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定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调研考试生 物 试 卷一、单项选择题1. 刚收获的种子需要进行晾晒;进入冬季,植物体内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含量会发生改变;水分会影响种子的呼吸作用。下列关于以上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对刚收获的种子进行晾晒,使种子失去的水分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B. 进入冬季,植物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变大,植物体的抗寒性增强C. 水分作为反应物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所以水分可以影响种子的呼吸作用D. 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不能相互转化【答案】B【解析】【分析】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在细胞内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
2、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或者产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升高,细胞代谢旺盛,抗逆性差,反之亦然。【详解】A、刚收获的种子在晒场上晾晒,丢失的水分为自由水,A错误;B、越冬植物,代谢减慢,部分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变大,植物体的抗寒性增强,B正确;C、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水和丙酮酸反应生成H,所以水分可以影响种子的呼吸作用,C错误;D、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能相互转化,D错误。故选B。2. 多糖、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三种大分子物质
3、。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动植物体内的多糖都是能源物质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可以在人体细胞中合成C. 染色体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可以得到6种产物D. 每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中都既有蛋白质又有核酸【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详解】A、植物细胞中纤维素属于多糖,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属于能源物质,A错误;B、组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B错误;C、染色体中的核酸为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共6种化合物,C正
4、确;D、含有核酸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D错误。故选C。3. 如图表示的是小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的研究方法和卡尔文研究光合作用所采用的方法相同B. 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 该实验可以证明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是错误的D. 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答案】D【解析】【分析】荧光染料标记的是细胞膜上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融合细胞的细胞膜上两种荧光混合均匀,说明细胞膜上的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详解】A、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荧光染料标记法,卡尔文研究光合作用采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A错误;B、小鼠
5、细胞和人体细胞能融合,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不能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错误;C、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组成细胞膜的成分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可以运动,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该实验可以证明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是正确的,C错误;D、被标记的是蛋白质分子,最后被荧光染料标记的蛋白质能均匀分布,可以证明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D正确。故选D。4. 2018年1月25日两只克隆猴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细胞的封面,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国诞生,这是中国科学家伟大的杰作,也解决了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难题。克隆猴和克隆羊的具体操作细节不同,但克隆的原理相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
6、确的是( )A. 克隆猴可以证明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B. 克隆猴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提供细胞核的个体C. 克隆技术可以用于拯救一些濒危动物D. 克隆猴所利用的细胞核可以是卵细胞或精子中的细胞核【答案】C【解析】【分析】克隆技术已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1)培育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2)生产转基因动物;(3)生产人胚胎干细胞用于细胞和组织替代疗法;(4)复制濒危的动物物种,保存和传播动物物种资源。【详解】A、克隆猴只能证明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B、克隆猴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提供细胞核的个体,部分来自于受体细胞细胞质,B错误;C、克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相关
7、领域,C正确;D、克隆猴所利用的细胞核应该为体细胞的细胞核,卵细胞或精子中的细胞核只含有一半染色体,用卵细胞或精子中的细胞核发育而来的克隆动物不可育,D错误。故选C。5. 下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已知单糖可以通过半透膜,二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甲中的b溶液可能是葡萄糖溶液B. 当图甲中的液面不再变化时,c两侧的溶液仍然存在浓度差C. 当图甲中的液面不再升高时,仍然有水分子通过cD. 如果将c换成纱布,则不会出现图乙所示的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渗透作用是指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
8、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详解】A、因为葡萄糖是单糖,可以通过半透膜,所以如果b中的液体是葡萄糖溶液,则最终漏斗中的液面和烧杯中的液面会持平,但根据图乙所示的实验结果可知,漏斗中的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升高,所以可以判断b中的溶液一定不是葡萄糖溶液,A错误;B、当液面不再升高,半透膜两侧的溶液仍然具有浓度差,与漏斗中的液体压强作用相反,当两种因素相当时,液面不再升高,B正确;C、整个渗透过程中都有水分子通过半透膜,C正确;D、渗透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具有半透膜,如果换成全透性的纱布,则不会出现图乙所示的实验结果,D正确。故选A。6. 图1是在停止能量供应的条件下得出的曲
9、线,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2所示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1中a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既不需要转运蛋白也不需要消耗ATPB. 图1中b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C. 图2中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转运蛋白,但需要消耗ATPD. 物质能通过胞吞和胞吐进行运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答案】B【解析】【分析】图1中在能量供应停止情况下: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图2中:上面是细胞的胞吞过程,下面是细胞的胞吐过程,不论是细胞的胞吞还是胞
10、吐都伴随着细胞膜的变化和具膜小泡的形成,因此胞吐与胞吞的结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详解】A、分析曲线图可知: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其运输方式既不需要转运蛋白也不需要消耗ATP,A正确;B、在能量供应停止的条件下,方式b依然能进行物质跨膜运输,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C、图2中胞吞和胞吐的运输方式不需要转运蛋白,但需要消耗ATP,C正确;D、不论是细胞的胞吞还是胞吐都伴随着细胞膜的变化和具膜小泡的形成,因此胞吐与胞吞的结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B。7. 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幼苗分别放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变
11、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的根吸收矿质离子是有选择性的B. 运输Mg2+的载体蛋白在水稻根细胞膜上的数量多于番茄C. 番茄将细胞中的SiO44释放到外界溶液中D. 番茄吸收SiO44的量多于Mg2+【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番茄对Mg2+的吸收量大于对SiO44+的吸收量,水稻对Mg2+的吸收量小于对SiO44+的吸收量。【详解】A、水稻吸收的SiO44+多,对Mg2+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Mg2+较多,对SiO44+吸收量少,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A正确;B、水稻吸收Mg2+的量少于番茄吸收Mg2+,说明运输Mg2+的载体蛋白在水稻根细胞膜上
12、的数量少于番茄,B错误;C、番茄将细胞主动吸收外界溶液中的SiO44,只是吸收速率小于吸收水的速率,因此培养液中SiO44浓度比初始浓度高,C错误;D、由分析可知,番茄主要吸收Mg2+,吸收SiO44的量少于Mg2+,D错误。故选A。8. 新的研究表明,专性嗜热菌株的嗜热酶在处理食品和造纸工业废水、重金属及其他有机难降解物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降解污染物过程中由该酶催化的反应与未使用该酶的非催化反应的活化能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两条曲线相比较,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 酶降低的活化能是aC. 图示反应过程中要有适宜的温度和pHD. 无机催化剂和图中酶的作用机理不
13、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甲中,a表示在酶催化作用下反应需要的自由能,而b是在没有酶催化作用下需要的自由能,明显看出,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A、两条曲线相比较,能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A错误;B、酶降低的活化能是b-a,B错误;C、酶具有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性,高温、强酸和强碱都会使酶变性失活,因此图示反应过程中要有适宜的温度和pH,C正确;D、无机催化剂与酶的作用机理相同,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只是酶降低的活化能更显著,D错误。故选C。9. 有以下四种物质:APPP;APP;磷脂;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14、四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B. 中的“A”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的C. 将中“”化学键水解,即可得到D.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向是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答案】D【解析】【分析】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3个磷酸基组成,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释放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同时形成ADP和磷酸,ADP和Pi也可以吸收能量合成ATP,通过ATP与ADP的快速转化,满足细胞对ATP的大量需求。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详解】A、四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都是CHONP元素构成,A正确;B、中的“A”是
15、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的,B正确;C、将中的“”化学键水解,则A-P获得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正确;D、为ADP,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D错误。故选D。10. 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各种活细胞中均含有酶和ATPB. ATP的水解需要酶,但ATP的合成不需要酶C. 无氧呼吸的每个阶段都需要酶的催化,且都有ATP产生D. 酶和ATP只有在细胞中才能发挥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1、活细胞都要进行新陈代谢,需要酶的催化作用及ATP水解提供能量,因此都能合成酶和ATP,但是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2、细胞代谢
16、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大多数是酶促反应,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保证了酶促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细胞代谢对能量的需求;3、细胞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细胞内的耗能反应伴随ATP的水解过程,放能反应伴随ATP的合成过程;4、有氧呼吸的各阶段都有能量的释放和ATP的合成,无氧呼吸过程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并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并合成ATP。【详解】A、各种活细胞均要进行细胞代谢,都含有酶和ATP,A正确;B、ATP的合成也需要酶的催化,B错误;C、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ATP,C错误;D、酶和ATP在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
17、D错误。故选A。11. 下图为光照条件下一个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种细胞器均具有双层生物感,但它们增加生物膜面积的方式不同B. 如果a和b只在两种细胞器之间交换,则该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C. 图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D. 甲中含有的色素分布于,用无水乙醇可以将其中的色素提取出来【答案】C【解析】【分析】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在膜内有类囊体薄膜,分布着色素,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内;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
18、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图中甲叶绿体、乙线粒体、aO2、bCO2、叶绿体外膜、叶绿体内膜、类囊体、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详解】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加膜面积,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加膜面积,A正确;B、若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则a和b只在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之间互换,B正确;C、图中的叶绿体基质不产生ATP,C错误;D、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即图中的,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无水乙醇提取,D正确。故选C。12.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哪种变化不会出现在高等植物细胞中( )A. 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
19、消失和出现B. 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 在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 在分裂末期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前期核膜和核仁消失,末期核膜和核仁出现,A正确;B、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粒,B错误;C、在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
20、正确;D、在分裂末期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正确。故选B。13.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三种血细胞,其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B. 端粒学说认为,细胞衰老的原因是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C. 感染病原体的细胞被清除的过程属于细胞坏死D. 植物体的分生组织细胞没有分化,不具有全能性【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
21、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进而细胞逐渐衰老。【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三种血细胞,其所含
22、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A错误;B、端粒学说认为,细胞每次分裂,端粒DNA序列会缩短,DNA受到损伤,最终引起细胞衰老,B正确;C、感染病原体的细胞被清除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D、植物体的分生组织细胞(发生了分化,保留了分裂能力)保留了全套的遗传物质,依然具有全能性,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14. 如图为几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四种生物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B. 甲和丁细胞结构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 乙和丙都有细胞壁,但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同D. 乙和丙细胞中均有叶绿体,所以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BC【解析】【分析】图中
23、甲是细菌,乙是蓝藻,丙是植物细胞,丁是动物细胞,前二者是原核细胞,后二者是真核细胞。【详解】A、原核细胞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真核细胞有众多细胞器,A正确;B、真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正确;C、乙和丙都有细胞壁,但乙(蓝藻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和丙(植物细胞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细胞壁主要成分不同,C正确;D、乙是原核细胞,只要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无叶绿体,D错误。故选ABC。15.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含有A、B两条肽链,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n,两条多肽链间通过二硫键连接,如图1所示;图2为某多肽结构
24、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一个胰岛素分子中有50个肽键B. 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1n888C. 图2中的多肽是四肽D. 图2中的多肽由三种氨基酸组成【答案】A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1所示为胰岛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某多肽结构示意图,其中是氨基,是R基,是肽键,是羧基。【详解】A、胰岛素分子中含有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1+30)-2=49个,A错误;B、形成该胰岛素要脱去49个水,存在3个硫键,脱去了6个氢,故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1n-(1849+6)=51n-888,B正确;C、图2含有3个肽键,是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四肽,C正确;D、图2中的R
25、基各不相同,是由四种氨基酸组成,D错误。故选AD。16. 为了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将含3H标记的某种氨基酸注射到细胞中,则3H出现的部位先后顺序为。下列针对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该细胞不可能是胰腺细胞或口腔上皮细胞B. 处的物质可能是胰岛素,释放胰岛素的过程要穿过2层磷脂分子C. 图中过程需要具有双层膜的线粒体为其提供能量D. 图中过程可以说明、处的生物膜成分及各成分含量相同【答案】ABD【解析】【分析】1、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先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加工内质网形成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高尔基体加工形成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细
26、胞外。2、分析题图:图中为核糖体,内质网出芽形成的囊泡,为高尔基体,为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囊泡,为细胞外。【详解】A、胰腺细胞能分泌消化酶,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会发生图示过程,A错误;B、释放胰岛素的过程为胞吐,穿过0层磷脂分子,B错误;C、线粒体为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图中分泌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正确;D、处的生物膜成分基本相似,但各膜的功能有所不同,膜成分的含量也有所差异,D错误。故选ABD。17. 如图是相同成熟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其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成熟植物细胞在四种浓度的溶液中均发生了质壁分
27、离现象B. 图甲中c点后植物细胞处于失水过程中,该过程没有水分子进入液泡C. 图丙中AB段植物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用根尖分生区细胞做实验不会出现该现象D. 图丁中所用的溶液可能是尿素溶液【答案】C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甲中,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是先变小后变大,图乙中,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是逐渐变小,图丙中,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是逐渐变大,图丁中,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详解】A、乙图的细胞液浓度一直在减小,说明细胞一直在吸水最后细胞液浓度保持不变,这过程没有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B、图甲
28、中c点后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处于失水过程,但依然有水分子进入液泡,只是水分子进入液泡小于小分子流出液泡,B错误;C、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有大液泡,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正确;D、图丁中先发生了质壁分离,再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尿素能被细胞吸收,则图丁中所用的溶液可能是尿素溶液,D正确。故选CD。18. 下表是某种植物种子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萌发,测得的气体量(相对值)的变化结果(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同条件CO2产生量O2吸收量甲60乙106丙1212A. 该植物的种子进行的无氧呼吸类型和酵母菌的相同B. 甲条件下CO2全部产生于细胞质基质C.
29、乙条件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例为1:2D. 丙条件下O2的利用部位和CO2产生的具体部位相同【答案】ABC【解析】【分析】依据O2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判断呼吸作用的方式: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O2吸收量=CO2释放量只进行有氧呼吸O2吸收量CO2释放量两种呼吸同时进行,且多余CO2来自无氧呼吸。【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该植物种子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其无氧呼吸类型与酵母菌相同,A正确;B、甲条件下只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B正确;C、乙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消耗量,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由表格数据可知,CO2的释
30、放量为10,则O2的吸收量为6,因为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量等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所以吸收6的氧气就释放6的二氧化碳,这样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就是10-6=4,根据有氧呼吸的方程式释放6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1的葡萄糖,根据无氧呼吸的方程式释放4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2的葡萄糖,所以乙条件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例为1:2,C正确;D、丙条件下,植物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氧气的利用部位在线粒体内膜,CO2的产生部位在线粒体基质,D错误。故选ABC。三、非选择题19. 图1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图2表示细胞中两种结构的组成物质与元素的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是生物大分子,
31、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图1中的分布于动物体内,则主要分布在_(细胞种类)中,等质量的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于,原因是_。(2)A元素是_,Y和Z在化学成分组成方面的区别是_。(3)图2中的乙对应的是图1中的_(填罗马数字)。结构1的基本支架是_,决定结构1功能复杂程度的是_。(4)图2中结构2中的丙对应图1中的_(填罗马数字),该物质在真核细胞中除了分布于结构2外,在细胞器_和_中也有少量分布。【答案】(1) . 组织细胞 . 脂肪中的 C、H含量多于糖类 (2) . N、P . Y中含脱氧核糖和碱基T,而Z中含核糖和碱基U (3) . . 磷脂双
32、分子层 . 蛋白质种类和数量 (4) . . 线粒体 . 叶绿体【解析】【分析】图1:能源物质是多糖,所以X是葡萄糖;主要分布在细胞核,所以是DNA,Y是脱氧核苷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是RNA,Z是核糖核苷酸;承担生命活动,是蛋白质,P是氨基酸;V能储存能量,V是脂肪;A是N、P,B是N、P、S。图2:甲是磷脂,乙是蛋白质,丙是DNA。据此可知,A是N、P,B是N、P、S。【小问1详解】图1中的是多糖,如在动物体内,则是糖原,分布于肝脏和肌肉,属于组织细胞;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远远多于糖类,原因是脂肪中的 C、H含量多于糖类。【小问2详解】A元素是N、P;Y是脱氧核苷酸,Z是核糖
33、核苷酸,化学组成方面的区别是Y中含脱氧核糖和碱基T,而Z中含核糖和碱基U。【小问3详解】图2中的乙(蛋白质)对应的是图1中的;结构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决定其复杂程度的是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小问4详解】结构2中的丙(DNA)对应图1中的,该物质在真核细胞中除了分布于结构2(染色体)外,在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图,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知识,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和功能、通过阅读题图判断各部分代表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名称是解题的关键。20. 图1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像,图
34、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图3表示ATP为主动运输供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由_(填数字)组成的。该细胞在失水时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是因为_。(2)图2所示的实验适合选用紫色洋葱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其优点有_(答出两点)。图2中的细胞正在进行的过程可能是_(填“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或“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3)图3表示的过程正确的顺序是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其中的载体蛋白具有两项功能,分别是_和_。(4)下图a、图b为氧浓度和底物浓度对细胞膜进行物质吸收速率的影响。其中AB段影响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在氧浓度为0时吸
35、收速率大于0的原因是_。D点后限制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答案】(1) . 2、4、5 . 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 (2) . 有大液泡且含有紫色色素,便于观察 . 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 (3) . 甲丙乙 . 运输 . 催化 (4) . 氧气浓度#能量 . 无氧呼吸也能提供少量能量 . 载体蛋白和能量【解析】【分析】图1分析,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4是液泡膜、5是两者之间的细胞质、3是细胞核、6是外界溶液、7是细胞液。图2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现象,可能是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图3分析,CA2+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小问1详解】图1中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
36、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对应图中的2、4、5。当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小问2详解】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成熟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且细胞液为紫色,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图2看到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开来,可能是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小问3详解】图中Ca2+的主动转运过程中,首先转运蛋白与ATP结合,ATP分子中的一个磷酸基转移到载体蛋白上,使载体蛋白的构像发生改变,进而将Ca2+释放,蛋白质恢复原来构像,最后磷酸基脱离蛋白质,如此反复进行,根据图中Ca2+的数量和箭头运输方向可知正确的顺序是甲丙乙。主动运输过程中,图中载体蛋白即充当了物质
37、运输的载体,也起到催化ATP水解的作用。【小问4详解】由图可知,AB段影响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氧气浓度。氧气浓度为0时,仍可进行无氧呼吸提供少量能量,吸收速率大于0。图b对应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D点后影响因素主要是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或能量供应不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该实验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难度不大。21. 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表示过程。呼吸熵(RQ)是指放出的CO2量与吸收的O2量的比值,即呼吸熵=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呼吸底物是葡萄糖。图
38、2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图3是探究某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以萌发的小麦种子为材料(呼吸底物为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过程中,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_(填序号),b是_,小麦种子的细胞中能产生b的场所有_。(2)图2中随着氧分压从AB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呼吸速率变化情况分别是_、_。在图中A、B、C三种氧分压中,A不适合储藏水果的原因是_。三种氧分压中,无氧呼吸完全消失的是_。(3)图3所示的实验可以在光下进行,原因是_。环境条件相对稳定时,如果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则装置一、二中着色液滴移动的情况分别是_。如果环境条件不稳定,为
39、了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设量对照实验,该对照组的设置方法是_(结合装置一、二设置)。【答案】(1) . . CO2 .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 . 变快 . 变慢 . A点氧气浓度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会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 C (3) . 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细胞呼吸 . 左移、右移 . 在装置中装入煮熟的种子,其他反应条件不变【解析】【分析】分析图1: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为丙酮酸,b为二氧化碳,c为H,d为氧气,e为无氧呼吸产物酒精。分析图2: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
40、量)RQ1,说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RQ=1,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小问1详解】图1所示为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b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物,也是无氧呼吸产物,可知是CO2,小麦种子的细胞中能产生CO2的场所有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小问2详解】氧分压在A时,氧气浓度低,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随着氧气浓度增大,有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被抑制,所以随着氧分压从AB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呼吸速率变化情况分别是变快、变慢。A氧分压不适合储藏水果的原因是氧气浓度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
41、细胞有毒害作用。三种氧分压中,无氧呼吸完全消失的是C点,因为此时RQ=1,放出的CO2量=吸收的CO2量,所以只进行了有氧呼吸。【小问3详解】图3所示的实验是探究某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细胞呼吸,光照在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即可。装置一种,导致液滴移动的只有氧气,而装置二中,导致液滴移动的可以是氧气也可以是二氧化碳。如果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在装置一中,由于消耗了氧气,液滴向左移动;装置二中,由于释放的二氧化碳比消耗的氧气量大,小液滴向右移动。如果环境条件不稳定,为了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设量对照实验,该对照组的设置方法是在装置中装
42、入煮熟的种子,其他反应条件不变。【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及意义,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场所及产物,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及物质的名称;能正确分析细胞呼吸商的测定过程。22. 图甲是叶绿体模式图,图乙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丙表示在密闭恒温(温度为25,其为a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小室内测定的a、b两种经济作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已知b植物比a植物矮小。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的A物质是_,该物质产生于图甲中的_(填数字),该物质与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2)如果图丙中的光照强度从Z降低到Y,短时间内图甲中处的C5与C3比值
43、会_。如果图丙中的两种经济作物a和b,一种是阴生植物,一种是阳生植物,则属于阳生植物的是_。如果一昼夜给予光照12h,且光照强度为Y、温度为25,则一昼夜a植物中葡萄糖的净积累量是_mg。(3)对于图丙中的a植物而言,在光照强度小于Z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光照强度大于Z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根据图丙中的信息设计能充分利用光能获得两种经济作物较大产量的种植方法并说明理由:_。【答案】(1) . H#NADPH . . 不是 (2) . 减小 . a . 0 (3) . 光照强度 . CO2浓度 . 合理套种并将光照强度设置为z对应的光照强度,因为此时a、b两种经济作物
44、的净光合速率均达到最大值【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是叶绿体的内膜和外膜,是叶绿体基质,表示基粒;由于类囊体中的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因此绿光被反射,导致叶片呈绿色。图乙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A表示H,过程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图丙为a、b植物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中可以看出与b植物相比,a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大,净光合强度大。【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图乙中A是H,其的作用是还原C3,其产生于基粒中。光合作用产生的H是NADPH,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是NADH,属于不同物质。【小问2详解】光照强度突然降低,则短时间内C3的还原减少,则C3含量增加,C5含量减
45、少,C5与C3比值会减小。a植物的呼吸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均大于b植物,a为阳生植物。图丙是用CO2吸收量表示的净光合量,光照强度为Y、温度为25,一昼夜a植物CO2的吸收量=122-122=0,则一昼夜a植物中葡萄糖的净积累量是0mg。【小问3详解】a植物在光照强度小于a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也随之增加,则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大于Z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温度又适宜,此时影响的外界因素主要是CO2浓度。由图丙可知,充分利用光能,并获得两种经济作物最大产量,应将a、b两种植物合理套种,并将光照强度设置为Z对应的光照强度,此时a、b两种经济作物的净光合速率都达到最大值。【点睛】解答本
46、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图中信息,识别图示中各字母和序号的含义,再根据题意作答。23. 图甲是细胞周期示意图,图乙是一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6的植物细胞细胞周期过程图解,图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在_(填字母)时期进行。(2)图乙中的A、B、C、D、E分别对应图甲中的_、_、_、_和_(以上五空填字母)。图乙中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是_(填字母),该时期的染色体数目比上一个时期多的原因是_。(3)图丙中的过程是_,过程是_,该过程的实质是_。【答案】(1)a、f (2) . b . d . a和f . e . c . B . 着丝点(粒)分开导致染色体数
47、目加倍 (3) . 细胞分裂 . 细胞分化 .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析】【分析】图甲是一个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a表示分裂间期;b表示前期、c表示中期、d表示后期、e表示末期,f表示下一个细胞周期的间期。图乙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6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解,其中A细胞处于前期;B细胞处于后期;C细胞处于间期;D细胞处于末期;E细胞处于中期。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该过程可使细胞的数目增多;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可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小问1详解】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在间期进行,即图甲中的a、f。【小问2详解】图乙中的A、B、C、D、E依次为前期、后期、间期、末期、中期,对应图甲中的b、d、a和f、e、c;图乙中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是B后期,由于着丝点(粒)分开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小问3详解】图丙中的过程表示细胞分裂,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染色体的行为识别细胞所处的时期,并结合题干进行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