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4 ,大小:2.51MB ,
资源ID:6370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3703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ppt

1、板块五 世界现代史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通史概览脉络理清 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通史概览脉络理清 线索一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政治文明由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给人类带来空前浩劫,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根本性变化。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通史概览脉络理清 线索二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调整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开始社会主

2、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先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等,社会主义建设历经曲折,取得巨大成就;20 世纪30 年代,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罗斯福新政开始实施,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现代化模式。线索三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思想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体现新时代的特征。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项目年份考向 202020192018试题分布苏俄(联)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新高考卷(山东卷),13(农业集体化)渡过危局的罗斯福新政全国卷,34(美

3、国劳资矛盾加剧)色彩斑斓的世界艺术全国卷,34(现代主义美术)全国卷,35(现代主义艺术)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命题视角高考对本讲的考查集中在苏联(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举措以及现代文学艺术上。命题提供新材料,多角度切入,灵活地考查苏联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从横纵对比的角度切入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突出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预计今后高考将会继续关注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建设、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更新以及不同文艺流派的特点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4、一、苏俄(联)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1)条件:俄国无产阶级走向成熟;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社会矛盾。(2)进程。“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七月事件: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示威群众,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彼得格勒起义:占领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建立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人民委员会。(3)意义:成功建立了人类历

5、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在各地发动叛乱。国外: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武装干涉。(2)措施: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有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高考聚集知识整合(4)评价: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力量取得战争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3新经济政策。(1)内容。农业以粮

6、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大企业收归国有,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高考聚集知识整合(2)特点:按经济规律,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3)评价。促进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为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创造了条件。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4苏联模式。(1)背景:1924 年 1 月,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7、苏联仍是一个落后农业国,并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2)内容:产业结构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管理体制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3)评价。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1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8、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过剩”。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股票投机过度、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等因素共同导致。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高考聚集知识整合(2)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严重。(3)影响: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2罗斯福新政。(1)措施。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等。调整工业:加强政府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9、 调节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整农产品结构等。社会保障:实行社会救济,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等。(2)影响。经济: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生产力恢复。政治:缓和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世界: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三、现代文学艺术的兴起120 世纪以来的现代文学。(1)特征:内容上强调集中自我表现;表现方法上与传统文学有很大差异。(2)代表作: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贝克特的等待戈多。220 世纪以来的现代美术。(1)特征: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

10、表现。(2)代表作: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高考聚集知识整合 3影视艺术。(1)电影艺术的发展:1927 年,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 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2)电视的出现: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电视出现。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考向一 苏(俄)联的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12020新高考卷(山东卷)下表为 1928 年和 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方式时间 手播(%)马拉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1928年74.42

11、5.40.21932年51.728.320.0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解析:根据表格可知,1928 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传统手播和马拉播种分别占 74.4%、25.4%,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占 0.2%,到 1932 年手播比例依然最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故选 C项;1928 年后新经济政策已逐步被废除,排除 A 项;材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料仅涉及农业播种方式,未涉及“工农业

12、比例”,排除 B项;根据表格可知,1928 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传统手播和马拉播种分别占 74.4%、25.4%,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占 0.2%,到 1932 年播种方式变化不大,手播比例依然最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农业集体化发展阻力较大,并非“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排除 D 项。答案:C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2(全国卷)1928 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 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

13、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解析:题干中的“4 年以后”,即 1932 年以后,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当时苏联正在实施五年计划,工业化取得了重大成就,所以美国人关注苏联,故答案为 B项。A 项与史实不符,C、D 两项均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答案:B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误区警示 不能全面否定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当时形势下,是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

14、必要探索;(2)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3)虽然苏联的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但对它并不能完全否定。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与苏联模式的不同 政策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农业余粮收集制固定的粮食税农业集体化工业全部国有化解除部分国有化,部分恢复私人企业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允许自由贸易计划经济经济运行机制绝对计划调节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多种

15、所有制共存单一的公有制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作用和实践结果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前期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使苏联经济发展逐渐失去活力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考向二 罗斯福新政1(2018全国卷)19291931 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时间类别 19291930年 19301931年烟煤业12.319.1金属矿业6.618.3制造业7.211.3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A最

16、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解析:表格信息体现出 19291931 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大幅下降,这反映出美国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故 C 项正确;美国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A 项错误;B 项与材料无关;当时美国工人工资的支付方以私人资本家为主,与政府的财政支出情况关联不大,D 项错误。答案:C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2(全国卷)1935 年 8 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 65 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

17、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养老金制度,涉及这一规定的是 1935 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故选 B 项。A 项属于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内容,C 项属于农业调整法的内容,D 项属于 1938 年颁布的公平劳动标准法的内容。答案:B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罗斯福新政中的政治体制新政和外交新政1政治体制新政(1)措施:积极扩充总统的权力;构建“大政府”,设立新的总统办公室;扮演“议长”角色,频频使用否决权;使最高

18、法院成为“罗斯福法院”。(2)作用:使美国国家体制发生重要变化,将“总统中心”或“总统主导”巩固下来并制度化,使以国会为中心的近代总统制向以总统为中心的现代总统制过渡得以实现。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2外交新政(1)措施:从拒绝承认苏联到美苏建交;从“恶邻外交”到“睦邻外交”;从孤立主义到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2)作用:美国与苏联建交,既有抵制德、日、意法西斯的考虑,又有向苏联出售农产品的考虑。美国对拉美实行“睦邻外交”,既有防止法西斯渗入和影响拉美的目的,又有更好地控制拉美这一重要的原料供应地、商品输出市场和投资市场的目的。

19、美国介入反法西斯战争,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全速开动军事工业和相关民用工业,既可达到支援反法西斯国家的目的,又可达到解决国内失业问题的目的。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考向三 色彩斑斓的世界艺术1(2019全国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C突出了理性思维D表达了幻灭反叛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解析: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

20、些青年艺术家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表明这类作品夸张怪诞,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倾心于形式的新颖,表达了幻灭反叛,D 项正确。材料“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表明这类作品并非遵循写实原则,是反传统和反理性的,更与浪漫情怀无关,故 A、B、C 三项错误。答案:D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2(2020全国卷)下图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绘画流派()A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B强化了直观印象的作用C强调素描的准确性D追求画面严整和谐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

2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该绘画作品存在夸张、变形、线条粗犷并结合所学绘画特点可知属于现代派绘画作品,现代主义强烈抒发个性,揭示主观世界,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故选 A 项;材料中人物出现变形可知不是直观印象,排除 B 项;材料中人物变形与夸张可知不是准确性,排除 C 项;“追求画面严整和谐”的是新古典主义,材料中人物扭曲变形可知不是严整和谐,排除 D 项。答案:A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现代主义流派产生的根源、表现及影响1根源社会根源垄断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物质生产是以牺牲一定精神道德为前提的。物质与精神发

22、展的脱节使人们的思想产生矛盾思想根源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促使人们的认识水平也迅速提高,人们的观念急剧变化,人们开始从更高层次上思考人类的前途、社会问题、道德观念等政治根源世界大战,后来的冷战,特别是核恐怖,无疑像定时炸弹一样悬在人们心头,使人们感到危机重重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2.表现文学领域作品打破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故事缺乏完整的情节,甚至缺少常规的开头和结尾,令人难以捉摸;注重人物的描写,但是人物动作无聊,出现一些乏味的对白美术领域画家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了许多的美术流派,他们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

23、手法,艺术上更趋向于极端化音乐领域既有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流行音乐,又有震耳欲聋、节奏强烈、广泛运用声光电技术的爵士乐等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真题研析考向探究 3.影响(1)现代主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现代人感受到心灵的震撼。(2)使人们产生迷惘的心理,更加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剖析社会的变化。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大题突破技法支招 历史认识分析类大题该类型试题一般提供图文材料,其中蕴含着作者的历史认识。题目要求对这些历史认识发表自己的见解,可赞成,可质疑,也可修改。做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弄清楚

24、材料中隐含的历史认识。要完整地理解材料的信息,不可断章取义,也不要以偏概全。2在全面理解图文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归纳出材料隐含的历史认识。这种认识实际也就是一种历史观点。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大题突破技法支招 3认真审题,弄清楚题目的要求。对材料中的认识,无论赞成、质疑还是修正,都要明确写出自己的论题,然后加以论证或说明。论证或说明时要严格按照试题要求,注意史论结合,持论有据。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大题突破技法支招(2019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

25、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大题突破技法支招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 19 和 20 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指导语材料反映出人类历史的自然进程是:科技不断进步,生产力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但这却引发了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人文进程是:文明的扩张与交流伴随着大国对地区和世界的争夺。这两大进程并不完全同步。注意题目要求学生提出对该学者以上认识的见解。这一见解要“明

26、确”,如果同意,要概括出作者的观点;如果质疑,要明确质疑哪一“认识”;如果修改,要明确修改什么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大题突破技法支招 试答:_答案:示例一:见解:自然进程和人文进程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理由:1905 年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20 世纪 30 年代,量子力学建立,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并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大题突破技法支招 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这是自然进程的快速发展。但在自然进程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文进程上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27、中使用的原子弹等新式武器,正是以自然进程的发展为前提。新式武器的运用使战争规模扩大升级,死伤惨重,经济严重衰退,还给世界人民带来不可愈合的心灵伤口。从人文进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退步。由此可见,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自然进程和文明进程的发展并不同步,但我们应该努力使两者协调发展。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大题突破技法支招 示例二:见解:在人文进程中应添加 1917 年十月革命。理由: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

28、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社会主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大题突破技法支招 义运动不断发展,苏联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两极格局形成,对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所以在人文进程中应加上 1917 年俄国的十月革命。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一、选择题1(2020广西桂林一模)1917 年 7 月 1 日,彼得格勒 50万人举行示威游行绝大多数参加示威游行的群众

29、在旗帜上和标语牌上写着“打倒战争!”“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这些标语和口号反映出,在俄国()A沙皇专制政府不得人心 B和平方式夺权困难重重C临时政府面临严重危机 D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解析:题干述及的时间是 1917 年 7 月,可知该现象出现在“二月革命”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之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现象资产阶级临时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但掌握实际权力的还是临时政府,他们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但是在 1917 年 7 月彼得格勒的游行示威中,却出现了“打倒战争!”“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

30、”“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等口号,这表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故选 C 项;在“二月革命”之后,沙皇专制统治已经被推翻,在 1917 年 7月,沙皇专制统治已经不复存在,排除 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爆发于 1917 年 7 月的“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革命的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而不是题干中彼得格勒的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游行示威,排除 B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爆发于 1917年 11 月的“十月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即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不是题干中彼得格勒的游行示威,排除 D 项。答案:C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

31、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2(2020广东二模)马雷舍夫在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中统计了苏联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动状况,1928 年占比 54.5%,1932 年占比 70.7%,1937年占比 77.4%。这种变动表明()A苏联模式取得巨大成就B苏联经济政策急需调整C苏联避免了经济危机影响D农业资本投入不断减少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解析:根据材料“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可知,这种变动应与国民经济的平衡与否有关,再根据工业的比重数据可知,工农业比例出现严重失衡,说明苏联经济政策急需调整,故选 B 项;苏联模式是一

32、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其本身有很大弊端,且材料强调的是工业比重,不能完整的反映苏联模式,故无法表明其取得巨大成就,排除 A 项;这种变动是苏联国内政策实施的结果,与经济危机并无直接关系,且 C 项“避免了”一词表述不准确,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业比重的增加,但无法看出农业资本投入的情况如何,排除 D 项。答案:B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3(2020安徽蚌埠二模)当 1929 年美国华尔街股市狂涨之时,美国减少了向欧洲的投资,欧洲的经济立即就陷入了危机之中,国际经济所赖以进行的资金循环也就中断了。该现象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发生

33、转移B欧洲受经济危机的打击更严重C美国缺乏对经济危机的防范意识D经济大危机弱化了经济全球化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解析:根据“国际经济所赖以进行的资金循环也就中断”的原因可知,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新的经济中心,故选 A 项;美国减少向欧洲的投资导致“欧洲的经济立即就陷入了危机之中”不能表明欧洲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更严重,排除 B 项;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与美国缺乏防范意识无关,排除 C 项;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需要各国通力合作与应对,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经济的全球化,排除 D 项。答案:A第1

34、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4(2020山东济宁一模)1932 年 1 月,美国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取代国家金融公司,该公司有权在取得足够担保的条件下,向银行、保险公司、铁路公司等工商企业放款。第二年,国会允许贷款给各州救济失业机构和自负盈亏的公共工程。美国的这些做法旨在()A缓解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B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为全面推行新政创造条件D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时美国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政府贷款给工商企业、救济失业机构和公共工程,目的是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35、,故选 D 项;材料强调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不涉及缓解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排除 A项;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是胡佛政府时期,而强化国家对经济干预是罗斯福新政,排除 B 项;1932 年罗斯福还没有上台,题干与选项不构成逻辑关系,排除 C 项。答案:D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5(2020湖北宜昌调研)“这是忍不住的痛苦的嗷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命。”符合该描述的文艺流派是()A浪漫主义 B新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这是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故选 D 项;“浪漫主义”

36、是理性主义的延伸,依然强调有序的世界,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排除 A项;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强调世界的理性秩序,不会出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现不合逻辑的事情,排除 B 项;现实主义立足于现实,对现实进行无情的批判和揭露,不会是荒诞的东西,排除C 项。答案:D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表现于1933 年提出的“四年实业计划”和 1935 年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振兴农业运动方面是:“增加农业生产,凡制肥、选种、改良农作

37、方法、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主导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的初步目标。一方面增加农业原料之生产量,同时提倡农业之就地加工制造。”其“四年计划”采取之主要方式是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统制经济政策,先以保险业、粮食、棉花、煤炭等重要产业,用政府力量通盘筹划,使其统制起来”。摘编自陆仰渊、方庆秋民国社会经济史材料二 根据 1933 年 5 月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政府对价格下跌最大的七种基本产品(小麦、玉米、烟草、棉花、牛奶及猪肉等)的生产加以控制。具体办法是:政府与有关农场个别签订自愿缩减耕地面积的合同,停耕的土地作为国家的租地,

38、付给农场租金;同时,相应于耕地部分所减少的产量,由政府付给农场货币奖金作为补偿。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1934 年,罗斯福把农业调整法扩大到农业生产的一切主要产品,同时,进一步给各州、各区直到个别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定额的产量课重税,对违反合同的农场主施以罚款及徒刑的制裁。为了消灭现有的过剩产品,罗斯福政府拨出大量的资金进行收购。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和罗斯福政府推行农业政策的目的与措施。(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农业政策的共同特点,并加以简要评价。第1

39、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振兴农业”“达到粮食自给自足的初步目标”等信息得出国民政府旨在振兴农业、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等,根据材料二“对价格下跌加以控制”“为了消灭进行收购”等分析罗斯福政府的目的。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四年实业计划”“统制经济政策”得出国民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实施农业统制政策等,根据材料二“政府与有关农场作为补偿”分析罗斯福政府的措施。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的初步目标”、材料二“对价格下跌最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 大的七种基本

40、产品(小麦、玉米、烟草、棉花、牛奶及猪肉等)的生产加以控制”等信息得出两者都有明确的经济发展目标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南京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从经济发展和政府干预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答案:(1)目的:国民政府旨在振兴农业、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罗斯福政府旨在减少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措施:国民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实施农业统制政策;罗斯福政府调节农业生产,利用奖励和津贴缩减农业耕地面积。第13讲 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随堂巩固效果落实(2)特点:都有明确的经济发展目标;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干预农业生产。评价:两者利用政权的力量发展经济,彰显政府承担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虽然国民政府实施农业统制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很难起到振兴农村经济的作用;罗斯福政府重视市场和计划相结合,调节农业经济的发展,利于缓和经济危机。谢谢观赏 课 后 提 升 练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