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二历史教案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岳麓选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3760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二历史教案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岳麓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高二历史教案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岳麓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高二历史教案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 (岳麓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课程标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导入: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这节课我们要认真去体会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大军事集团。一、一战的爆发思考:巴尔干为什么被称之为“欧洲的火药桶”?点燃火药桶的火星是什么事件?1、巴尔干半岛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民族成分,成为俄、奥争夺的焦点。2、导火线

2、:萨拉热窝事件(1914)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波刺杀身亡。从而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德奥集团在暗杀事件发生后,欣喜若狂的叫嚣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这事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许多国家也相继卷入战争。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决定乘机吞并塞尔维亚。俄、法两国表示支持塞尔维亚,英国暗中支持俄、法。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几天后,德、俄、法、英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经过“七月危机”,由此而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于8月初全面展开了。3、爆发标志

3、:1914年7月28日,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几天后,德、俄、法、英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一战于8月初全面展开。英、法、俄、意、日(协约国)德、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同盟国)二、一战的经过(19141918)(一)三线: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英法德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德奥匈南线: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奥匈(二)四年:A、1914年重心:西线:马恩河战役,速决战堑壕战;东线:德挫败俄军攻势。B、1915年 重心:东线:德军深入俄国,但未达目的C、1916年 重心:西线:凡尔登、索姆河战役海上:日德兰海战,德海军未能突破封锁战略主动权转到协约国一方。(1916年5月,英德两国海

4、军在日德兰海面上展开一场海战,德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并未打破英军封锁。)D、1917年:美、中参战,俄革命、退出。1、美国参战的原因:思考:为什么美国的立场会来一个180度大转弯,由以前的中立变为参战?初期中立原因:胜负未明、不便投机;中立地位、发战争财后期参战原因:1)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2)与协约国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由于英国海军的优势,基本上英国掌握了制海权,所以在美国的军火和物质输入方面有利于协约国。美国在1914年到1916年对协约国的出口增长4倍,协约国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债务国。为了保证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国希望协约国取得胜利。)3)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有利于同盟国

5、4)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5)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供参战契机(德国1916年宣布“无限制的潜艇战”袭击前往协约国的任何船只,中立国美国的商船也不能幸免,损失惨重。推动了美国的参战。)(德国海军舰队无法突破英军封锁,于是采用“无限制潜艇战”来破坏英军的海上补给线,造成了大量无辜伤亡;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理由。)2、美国参战的影响:问题:1917年4月美国的参战给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了什么影响?美国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从经济、军事、政治方面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加速了一战中协约国的胜利。1、大大增加了协约国

6、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美国大规模扩军,派遣了200万士兵开赴欧洲战场。2、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巴西、利比里亚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也是一战真正成为进入了全球规模阶段。3、中国参战的影响: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熙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4、俄国退出一战的影响:1917年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退出不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有力地表达了人民要求和平和反战的立场,鼓舞了欧洲各交战国人民的反战运动;俄国落后的经济在一战的更加凸现它的落后,

7、从而很快导致了国内的革命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德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政府,但是新政府继续参战又导致了新的革命十月革命(无产阶级革命)。1918年,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推出了帝国主义大战。苏俄退出战争,使德国似乎又看到了一线生机,在西线发动新的进攻。但是美国的参战,以及英国自治领的军队不断开往前线。德国国内又爆发政治危机,同盟国集团走向了失败。E、1918年:协约国总反攻,保、土、奥匈投降;德革命、投降。三、一战的结果:同盟国战败投降;协约国胜利,但元气大伤。1、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同盟国在一战中失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的原

8、因造成的。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出于劣势。协约国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英国掌握了制海权有利于协约国取得各种急需物资,同时也遏制了同盟国的物资运输。英法老牌殖民国家控制更多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人力更加丰富。同盟国战略失误,表现十分明显。低估了对手的实力,在初期想先速战胜西线,结果是陷入两面夹攻局面。国内问题:一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矛盾,物价上涨等社会问题。而同盟国各国表现得更加明显。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奥匈帝国境内的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其帝国的瓦解。国际力量对比:初期,日本参战,德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全失。意大利倒戈,使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同盟国。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在美国带动下,其他国家参加协约国集团更是大大增加了协约国实力。思考:那些因素导致了同盟国集团最后的失败?经济实力处于劣势军事战略上的失误国内矛盾的尖锐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2、巧记:一个导火线,两大集团,三条战线,四年战事3、结论(认识)1:从背景来看,一战在整体上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除外)结论2:从经过和结果来看,一战是一场带来巨大破坏的,没有真正胜利者的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