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优课堂》高一历史必修1(人民版)随堂训练: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107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优课堂》高一历史必修1(人民版)随堂训练: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优课堂》高一历史必修1(人民版)随堂训练: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创优课堂》高一历史必修1(人民版)随堂训练: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创优课堂》高一历史必修1(人民版)随堂训练: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创优课堂》高一历史必修1(人民版)随堂训练: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创优课堂》高一历史必修1(人民版)随堂训练: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创优课堂》高一历史必修1(人民版)随堂训练: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创优课堂》高一历史必修1(人民版)随堂训练: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创优课堂》高一历史必修1(人民版)随堂训练: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著名学者林岗在超大规模国家的近代化中说,“中国近代化的故事很可能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挣扎和崩溃;第二章是主权重建;第三章是城市经济;第四章是自由民主的法治程序。”根据这一观点,“主权重建”开始的年代和标志性事件是()A1911年辛亥革命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1978年改革开放D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方略答案:B解析:“挣扎和崩溃”应该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主权重建”应该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获得了主权独立,故B项符合题意;“城市经济”应该是指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199

2、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方略,“自由民主的法治程序”开始。2“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为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B全世界都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D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从此得以完成答案:C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于1949年9月,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国家对其都不承认,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还有一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需要完成,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C项。3民主人士张澜在谈到中国

3、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共同纲领规定的政治制度和原则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 BC D答案:A解析:解此题用排除法,当时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共同纲领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故错误。知识点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4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在某纪念大会上说:“60年前,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同经过普选产生的1 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一道,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

4、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答案:C解析:由“2014年”“60年前”可推断,这次大会是为纪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60周年而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项说法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都属于基本政治制度,故A、B两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而非根本政治制度,D项错误。5毛泽东说,“在座的各位和广大积极分子为什么拥护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呢?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和灵活性。”“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所坚持的原则

5、有()A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B民主集中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C三权分立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D议会至上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答案:A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该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A项正确。6右图是194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议案等的报道,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初步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C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答案:A解析:根据“1949年9月28日”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故A项正确

6、;此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没有彻底完成,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故排除B、D两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只是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直到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才将其正式定为国歌,C项错误。7经过各党派各单位各方面充分的民主协商,2013年2月1日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其人选整体结构为:“中共委员人选占39.9%,非中共委员人选占60.1%,妇女委员人选占17.8%,高于十一届一次会议时的比例,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委员人选。”这反映了()A中共在政协中具有领导地位B政协是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C民主监督是政协的

7、主要职能D政协是重要的国家权力机关答案:B解析:中共委员人选占39.9%并不能体现出中共在政协中的领导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委员人选包括民主党派、少数民族和妇女,更多地体现了政协统一战线的性质,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供了政协委员人选的比例,不能看出其职能,故C项错误;政协并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故D项错误。8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A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

8、家权力机关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答案:A解析:“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的职能,A项正确;政协建立于1949年,排除B项;1954年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政协不再是国家权力机关,排除C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于1956年,排除D项。知识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9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来&源: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C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

9、要答案:C高中学习网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知“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的现实国情,是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高中学习网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内蒙古自治区于1947年5月1日成立;西藏自治区于1965年9月9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1955年10月1日成立;宁夏回族自

10、治区于1958年10月25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于1958年3月15日成立。11“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是新疆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重大胜利。”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A新疆不再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B有助于加强和巩固各民族间的信任和团结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组成人员全部来自维吾尔族D新疆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力,故A项错误;我国通过

11、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进一步加强了新疆等地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合作,B项正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组成人员除维吾尔族外还有其他民族,故C项错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故D项错误。122007年,中共中央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A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率先迈入新民主主义社会C率先摆脱外来压迫实现民族独立D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答案:A解析:关键信息是“自治区”“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

12、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我国政府结合我国民族实际状况,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4年9月15日开幕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有1 226名代表,包括了我国所有的民主阶级和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工农业劳动模范,军队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各民族各阶层的代表。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说明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怎样构成的?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特点?(2)材料二中的“里程碑”指什么?为什么被称为“里程碑”?(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经济基础、活动原则分别是什么?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全国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构成。特点:具有广泛性和平等性。(2)“里程碑”: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因: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建立,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3)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

14、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1)根据所学分析,为什么说我国的政党制度最符合我国国情?(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3)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相比,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有何特色?答案:(1)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国家的发展强大需要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同舟共济。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有团结合作的经历。政协制度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2)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3)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

15、体现了三权分立、政党竞争的特色。课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英国泰晤士报曾用四个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这样写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这报道的事件应该是()A三大战役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三大改造的完成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可知,这报道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16、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不能称为“亚洲划时代的历史时刻”。2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大革命”的共同影响是()A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旧的思想基础被彻底摧毁C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D使人民当家作主答案:C解析:A项错误,只有“第三次在1949年”的“大革命”才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项中的“彻底摧毁”说法绝对化。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1949年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三者均从根本上改变

17、了中国的政治制度,C项正确。D项显然错误。3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对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C确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答案:A学习网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据时间1949年判断,B中是在1954年第一届人大上;C中是1954年;D中是在改革开放后确立。42014年在全国“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外记者多次提出了有关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问题,如果你是“两会”的新闻发言人,在向记者介绍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时

18、,下列内容不会出现在你的发言词中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我们的组织原则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C各民主党派将继续存在,实行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其职能是民主协商和政治监督。不是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5.黄炎培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一次会议上发言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的职位,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

19、,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积极性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可知题干中所述的事发生在19491954年之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于1954年,A错误;C无法从题干的材料中得出,错误;中国共产党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在1956年,D错误。6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

20、段。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A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B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设立C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D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考查学生的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1955年”这一时间分析,1954年我国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项符合题干要求。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时间是1949年9月至1954年宪法的颁布。7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

21、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是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机构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A BC D答案:C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排除,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是政治协商机构,排除。答案为C。8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从这届会议开始政协性质有了变化。“政协性质有了变化”的原因在于()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D

2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答案:C解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排除A、B两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全国人大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结束,成为参政议政的政治协商机构,故其性质发生了变化,C项符合题意;D项与题干无关。9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这次会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共同纲领规定

23、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A BC D答案:D解析:1946年在重庆召开了一次政治协商会议,故说法错误;这次会议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说法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它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说法正确。答案为D。10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已到达北平的几百名政协代表作了报告,其中专门说:“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但其特点是汉民族占人口的最大多数,各少数民族总起来还不到全国人口的10%。不管人数多少,各民族间是平等的我们主张民族自治,但是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拨。为了这一点,

24、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对周恩来的这段讲话理解不正确的是()高中学习网 A实行联邦制不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B实行民族自治是历史和现实的要求C这是我党在没有民族自治经验下的探索D民族自治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体现答案:C解析:从材料看,周恩来明确指出实行联邦制不利于国家的统一,A正确;从材料中反映的民族情况可知,实行民族自治是现实和历史的要求,B正确;材料明确体现了民族自治是民族平等的要求,D正确;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就已成立,故C不正确。111965年9月1日至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301名,其中藏族代表226人,其他少数民

25、族的代表16人,占代表总数的80%以上。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源:A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B消灭了数千年的农奴制度C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D实现了西藏地区改革开放答案:A解析:材料“藏族代表226人”“占代表总数的80%以上”说明A项正确。B项与材料无关。C项“实现了”的说法错误。D项中的“改革开放”说法错误。答案为A项。12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

26、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是指()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全新的创造”等可知,只有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

27、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展;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2)根据

28、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和目的。答案:(1)时间: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立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相互同化、相互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下了深厚友谊。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解析:本题以我国的民族政策为考查点,考查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第(1)问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从历史的原因总结。1420世纪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演变在曲折的发展历程中步入了健康的发展轨道。阅读下列材料,回

29、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材料一中文献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2)材料二的两个文件分别是在什么会上通过的?性质有何不同?(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该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和三大政治制度。(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历程的认识。答案:(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30、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施政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民主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不同时期的法律文件具有不同性质的时代性和阶级性;从近代到现代民主制度建设历程漫长、曲折,需要不断发展完善。(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理解能力。第(1)(2)(3)问属历史基础知识的运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考查综合能力,从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思考。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