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81KB ,
资源ID:641951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195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天津市静海区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天津市静海区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天津市静海区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1-11题每题2分,12-14每题3分。共31分)文言知识1.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B. 其脆易泮C.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D.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这是文言实词中的通假现象设题,然后根据平时课内外的积累和字音字义进行辨析。A项,“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翻译为:从“道”的观点来看,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

2、就像吃剩的饭和多长的肉瘤。 “行”通“形”,形体。B项,“其脆易泮”翻译为: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消解。“泮”通“判”,分离。C项,“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翻译为:做事情如果到结束时仍如开始时那么慎重,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没有通假字。D项,“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翻译为: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人。“龟”通“皲”,皮肤冻裂。故选C。2.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敏于事而慎于言 ( 敏捷 )B. 君子喻于义 ( 明白 )C.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 筐 )D. 克己复礼为仁 ( 约束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A项,“敏:敏捷

3、”正确,“敏于事而慎于言”的意思是“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B项,“喻:明白”错误,“君子喻于义”的意思是“君子通晓道义”,所以“喻”的意思是“通晓”。C项,“篑:筐”正确,“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的意思是“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D项,“克:约束”正确,“克己复礼为仁”的意思是“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就达到了仁者的境界”。故选B。3.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何莫学夫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学不可以已C. 天下归仁焉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D.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汇一词多义

4、的辨别能力。A项,都是代词,那、那个、那些;B项,都是动词,停止;C项,归附;通馈、赠送;D项,都是动词,反省。故选C。4.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自是者不彰 彰:彰显B. 常于几成而败之 几:接近C. 复众人之所过 复:重复D.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C项,“复”是动词,弥补、补救;句子译为:补救众人犯下过失。故选C。5.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B. 必知疾之所自起 疾风知劲草C. 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国与国不相攻D. 治乱者何独不然 其

5、声呜呜然【答案】A【解析】【详解】【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都是动词,治理;B项,名词,疾病;形容词,急剧而猛烈;C项,动词,治疗;动词,攻伐;D项,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故选A。6. 下列句子中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B.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C.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D.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所谓特殊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与平常的结构组成存在着区别和不同。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

6、句等。其中,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等。A项,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合抱之木,于毫末生”,句子译为:合抱的大树,从幼小的萌芽开始生长的。B项,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句子译为:古代想要对天下昭明自己光明德性的人,首先一定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C项,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何不虑以为大樽而于江湖浮”,句子译为: 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做成腰舟而在江湖上浮游呢?D项,判断句,“者也”一起表判断,句子译为:圣人是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事业的。故选D。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车之用 剖之以为瓢B. 人而不仁 任重而

7、道远C. 始于足下 常于几成而败之D. 自见者不明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代词,它,意义和用法不同。B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假设,如果;第二个是连词,表并列,并且,意义不同。C项,两个“于”字都是介词,在,从,意义和用法相同。D项,第一个“者”是代词,指“的人”;第二个放在主语之后,与后面的“也”一起表判断,意义和用法不同。故选C。8.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 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墨子认为爱人当不分亲疏贵贱,爱无等差,这样才能避免混乱,从而实现天下太平。B.

8、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也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六部经书。C. 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都继承了儒家学派的传统,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D. “四书”,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合称“四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C项,“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都继承了儒家学派的传统”说法错误,墨子是墨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总书记的指示 。当下,给违反公德行为持续“曝光”、向不文明现象勇敢说“不

9、”的人越来越多,凝聚起全社会的正义呼声。这种守护公德的道德自觉,并不来自玄奥的说教,恰恰是父母的 、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身边人的率先垂范构成的良好社会风尚,为每个人定下了道德的基调。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深入实施,不断涌现的榜样扮靓了时代的道德天际线。托举哥、夺刀侠、小红帽、绿丝带,这些个人和集体激发了向上向善的道德热情。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众人拾柴易,自告奋勇难。相比隔着屏幕的正义凛然,老人摔倒扶不扶、目睹行窃管不管等具体场景仍会让一些人犹豫踟蹰。在私利与公益权利发生冲突时,是否维护公德,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考验。( )我们常说:见义勇为还需见义智为、见义善为。光凭一腔热忱, “好心办坏事”;如果酿成意外

10、,反而会挫伤向善的积极性。当然,不能 千钧一发时事事决策周密,侠肝义胆本身就是耀眼的人性光辉。免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需要法律为道德护航,为合理的善行兜底。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震耳欲聋 言传身教 未免 苛求B. 振聋发聩 言传身教 难免 苛求C. 振聋发聩 以身作则 难免 苛责D. 震耳欲聋 以身作则 未免 苛责1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挺身而出,怎样做好则是第二个考验。B. 怎样做好,则是如果我们挺身而出时的第二个考验。C. 第二个考验是,如果挺身而出,我们怎样做好。D. 如果挺身而出,第二个考验则是怎样做好。

11、1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深入实施,不断涌现的榜样扮靓了时代的道德天际线。B. 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深入实施,不断涌现的榜样扮靓了时代的道德天际线。C. 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深入实施,涌现的榜样不断扮靓时代的道德天际线。D. 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深入实施,涌现的榜样不断扮靓时代的道德天际线。【答案】9. B 10. A 11. A【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理解词语或成语的意思,找到词语之间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或使用对象进行选择。第一处,“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12、“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此处主语是习总书记的指示,当用“振聋发聩”。第二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言传身教”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文中第二处横线处是强调父母言和行的示范作用,用“言传身教”更准确。第三处,“难免”表示因某种情况而发生不希望出现的结果。“未免”其一意为“不能不说是”,有批评意,其二意为“不免”,客观地表示免不了出现的结果。“好心办坏事”是作者不希望出现的结果,“难免”表情达意更准确。第四处,“苛责”是过严地责备,“苛求”是过严地要求,本处语境很明显是说要求,应用“苛求”。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语

13、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只有挺身而出,才会存在第二个考验,所以从逻辑上说,“如果挺身而出”这个假设应放在“第二个考验”前面,故排除C。而B则表述为“挺身而出时的第二个考验”,违背整个语句意思,且此处应该是假设在前,才会有后面的考验。前边句子是“是否维护公德,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为了与之对称,后面一句宜采用“是第二个考验”,D项句式与前面句式不一致。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

14、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此题我们需要判断这样几个问题:需不需要“随着”这个词;是选用“工作”还是“工程”;“不断”放在什么位置合适。没有“随着”作为状语,全句就无法交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深入实施”与“不断涌现的榜样扮靓了时代的道德天际线”之间的因果联系,且句子存在结构混乱的问题,前一句没有说法,后一句就另起话题,这就排除BD两项;“工作深入实施”搭配不当

15、,“实施”与“工作”不能搭配,排除C项;CD两项还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不断”修饰“榜样”的“涌现”,而不是修饰“扮靓”。故选A。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中国早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礼和乐相互配合,用以治理国家,保持社会的和谐安定,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它的内容是“序”,也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乐是内在的熏陶和感发,它的内容是“和”,也就是调和性情,使人保持和谐悦乐的状态,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达到人际关系和谐以及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叫作“大乐与天地同和”,这是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乐者,和也”,成为

16、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重要思想,它所突出的正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中国人的礼乐文化传统,其实就是建立一个和谐世界秩序的传统,音乐被当作达至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摘编自叶朗、朱良志以乐治国)材料二:大部分情况下,普通人听音乐并不以受教育或者学习为目的,而是为了娱乐。当人们处于某种亢奋的状态中时,会歌唱;紧张的工作之余,会欣赏一首轻松快乐的歌曲;茶余饭后,会借音乐来调剂自己的生活。由此可见,音乐作为美的形式的存在,给予人们无限的精神享受,使人们可以放松自己,忘掉不快,赶走疲劳,从而得到身心上的舒缓。音乐可以娱人,同样也能够自娱。音乐并不仅仅指那些广为传唱的经典,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些给人留下深刻印

17、象的个别旋律,它还包括诸如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在人们日常的劳动生产过程中,民歌和号子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能够减少工作带来的乏味感、枯燥感,消除疲劳,鼓舞干劲。人们通过对音乐的欣赏,释放出现实中的郁闷和压力,达到精神的宁静和安乐。从这个意义而言,音乐消解了社会个体的压力,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安定。音乐是思想的载体,因而音乐能传达出乐章所包含的神韵。人们能与音乐中所蕴神韵互交,这一互动过程,可谓之乐能动神,神可感乐。恰如其分的音乐,可以鼓舞人的斗志,提振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潜力。例如古代行军作战,都备有战鼓。临战时,鼓声震天,士气如虹。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多少热血志士

18、奋发向前,每当我们行注目礼,目睹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耳闻雄壮的国歌徐徐奏响的时候,有谁不心潮澎湃?有谁能不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定奋进?音乐能通过自身内蕴催人奋进,这方面具体的例子,不遑多举。哪个时代都不乏这样催人向前、催人奋进的音乐,它使得社会中有志之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了共同的目标拼搏不懈。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团结、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音乐另外一个重大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在于道德教化。中外诸多先贤,对此都有过深入分析、研究和论证。汉代毛诗序讲道:“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在古代,诗、乐、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摘编自史其威论音乐的

19、社会功能)材料三:近来,风靡电视圈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歌手2019和声入人心就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其在兼具商业效应、娱乐大众作用的同时,把民族文化元素和传统艺术形式融入音乐表演,反映了部分音乐人对民族文化的守正与创新。歌手2019总决赛上,歌手龚琳娜携手京剧艺术家王珮瑜、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共同演唱了一首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及西方古典音乐于一体的音乐作品,其中包含垓下歌六州歌头,囊括我国古典文学、民族音乐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以专业的功底和震撼的演唱为观众充分展现了“中国味”音乐。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及其同名音乐会全国巡演也是当下的文化热点。声入人心以深耕古典音乐、严肃音乐闻名,着重

20、向观众展示美声、歌剧、音乐剧等西方音乐元素。但与此同时,其中的部分演唱成员也保持着自身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坚守,从以西方元素占主导的音乐演绎中突出重围,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云南民歌猜调、湖南民歌浏阳河、江苏民歌采红菱、土家族民歌龙船调以及越剧梁祝化蝶等,都在节目当中有重点展现,为观众带来了不少日常生活中鲜能听到的民族小调和传统戏曲。这些都激发了观众对民歌和传统戏剧形式的兴趣,使民族音乐元素从一众美声、音乐剧演唱中脱颖而出。歌者以自身对民族音乐和优秀传统艺术的观照,将本土元素更多地带入当下大众化、娱乐化的音乐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观众对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固有印象和认知。对文艺工作者而言,在文化市

21、场越发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守住“中国味”,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是不断思索与探究的重要问题。虽然在当下,一部分人更为看重节目制作所能带来的市场和流量,但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我们不应丢掉民族的、传统的内容,应在大众化、快节奏的文化背景和传媒发展趋势下,更多地融入原汁原味的中国本土艺术元素,从而向大众普及民族音乐和传统艺术精华。期望令观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宣传效应的音乐类综艺节目肩负起守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本土经典的重任。(摘编自于溟跃音乐类综艺节目应守住“中国味”)1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礼乐文化是中国早期文化的重要内容,“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22、乐”是内在的熏陶感发,“乐”比“礼”更为重要。B. 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国礼乐文化传统的内在要求,这是音乐成为当时构建和谐社会重要路径的原因。C. 音乐作为美的形式的存在,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音乐作为思想的载体,可以使人与它的神韵互交,砥砺心志。D. 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融人音乐表演中,体现了人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坚守,也是对西方元素主导流行音乐的有力回击。1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广为传唱的经典名曲、令人印象深刻的个别旋律、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等,可以满足娱人和自娱的需求。B. 恰如其分音乐,无论简洁与否都能对人产生影响,

23、如两军阵前对垒之时激扬的鼓声,就能够激发战士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畏的勇气。C. 好的音乐类综艺节目应削弱其商业效应和娱乐大众作用,使音乐表演融入更多民族文化元素,充分体现对民族文化的守正、创新。D. 在文化市场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文艺工作者要积极思索探究如何守住“中国味”、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问题。14. 下列不能作为论据用来论证“音乐具有道德教化功能”的一项是( )A. 孝经有云:“移风易俗,莫过于乐。”B. 司马迁云:“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C. 晋书乐志语:“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D. 管子内业篇云:“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答

24、案】12. C 13. C 14. D【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乐比礼更为重要”无中生有,依据材料一第2段“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乐是内在的熏陶和感发进一步达到人际关系和谐以及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来看,原文只是对“礼”“乐”进行了解释,但是没有将二者进行比较。B项,“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国礼乐文化传统的内在要求”错误,根据材料,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与中国礼乐文化传统的内在要求存在一致之处,但二者并不完全等同。D项,“也是对西方元素主导流行音乐的有力回击”于文无据,材料三只是说把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入音乐表演中是“从以西方元素占主导的音乐演

25、绎中突出重围,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并没有将“西方元素主导流行音乐”放在对立面并予以“有力回击”。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应削弱其商业效应和娱乐大众作用”错,依据材料三第1段内容来看,“使音乐表演融入更多民族文化元素,充分体现对民族文化的守正、创新”和“商业效应和娱乐大众作用”是可以兼具的。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项,“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的意思是节制怒气没有比诗文更有效的,去掉忧愁没有比音乐更有效的,是说诗、乐能调节人的情感,这和“道德教化功能”无关。故选D。二、理解性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

26、5. 根据下列语境补全语句。(1)在四章中,表达了“有”能给人便利,是因为“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的句子是“_,_”。(2)大学之道中强调上至天子君王、下至百姓都应以修身为本的句子是“_, _ ”。(3)老子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是: “_,_ ”。(4)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答案】 (1). 故有之以为利 (2). 无之以为用 (3).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4).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5). 合抱之木 (6). 生于毫末 (7). 质胜文则野 (8). 文胜质则史【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27、庶人”“壹”“毫末”。三、文言文阅读 ( 共12分)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墨子非攻上)武王践功,梦见三神,曰:“予既沈渍殷纣于酒德矣,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武王乃攻狂夫,反商之周,天赐武王黄鸟之旗。王既已克殷,成帝之来,分主诸神,祀纣先王,通维四夷,而天下莫不宾,焉袭汤之绪,此即武王之所以诛纣也。若以此三圣王者观之,则非所谓攻也,所谓诛也。 (墨子非攻下) 注践功:当为“践阼”

28、之误,即位。反:同“翻”。之:“作”字误写。成:完成。来:同“赉”,赏赐。维:同“于”。16.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墨子的“ ”主张。17. 武王身为商纣之臣却举兵诛纣,而墨子仍然尊之为“圣王”,为什么呢?请结合第二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18. 翻译下面的句子。(1)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3)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答案】16. 非攻 17. 墨子主张“非攻”,而“诛”并不是“攻”。武王秉承天命,顺应民意,诛杀暴君,还天下太平,恰恰是行圣王之道,所以墨子仍然尊之为“圣王”。以此观之,墨子为民立场鲜明,他反对的是不义

29、战争,并不反对正义战争。 18. (1)因此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贵难得的货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2)知道想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只想坚定不移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3)看待父亲、兄长与君主就像看待自身,怎么会有不孝?【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第一则材料墨子指出有些人不辨黑白,不能分清楚道德与不道德,不能正确对待义和不义,攻打他国是不义的;第二则材料举了武王诛纣的例子,说明,“诛”是诛杀不义,“诛”不是“攻”;综合两则材料来看,都是阐述了墨子的“非攻”主张。【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

30、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原文的意思,然后进行分析总结。墨子虽然主张“非攻”,但是并不是完全反对战争,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正义之战,他也是赞同的。墨子主张“非攻”,而“诛”并不是“攻”,武王秉承天命,顺应民意,诛杀暴君,还天下太平,恰恰是行圣王之道,所以墨子仍然尊之为“圣王”。【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是以,因此;欲,动词,想要;不欲,不想要的(货品);贵,形容词作动词,珍贵,看重;复,补救;过,过错。本句注意省略成分,“不欲”“不学”前省略(常人)。(2)知止,知道(想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定,志向坚定不移;静,心

31、不妄动;安,性情安和。(3)视,看待;父兄,父亲和兄长;若,像;其身,他自身;恶,怎么;施,施行。参考译文:现在有人在这里,见一点黑说是黑,见一片黑却说是白,那么一定以为这人是不知黑白的区别了。尝一点苦说苦,尝多了苦却说是甜,那么一定以为这个人是不知苦甜的区别了。现在有人一干小的坏事,君子们就知道而且谴责它;而有人干大的坏事,攻打别国,君子们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这能说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吗?由此可知世上的君子,分辨义与不义是多么混乱啊。周武王即位,梦见三位神人说:我已经使殷纣沉湎在酒乐之中,(你)去攻打他,我一定使你彻底战胜他。武王于是去进攻纣这个疯子,灭商兴周。上天赐给武王黄鸟

32、之旗。武王既已战胜殷商,承受上天的赏赐,命令诸侯分祭诸神,并祭祀纣的祖先,政教通达四方,而天下没有不归附的,于是继承了汤的功业。这就是武王诛纣的原因。如果从这几位圣王来看,则(他们)并非攻,而叫作诛。”四、现代文阅读(共11分)聆听井冈山素素井冈山,盈眼皆为绿色。我就想,如果绿色是井冈山的盖头,那么我们此行的目的,可能就是撩开它梢上的绿,去寻觅它蕊里的红吧。接下来的日子,果然就是这样。我们一路走过无数个地方,无论山上、水边,还是村镇之畔,无处不踩着潮湿的绿意。属于井冈山的红,一部分陈列在各类博物馆或纪念馆里,一部分涂写在小村或古镇的墙壁上。我尤其注意到了写在井冈山墙壁上的红,它其实是红军当年留

33、下的标语。数量极其可观,不只是一条两条,而是成百上千条;颜色斑驳而多样,或是红漆,或是白粉,或是黑墨汁;字迹也隐显各异,有的清晰可念,有的模糊难辨,有的影影绰绰。像一支支从不同方向赶来的队伍,个个张大了嘴巴,以默片的姿态呼喊着,而这一条条光影斑驳的拷贝,就悬浮在露天的墙壁上,眩晕了我的眼睛。尽管有人告诉我,墙壁上写有标语的村镇,就是红军当年的驻地。我仍无法想象,大敌当前,战争残酷,在少有的那么一点空隙里,竟有人一笔一画地往墙壁上写出这么多大字。我去过的地方叫宁冈,叫东固,不论是街巷、祠堂,还是照壁、屋前,一切可以书写的地方,几乎被标语给密集地覆盖了。也就是说,在那段特殊的日子,出自红军之手的标

34、语,把整个井冈山都染红了。革命需要鼓动。红军当年要不断地吸收新战士,井冈山人管这叫“扩红”,当然离不开标语和口号。革命需要打胜仗。红军与白军发生过的战斗不胜其数,光是大规模的反围剿就有五次,要打垮围追堵截的白军,也离不开标语和口号。革命需要农民的支持。红军战士大多是农民出身,他们正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参加了红军,要动员一贫如洗的百姓拥护红军,更是离不开标语和口号。毛泽东曾说:中国这个国家,离开农民休想干出什么事情来。这应该是他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摩尔说过的话,应算是一种站在世界高度的评断:在中国,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俄国,他们为最终摧毁旧秩序提供了炸药。伟人和学者的话,纯朴中透着真理

35、。每一句,我都隐约听见了与井冈山标语口号相类似的声音。走在写有标语口号的村镇里,另一种景象曾出乎我的意料。井冈山现为吉安所辖,而吉安地区古称庐陵。这里是两宋宰相文天祥、胡铨的故里,也是文学家欧阳修、诗人杨万里、永乐大典主编解缙的家乡。史上曾出21位宰辅、18位状元、16位榜眼、14位探花、近3000名进士,素称“文章节义之邦”,更荣享“金庐陵”之美名。岁月蹉跎,世态炎凉。庐陵光芒却至今仍闪耀在古香古色的村落里。我看到,国学经典和家教名句,隐约还留在书院或祠堂的门楣上,而这些书院或祠堂就是当年红军机关的所在地。在名门望族警世敦人的家训和楹联旁边,可能就是红军战士的标语口号,现代的革命文化,古代的

36、历史文化,在这里形成了既相冲突又相辉映的文化奇观。井冈山不只是标语红,山歌也红。它是革命的摇篮,也是山歌的摇篮。山歌大概可算歌谣的一种,故井冈山的山歌,也被称为红色歌谣。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代表作是我的名字叫红,他以此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我曾经想模仿一下帕慕克,取“井冈山的名字叫红”。我写的是井冈山的红色标语,我写的是井冈山的红色歌谣。可是,我没有明目张胆地去抄袭帕慕克,还是决定以聆听的姿态,向我心目中的井冈山致意。在此之前,与井冈山有关的歌曲,我最熟悉的是映山红和红星照我去战斗。一支是悠长的女声,一支是明快的男声,虽然都很抒情,却不能说是原汁原味的山歌。可他们的嗓音就有这样的魔力,只要听到了这

37、两支歌,心就随之飞往那片开满杜鹃花的山冈上,飞往那只顺江流而下的竹排上。在井冈山采风,听山歌是一个重要内容。记得,在那天的见面会上,有一个女子竟唱着山歌从后排走上前台。唱山歌的女子叫江满凤。人长得并不漂亮,也可以说很老土,虽只三十多岁,中年妇女的疲惫和操劳,满满地写在了那张被晒黑了的脸上。然而,就在我用都市的眼光打量她的时候,她的歌声就把我那点说不出口的优越给镇住了:啊呀嘞,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指头,疼在老妹的心哪头歌没听完,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后来知道,江满凤的爷爷就是井冈山的红军,搜集整理了许多红军歌谣。他的牺牲地在井冈山的下庄村,留给家里唯一的遗物,就是一个

38、记录了30多首红军歌谣的本子。很小很小的江满凤,就跟着父亲学唱这些歌谣。于是,她唱出的山歌,带有很浓的客家味。这别具一格的山歌却成全了她,有一天,她正唱着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被电视剧井冈山主创者无意中听到了,立刻就决定让她带着这支歌去北京,给他们在片中唱插曲。井冈山热播之后,江满凤和她的山歌出了大名,不少地方都来要她去工作,还给她更体面的活儿干。她却哪里也不想去,就喜欢在山上给游客“打山歌”。别人问她,你为什么喜欢唱山歌?她说,她想让更多的人记住井冈山,记住红军先烈。仔细思量,这绝非是冠冕堂皇的套话。井冈山的山歌再多,也没有在井冈山牺牲的先烈多。不论在露天的陵园,还是在纪念馆的墙上,那些密密麻麻

39、的名字和数字,曾让我不忍举目端看。记得,解说员曾反复地强调说:在井冈山牺牲的烈士太多了,光是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多少多少说是成千上万,其实何止是成千上万啊。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红军走远了,井冈山还在。井冈山在,红军就在。因为我听见了,他们都在。不信,你也侧耳去听19. 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井冈山的墙壁上之所以有数量极为可观的标语,是因为当年红军不但要用标语鼓舞战士,而且要用标语动员百姓,赢得拥护。B. 江满凤作为老红军的后人,不图名利,为让更多的人记住井冈山和革命先烈,坚持在山上给游客“打山歌”,确实难能可贵

40、。C. 当年红军在极端残酷的形势下还能一笔一画写标语,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体现出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对战士的影响。D. 文章强调在井冈山牺牲的烈士之多,不仅表明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更是在警示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20.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点出“盈眼皆为绿色”,突出井冈山无处不在的绿意,巧妙地引出了井冈山满山的红。B. 文中引用伟人和学者话,突出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同时交代井冈山标语口号的来源。C. “井冈山不只是标语红,山歌也红”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顺畅自然。D.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运用了排比、比

41、喻、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21. 文章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答案】19. C 20. B 21. 观点一:不可删去。照应题目,总结收束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将山与红军融为一体,凸显井冈山精神的伟大和永恒,深化文章主题;表达了作者的期待,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观点二:可以删去。以歌声结尾,巧妙地照应题目中的“聆听”,令人回味悠长;“映山红”的形象与红色精神相互映衬,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期待,言有尽而意无穷。【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C项,“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体现出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对战士的影响”错误。写

42、标语是出于革命需要鼓动的目的,没有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对战士的影响。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B项,“同时交代井冈山标语口号的来源”错误。根据原文“伟人和学者的话,纯朴中透着真理。每一句,我都隐约听见了与井冈山标语口号相类似的声音”分析可知,是类似的声音,不是来源。故选B。【21题详解】文章考察散文段落的作用。散文中最后一段的作用一般有照应题目,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主题等作用。其次需要审清题目要求“文章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这是一种开放性的题目,既可以认为可以删去,又可以认为不可以删去,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既然本文原文最后一段是存在的,那么建议最好从不可以

43、删去这方面来分析。“红军走远了,井冈山还在。井冈山在,红军就在。因为我听见了,他们都在。不信,你也侧耳去听”在结构上照应题目,是作者聆听井冈山后的感受;在内容上,“井冈山还在”“红色革命精神还在”,凸显井冈山精神的伟大和永恒,深化文章主题;在读者效果上,“他们都在。不信,你也侧耳去听”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和思考空间。从这一角度说,不可以删去。学生也可以从其它角度分析不能删去的原因。我们也可以分析删去的原因。比如,“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作为结尾,在情节结构上,题目为“聆听井冈山”,和题目相照应;在主题上,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歌颂红色的革命精神,“

44、映山红”的形象起到一个陪衬的作用;在艺术效果上,用歌曲结束,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表达作者的一种美好的期待。五、语言运用(共8分)22. 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字以内)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答案】(示例)“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拟写标题的能力。拟写

45、标题其实就是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要求考生仔细阅读全文,短文内容先指出“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然后强调了“一带一路”是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最后指出“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的路径。所以可以为这段话拟写标题为:“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意思对即可。拟写时还要注意特殊要求,比如本题限制字数在12字以内。点睛:为短文拟写标题,第一步:通读短文,整体把握短文内容主旨。第二步:抓住关键句、特征句。所谓关键句、特征句,就是指新闻中概括性、判断性较强的句子,如短文是新闻,一般分布在新闻的导语中,有时出现在中间小节的

46、开头或结尾部分。注意寻找并提取这些特征句子中的有效信息,可以迅速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标题的草拟。如果这种句子比较多,就找其中最具有概括性或判断性的句子。第三步:规范化表达。第四步:充分考虑限制条件。拟标题往往有一些限制条件,如字数限制,这就要求所拟标题一般不要超过规定字数,否则要被扣分。比如本题要求在12字以内。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

47、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学科网(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2)针对上述消

48、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答案】(1)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2)示例: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却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消息的把握。该消息分为两段,第一段陈述了两个事实,一是综合阅读率提升;二是数字化阅读率上升。综合起来可概括为“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第二段主要阐释“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第二题要求考生对消息中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评述。考生要注意到消息中出现了数字化、有声阅读等与科技相关的

49、词语,考生一方面可对阅读率的增长加以肯定,也可以适当分析科技给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点睛:新闻类语言运用题旨在考查学生辨识、筛选、提炼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概括新闻的中心要素是较为常见的压缩语段题目,解答时对新闻的有关知识需了然于胸。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个部分。新闻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五个要素。新闻以记叙为主,它告诉我们“谁做了什么事”或“谁怎么了”,即是由“人物”和“事件”构成的主谓陈述。做好新闻评析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准确把握新闻材料的实质,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为点评作好准;其次要注意点评语句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非分明,一语中的,立场鲜

50、明。再次要注意点评从新闻材料实际出发,以理服人,不可凭空漫说。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头削减至更短更小,行路也更轻松。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负大木头前行的人将大木头搭在沟壑上而有了桥,从而继续前行;而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断削减大木头以致无法搭桥的人。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针对负重和减重、前行和止步等谈谈自己的看法,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

51、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负重前行,方得始终人一出生,身上便有了无形的“大木头”,人们背着大木头前行却各有各的选择:有人选择抛弃;有人为轻松些选择将大木头越削越短;有人则默默无闻,始终负重前行。然而材料告诉我们,只有负重者才可以凭自身力量跨越沟壑。其实这所谓的“大木头”,就是我们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啊!一个人始终将责任放在心上,不断砥砺行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难时,便会用自己超出旁人的能力化解。其他人嫌弃这责任太沉重,便不断地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遇到问题时自然只能低头叹息。曾参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肩负这“任重”方能达到先贤指明的“道远”

52、,压在身上的大木头就仿佛是无形的生活压力,不断地压迫自己,有的人不堪重负,倒下,却没能再站起来;有的人选择忽视逃避,做了一个只会放弃自己的人;能承受住压力并勇敢前行的人是胜者,是令人敬佩的。虽然负重和减重前行的人在前期并没有差别,但到最后,胜利的人是负重者。日本颓废派作家太宰治在其作品人间失落中写道:“生而为人,我很遗憾。”为什么要遗憾?太宰治的遗憾,是在认清了人之本性和社会现实中的虚假、黑暗与冷淡之后的遗憾,他多次自杀未遂,最终还是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也许就是不堪重负倒下的例子吧。可认识到现实残酷的人不止他一个,为什么他不堪重负而死了呢?勾践遭受亡国之痛,却能卧薪尝胆;司马迁遭受宫刑,却

53、忍辱负重完成史记;古代女将花木兰,迫于家庭“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况,承担起替父从军的责任,以区区女儿身竟混迹军队中12年,还成为了将军;宋濂担起求学的责任,手冻僵也要继续,一日三餐,只吃两餐,且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无慕艳意;司马光家穷,点不起油灯,便凿壁偷光;马丁路德金多次受到死亡威胁,几乎在监狱度过半生,却仍然初心不改;海伦凯勒盲聋哑,却以自己坚强的意志书写了自己的人生华章。这些人中,哪一个不是忍辱负重,哪一个不是负重前行,这些人有谁是一帆风顺的度过人生呢?负重前行是给自己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是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是一种期望,也是一种信仰。不忘初心,负重前行,方得始终。【解析】【

54、详解】(一)审题: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题是材料作文。两则材料一则直接说理,出自传统儒家经典论语;一则借助寓言形象说理。第一则材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联系现实思考,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青年学子应牢记自己的使命,勇于担当,勇于奋斗。第二则材料中的“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紧承第一则材料,告诉我们:奋斗的过程是艰难的,负重前行,步履维艰。因而有人不断将背负的大木头“削减至更短更小”,以获得暂时的轻松,可一旦遇到凭借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便被拦下,不能再继续前行。背负的“大木头”象征着前进路上的

55、种种磨难,也象征着自身的种种责任和使命,而这些正是前行路上必须肩负的重量,对其不放弃、不拋弃,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有可能成为我们前进路上重要的助力。综合两则材料可知,二者都强调了“担当”和“奋斗”,这就是立意的方向。“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意味着审题时必须综合考虑两则材料,不可只择其一;“请针对负重和减重谈谈自己的看法”,即要求考生对两组示范性的词有所辨析,可以是具体的语句体现,也可以是行文思路中的体现。行文时可从材料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过程中注意结合古今的典型事例及思想理论。当然文体可以选自己最擅长的。(二)立意:负重奋斗使生命更精彩;青年人当担负使命,负

56、重奋进;减重获得一时轻松,却行而不远,负重前行终致远;人生需要负重;负重前行,任重道远;负重前行,方跃鸿沟;负重前行,向阳而生;用你的负重给未来搭桥。(三)素材:1、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考验人耐力与意志的比赛。一位长跑冠军谈起他的成功经验时说:平常的训练他都坚持在脚上捆一些沙包,久而久之,习以为常,比赛时取下沙包,便能健步如飞,身轻如燕了。2、一位理科状元在毕业以后因无法适应社会,自杀身亡。他的遗嘱中写道:小时候,过分的爱与安逸的生活,使我在面对如今社会残酷的竞争时是多么的手足无措,一次次的失败使我彻底放弃了人生。3、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有且仅有一次,它是多么的宝贵,生命价值的体现前提在于我们如何正

57、确对待生命,而生命充满太多的未知,负重便是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正如滑在泥里的车子需要加上重物才能从泥泞中挣脱出来,人也需要在适当的负重下才能奋力拼搏。4、人生如同行船,遭遇风浪在所难免,所以我们需要负荷。可相反如果负荷过重,又不利于航速的加快。人总有压力,但要适度,要学会变负为正,变压力为动力,那才是对 负重 的正确理解与把握。5、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乐就是那杯慢性的毒酒,味甘美却时刻腐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思想惰化,不思进取,最后使人碌碌而终。给生命一些重负吧!只有肩上有了责任,你的心才会产生思进与

58、奋斗的念头,你的行为才会真的趋向和谐、健康。负重,就好比是给人生航船装上镇海石。伴着他,你的人生航程就能如愿地抵达成功的彼岸!6、背着房子上路,蜗牛处处都有温暖的家,因为它把别人看成担子的壳随时携带;背着盔甲上路,乌龟处处都有坚强的保护,因为它把别人看成负担的壳随时背着。或许,万事万物总要背负各种各样的担子,但也正是这些担子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7、话说曹操在华容道被关羽击败,只有十八人跟随,其中一个是厨师,背着一个大铁锅,负担很重。几个要好的朋友要求他扔掉大铁锅,因为现在大家是逃命不是旅游,但是厨师始终没有扔掉铁锅。结果因为厨师背上背有铁锅,没有被关羽将士的箭击伤,过河的

59、时候没有被湍急的流水冲走。从厨师背铁锅上我们可以看出,有时候负担不但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反而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走人生之路。从这个意义上发散开去,人生路上很多看似负担的事物,很有可能成为我们成功的一个保证。8、负重的生命使你居安思危;负重的生活使你奋发向上;负重的生命使你能够取得海中的骊珠;负重的生命才能使你到达事业的颠峰。负重,成就了英雄,创造了伟人。当人生的琴弦断了时,不要悲伤,天永远没有绝人之路。忍辱负重,演绎了一部部惊天地泣鬼神 的人生: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

60、发愤之所作为也。真正的勇者面对困难会利用它,铸就心愿。9、巴尔扎克29岁时负债累累,后来从事文学创作,起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还清债务,但逐渐爱上了文学创作,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品著作。试想一下,如果当初巴尔扎克没有这种还债的压迫感,也许今天文学史上就会少了一颗巨星。一个人在有压迫感的情况下,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穷尽的。这也为他的人生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10、回忆那个风雪交加,断食短粮的地方,一个头发苍白手持汉节的老人,在一群羊的围绕下艰难地前行。但他不倒!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支撑着他:“我是大汉子民,我要回报圣恩”。于是面对卫律的劝告降,他破口大骂,面对李陵的劝说他坚定不移。他,便是那个用19年的

61、热血青春换大汉尊严的苏武。试问一个人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19年毅立不倒,原因为何?那原因只有一个:他心中有一个信念。那是一种神圣的信仰,那是大汉赐予他的重量。是忠压着他,是义撑着他,于是,他一路,负重前行,让苏武这个名字永垂史册。11、人生道路,难免遇到些艰难险阻,聪明人变压力为动力,负重前行。愚蠢的人被压力压倒,再也爬不起来。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往往只看到它花七时的惊艳无涯,但那早已浸透了汗水的根却没人看到。花犹如此,人不也一样吗?当我们面对生活与学悦的双重压力时不要害怕,不要抱怨,要知道成功的人都是从暴风骤雨中走出的人。12、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

62、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四)写作思路:本作文优点有三:第一,用标题完成任务驱动,标题不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态度,而且说出了自己选择负重前行的原因,文章本身逻辑架构便呈现出来。而且小标题用整齐的句子写出,显示了驾驭语言的实力。第二,快速入题。开头引入材料二,肯定负重前行的做法,并在第二段诠释寓言的寓意,第三段引入第一则材料继续谈感悟和思考。第三,内容充实,论证有力。第四段举反例,第五段举正例,正反对比;第四段是一个长例子,第五段是七个短例子,事例列举有详有略。在大量事例支撑下,用反问句强调观点,最后结尾申明观点,照应标题,结束全文。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