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单元 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述及菲律宾、印尼亡国,越南、缅甸抵御外敌时指出“夷烟夷教,毋能入界,嗟我属藩,尚堪敌忾”;他还探讨英国所以强大的原因,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这反映出魏源()A.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近代化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C.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解析:C材料中体现当时魏源对其他国家的抗敌和自守、攻夷、款夷之策的叙述,没有体现社会发展的近代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天朝上国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嗟我属藩,尚堪敌忾”和“提出自守、攻夷、款夷
2、之策”说明面对列强的侵略,魏源主张抗敌救国的思想,体现了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师夷长技以制夷”,故D项错误。2.京师同文馆和相继兴建的一批洋务学堂,完全从洋务实践需要出发设立具有“实效”的课程,形成了不同于旧学的新学课程体系。这说明()A.新学堂培养出了大批洋务人才B.中国增强了向西方学习的动力C.洋务运动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D.逐渐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体系解析:C由材料,形成“不同于旧学的新学课程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新学,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历程,故选C项;材料中只提到了新学课程体系,并没有涉及洋务人才,排除A项;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3、不改变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教育近代化只是其中一个层面,并没有增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动力,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排除D项。3.熊月之曾专门研究过徐家汇公学的办学传统。他认为,早在19世纪中叶学校草创时期,创始人就构建了体育、智育、德育并重的体系。当时学校既讲授西学、法文,也讲授经史子集。这反映该校()A.深受经世致用传统的影响B.是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C.利于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D.是近代西学东渐下的产物解析:D19世纪中叶徐家汇公学既讲授西学、法文,也讲授经史子集,说明该校受西方文化影响,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故选D项。4.1862年,清政府怵于中英天津条约中“嗣后英国
4、文书俱用英字书写遇有文字难辨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等规定,正式创办近代中国第一所外语学堂京师同文馆,肇始中国官办英(外)语教学。这反映了清政府() A.形成新的外交理念B.迎合列强的侵略要求C.全面推动洋务运动D.探索开启教育近代化解析:D题干材料中,为应对中英天津条约英国文书使用英文规定条款,中国开始官办英(外)语教学,这是清政府开办近代教育的开始,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外交理念,排除A项;材料体现出清政府面对新情况进行教育改革以应变,不是迎合列强的侵略要求,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洋务运动中新式学堂的兴办,不是全面推动洋务运动,故排除C项。5.“他”提出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新命题,
5、强调“民主并非西方之体,而是用,自由才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实质所在”,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材料中的“他”()A.编撰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B.著孔子改制考,宣扬托古改制C.介绍进化论思想,倡导救亡图存D.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培养新青年解析:C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是严复,他介绍进化论思想,故选C项;编撰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的是魏源,排除A项;著孔子改制考,宣扬托古改制的是康有为,排除B项;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培养新青年的是陈独秀等人,排除D项。6.1895年,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了以“广联人才,创通风气”为宗旨的强学会后,不久又创办了中外纪闻,讨论“西洋诸国以勃兴之本原”。这说明()A
6、.救亡图存已成为社会主流B.清政府放开了言论自由C.维新派注重营造舆论环境D.维新派成为了改革主力解析:C康有为等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讨论“西洋诸国以勃兴之本原”,目的在于扩大维新宣传,为变法营造舆论环境,C项正确。材料只是说了康有为等人的举措,没有说其他阶层的举动,A项错误;1896年强学会遭到封禁,说明清政府并未放开言论自由,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维新派成为改革主力的问题,D项错误。7.出版于19世纪末的西学大成是当时中国全面介绍西学的代表作之一,其介绍的“西学门径”包括算学、天学、地学、史学、兵学、化学、矿学、重学、汽学、电学、光学、声学12门。“史学”门所收录
7、的书有大英国志列国岁计政要列国海战记万国公法等。编者把史学纳入“西学门径”是基于()A.“富国强兵”的需要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需要C.“史学革命”的需要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解析:A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制度的阶段,“史学”所收录的西方政治、制度、法律等,这有利于国家“富国强兵”,故A项正确。19世纪末,中国学习西方的政治、法律等最主要的目的是探索救亡图存道路,而非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和中外交流,故B、D两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8.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的曾纪泽认同“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
8、要领专在保护商会”,他还主张“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下列史实能体现该思想的是()A.禁烟运动与创办军事工业B.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C.“体用之争”与新文化运动D.预备立宪与辛亥革命解析:B由材料“不专在机器之创兴”可知其主张对西方的学习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故A项错误;由材料“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可知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经济主张相一致,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经济思想而非文化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经
9、济思想而非革命思想,故D项错误。9.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说:“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这种大业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哩。”梁启超的这一认识()A.反映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B.缘于戊戌变法的失败C.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绝望D.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解析:A材料“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这种大业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哩”表明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故选A项;“欧游心影录”是旅欧的感想,材料体现的是对西方思想界的看法,不是戊戌变法的失败,排除B项;材料“这种大业
10、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哩”说明并没有绝望,排除C项;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排除D项。10.孔范今认为“当面对横阻在历史前行面前的盘根错节的文化障碍时新文化运动确实凝聚了更加尖锐、偏执的历史力量形成一种巨大历史冲击力。”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新文化运动()A.批判传统文化表现出激进主义倾向B.致力于将儒学与西方文化相结合C.宣传马克思主义注重结合中国国情D.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化文明解析:A新文化运动存在绝对否定的激进主义倾向,与材料中“确实凝聚了更加尖锐、偏执的历史力量”相符,故选A项;新文化运动存在绝对否定传统文化,绝对肯定西方文化的倾向,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马克思主义,排
11、除C项;材料未涉及西方先进的现代化文明,排除D项。11.李大钊将十月革命理解为“庶民的胜利”,并呼吁中国的青年“应该到农村去,拿出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做些开发农村的事”。李大钊意在说明()A.中国革命需要民众的支持B.农业落后急需青年去发展C.应该效仿苏俄的革命道路D.青年代表中国革命的未来解析:A根据材料“李大钊将十月革命理解为庶民的胜利呼吁中国的青年到农村去来做些开发农村的事”可知,希望中国革命获得民众的支持,故选A项;材料的主旨是中国的革命问题,排除B项;学习苏俄是材料所陈述的一种历史现象,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中国革命需要发动广大农民,排除D项。12.1906年
12、,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190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到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A.与变法图强运动相辅相成B.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C.以宣传共和主义为其宗旨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解析:B本题考查图书馆的发展与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关系。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变法图强运动是维新变法,发生在1898年,图书馆建立之时已经失败,排除A项;根据“省级公共图书馆”“国立京师图书馆”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在清政府的主导下实现的,不可能“以宣传共和主义为
13、其宗旨”,排除C项;图书馆的发展使文化平民化、大众化成为现实,是近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同时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B项正确;科举制度废除于1905年,排除D项。知识背景 清朝后期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近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传统教育也开始发生变化。洋务运动中近代学堂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起步。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之下,洋务学堂培养了大批通晓外国语言的外交人才以及近代军事、工业、科技人才。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创办近代学堂和近代报纸杂志,宣传维新思想,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和民主思想的传播。京师大学堂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
14、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为更好地推行新政,1901年,清政府下诏实行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向近代化迈进了一大步。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涉及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如废除科举制度,建立近代学制,普及全民教育,改革教育行政机构等,勾画出了近代教育的轮廓,近代教育在形态上确立。13.“中国固有的精神其实并未被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为冲破“固有的精神”,先进中国人采取的对策是()A.开展戊戌变法B.发动辛亥革命C.掀起新文化运动D.传播马克思主义解析:C戊戌变法是清末维新改良运动,与材料中“共和二字”“满人已经退席”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满人已经退席”是辛亥革命的成果,故B
15、项错误;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奋起反击,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与材料中“满人已经退席”“为冲破固有的精神”相符,故C项正确;五四爱国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与材料中“共和”“为冲破固有的精神”不符,故D项错误。14.1919年,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说:“我们青年应该到农村里去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
16、军B.借鉴苏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经验C.团结工农大众以组建革命统一战线D.倡导知识分子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解析:D据材料“我们青年应该到农村里去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可知倡导知识分子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D正确;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得出的结论,A错误;苏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经验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B错误;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上团结工农大众组建了革命统一战线,C错误。15.1921年5月4日,胡适于晨报“五四纪念号”发表文章,引征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称:“学校不仅是为造毕业生而设的,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个造成天下公是公非的所在。黄梨洲的理想
17、国家里没有国会一类的制度,但他要使学校执行国会的职务。”由此可见,胡适()A.认为中国革命道路开始发生改变B.强调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C.肯定了青年学生的民主启蒙精神D.希望利用传统文化建构民主制度解析:C从材料“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个造成天下公是公非的所在”中可以看出,胡适认为,学生的表现具有民主的意义,学校可以成为表达公共意志的议会之替代物,这肯定了青年学生的民主启蒙精神,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适反对革命道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五四运动的性质,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利用传统文化建构民主制度的内容,故D项排除。16.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到:“中华民国
18、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A.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解析: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八年”指的是1919年,据材料“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的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故选B项;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排除A项;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C项;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
19、排除D项。17.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A.推翻封建统治B.赢得民族独立C.建立宪政民主D.解决民生问题解析:C题干中“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说明其最终目标为建立宪政民主,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不符,排除。18.1905年筹建同盟会时,众人对“平均地权”有疑义,为此孙中山做了解释,并最终成为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学者评价:“(民生主义)在百年之后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由此可见,孙中山的思想具有()A.前瞻性B.民族性C.
20、彻底性D.空想性解析:A根据所学“(民生主义)在百年之后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说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具有前瞻性,故选A项;民族主义体现的是民族性问题,排除B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从土地角度来看,就具有不彻底性,排除C项;孙中山三民主义在当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指导思想,排除D项。19.阅读“毛泽东大事年表”。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1923年6月,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一大,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2月,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委员、组织部秘书等职1925年10月,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12月5日,主编国民党
21、中央宣传部刊物政治周报1926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二大;5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在武汉创办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年在武汉参加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A.此时期处于国共两党“党外合作”时期B.毛泽东长期跟随孙中山C.此时期正值国共两党“党内合作”时期D.推动国民党的组织建设解析:C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231927年及毛泽东的主要活动可以看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党内合作”的形式,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C项正确。“党外合作”指的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于1937年,A项错误;1925年孙中山去世,B项错误;材料中主持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22、等活动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没有涉及国民党的组织建设,D项错误。新知生成 党内合作:某一党派组织成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另一党派组织,并以那一党派组织的名义展开工作,这种党派合作的方式就是党内合作。党外合作:两个不同政党相互之间的合作。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采用“党内合作”的方式,第二次合作则采用了“党外合作”的方式。20.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必须依靠广大贫农作革命先锋,团结中农和其他可以争取的力量,彻底摧毁地主阶级的政权和武装力量,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由农民协会掌握农村一切权力,然后进行减租减息、分配土地等斗争。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创建了人民革命
23、军队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重视农民问题的探索解析:D材料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即是一个隐性的时间信息,时间为1927年3月,为国民革命时期,再结合“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及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对农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说明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民问题,故D项正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土地革命时期形成的,排除A项;1927年8月南昌起义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排除B项;C项是1937年9月,排除。21.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
24、唯心论。”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A.都反映了社会现实B.各自具有片面性C.都是为了发展经济D.从根本上是对立的解析:A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义利观分别是针对当时革命与发展的需要的正确认识,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故A项正确;各自具有片面性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毛泽东的义利观是为了革命,故C项错误;二者的观点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D项错误。22.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该项规定的实质是()A.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体现教育公平和民族
25、平等C.推进高考制度深入改革 D.加大少数民族的教育投入解析:B材料是围绕民族教育,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加快民族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实行高考加分政策,是对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教育落后现状下的一种教育公平,故B项正确;C项是高考改革的体现,不是实质,故C项错误;加大少数民族教育投入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23.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659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1年的不到5年上升到2016年的10.35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由1982年的0.58%上升至2015年的12.44%。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教育
26、体系逐步形成B.“科教兴国”战略实行C.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D.教育改革举措深入落实解析:D此题要求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促进中国人力资源结构变化的原因,抓住时间信息。“文化大革命”前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已经逐步形成,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首次提出的时间是1995年,故B项是我国教育成就的部分原因而非主要原因,因此B项错误;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无法说明大学教育的成就,故C项不是主要原因;材料信息涉及不同层次的教育成就,这得益于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后多方面的教育政策改革,故D项正确。24.1958年,由苏联援助建成的我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开始运转。这一科技成就()A.是中苏结伴而不
27、结盟关系的结晶B.体现了“大跃进”推动科技高速发展C.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D.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成果解析:C题干中“1958年,由苏联援助建成的我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开始运转”,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原子能时代,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是结盟关系,排除A项;“大跃进”时期,浮夸风、冒进思想浓厚,B项表述错误,排除;“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排除D项。25.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使各方
28、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分配。”该决定()A.成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根本指针B.调整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C.全面落实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有利于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解析:D材料中“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有利于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故选D项;新时期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排除A项;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有步骤的改革,而非经济体制改革,排除B项;中国于1995年宣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材料中“1985年3月”不符,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2分,共50分
29、)26.近代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官方文书中,动辄出现“夷性犬养”的说法,甚至不将这些远来的“夷狄”视作人类。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朝割地赔款,已是大失颜面,却也依旧自居“天朝”,弄得英国人在南京条约里义正辞严地表示要寻求双方地位的平等。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首次明文规定中国人在称呼英国人时不准出现“夷”这个字眼,并且依旧声明“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曹南屏“夷”与“洋”:偏远的“他者”近代中国观念与物质的双重变奏材料二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
30、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1)材料一反映了清王朝的“夷狄”观有何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认识,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6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视角分析近代国人由“自居天朝”到“醉心欧化”的主要因素。(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甚至不将这些远来的夷狄视作人类”“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首次明文规定中国人在称呼英
31、国人时不准出现夷这个字眼与中国平等”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据材料一“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朝割地赔款义正辞严地表示要寻求双方地位的平等”等信息分析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需结合材料二中“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得出两种不同的认识;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分析,“保存国粹”的例子是顽固派因循守旧,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醉心欧化”的事例有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后实行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第(3)问,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在近代中西文化的碰撞中,认识到了自己的落后和西方文
32、明的先进。答案:(1)夷狄观变化:从称洋人为“夷狄”,蔑视洋人到不再使用“夷”,认同英国的平等地位;原因:鸦片战争的战败和英国的据理力争。(4分)(2)认识:“保存国粹”,固守中国传统文化;“醉心欧化”,全面学习西方文化。史实:封建顽固派因循守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6分)(3)因素:在中西文明的交流碰撞中,逐步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先进。(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
33、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二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文池思想的灵光材料三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与“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和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国学热”,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
34、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张宏杰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6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发展阶段及渐进、艰难的转型。第(1)问,依据材料“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概括得出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
35、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学术的觉悟、政治的觉悟和伦理的觉悟三个阶段。第(2)问,根据对材料“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的分析解读,结合对材料一的理解及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所学知识,从外因、内因方面概括归纳近代中国人文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第(3)问,依据对材料“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的理解,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概括说明中国近代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答案:(1)三
36、个阶段: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4分)(2)历史条件: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文化;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4分)(3)原因: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或皇帝制度)的阻碍。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思想上,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或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6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中学历史教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课标或大纲教学目标和要求1904年奏定中学堂章程先讲中国史,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次讲亚洲各国、欧洲、美洲史,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19
37、12年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历史要旨在使知历史上重要事迹,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1932年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叙述我国民族之拓展与历代社会之变迁,以阐发三民主义之历史的根据。说明近世帝国主义之发展,民族运动之大势,以研讨我国应付世界事变之方策1963年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掌握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情况,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树立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爱国主义思想,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
38、的意识,以及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的历史责任感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解析:据表格材料从不同历史时期中学历史教学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共同点出发提出看法,可以从整体内容的共同点出发论述,如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编写体现出时代性(体现出不同国家意志要求、体现出继承发展关系或体现出不同的历史观)、也可以从局部内容的共同点(可以是局限性)出发论述,如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编写体现出不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围绕所提论点从所
39、给表格材料出发结合所学展开论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要有力地支撑论点。答案:示例一(从整体内容出发)看法: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编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思想性:意识形态)说明:清末规定以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绩为主要学习内容,体现了清政府的意识形态仍以“忠君爱国”的儒家伦理道德为主;民国初年特别强调学习政治制度的变革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是南京临时政府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观念取代封建社会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将“三民主义”作为国家的政治纲领,因此,与“三民主义”教育相契合的内容被编写进了课程标准;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因此,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教
40、育成为教学大纲编写的重要特点。总结:综上,20世纪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国家意志的体现。(12分)示例二(从整体内容出发)看法: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具有鲜明的继承性。(继承性)说明:救亡图存和国家振兴是20世纪中国社会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虽然不同历史时期编写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所呈现的爱国内涵不尽相同,但都将爱国主义作为历史教育的主题;20世纪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因此,这一时期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也越来越强调对世界历史的学习和世界意识的培养;随着20世纪中华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的最终确立,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41、均将与民族主义的相关史实作为学习内容、培养民族主义意识作为学习要求。总结:综上,爱国主义、世界意识和民族主义等内容始终贯穿于20世纪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编写之中,呈现出鲜明的继承性。(12分)示例三(从局部内容出发)看法: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说明:清末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绩,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忠君”紧密联系在一起,属于封建儒家伦理的范畴;民国时期的课程标准先后要求学习共和制度的确立和“三民主义”理论,爱国主义教育不再是培养“臣民”对“君主”的爱戴,而是作为一个“公民”对国家的热爱;此外,20世纪前期的课程标准将反侵略、求独立作为
42、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主题,而随着新中国建立后,教学大纲要求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转变为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等。总结:综上,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重要主题,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此角度还可从世界意识、民族复兴等方面提出看法)(12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论述时间 内容 1920年 由于多次的交谈,一些当时的马列主义者,更加明白了苏俄和苏共的情况,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 1928年 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193
43、0年 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1956年 适当调整和平衡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坚持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82年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据张宪文等主编中华民国史、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整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中国拟定一个论题,并就
44、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确定选题角度,如革命道路问题、农民阶级的地位问题、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等,其次,根据论题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如从1920年至1928年中可提取苏俄式道路、农民运动与井冈山道路,从1956年至1982年间可提取调整和平衡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作为借鉴苏联经验,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提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等,最后,根据提取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答题
45、时注意题目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 (2分)(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曾出现了许多理论,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托古改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都没能完成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而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阶级,联合广大农民阶级,通过艰苦卓绝的二十多年斗争才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任务。 (4分)(2)在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建设问题上,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虽然开启了工业化,也创办了一些工业企业,但没能完成中国经济工业化的转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搞官僚资本控制国民经济,不仅未能实现中国经济工业化,反而排挤民族资本使之逐渐陷入绝境。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4分) 历史事实有力地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使中国走向民主、独立、实现现代化建设。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