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必修3湘教版第2章第6节同步练习(1)及答案一、选择题读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变化图,完成12题。1985年2005年1对于1985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许多乡村地区迅速成为城镇大、中、小城市数量都有了大幅度增加至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度很大小城市数量增加迅速ABC D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较快的原因包括()平坦的地形、适宜的气候、充足的水源,自然条件优越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区位优越劳动力丰富,且为著名侨乡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A BC D【解析】第1题,从1985的2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数量的增加主要是小城市数量的
2、增加,大量乡村地区成为城镇,这使得该地区有较大的城市密度;而同时期大、中城市及特大城市的数量几乎没有增加。第2题,该地区有利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区位及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都使得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 【答案】1.B2.D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完成34题。3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总体特点是()A大城市发展快,中、小城市发展慢B大、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C小城市发展快,大、中城市发展慢D特大城市发展快,中等城市发展慢4推动本地区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最主要因素是()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C大量来自内地的流动人口的涌入D地区产
3、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解析】第3题,从图中大、中量对比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大、中、小城市数量都有较大的增加,故均发展较快;第4题,这种变化是在自然条件没有较大变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开放政策的实施,长三角地区原有的第一产业不断向第二、三产业升级调整,促使城市快速发展。 【答案】3.B4.D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读图完成57题。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所占的比重5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合()A模式1B模式2C模式3 D模式46珠江三角洲
4、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B地理区位相同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7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B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D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解析】第5洲大多数加工制造业是在改革开放后依靠廉价劳动力,承接香港和其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图中模式2,劳动力因素所占比重为50%,属于劳动密集型。第6题,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地租、劳动力价格、环保成本等不断上涨,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
5、失去比较优势。因此,为了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向附近的欠发达地区转移。第7题,珠三角地区经济水平提高后,应当一方面将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低端产业向外转移;另一方面,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等,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 【答案】5.B6.D7.A阅读材料,完成89题。“中国灯都”古镇有3 000多家灯饰企业,产品占了全国市场份额的六成以上,产品出口80个国家和地区。可谓“一灯照亮全球”。 在中山大地上,还有一批在国响的特色产业和产品:如小榄五金、沙溪休闲服装、黄圃食品、南头家电、东凤小家电、大涌红木家具和牛仔服装等。 8在古镇发展为“中国灯
6、都”的过程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市化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A BC D9中山市经济模式的优越性是()A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生产B不需要投资和购置机器设备C用生产的产品偿还外商提供的设备、技术等的价款D只需要提供土地、劳动力和简易加工场所【解析】第8题,古镇灯都”的过程也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是农村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市化。第9题,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中山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镇一品”,选项B、C、D均是“三来一补”开放模式的特点。 【答案】8.A9.A10(2012广州检测)下图中,促使香港
7、珠三角从“前店后厂”向“前厂后店”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香港珠三角工业区位变化发展示意图A劳动力 B科学技术C交通运输 D市场【解析】读图知,“前的最终产品面向的是国际市场,而“前厂后店”模式的最终产品销往国内市场,故市场变化是影响该地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 【答案】D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12下列有关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B乙地区属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
8、式在苏南地区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解析】第11题,通过读图分析城市化发展模式都是通过工业化来带动城市化的。第12题,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属于外资驱动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典型;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属于大城市扩散驱动型,在苏南地区比较典型。 【答案】11.D12.A二、综合题1320世纪港的印刷业发展很快,印刷能力曾占全球印刷市场的6%。由于加拿大等国纸张出口量减少,香港将部分印刷厂向广东省迁移。到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印刷能力已经超过美国东北部。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印刷工业和造纸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印刷业迅速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2
9、)加拿大减少纸张出口的原因有哪些?(3)广东省的造纸厂大多邻近制糖厂分布,这样布局的好处有哪些?(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造纸业时,需要注意哪些环境问题?【解析】珠业迅速发展与其原料、市场、劳动力和交通优势有关。珠江三角洲发展造纸业可充分利用制糖厂的甘蔗渣原料,造纸厂可邻近制糖厂分布。加拿大减少纸张出口就是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的,因此珠江三角洲在发展造纸业时也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避免生态破坏,治理好造纸厂的水污染。【答案】(1)市场需求量大;接近原料产地,原料供应充足;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水陆交通便利。(2)为了保护本国森林资源;为了减轻造纸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3)工业的
10、集聚形成规模效益;造纸厂可以利用制糖厂的甘蔗渣做原料。(4)原料的选取应避免对植被的破坏;避免造纸厂形成的水污染。1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表为三大都市圈投资额、出口额、消费额占GDP比重表(单位:%)。都市圈19871996年19972006年投资额/GDP出口额/GDP消费额/GDP投资额/GDP出口额/GDP消费额/GDP长三角都市圈33.0032.3335.3736.7041.2432.63珠三角都市圈30.1092.9436.0829.8895.3533.50京津冀都市圈36.7414.1137.7839.9915.9635.00材料二过去,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特色闻名于世,一
11、直是我国水果种植、淡水养鱼、蚕桑、蔗糖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地的种植结构发生转变,见下表: 1978年、2004年广东顺德基地作物结构变化表(单位:万亩)年份蚕桑甘蔗花卉水果蔬菜烟草其他19787.3415.960.690.111.1204.1520041.9516.014.201.501.191.342.05(1)分析材料一,三大都市圈中,外向型经济特点最为突出的是_,判断的理由是_。 三大都市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其共同的地理位置优势是_。 (2)试分析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重要轻工业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3)分析材料二,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种植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原
12、因。(4)简述三大都市圈在经济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析】第(1)题,从表市圈出口额占GDP的比重,来确定外向型经济特点最为突出的都市圈。抓住三大都市圈位于沿海的特点,分析其地理位置优势。第(2)题,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可从交通、劳动力、市场、外商投资等角度分析。第(3)题,从表中可以看出种植结构主要是向单位面积产值高的方向变化,这说明了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的影响。第(4)题,可根据珠三角的城市化问题进行拓展,如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污染等。【答案】(1)珠三角都市圈出口额占GDP比重较高濒临海洋,是我国通向世界的门户(2)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管理技术;市场经济发达。(3)特点:产值高、面向城市市场的农作物比重上升。原因: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城市的发展对城郊高效农业的要求提高,地价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种植结构不断调整。 (4)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较为落后;工业在城市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城市环境污染较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