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118KB ,
资源ID:64105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4105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邹城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邹城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文科综合试题(三科)第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革税制,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A. 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B. 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C. 控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D.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都在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故D正确;西周以来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2、是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这一时期的改革破坏了分封制,故A错误;孟子仁政主张没有实行土地私有的内容,故B错误;土地私有是土地兼并的前提条件,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故C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相地而衰征”、“初税亩”的实质,学生只要熟练掌握了教材相关知识内容,即可得出土地私有的出现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C.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答案

3、】B【解析】【详解】由材料“分王子弟,以为屏藩”可知封建时代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B正确;西周的分封制随着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故A错误;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封王子弟,故C错误;周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考查材料阅读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3.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记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记述出处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史记吴王濞王列传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

4、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前汉书卷14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后汉书百官制A. 史记为当世史籍,可信度最高B. 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可确认真实原因C. 记述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可采信D. 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表格,结合所学可知,史记、前汉书、后汉书都属于第二手史料,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故D正确;史记虽然为当世史籍,但是不能说可信度最高,可信度最高的应该是实物史料,故A错误;考古发掘的遗迹遗物和史籍的综合才能确认真实原因,故B错误;二手史料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对史料的认知,即考古发掘的遗迹遗物

5、和史籍史料必须互相印证才能证明历史,其他史料不一定准确,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A. 遏制了官员腐败现象的膨胀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C. 强化了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D. 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可知,强调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故C正确;“遏制了”说法太绝对,

6、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中央政府部门职责的变化,不是关系的调整,故D错误。【点睛】由材料“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可知考查的是中央机关由决策机关向政务机关转变,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强。5.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A.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B. 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C. 加强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的交流D. 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答案

7、】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两次收复台湾,有利于加强大陆与台湾地区的交流,故C正确;明朝移民台湾后,还在进行反清斗争,不能说两次移民高潮都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故A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经商、闭关锁国等内容,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台湾被清朝收复不涉及西方殖民势力问题,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统治下收复台湾和清朝从郑氏统治下收复台湾的影响,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和交流。6.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和手工业的产值增长及增长率情况的变化据此可推知,辛亥革命后A. 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日益增加B.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C. 我国经济结构在进一步地优化D. 传统手工业逐步被市场

8、所淘汰【答案】A【解析】【详解】表格可看出辛亥革命后工业的年均增长率不断增高,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说明当时的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故A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短暂的春天,而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是在一战爆发后,一战开始时间是1914年,时间上不符合,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经济结构的优化,故C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手工业其实也在增长,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后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注重学生对表格的理解。7.在1944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代表林伯渠在重庆举行的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公开提出了“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

9、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事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的主张,获得广泛支持。中共这一主张A. 提升了中共的声望B. 改变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局面C. 目的在于消灭国民党D. 意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这一主张虽没有被国民党政府采纳,但符合当时的抗日时代需求,据材料可知“获得广泛支持”说明此举提升了中共的声望,故A正确;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局面未曾改变,故B错误;据材料“提出结束国民党一党统治、召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联合政府的主张”可知目的不在消灭国民党,而是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故C错误;1937年9月,抗日民族

10、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中共的联合抗日主张获得了广泛的支持。8.1952年,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将缅甸、印度、埃及等国列入“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范围。同年,周恩来强调要根据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分清敌、我、友,中国外交要争取亚非国家在战时保持中立,在和平时同帝国主义保持距离。中苏的这种分歧表明此时A. 中国开始质疑“一边倒”外交战略的正确性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C. 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D. 中国已不再需要同苏联协调对外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中国主

11、张按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分清敌、我、友,并要求积极争取亚非国家,说明中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是以国家利益为主要出发点,而非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故C正确;材料反映中苏对亚非国家的不同认识与不同外交态度,没有体现中国质疑“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故A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4年中国提出,之后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B项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B错误;1952年时中苏属于盟友关系,且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因而中苏之间需要协调对外政策,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根据国家利益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9.梭伦看到国家经常处在党争状态,而有的公民竟然漠不关心国事,听任自然,因此他制定一种

12、特别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据此可知,古代雅典A. 党争不断孕育直接民主B. 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规定C. 城邦利益高于个人自由D. 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反映的通过法律规定要求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来看,雅典公民作为城邦一分子的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党争与直接民主的关系,排除A项;雅典是个人利益服从城邦利益,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立法程序的随意性信息,故D项错误。10.西方学者写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帮助英国在工业发展方面大大领先于大陆国家。”对此理解正确

13、的是A. 拿破仑专制统治压制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B. 动荡和战争延缓了欧洲大陆的工业化C. 拿破仑战争巩固了欧洲的封建制度D. 英国趁法国革命和动乱建立殖民霸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7891814年,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840年前后完成,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血腥和暴烈的悲剧时,在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说明了动荡和战争延缓了欧洲大陆的工业化,故B正确。拿破仑对欧洲的一大贡献是以罗马法为榜样制定的五部法典,后人称之为拿破仑法典,它为资本主义秩序确立了法律框架,推动了资本主义

14、的发展,故A错误。拿破仑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故C错误。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建立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与法国的动乱无关,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对欧洲的影响,法国忙于战争,英国大力进行工业革命。11.下图是创作于1957年的时政漫画祝君晚安。画面上,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床头的小牌上写着“美国导弹基地”,他们的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对此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美国成立北约对苏联进行核威慑B.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欧洲冷战对峙加剧C. 北约集团内部对美国

15、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D. 美国大力发展核力量以扶植西欧盟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三位病人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表明病人属于北约集团内部,材料中“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不是治病而可能要命,表明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D项正确;材料中“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表明病人不是苏联,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集团,与“1957年的时政”不符,排除A;材料中只有“北大西洋集团”,没有涉及两大阵营,B项错误;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植和控制西欧盟友,C项错误。所以选D12.2017年,欧盟有两件大事相伴而来,却背道而驰。一是除英国之外的欧盟27国领导人在罗

16、马举行特别峰会,隆重纪念标志欧洲一体化起步的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二是英国全民公决“脱欧”。罗马特别峰会的关键词是“团结”,而英国“脱欧”的关键词是“分手”。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 欧盟成员在发展程度上存在的差异B. 地区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趋势C. 对全球化区域化带来的挑战的回应D.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主权之间的冲突【答案】C【解析】【详解】欧盟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产物,总体来看,欧盟在向一体化方向进一步发展。但英国“脱欧”,表明对于这种趋势的另外一种态度,因此材料信息在本质上反映出对于全球化和区域化挑战的不同回应,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欧盟成员国的发展差异,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贸易

17、保护主义,排除B项; D项材料没有涉及,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利益,选择了逆全球化。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门“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老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

18、为国家哲学。摘编白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材料二 论法的精神是一部政治哲学的著作,而不是一部纥粹意义上的法律书。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部经典,它在当时思想所能及的范围内,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孟德斯鸠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其对政府架构的思考。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1)根据材料一

19、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程、朱熹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答案】(1)内涵: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教的观念抽象化为“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赋予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等。不同之处:更多继承了孟子的思想;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提出“(天)理”“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主张;完成了儒学的理论化和思辨化;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等。(任给(2)差异:程、朱强化专制秩序,孟德斯鸠则倡导民主、平等;程、朱主张集权,孟德斯鸠则倡导分权

20、制衡;程朱重视伦理价值,孟德期鸠则强调法治作用等。原因:中国:中国的君主专制由来已久;小农经济发达;儒家思想占主导。西方:资阶级革命的兴起并扩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传播。(中西两方面各,多给满分【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理学哲学化、体系化以及从哲学的高度赋予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等方面回答二程、朱熹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第二小问,关于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理学的来源、主要内容和特

21、点(儒学的理论化和思辨化、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2)第一小问,关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的主要差异,依据材料一“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和材料二“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得出程、朱强化专制秩序,孟德斯鸠则倡导民主、平等;根据材料二“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并结合所学可知程、朱主张集权,孟德斯鸠则倡导分权制衡;根据材料一“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和材料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并结合所学可知程、朱重视伦理价值,孟德斯鸠则强调法治作用。第二小问,关于原因,可从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点睛:材料解析题的四

22、步解题方法:第一步,先看该题设问,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求,如抓住本题 “内涵、不同之处”“差异、原因”等相关设问要求。第二步,读材料,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的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 “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等,紧扣设问要求。第三步,回归教材,分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抓住教材中关于宋明理学、启蒙运动的相关内容,紧扣设问,逐一分析材料即可解决。第四步,提炼答案,分点作答,答案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总结后得出

23、的。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陈忠实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一部描绘中国近代农村社会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白鹿原是陕西滋水县的一个小山村,白鹿两姓的白嘉轩、鹿子霖为族长之位长期争斗不已。“皇帝失了龙庭”后,县城警察四处剪人辫子,张榜公示禁止缠足,白鹿原陷入恐慌。十多年后,蒋介石的北伐波及滋水,白鹿两姓许多后生加入国共两党。长工黑娃带头成立了“白鹿原农民协会”,批斗两大地主白嘉轩、鹿子霖。很快,南方传来消息,蒋介石铡了许多共产党,黑娃逃匿山中。鹿子霖之子兆鹏辗转到了陕北根据地,并在中条山抗战中因功提拔为八路军团长。1948

24、年5月,鹿兆鹏回到滋水县策动起义成功,滋水县解放。结合晚清民国历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示例:情节:滋水县警察在“皇帝失了龙庭”后,四处剪辫,张榜禁止缠足。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辛亥革命后移风易俗现象。概述和评价: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等。移风易俗,冲击了封建观念,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妇女解放;促进了社会

25、生活的近代化。【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皇帝失了龙庭后,县城警察四处剪人辫子,张榜公示禁止缠足” 可提取情节:滋水县警察在“皇帝失了龙庭”后,四处剪辫,张榜禁止缠足。然后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可知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移风易俗的历史现象。最后结合所学回答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内容和影响即可。15.【历史选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秦与西汉时期,御史大夫作为监察长官,同时又是丞相的副职,受到丞相的统制,因此,监察机构的设置与管理,或由丞相决定,或由丞相参预其中。隋代废除(御史台)台主任命御史台官署的制度,改由三省长官推荐。唐高宗永徽年间后,监察御史“多是敕授”。到了宋仁宗时,规定

26、宰相所荐举的官吏及宰相的亲故不得出任御史,而由皇帝亲自任命或掌握,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上,秦汉时监察官无权处置违法失职的官吏,只有上奏或呈报丞相或州郡长官查处。隋唐时监察官渐次有了部分的直接处分权。宋代御史台有权传讯违法失职官吏,复审大理寺审理案件。明代巡按御史可“小事立断”。摘编自张立武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借鉴意义材料二 (古代希腊的)斯巴达尽管采取奴隶主贵族的专制,但行使司法权的监察官形成了对最高权力享有者“王”的有效制约,在任何一个王出征的时候,都有两个监察官跟随着他,监视着他的行踪。监察官有权对“王”进行刑事审判。亚里壬多德指出?在雅典,监察官们的权柄如此之大,以至国王也

27、不得不讨好他们。在雅典,司法的权力制约功能就更加明显,高级官吏从选任到离职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摘编自孙永兴论西方早期社会的司法(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变化:监察官由丞相参与任命转变到由皇帝直接任命;监察官的职权由无权处置违法官吏到获得部分的直接处分权。影响: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强化了皇权专制;增强了监察权的独立性,有利于监察效率的提高。(2)不同:古代希腊监察官课监察最高权力者,而中国古代则是只监察百官;古代希腊监察范围广且有刑事审判权,而中

28、国古代监察官无刑事审判权。原因:古代希腊是民主政治,监察官旨在维护民主体制;而中国古代是皇权专制,监察官旨在维护吏治清明和皇权统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及调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详解】(1)小题第一问,依据材料秦汉时期的监察官由“丞相决定”“皇帝亲自任命”;但到了唐代监察官“多是敕授”,再到宋代时,监察官与皇帝亲自任命,表明了监察官由丞相参与认命变为皇帝直接任命这一变化;从监察官的职权由“无权处置违法失职”到部分的直接处分权等信息,说明了监察官的职权由无权处置违法官吏到获得部分直接处置权的变化;第二问,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高监察效率等方面说明影响。(2)小题,第一问要依据材料二,古希腊的监察官“对最高权力享有者王的有效制约”“进行形式审判”等信息和材料一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监察管只有监察官员的权力而没有监督皇帝的权力,指出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的不同;第二问,要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西方的政治体制和监察的目的性说明不同的原因。【点睛】第(1)问中国监察制度的变化,紧扣材料信息即可,而影响主要是政治上的,如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加强皇权、提高效率等方面。第(2)问比较中国和古希腊监察制度的不同,主要从监察的对象和权力上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两国政治制度的差别造成的。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