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一、选择题1.下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纪念币,两幅图表明() A.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优先发展农业B.实事求是,改革开放成就巨大C.主动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实事求是,已经实现“一国两制”2.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方向3.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A.改变了经营方式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保护了农民利益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4.下图反映的是19491990年间我国()A.粮食生产基本状况B.钢铁生产基本状况C.人民公社入社人数基本状况D.个体工商业户数量基本状况5.下列图片可以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6.(2013安徽江南十校摸底联考)下表是美国、日本和中国部分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变化表(单位:%),对
3、该表解读正确的是()1970年1980年1990年1993年美国2.321.92.2日本114.14.21.4中国6.27.97.612.7A.美日之间的经济差距在逐步拉大B.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C.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经济急剧衰退D.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呈负增长7.下图反映的是1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不包括()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外交成就的突破C.经济特区的设立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8.“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开放的特区,与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共舞,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它已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上述
4、材料是某一文学作品中对某一个城市的描述,这个城市应该是()A.广州B.上海C.深圳D.珠海9.(2013福建福州质检)2012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了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历史事件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邓小平南方谈话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B.废弃了计
5、划调控经济的手段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11.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 (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A.B.C.D.12.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为此采取的重大措
6、施是()A.开放港口城市B.开辟经济开放区C.浦东的开发开放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二、非选择题13.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摆脱1927年和1934年两次危机的措施。材料二图1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图21982年
7、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图31983年重庆开始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图4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报道(2)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二对改革进程加以说明。材料三1979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19793 6451 13257.567.72006218 07139 50035.843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材料四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
8、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3)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不会得到深化。结合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材料二材料三走新型工业
9、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材料四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目前仍然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传统发展模式。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资金、劳力、原材料和能源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以1吨标准燃料所产生的GDP比较,我国为395.8美元,美国为2 172.8美元,日本为 5 747.8美元,德国为4 35
10、1.5美元,印度为1 430美元,世界平均为2 167美元。消耗同样的能源所创造的产值,我国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数,单位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研究表明,如果再不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那么多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被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等问题所抵消。材料五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宣传画请完成:(1)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有何意义?(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工业化道路探索上的什么实践活动?结果如何?(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概述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
11、变化。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其变化的主要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有哪些认识?课时作业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1.B2.B3.A4.A5.A6.B7.A8.C9.C10.C11.A12.C13.(1)摆脱1927年危机的措施:八七会议、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摆脱1934年危机的措施:长征及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2)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从试点到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为改革
12、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4)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民主政治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14.(1)措施:实行“一五”计划。意义:初步改变了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实践:发动“大跃进”运动,开展了群众性的大炼钢铁运动。结果: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资源;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环境破坏等。(3)变化:由注重工业化的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工业化的效益和质量(或由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或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原因: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和挑战。(4)认识:要从国情出发选择工业化道路;要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或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