列结论较为合理的是()A.谏官保证宋代政治清明B.谏官的设立不利于专制皇权C.谏官种类繁多造成冗官D.谏官的谏议减少了行政失误答案:D9.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B.君主专制的膨胀C.监察制度的弱化D.谏议制度的消亡答案:A解析:中央与地方是一对矛盾,地方事权分化意味着中央权力的强化。10.13

6、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真空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府机构C.提高中央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导学号13300819答案:D解析:从题干给出的材料看,通政使司先是取得中书省的部分事权,后又越过中书省直接与皇帝接触,这样,中书省的相权遭削弱,皇帝的掌控权力大大加强,故正确答案为D项。11.(明英宗)“正统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清王士稹池北偶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A.确立三公制B.建立三省制

7、C.废除丞相制D.设立军机处答案:C12.姚文栋军机故事云:“嘉庆四年,御史何元琅奏请酌改军机处名目一折,内称军机处承办一切军务,与兵部之专司戎政者不同。现在军务已告蒇,似应更改名目,以应偃武之隆。”此事反映了军机处()A.与兵部的职能相互重叠B.已演变为一个综合政务机构C.其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满D.已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导学号13300820答案:B二、非选择题13.科举制是中国人制度创新的典范;科举寄托者社会各方面的期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

8、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材料二有关科举制的宣传材料两则: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汪洙神童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溧,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愁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宋真宗劝学诗材料三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

9、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刘海峰科举学导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科举取士考查士人哪几个方面的能力。(2)根据材料二可知,宋朝产生了怎样的社会风气和观念?对于这些观念,你怎样评价?(3)“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的制度根源是什么?材料三中认为科举制“一再起死回生”的原因是什么?(4)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说明科举制的影响。参考答案:(1)熟练掌握经典的能力;文学能力;对时事的分析、解决能力。(2)风气:重视读书和教育,重视文化。观念:读书高贵,读书是进身之阶,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评价:一方面有利于教

10、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读书讲究实用、功利主义,容易产生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3)宗法制。科举制具有公平、公正,调节社会秩序的特点。(4)科举制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官吏,提高官员素质;科举制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具有公平性,有利于调节社会秩序;科举制也有局限性。14.(2015哈师大附中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占领云南,至此,除福建厦门、金门等地还在忠于明朝的郑成功手中外,清朝已经拥有明朝的全部疆域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塽投降。次年,清朝在台湾设府、县、总兵等官,隶属于福建省。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11、康熙帝亲征,大破噶尔丹军,收复了蒙古高原,内外蒙古完全统一于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册封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五世班禅被封为“班禅额尔德尼”。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得到了清朝的正式承认,清朝在西藏的统治也得到确立。雍正六年(1782年),清朝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办事大臣衙门,统率驻藏官兵,督导地方行政。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攻灭大小和卓木,天山南路也告平定,清朝统一中国的大业至此完成。康熙二十八年(1698年),清朝与俄国订立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是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条约,规定了东起额尔古纳河及其支流开拉哩河西至沙必乃达巴汉(原苏联西萨彦岭西北)的边界走向。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途径。(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统一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1)途径:武力推翻明朝,奠定基本疆域;消除割据政权,设立行政机构;平定分裂势力;册封少数民族宗教领袖,巩固边疆统治;反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实行政治联姻。(2)影响:对现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做出重要贡献;奠定了我国今天疆域的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边疆,加强了国防;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