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莱芜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周考(19)语文试题2016.5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讪(shn)笑 啮(ni)齿 高涨(zhn) 揆(ku)情度理B. 绯(fi)闻 疏浚(jn) 尽(jn)快 怙恶不悛(qn)C. 干坼(ch) 量(lin)刑 称(chn)职 宵衣旰(n)食D藩(fn)篱 轧(y)钢 纰(p)漏 泾(jn)渭分明答案:1. C 解析 A.高涨(zhng) B. 绯(fi )闻 怙恶不悛(qun) D.轧(zh) 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祥和 启事 笑眯眯 人情事故B沉湎 坐镇 挖墙脚 计日程功C
2、编纂 纪元 坐右铭 以逸代劳D羁旅 抉择 爆发户 平心而论答案:2B (A人情世故C座右铭 以逸待劳D暴发户)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天津邮政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邮政开办120周年邮品展”揭幕式,仪式上,三件 于天津邮政博物馆多年的绝世珍贵邮品首次 ,吸引了众多天津市民前来观赏。 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热情赞助,取得了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投桃报李, 相助。 一家驾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往年3月都是报名旺季,今年“自学直考”新政策出台后,到他们这来 的市民并不比往年少,但交费报名的却不多。A收藏 面市 全力 查询 B. 珍藏 面市 鼎力 查询C珍藏 亮相 全
3、力 咨询 D收藏 亮相 鼎力 咨询答案:3. C 解析“收藏”只有收集、保藏、保存的意思;而“珍藏”除了保藏之义以外,还含有珍重之义,暗示了被珍藏物品的罕见与价值,正符合本句的意思。“面市”是产品投放市场,同消费者见面并卖出去的意思;而本句中的珍贵邮品显然不出售,只是展出与观众见个面,所以用“亮相”最准确。“鼎力”是敬辞,大力。不能用于自己,此语境应用“全力”恰当,意思为“用全部力量或精力”。“查询”是指在一定地方找出自己所要的东西;而本句中明显是说市民到驾校询问相关事宜,就应该用“咨询”更准确,意思为“向有关单位或部门询问情况或征求意见”。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曾
4、经传奇般地翻译、写作、生活。虽然有些人已经死去了,但他们所经历的生活的幸福是永恒的。B诗歌既要讲“奇”,又要讲“通”。所谓“奇”,就是俄国形式主义所说的“陌生化”;而“通”,按我的理解,则是一种诗意的合理性。C运动会结束了,大家都忙着向打破纪录的第一名祝贺,却冷落了分别获得二三名的运动员,他们也同样付出了汗水。D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答案:4、B。( A传奇般地翻译,写作,生活。 C获得二、三名 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并加速与诸多行业深度融合,成为增强国家数字竞争力的重要因素。B农
5、村治理法治化有赖于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用法、守法、学法意识的增强,有赖于法律信仰和法律权威的逐步形成。C长江经济带地区耕地和水资源丰富,我们要注意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主要农产品优势区。D白签约以来,法国国家游戏集团在技术、设备和资金等方面对北京中彩印制有限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合作。答案:5. A(B语序不当,“用法、守法、学法”应改为“学法、守法、用法”。C成分残缺,在“优势区”后面添加“的竞争力”。D搭配不当,把“合作”改为“支持”)二、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民间乡土艺术 艺术是生活中人们对于美的体验,是一种高尚情操的宣泄。民间乡土艺术则是艺苑中开遍
6、各个角落的最普通而生命力最顽强的花朵,它是一定空间的民众将生活的艺术化表现,最终成为乡民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绵延宏大的主要元素。民间乡土艺术是“俗”的艺术,但“雅”的艺术就是“俗”的艺术去粗取精的结果,犹如唐诗是“国风”发展的结晶,宋词就是民间“俚巷之曲”的“雅”化。乡土艺术带着岁月的印痕、先民的记忆,伴随着一代代普通大众的生活,延伸着艺术的精髓,饱含最古老朴素、最纯真优秀的理念和精神并不断提升,最终沉积为最具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乡土意识”。这种意识滋养着一辈辈民众的精神,引导着人们的信仰,成为后世的典范。优秀的乡土意识最终结晶为一种文化,而它是一个区域乃至民族文化的渊源。因为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7、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而“乡土意识”最深处的记忆就是家乡传承了数十年上百年的乡土艺术。乡土艺术也就是起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物化艺术和表现艺术。中华艺术从“混生”到分门别类的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但着眼于现实,其实许多艺术,特别是源于民间而在民间自由发展的乡土艺术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比如民间建筑,既是建筑艺术,又融合了木作、木雕、石雕、砖雕等艺术,甚至包含彩绘技艺。建筑者从来没有思考过分类,甚至从来就没有建筑属于艺术的想法,只是按照生活的需要和世世代代流传的样形,加进去了自己的“想法”,完成体现实用之善与精神
8、之悦的和谐统一体房屋或居落。物尽其善、形显俊美是乡土工艺之根,“混生”是民间乡土艺术的基本特征。所以,对于乡土艺术的分类,只能是见仁见智。有人认为按工艺性质,民间乡土艺术可分为工艺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也有人认为从其作用可分为生活实用类如地毯、建筑,就是用来满足人的生活需要;营造气氛类如宫灯、剪纸、民间舞蹈,就是来营造气氛,满足精神上的需求j装饰欣赏类如根雕、书画装裱,是为了装饰生活,令人愉悦;精神寄托类如乡土音乐、庙宇建筑、金银饰品、祭祀纸活,就是怡养性情、寄托精神。其实乡土艺术源子“混生”的特征,决定了任何分类的不严密性,这也为乡土艺术的分类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民间乡土艺术,都是由土生
9、土长的“农民艺术家”一代代口口传承、师徒相承,甚至是“听一言,看一眼”邻里相帮等原始而朴实的方式传承,这样造就的民间艺术就保留着地域性特点和相互融合中择优从善的特点。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爱好方式、文化传统影响了乡土艺术的风格差畀,构成了民间艺术万紫千红的特色,而择优从善的特点使民间艺术在广交杂成中相互模仿融合,优化发展,而且乡土百姓表现出憨厚与乐为人师的性格,使乡土艺术就更具生命力。所以乡土艺术不断发展、生命力顽强,珍品遗存种类繁多。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艺术来自民间的不同领域,它是“俗”的艺术却有雅的韵味,虽然普通却绵延宏大,富有顽强的生命力。B乡土艺术是乡土意识的重
10、要载体,这种意识延伸着艺术的精髓,饱含最古老朴素、最纯真优秀的理念和精神并不断提升。C作为“乡土意识”最深处记忆的乡土艺术是一定空间的民众生活艺术化后的产物,富有地方文化气息,表现民众的审美情趣。D乡土艺术作为乡民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主要元素,其形式可烈是物质的,如庙宇建筑,也可能是表演的,如音乐舞蹈。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乡土意识不仅渗透到民众骨子里,而且伴随着大众的生活,最终成为一种文化,这也是一个区域乃至一个民族文化的渊源。B民间建筑是建筑者依据生活需要和流传的样形并融人自己的想法完成的“作品”,体现了实用之善与精神之悦的和谐统一。 C乡土艺术“混生”特征的利与弊,表
11、现为既给它的分类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又使其分类有不科学性。D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爱好方式、文化传统,使民间艺术呈现出不同特色,体现了不同时空的文化。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艺术带着岁月的印痕、先民的记忆,它起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因此它有显著的历史性和地域性特征。B就像唐诗宋词的发展是“俗”的艺术去粗取精的结果一样,民间乡土艺术如果经过一番提炼,也有可能成为高雅艺术。C民间乡土艺术以家族递传、师徒相传、邻里互传等朴实的方式传承,因而绵延发展、生生不息,留下了种类繁多的珍品。D乡土艺术是民间艺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体现了融合发展
12、、广交杂成的艺术趣味和风格。答案:6. B(“延伸着艺术的精髓,饱含最古老朴素、最纯真优秀的理念和精神并不断提升”的是乡土艺术,而不是“乡土意识”。)7.C(“利弊”界定错误,“分类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分类有不科学性”原文并未作利弊判断。)8.C(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联,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文中“”为命题而设)高弘图,字子犹,山东胶州人,万历庚午进士,累官工部侍郎。性伉直,东林、齐、楚、宣、浙之党诋排,而弘图一无所附丽。尝为御史,与逆阉忤,削籍,而名愈高。其在工部,宦者张彝宪督部事,弘图耻并坐,七疏乞休,帝怒。复罢归。瑜年而怀宗
13、思之,召至阔,咨以时事,补南京兵部侍郎,寻擢户部尚书。甲申,福王立。以弘图物望所属,改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其江北被兵郡县两年之内蠲其正税等八议,并优旨答之。未几,马士英辅政,弘图、张慎言等持正。廷议起废,慎言举用吴娃。士英党诚意伯刘孔昭率诸勋臣斥慎言于朝,声震殿陛。弘图曰:“文武各有所司。即文臣中,各部不得侵吏部之权,武臣何得越职争之?”既而士英疏荐阮大铖,曰:“大铖名在丹书,非其罪也,人诬之耳。”大铖因前奏冤陷,而引弘图为证,以弘图素不附党,必不忌己也。弘图乃曰:“大铖顷者陈说,臣不知,无所参驳。若其起用,关系非细。昔崔、魏乱政,先帝首锄大憝,钦定逆案,以遏群邪,大铖与焉。以先帝明察,岂容
14、擅改?即如士英奏,乞下群臣集议,以彰公论,则用大铖亦自光明。”士英愤然曰:“臣荐大铖,非受贿也。何不光明之有?”而卒起大铖为兵部侍郎。左懋第之北使也,弘图奏:国书如古称可汗故事,使礼尊会典,不可屈膝以致辱命。当是时,国朝学方议遣师南下,而懋第至,守其议倔强不屈,国书无由达,使事不终,南征遂决。议者谓私图不达时势,执承平故事,以虚文酿祸,然其时廷臣皆莫之计也。其后遣中官督畿辅、浙、闽饷,复设东厂,弘图皆力争之。士英怒,矫旨切责,因力求去。八月。加太子少师,又加太子太保。十月,卒致仕。弘图在阁,士英尚威之,不敢肆志。及去,遂无忌。时山东已失,弘图流寓吴门,已复渡江入浙东。弘光亡,泣涕绝食,卒于会稽
15、之竹因。逸史曰:金陵立国,弘图与小人同朝,不激不随,持正守直,有足观者。然不能通古夸之变览存亡之势如北使事宜犹执承平故事将为是具文乎抑欲求当于国事也?弘图虽非济变材。使其幸而当平世,固一贤宰相也。(节选自南疆逸史,有删改)【注】丹书:古时以朱笔记载犯人罪状的文书。国朝:指清朝。南疆运史记述南明历史,作者温睿临为清朝人,故称清朝为国朝。9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为御史,与逆阉忤 忤:违逆B两年之内蠲其正税 蠲:减免C以弘图索不附党,必不忌己也 忌:嫉妒D士英尚威之,不敢肆志 肆:放纵10填人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弘图耻并坐武巨何得越职争之及去,连无忌A与 且
16、以 B与 而 所 C其 且 所 D其 而 以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然不能通古今之变览存亡之势如北使事宜犹执承平故事将为是具文乎抑欲求当于国事也B然不能通古今之变览存亡之势如北使事宜犹执承平故事将为是具文乎抑欲 求当于国事电C然不能通古今之变览存亡之势如北使事宜犹执承平故事将为是具文乎抑欲 求当于国事也D然不能通古今之变览存亡之势如北使事宜犹执承平故事将为是具文乎抑欲 求当于国事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弘图性格刚正耿直。他不介入任何党派纷争,曾因与宦官不睦,先后两次被罢官。B高弘图很有名望。福王即位,他官任礼部尚书,提出的八点建议都得到
17、皇帝的答复。C高弘图持守公道。他曾因刘孔昭越职侵权而当堂责问他,并坚持原则不为阮大铖开脱。D高弘图有软弱自私的一面。被马士英假传圣旨斥责,就极力请求离职,不顾国家安危。答案:9.C(忌:憎恨) 10.B 11.A(然不能通古今之变,览存亡之势,如北使事宜,犹执承平故事,将为是具文乎?抑欲求当于国事也?) 12.D(“高弘图有软弱自私的一面”“不顾国家安危”错)第II卷(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即如士英奏,乞下群臣集议,以彰公论,则用大铖亦自光明。(5分)(2)议者谓弘图不达时势,执承平故事,以虚文酿祸,然其时廷臣皆莫之计也。(5分
18、)答案:13.(1)即便依从马士英所奏,我请求(把这件事)交给群臣一块商议,使公正的评论得以彰显,那么起用阮大铖也自然就光明正大了。(“即”“下”“彰”“用”各1分,语句通顺1分)(2)评论这件事的人认为高弘图不明白当时的形势,坚持天下太平时的旧例,因没有意义的礼仪酿成祸患,但当时朝廷大臣也没有人能想出办法。(“达”“执”“故事”“莫之计”各1分,语句通顺1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高弘图,字子犹,山东胶州人,万历庚午年进士,积功升官任工部侍郎。性格刚正耿直,东林、齐、楚、宣、浙各党派互相诋毁排挤,而高弘图任何党派都不依附。高弘图曾经担任御史,和阉党违逆,被革职,而声名更高了。他在工部的时候,宦
19、官张彝宪管理工部事务,高弘图以和他共事而感到耻辱,七次上书请求退职,皇帝大怒。又被罢官归家。过了一年,怀宗思念他,就召他到皇宫,拿时事咨询他,补任南京兵部侍郎,不久被提拔为户部尚书。甲申年,福王立。因为高弘图众望所归,改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上奏的江北遭受战乱的郡县两年之内免除它们的租税等八项建议,都被皇上用褒奖的语言给予答复。不久,马士英辅政,高弘图、张慎言等持守公正,在朝廷上议论起用旧臣,张慎言推举任用吴姓,马士英党派的诚意伯刘孔昭率领诸位功臣在朝堂上斥责张慎言,声音震动宫殿。高弘图说:“文武官员各有自己的职权。即便是文臣中,各部也不得侵害吏部的职权,武臣怎么能超越职权而争持呢?”不久
20、,马士英上疏推荐阮大铖,说:“阮大铖名字在丹书上,但不是他的罪过,是因为别人诬陷他罢了。”阮大铖趁机上前奏称自己被冤枉陷害,并拉高弘图为他作证,因为(他以为)高弘图从来不依附任何党派,一定不会忌恨自己。高弘图就说:“阮大铖刚才所说的,我不知道,无法弹劾批驳的。如果他被起用,关系非同小可。从前崔、魏乱政,先帝首先铲除大恶,亲自审定逆案,来遏制那些邪恶之人,阮大铖名列其中。凭着先帝的圣明审察,岂能容许擅自更改?即便如马士英所奏,请求(把这件事)下发给群臣一块商议,来彰显大家的看法,那么起用阮大铖也显得光明正大。”马士英生气地说:“我推荐阮大铖,不是接受了贿赂。有什么不光明正大的?”而最终起用阮大铖
21、为兵部侍郎。左懋第出使北方前,高弘图上奏:国书要依照古代称可汗的先例;出使的礼节,尊从典章会要,不可屈膝而导致有辱使命。正当那时,本朝正商议派遣军队南下,而左懋第到了之后,坚守他的主张倔强不屈,国书无法送达,使事情无法完成,南征之举就决定了。评论这件事的人认为高弘图不明白当时的形势,坚持天下太平时的旧例,因为无用的礼节酿成祸患,但当时朝廷上的大臣也没有人能想出办法。这之后派遣宦官总管畿辅、浙江、福建的粮饷,再设置东厂,高弘图都极力反对。马士英大怒,假传圣旨严厉斥责他,高弘图于是坚决要求辞职。八月,被加封为太子少师,又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十月,终于离职退休。高弘图在内阁时,马士英还畏惧他,不敢放纵
22、自己的想法。等到他离去,就无所顾忌了。当时山东已经丢失,高弘图流亡寄寓于吴门,不久又渡江进入浙江东部。弘光帝被灭亡后,泣涕绝食,死于会稽竹园。逸史说:明朝在金陵重新建立,高弘图与小人同朝为官,不迅猛激切不追随附逆,坚持正道保守正直,有足以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是他不能通达古今的变化,明白生死存亡的大势,就像出使北方的事情,仍然拘泥于太平时的旧例,是要追求不起任何实际作用的形式呢?还是要追求对于国事有利的事情呢?高弘图虽然不是济世变通之材,假使他有幸处在太平盛世,本来是一位贤明的宰相啊。14.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柳枝词 唐刘禹锡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
23、绾别离。柳枝词 北宋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两首诗的前两句分别描绘了什么图景?抒发的感情有何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 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什么相同的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答:答案:14.(8分)两首诗都描绘了春日送别图景。刘诗表现长安城外春风吹动着酒馆的酒旗,在傍晚时分行人与亲友饮宴结束后挥袖依依惜别。郑诗描绘在船将发未发之际,送行者和行人依依话别,送行的人殷勤劝酒,作最后一刻的流连。(2分)两首诗都抒发了离愁别恨,依依惜别之情。(2分)(共4分)拟人(移情)。(2分)刘诗说郊外树木林立,无穷无尽,可只有杨柳牵人衣袖与人送别。一
24、个“绾”字将杨柳拟人化,蕴含无限情思。(1分)郑诗不说画舸将怀着离恨的行客载过江南,却说“载将离恨过江南”,将离恨拟人化,化虚为实,把无形的离恨写成有体积,有重量的,可见可触的事物,更为形象。(1分)(共4分)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l)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2)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_,_。”(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暖的名句是“ _,_。”答案:15、(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5、(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众所周知,被誉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新环保法,从2015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其中有诸多亮点,比如,降低公益诉讼的门槛、实行按日计罚不封顶等等。换言之,就是_ 。新环保法 ,也不是棉花棒,而是杀手锏,对污染企业必须零容忍,必须让其付出相应的法律代价。有句名言说得好:“法律不得使违法者通过违法行为而获利。”面对民生衣食住行等领域,相关执法部门应该事前登记备案,加强过程监管,事后 。总之,要以重拳让违法者慑于违法成
26、本太高而不敢违法,而不是因违法成本低而敢于挑战法律,如此,不仅涉事企业会受到触动,其他企业也会引以为戎。答案:16(4分)示例加大处罚力度使企业不敢排污 不是纸老虎 严格执法形成震慑效应(第句要求使用比喻。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二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4分。意思对即可)17.某校起航杂志社准备为高三同学开辟一个专栏“梦想照亮现实”。请以杂志社的名义写一则该栏目征稿宣传词,要求紧扣专栏主题,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字。(4分)答案:17.答案示例1:梦想从这里起航,青春在校园绽放。校刊起航为高三同学新开辟了专栏“梦想照亮现实”,现特向全体高三同学征集优秀稿件,欢迎踊跃投稿。答案示例2:文字
27、在懵懂的岁月里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足迹,校刊在默默的守候中激荡着我们心中的涟漪。承载着青春与梦想的高三新专栏“梦想照亮现实”就要“起航”了,欢迎全体高三同学踊跃投稿。(内容清楚,2分;修辞等语言表达能力,2分)18、解说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40字)并概括其寓意。(不超过20字)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4分)画面内容:寓意:答案:18、【答案】画面内容:此漫画中,一只瘦弱的小鸟挡不住笼里食物的诱惑,钻进去吃食,吃肥之后,再也出不来了。寓意:接受诱惑的代价是失去自由。(有其他理解且言之成理也可)【解析】解答图文转换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握图画描述的主体,一是理解图画体现的意义。这幅图画是
28、两格图画,第一格描绘了笼子、瘦鸟、食物;第二格描绘了笼子、肥鸟。对比两格图画发现,区别是第一格画里鸟是瘦鸟,第二格画里瘦鸟吃了食物变成肥鸟;而笼子的象征意义十分明显,就是禁锢、关闭等。由此可以得出图画的寓意是:接受了某些有诱惑的东西就会失去自由。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先驱画隐宗师侯 军 一生,成就一部中国现代美术史;一人,开辟一段独特的美的历程。1900年11月22日,林风眠出生在广东省梅县的一个石匠家庭。祖父时常带着幼年的林风眠上山打石头,山野林木、潺潺小溪。给林风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1919年7月,中学毕业的林风眠踏上欧洲求学之路。在法国,他完全沉迷于细致的写实主义
29、学院派画风之中,后经爱才的耶西斯校长一记“当头棒喝”,他才从对西方古典画风的沉迷中猛醒,重新发现了“东方艺术”的魅力。1924年秋天对林风眠来说是一个可喜的季节巴黎秋季沙龙选中了林风眠的两幅画作,一为油画摸索,一为彩墨画生之欲。更难得的是,生之欲体现了林风眠力图把“东方艺术”与西方现代绘画融为一体的艺术主张。当旅居法国的蔡元培看到这幅画时,不由得击节而赞:“得乎技,进乎道矣!”1926年,由于蔡元培先生鼎力推荐,远在欧洲的林风眠被任命为国立北京艺专校长。重回祖国,年轻的校长就如同站在一片榛莽丛生、无人涉足的荒原,他不知道“中西融合”之路是通衢大道,还是崎岖山路。上任伊始,林风眠即致力于把齐白石
30、的传统国画与克罗多的新印象主义画风一并注入中国绘画教学,希望培养出第一批实践“中西融合”艺术理想的新生力量。然而,他的努力并不顺利。不过,林风眠不为所动,于1927年5月发起并组织了“北京艺术大会”,第一次以不分中西的混合陈列方式展出2000多件展品。此时,年轻的林风眠校长就像一个充满浪漫气质的理想主义斗士,希望通过一场“艺术运动”来改变黑暗的现实。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和无情的政治干扰,注定了这次艺术大会最终难逃半途夭折的命运。1927年9月,林风眠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兼教授。这是他得到的又一次实现“艺术救国”理想的良机。然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总会在不经意间悄然袭来,令林风眠进退维谷,
31、为改变沿袭已久的“视国画与西画有截然不同的鸿沟”的传统格局,林风眠提出中西画系合二为一的动议,这引发了与潘天寿的论争,还有后来的“西湖一八艺社”的分裂【注】,对林风眠所倡导的“艺术至上”理念,客观上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彻底击碎了林风眠“艺术救国”的梦想。从国立艺专隐退后,他在嘉陵江南岸一个大佛殿附近租了一间旧泥房,他要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以一己之力去改写中国绘画史,他要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绘画作品向世界证明:“我林风眠倡导的道路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是一条宽广的新路!”从艺专校长到普通画师,从洋派教授到苦行之僧,离群索居,寒锅冷灶,林风眠对此却安之若素,泰然处之。从1938年直
32、到1991年去世,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林风眠大多数时候过的都是半隐居式的生活。他如同一个独自登山的探险家,在险绝的山崖闻踽踽独行,没有人知道他的甘苦,也没有人了解他的艰辛,人们只看到那一行行不断向前延伸的足迹,如同为后来者昭示着登顶的路标。林风眠耗尽半生心血和才智创造出来的“风眠体”绘画,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中国绘画的创作面貌,对后来者具有渡世金针的作用如今,“方形布阵”的中国画早已司空见惯,而“风眠体”的后继者更是比肩接踵,绵延不绝,且名家辈出,风靡世界。林风眠也由此成为世人公认的标领时会、开资后学的一代宗师。在林风眠90岁时,有一位香港实业家捐款为林风眠建立纪念馆,他却将这笔巨款捐给了中
33、国美术学院(其前身即杭州艺专),设立“永芳艺术基金”。这一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林风眠九十诞辰大型回顾展。年底,这个展览终于回到了林风眠的故乡广东梅州。林风眠,那个从小就陪着祖父打石头的山里孩子,如今以他的作品回报了他的家乡。他可以问心无愧地告诉家乡父老:“祖父是在沉重的、粗硬的石头上消磨了一生,而我却是在轻薄的、光滑的画纸上消磨了一生”他说,“我不能不感谢祖父对我的训诫:脚下磨出功夫,将来什么路都可以走!”1991年8月12日,91岁的林风眠在香港溘然长逝。由此,中国现代美术史有了一个新的标识:在林风眠以后,中国绘画的整体格局已经与林风眠之前迥然不同了。(选自人物,有删改)【注】1930
34、年春天,部分画社社员推重“为人生的艺术”这一富于时代特色口号,与支持林风眠倡导的“为艺术而艺术”为宗旨的社员发生争论,最终导致“西湖一八艺社”分裂。19文中哪些事情能够表明林风眠先生是画界中西融合的“先驱”?请简要概括。(4分)20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1)重回祖国,年轻的校长就如同站在一片榛莽丛生、无人涉足的荒原,他不知道自己“中西融合之路”的前面是通衢大道,还是断崖绝壁。(2)从艺专校长到普通画师,从洋派教授到苦行之僧,离群索居,寒锅冷灶,林风眠对此却安之若素,泰然处之。21文章以“先驱画隐宗师”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22林风眠先生的人生经历可以给予我们怎样的启
35、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19.创作生之欲时融东西方绘画艺术融为一体;把传统国画与新印象主义画风一并注入中国绘画教学;第一次以不分中西的混合陈列方式举办美术展出;尝试将中西画系合二为一;创造出“风眠体”绘画。(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20.(1)运用比喻手法,将还没人尝试融合中西绘画艺术的局面比作“荒原”,把即将面对的遭际比作“大道”和“断崖绝壁”,形象地写出了林风眠融合中西绘画艺术事业的前途未卜。(手法1分,效果1分)(2)运用整句和四字短语,使句式整齐,增强语势,高度凝练地表现了林风眠为了艺术甘于贫苦和寂寞的求索精神。(手法1分,效果1分)21.高度概括林风眠的人生历程,
36、评价了林风眠的艺术成就,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2分) 统摄全篇,使文章脉络清晰。(2分)22.治学要兼收并蓄,勇于创新。林风眠博采众长,融中西绘画艺术为一体,独创“风眠体”绘画;做事要直面艰难,矢志不渝。积极践行自己的艺术理想,即使遇到艰难险阻也决不放弃。为人要热爱祖国,不计名利。积极通过“艺术救国”的方式改变现状;用建纪念馆的捐款设立“永芳艺术基金”。(每点2分)七、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最近,漫画说翻就翻在媒体上骤然火爆,引发人们对“友谊” 的热议。班会课上,同学们就此展开了讨论。有人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其实是缺少理解和宽容;有人说,在大是大非面前,为坚持原则,该翻就翻;还有人说,要想友谊的小船不翻,还需要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讨论还在继续。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发,确定立意,不得泄露个人信息。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