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938KB ,
资源ID:641956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195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Na 23 Ca 40 Al 27 Cl 35.5 Cu 64 Fe 56 Mg 24 Zn 65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电影流浪地球中为了拯救地球而点燃了木星大气,木星大气中含有H2和He。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H和He都是短周期元素B. H和He都是主族元素C. 3He和4He是同种元素D. H和H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H是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第IA的元素;He是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第零族的元素。

2、【详解】A. H和He都是第一周期的元素,因此属于短周期元素,A项正确;B. H是主族元素、He是稀有气体元素,不都属于主族元素,B项错误;C. 3He和4He是同属于氦元素中的不同核素,属于同位素,C项正确;D. H和He的核外均有1个电子层,电子层上有两个电子,D项正确;答案应选B。2.下列对于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解,错误的是A. 化学过程中同时存在物质和能量的变化B. 凡是能量变化一定发生在化学变化中C. 化学反应中同时存在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D. 能量的释放和吸收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A. 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都会伴随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A项正确;B. 化学变化过程

3、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B项错误;C. 化学反应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所有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C项正确;D. 能量的释放和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如果物质没有变化,就不能引发能量的变化,D项正确;答案应选B。3.我国有广阔的海洋国土,海水可以发展海水综合利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H2O分子中含有共价键B. 海水养殖得到的贝壳可以生产CaO,CaO中含有离子键C. NaCl中含有的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层数

4、不同D. 从海水中得到由Na35Cl和Na37Cl组成的氯化钠是混合物【答案】D【解析】【详解】A. H2O分子中含有2条H-O共价键,A项正确;B. 海水养殖得到的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aO,CaO中Ca2+与O2-之间存在离子键,B项正确;C. NaCl中含有的两种微粒Na+的核外电子层数为2层、Cl的核外电子层数为3层,不相同,C项正确;D. 因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按一定的丰度比例存在于自然界的氯元素中,因此从海水中得到由Na35Cl和Na37Cl组成的氯化钠并非混合物,而是纯净物,D项错误;答案应选D。4.下列说法不符合I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A

5、. 易形成1价离子B.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 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D. 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答案】C【解析】【分析】第 IA族元素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易失去电子而形成1价离子,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附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以此解题。【详解】A.第 IA族元素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易失去电子而形成1价离子,A项正确;B.第IA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项正确;C.第IA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C项错误;D.第IA族元素从上到下随

6、着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D项正确;答案应选C。5.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个数是酸碱中和反应碳和水蒸气高温生成CO和H2的反应NH4Cl固体和Ba(OH)28H2O固体的反应铝热反应Na与水的反应铁在Cl2中燃烧Mg和CO2的反应A. 2B. 3C. 4D. 5【答案】D【解析】【分析】高中阶段常见的吸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CO、H2还原金属氧化物、NH4Cl晶体与Ba(OH)28H2O的反应、大多数盐的水解反应、少数化合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酸碱中和的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燃烧反应,爆炸反应,铝热反应。以此答题。【详解】

7、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碳和水蒸气高温生成CO和H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的反应为吸热反应;铝热反应为大量放热的反应;Na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铁在Cl2中燃烧的反应为放热反应;Mg和CO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属于放热反应的个数是5个,答案应选D。6.下列关于能量和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热都能用实验方法测量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焓变和反应热是同一概念D. 水蒸气到水是放热过程,但不属于放热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 并非所有反应热都能用实验方法测量,有些反应进行程度不易控制如工业制氨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该反应

8、的反应热需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A项错误;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除可表现为热能,还通常可转化为光能和电能等,B项错误;C. 焓变是恒压时的反应热,如一个化学反应在标况下开始进行,反应完全后又回到标况下,整个过程的反应热就是焓变,因此焓变是一种特殊的反应热,C项错误;D. 水蒸气到水会释放能量,因此该过程为放热过程,因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不属于化学反应,D项正确;答案应选D。7.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用虚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AAA第2周期B第3周期 Si第4周期Ge第5周期SbTe第6周期PoAtA. 元素是Al,具有两性B. 元素是最外层有6个电子C.

9、虚线左下方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D. 在虚线的右上方,可寻找耐高温材料【答案】C【解析】【分析】元素是Al、元素是As。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一条金属、非金属交界线,在交界线附近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在过渡金属元素部分可以找到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或制催化剂的材料;在交界线的右上方为非金属元素,可寻找制造农药的材料。据此答题。【详解】A. 元素是Al为金属,虽然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但不能称其为两性,A项错误;B. 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因此元素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B项错误;C.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虚线左下方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C项正确;D. 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为金属材料

10、,一般具有较强的金属性,大多属于过渡金属元素,在虚线的右上方为非金属元素,可寻找制造农药的材料,D项错误;答案应选C。8.在如图所示的微粒中,只能形成离子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能形成离子键的微粒为阴阳离子,因此需要找到上述能表示离子结构的示意图。离子结构的示意图的特点为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同,以此解题。【详解】A. 表示的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A项错误;B. 表示钠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用于形成离子键,B项正确;C. 表示的是氟原子结构示意图,C项错误;D. 表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D项错误;答案应选B。9.下列对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 2SO

11、3(g) H1a kJ/mol(a0)的描述,错误的是A. 该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a值发生变化B. 将方程式的系数缩小1/2,则新方程式的H1/2H1C. 该方程式的逆反应H0D. 开始时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达平衡时,放出a kJ的热量【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所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的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表示的是物质的物质的量,所以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对相同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反应热H也不同。在相同条件(温度、压强),相同物质的化学反应(互逆反

12、应,不一定是可逆反应),正向进行的反应和逆向进行的反应,其反应热H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以此解题。【详解】A. 该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也会发生变化,反应热的数值a就会随之发生变化,A项正确;B. 将方程式的系数缩小1/2,则新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也会随着方程式的系数缩小1/2,因此H1/2H1,B项正确;C. 可逆反应中,对同一反应,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因此该方程式的逆反应H0,C项正确;D. 开始时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因该反应可逆,不能进行彻底,因此达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a kJ,D项错误;答案应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

1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范及可逆反应中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反应中,反应热表达的是当1mol该反应完全进行时所发生的能量变化,但由于可逆无法进行彻底,因此通常达平衡时的能量变化要比该反应热数值小。10.某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C(金刚石s)C(石墨s) H0B.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C(石墨s)C(金刚石s) HE2E1D. 断开1 mol石墨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断开1 mol金刚石中化学键的能量【答案】A【解析】【详解】A. 石墨的总能量小于金刚石的总能量,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因此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放热反应,H0,即C(金刚石s)

14、C(石墨s) H0,A项正确;B. 石墨的总能量小于金刚石的总能量,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项错误;C. C(石墨s)C(金刚石s) 计算反应热时HE产物- E反应物E1E2,C项错误;D. 石墨的总能量小于金刚石的总能量,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因此石墨的键能大于金刚石的键能,即断开1 mol石墨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断开1 mol金刚石中化学键的能量,D项错误;答案选A。11.116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Lv属于金属元素B. Lv位于第七周期C. Lv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D. Lv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6【答案】D【解析】【详解】A.从名称上看, Lv

15、属于金属元素,A项正确;B.因第七周期的原子序数为87-118,因此原子序数为116的 Lv位于第七周期,B项正确;C. 从原子序数上看,Lv距离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仅差2,因此为第VIA元素原子,故其最外层有6个电子,C项正确;D. 116为Lv的原子序数,并非相对原子质量,D项错误;答案选D。12.已知H(aq)OH(aq) H2O(l) H57.3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用稀CH3COOH(aq)和稀NaOH(aq)生成1 mol H2O(l)时,反应热为H1,H1HB. 用含1 mol HCl的稀HCl(aq)和40 g NaOH固体反应生成1 mol H2O(l)

16、时,反应热为H1,H1HC. 含1 mol H2SO4的稀溶液和含1 mol Ba(OH)2的稀溶液完全反应,放出57.3 kJ的热量D. 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A【解析】【详解】A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需要吸热,当用稀CH3COOH(aq)和稀NaOH(aq)生成1 mol H2O(l)时,反应热为H157.3 kJ/mol,即H1H,故A正确;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用含1 mol HCl的稀HCl(aq)和40 g NaOH固体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反应热为H157.3 kJ/mol,H1H,故B错误;C反应中生成硫酸钡沉淀放热,含1 mol H

17、2SO4的稀溶液和含1 mol Ba(OH)2的稀溶液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多于57.3 kJ,故C错误;D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B,要注意放热反应的H0,放出的热量越多,H越小。13.某元素的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符合条件的该元素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A族该元素的三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氖原子相同它的原子中L层电子数比M层电子数的三倍少1个电子该氧化物的焰色反应颜色呈黄色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某元素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

18、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明该元素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其中符合该条件的元素可以是铝元素。以此解题。【详解】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A族为铝元素,正确;铝元素的三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氖原子相同,正确;铝原子中L层电子数为8比M层电子数3的三倍少1个电子,正确;钠元素氧化物的焰色反应颜色呈黄色,而非铝元素,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答案选B。14.在25、101 kPa条件下,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285.8 kJ/mol、870.3 kJ/mol,则1/2CH3COOH(l) C(s)H2(g)1/2O2(g)的反应热为A.

19、244.15 kJ/molB. 488.3 kJ/molC. 191 kJ/molD. 191 kJ/mol【答案】A【解析】【详解】25、101kPa下,H2(g)、C(s)和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393.5kJ/mol和870.3kJ/mol,则它们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g)+0.5O2(g)=H2O(l)H= -285.8kJ/mol,C(s)+O2(g)=CO2(g)H= -393.5kJ/mol,CH3COOH(l)+2O2(g)=2CO2(g)+2H2O(l)H= -870.3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1/2(-2-2)可得反应1/2

20、CH3COOH(l) C(s)H2(g)1/2O2(g),因此其反应热为1/2-870.3kJ/mol-(-285.8kJ/mol)2-2(-393.5kJ/mol)=244.15 kJ/mol ;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运用及简单计算。要想准确表达出1/2CH3COOH(l) C(s)H2(g)1/2O2(g)的反应热,需要将题目中提供的三种物质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表达出来,找寻它们与目标方程式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列出叠加原则。根据叠加原则将物质变化进行叠加,检查叠加后式子是否与目标式相同,再计算反应热。15.根据图中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2C(s)O2(

21、g) 2CO(g) H110.0 kJ/molB. C(s)O2(g) CO2(g) H393.5 kJ/molC. CO(g)1/2O2(g) CO2(g) H283.0 kJ/molD. 36 g碳完全燃烧放出220.0 kJ热量【答案】C【解析】【详解】A.据图示可知,1molC燃烧生成CO放热393.5kJ-283.0kJ=110.5kJ,所以2molC燃烧生成CO放热221.0kJ,A项错误;B. C(s)O2(g) CO2(g) H393.5 kJ/mol中反应热为放热,符号为“-”,B项错误C.1molCO燃烧生成1mol二氧化碳放热283kJ,所以CO(g)1/2O2(g) C

22、O2(g) H283.0 kJ/mol,C项正确;D. 36 g碳应为3molC,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为393.5kJ3=1180.5kJ,D项错误;答案选C。16.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是最简单原子,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1,Y元素为其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Z元素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该单质能和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四种元素分别位于两个主族B. 原子半径:XYC. W与X只能按照原子个数比21形成化合物D. 含有上述四种元素的常见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酸性【

23、答案】C【解析】【分析】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是最简单原子,W为H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1=62,则X为O元素;Y元素为其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说明Y为第三周期元素,为Na元素;Z元素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该单质能和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Z为S元素,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和亚硫酸钠两种盐。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W为H元素,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S元素。A上述四种元素中H元素和Na元素为同主族元素,O元素和S元素为同主族元素,分别位于两个主族,故A正确;B短周期

24、元素中钠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即原子半径:XY,故B正确;CH和O元素可以形成H2O和H2O2,原子个数比21和11,故C错误;D含有上述四种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可能为硫酸氢钠或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可能呈酸性,故D正确;答案选C。二、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是_。A 都是清洁能源B 电能,H2属于二次能源,水力是一级能源C 煤和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温室气体D 氢能热值高,对环境无污染(2)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近年来我国能源总消费量与人均能源消费量如图。在我国,煤的消费量巨大,且煤属于不可再生能

25、源,寻找新能源是能源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A 太阳能 B 氢能 C 地热能 D 海洋能E 生物质能 F 石油 G 天然气已知,1 kg煤大约放热2.9104 kJ。风能能量巨大,地球上一年可利用的风能相当于51014 kwh的电能。试计算,一年的风能若能全部利用,可相当于节省_吨燃煤。(已知,1 kwh3.6103 kJ)【答案】 (1). A (2). FG (3). 6.21010【解析】【分析】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

26、能、地热能、波浪能、氢能、海洋能等。【详解】(1)A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因此化石燃料和焦炉气不能称为清洁能源,A项错误;B电能,H2是由一次能源制备所得的二次能源,水力是一级能源,B项正确;C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项正确;D氢能热值高,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D项正确;答案选A。 (2)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氢能、海洋能等,而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因此不属于新能源的应选

27、择FG;已知,1 kg煤大约放热2.9104 kJ。一年可利用的风能相当于51014 kwh的电能,根据1 kwh3.6103 kJ,可换算出一年可利用的风能提供的能量为51014 kwh3.6103 kJ=1.81018 kJ。相当于燃煤用量:= 6.21013 kg=6.21010t。18.下图是CO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CO2和H2的途径和三个状态的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试问:E1:COH2OE2:C2H2O E3:CO2H2(1)步骤1、2分别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步骤1:_,步骤2:_。(2)比较E1、E3的大小_。(3)已知,25时,C(石墨)1/2O2(g) CO(g) H11

28、11 kJ/mol;H2(g)1/2O2(g) H2O(g) H2242 kJ/mol;C(石墨)O2(g) CO2(g) H3394 kJ/mol。则CO和H2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4)含1 mol B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5)在C2H2(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转移5NA个电子放出a kJ的热量。则表示C2H2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 吸热过程 (2). 放热过程 (3). E1E3 (4). CO(g)H2O(g) CO2(g)H2(g) H41 kJ/

29、mol (5). 1/2Ba(OH)2(aq)HCl(aq) 1/2BaCl2(aq)H2O(l) H57.3 kJ/mol (6). C2H2(g)5/2O2(g) 2CO2(g)H2O(l) H2a kJ/mol【解析】【分析】在化学反应中,断键需要吸热,成键需要放热。在一个吸热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因此在由COH2O生成CO2H2的反应中E1E3。在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方程式重组时需注意找寻分式与目标方程式之间的关系,然后列出叠加原则。根据叠加原则将物质变化进行叠加,检查叠加后式子是否与目标式相同,再计算反应热。据此解题。【详解】(1) 步骤1为化学键的断裂过程

30、,需要吸收热量,因此步骤1为吸热过程,步骤2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需要释放能量,因此步骤2为放热过程;(2)由于COH2O生成CO2H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因此E1E3;(3)根据C(石墨)1/2O2(g) CO(g) H1111 kJ/mol;H2(g)1/2O2(g) H2O(g) H2242 kJ/mol;C(石墨)O2(g) CO2(g) H3394 kJ/mol;可知,CO(g)+H2O(g)= CO2(g)H2(g)反应热计算式为:H-+=111 kJ/mol+242 kJ/mol394 kJ/mol=41 kJ/mol,因此该反应的热化

31、学方程式为:CO(g)H2O(g) CO2(g)H2(g) H41 kJ/mol;(4)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因此B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应写为:1/2Ba(OH)2(aq)HCl(aq) 1/2BaCl2(aq)H2O(l) H57.3 kJ/mol;(5) 在25,100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因此当C2H2(g)完全燃烧时,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C2H25O2 4CO22H2O,转移20mol电子,因此当反应中每转移5NA个电子放出a k

32、J的热量时,C2H2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写为:C2H2(g)5/2O2(g) 2CO2(g)H2O(l) H2a kJ/mol。【点睛】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简单应用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需要注意的是高中阶段我们一共会学到两种重要的反应热分别为中和热和燃烧热。它们各有特点,在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水前面的系数为1,表示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在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可燃物前面的系数为1,表示燃烧1mol可燃物时放出的热量,不能混淆。19.为了探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物质X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滴有红

33、墨水的水面呈形如图所示状态。若如图一所示。该反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X是_(填两种化学式)。若如图二所示。该反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以下选项中与其能量变化相同的有_。A CO还原CuO的反应 B CaCO3的分解反应 C Al和Fe2O3的反应(2)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铝片,再滴入5 mL稀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铝片逐渐溶解、铝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_。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答案】 (1). 放热 (2). Na或Na2O或CaO(填两种即可) (3). 吸热 (4). B (5). 饱和石

34、灰水中出现白色浑浊 (6). 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H2的反应是放热的,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解析】【分析】在探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时,如图所示将物质X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后,锥形瓶中封闭了一段气体。锥形瓶中的反应吸放热会对封闭气体的体积产生影响,从而使U形管内的红墨水呈形不同状态。如红墨水左低右高,则说明锥形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反应放出热量,该反应为一放热反应。如红墨水左高右低,则说明锥形瓶内气体体积缩小,反应吸收热量,该反应为一吸热反应。据此解题。【详解】(1)若如图一所示,体系内气体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说明体系内气体膨胀,反应放热。遇水放热的X物质

35、可以是Na、Na2O、CaO等;若如图二所示,体系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说明体系内气体缩小,反应吸热。ACO还原Cu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CaCO3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CAl和Fe2O3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与图示反应能量变化相同的反应应选B;(2)把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向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铝片,再滴入5 mL稀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铝片逐渐溶解、铝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试管外的饱和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浑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H2的反应是放热的,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当温度升高时,有氢氧化钙析出。【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

36、反应吸放热反应类型。高中阶段常见的吸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CO、H2还原金属氧化物、NH4Cl晶体与Ba(OH)28H2O的反应、大多数盐的水解反应、少数化合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酸碱中和的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燃烧反应,爆炸反应,铝热反应。20.请根据所学元素周期表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在中学化学必修一课本中,我们学习的很多重要的无机物所含元素都在第三周期。请回答以下有关第三周期元素的问题。(1)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为_。该元素在O2中燃烧,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_。(2)Na、Mg、Al、S、Cl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3)P、S、C

37、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4)Na和A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强的是_,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用电子式表示H2S的形成过程:_。铊(Tl)的质子数为81,用于制造光电管、低温温度计、光学玻璃等。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周期、第_族,质量数为a的铊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差是_。根据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铊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_(填“是”或“不是”)两性氢氧化物。【答案】 (1). Na (2). (3). S2ClNaMg2Al3 (4). HClO4H2SO4H3PO4 (5). NaOH (6). Al(OH)3OH AlO22H2O (

38、7). (8). 六 (9). A (10). 162a (11). 不是【解析】【分析】第三周期元素的性质是短周期元素中规律性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周期。其中随着原子序数的依次递增,从结构上看原子半径依次减小;从性质上看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酸性依次增强。据此答题。【详解】(1)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依次减小,因此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为钠。钠元素在O2中燃烧,所得产物为过氧化钠,其电子式为;(2) 离子半径主要受到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的影响。当电子层与核电荷数均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若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

39、多,半径越小。因此Na、Mg、Al、S、Cl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ClNaMg2Al3。(3)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有关,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因此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O4H2SO4H3PO4;(4)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与元素的金属性有关,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因此Na和Al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强的是NaOH,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22H2O;(5)用电子式表示H2S的形成过程:; 铊(Tl)的质子数为81,与其

40、相邻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为第86号元素氡,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第零族,由于铊的原子序数与氡相差5,因此铊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第A族。若铊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其中子数可表示为:a-81,因此其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差是81-(a-81)=162a。根据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铊的金属性很强,因此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是两性氢氧化物。【点睛】本题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代表物,主要考核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其中比较粒子半径时应注意:当电子层数不同时,根据电子层数判断:电子层数多的粒子半径大,电子层数少的粒子半径小;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根据其核电核数大小判断:核电核数多的粒子半径小,核电核数少的粒子半径大。

4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通常可以用来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或金属性,性质越强,通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也越强。21.X、Y、Z、W代表四种短周期元素,有关它们的部分结构信息及性质信息如表所示。元素部分结构信息部分性质信息XX的单质由双原子分子构成 X的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Y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两倍Y能形成多种气态氢化物ZZ原子有三个电子层含有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W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n1)(n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W和Z能按11的原子个数比形成离子化合物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2)X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_。(用

42、化学式表示)(3)X、Y、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用化学式表示)(4)Z单质在W单质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5)写出W的单质与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1). 第三周期第A族 (2). NH3 (3). HClO4HNO3H2CO3 (4). Na在Cl2中燃烧,有黄色的光,产生白烟 (5). Cl2SO22H2O 4H2ClSO42【解析】【分析】X、Y、Z、W是短周期的四种元素:X的单质由双原子分子构成,且X的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故X为氮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两倍,Y能形成多种气态氢化物,

43、则Y为碳元素;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且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故Z为钠元素;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n+1(n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当n=2时,W为氮;当n=3时,W为氯。又因此W和钠能按11的原子个数比形成离子化合物,则W为氯元素。故X为氮元素、Y为碳元素、Z为钠元素、W为氯元素。以此解题。【详解】(1)W为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A族;(2)X为氮元素,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NH3;(3)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有关,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因此X、Y、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O4HNO3H2CO3;(4)钠单质在氯气中发生反应的原理为2Na+Cl22NaCl,实验现象是Na在Cl2中燃烧,有黄色的光,产生白烟。(5)氯气与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SO22H2O 4H2ClSO42。【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原子结构特征及物质性质对元素进行的推断,解题关键是熟悉并能灵活运用各种元素的常见化合物种类及其相关性质。其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通常可以用来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或金属性,性质越强,通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也越强。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