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52.50KB ,
资源ID:634701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3470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高三统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1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高三统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1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单元测试卷(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安徽合肥三模)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当时()A君主专制政体不够完善 B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C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解析:选B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于秦朝,故A项错误;材料“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说明原始民主遗存尚有影响,故B项正确;“公众舆论决定国家事务”的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统治

2、阶级与人民的关系而不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故D项错误。2(2019届清华大学高三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A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解析:选B题干的中心词是“血缘关系”,没有提及“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血缘关系是国家产生的根源,当政权产生之后,又反过来把血缘关系进行剥离并减低其作用,这说明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和统一,故B项正确

3、;材料述及的是血缘关系不仅是国家产生的根源,还是等级分化的依据,故C项错误;材料述及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但没有提及其是否合理,故D项错误。3(2019届陕西宝鸡二模)据史记记载,齐桓公帮助周襄王平定兄弟叛乱后于葵丘会盟诸侯,并借天子之名发布禁令:“毋易庶子,毋以妾为妻,毋以妇人与国事”,霸业达到顶峰。这一记载说明当时()A儒家学说成为齐国正统思想B周王室依然具有极大的权威C旧的统治秩序得到一定维护D妇女社会地位遭到严重贬损解析:选C西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A项错误;由材料“并借天子之名”并结合所学可知,周王室衰微,故B项错误;由材料“毋易庶子,毋以妾为妻”可知,要立嫡长子为接班人,不

4、能把妾当作妻子,不要违背宗法,这维护了旧的统治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妇女社会地位,故D项错误。4(2019届甘肃兰州二模)爵位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这一变化表明()A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B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C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分离D激化了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解析:选B题干中爵位制由先秦时期代表政治权力到秦以后不再具备行政职能,联系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可知爵位制依时而变,故B项正确。5(2019届广东深圳一模)有学者指出:封土赐民之制是造成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

5、基础。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这一转变()A逐渐动摇了世卿世禄制B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C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勾结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解析:选A由材料“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可知,世卿世禄制的基础已经动摇,故A项正确;谷禄官俸制度的兴起动摇了世袭的基础,对宗法制造成了冲击,故B项错误;“封土赐民之制”是造成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基础,是指地方势力割据,不是“勾结”,故C项错误;“谷禄官俸制度”强调官僚机构的建立,巩固中央集权,与小农经济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6(2020届河南安阳第一次调研)西汉时期出现缿筒,缿筒就是朝廷接受各

6、种投诉与检举信件的竹筒,汉书载:“教吏为缿筒,及得投书。”这说明西汉王朝()A强化对王国的监管 B重视官吏道德建设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鼓励民众参与反腐解析:选D“缿筒”的设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不单单是在王国地区,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西汉王朝对官员行政行为的重视,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根据材料“朝廷接受各种投诉与检举信件的竹筒”可知,当时政府鼓励民众投诉检举,体现了对百官和社会的监管,故D项正确。7(2019届清华大学高三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

7、,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A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B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C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D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解析:选A通过题干中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故A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隋代史官的作用,而没有涉及其记载史实的客观性,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强调隋代史官的作用,没有涉及其“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中所述及的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参与政治管理并没有淡化其历史记录的职能,故D项错误。8(2019届福建厦门二模)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

8、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代()A行政职能分工不明 B政令畅通得以确保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 D监察制度有所完善解析:选D题干只是述及了唐朝“尚书省左右丞”对“御史”有所监察,防止出现冤假错案,这是监察制度完善的表现,并非行政职能分工不明,也不能得出确保政令畅通,故A、B两项错误,D项正确;监察制度的完善并没有改变唐朝中枢机构的建制,故C项错误。9(2020届河南顶级名校联考)宋代,宰相向皇帝“进呈”并商议与政务相关的各类文书,然后向皇帝请示处置意见,即“取旨”。就此,宰相吕蒙正说:“今陛下躬决万机,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这反映了宋代()A相权被进一

9、步分割 B宰相职权形同虚设C决策机制日益完善 D宰相职权受到限制解析:选D材料体现了皇帝对宰相权力的制约,分割相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宰相职权形同虚设”的说法过于绝对,宰相在宋代仍是百官之首,处理全国政务,故B项错误;宰相奉行圣旨不属于决策机制的完善,故C项错误;宋代宰相处理政务听取皇帝的意见,并按照皇帝的旨意执行,体现了君主权力的增强以及宰相权力的削弱,故D项正确。10(2019届山东济宁二模)明太祖强调:“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明成祖也认为:“驭夷狄有道,谨边备是也其来侵犯,则有以御之;其来归服,则有以处之。”这反映出明初统治者(

10、)A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华夷”观念B强调完善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C意识到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D注重稳定边疆秩序以巩固统一解析:选D“华夷观念”在近代以来才逐渐改变,故A项错误;题干未提及行政机构,故B项错误;题干未提及怎样尊重“蛮夷”,而是提到要威惠并施,故C项错误;题干中提及明太祖认为对于“蛮夷”少数民族或邻国要威惠并施,即对于“蛮夷”要抵御与归服并用,两者都重视处理与“蛮夷”的关系,说明统治者注重稳定边疆秩序以巩固统一,故D项正确。11(2019届博雅闻道第三次质量测评)明代内阁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

11、帝批准使用。这说明明代内阁()A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 B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C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 D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解析:选D材料没有强调内阁的决策机制问题,且内阁没有决策权,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内阁的职责权限,故B项错误;内阁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但材料没有涉及这方面,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内阁成员选拔的随意性,即内阁无定员,品级无限制,据此可知内阁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而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故D项正确。12(2019届河北保定二模)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简称

12、“照例”。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这从本质上说明()A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B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C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D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解析:选D材料没有反映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且内阁没有决策权,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无法体现标准严格,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权力集中到皇帝,故C项错误;材料“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体现了专制权力的加强,导致管理不够灵活,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届河南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

13、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秦设三十六郡(实际略多),郡下为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含后来的散州)。另一方面,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但在有“封建”传统的中国,这类介于中央和州县的机构,常容易产生所谓的“藩镇割据”。据罗志田等主编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材料二传统社会,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权实际上无法完成其名义上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只能由一个双重身份的社会阶层来完成,而基层社会也期待着有这样一个阶层代表它与高高在上的国家

14、政权打交道,这就是“乡绅”阶层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乡绅一方面被国家利用控制基层社会,另一方面又作为乡族利益的代表或代言人与政府抗衡,并协调、组织乡族的各项活动。摘编自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元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演变的特点,并说明这种演变的意义。(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传统“乡绅”阶层兴起的原因及意义。(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并结合所学得出,县是最稳定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据材料一“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

15、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并结合所学得出,县以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在不断调整。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据材料“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以后的省,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得出,加强对广大地区的管理,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传统社会,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权实际上无法完成其名义上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并结合所学得出,封建政权难以真正深入基层,管理范围太过广大;据材料二“而基层社会也期待着有这样一个阶层代表它与高高在上的国家政权打交道”得出,基层社会和地方政府缺少联系的通道。第二小问,据材料

16、二“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只能由一个双重身份的社会阶层来完成”“乡绅一方面被国家利用控制基层社会”“另一方面协调、组织乡族的各项活动”并结合所学得出,弥补了传统社会地方政府管理的不足,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管理,维护了基层社会秩序;据材料“而基层社会也期待着有这样一个阶层代表它与高高在上的国家政权打交道”得出,沟通了基层社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答案:(1)特点:县是最稳定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以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在不断调整。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广大地区的管理;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原因:封建政权难以真正深入基层;管理范围太过广大;基层社会和地方政府缺少联系的通道。意义:弥补了传统社会地

17、方政府管理的不足;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管理,维护了基层社会秩序;沟通了基层社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农业社会的经济因素虽然不如政治因素那样,对行政区划的层级边界的变迁带有根本性的影响,但对于行政区划的置废分合和地理分布趋势的变化却有直接的关系。秦代以来南方和北方郡县分布密度的逆转,正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置废分合和地理分布趋势变化过程的反映。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建置和地理分布”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逻辑严谨,史论结合。)解析:首先,根据“农业社会的经济因素虽然不如政治因素那样,对

18、行政区划的层级边界的变迁带有根本性的影响,但对于行政区划的置废分合和地理分布趋势的变化却有直接的关系”可知,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行政区划的建置和地理分布趋势的变化;其次,依据“秦代以来南方和北方郡县分布密度的逆转,正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置废分合和地理分布趋势变化过程的反映”,联系秦代北方为经济重心、隋唐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可以分析秦代以来郡县分布的趋势:由北密南稀,到南北均衡,再到南密北稀。据此提炼观点,然后论述秦代以来农业经济发展态势的变化对于行政区划的置废分合和地理分布趋势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观点:秦代以来,地方行政建置逐步呈现出由

19、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演变趋势。论述:在铁器未发明前,黄土高原地区土质松软,气候凉爽,易于耕种,黄河流域的农业得到有利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北方农业相较于南方,显出了压倒性的优势。因此,秦汉时期郡县的地理分布北密南稀。两汉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如牛耕技术的发展,南方农业经济逐步向前发展。魏晋时期,北方战乱相对频繁引发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同时,南方积极发展经济。在南方加快开发的过程中,北方则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或迁移,南方的农业迅速发展并逐渐赶上北方。随着南北农业经济发展态势的变化,直接导致南方地方行政建置的增设、北方地方行政建置的减少。因此,隋唐时期地方行政建置的地理分布逐渐呈现南北均衡状态,隋唐以后地方行政建置的地理分布则因经济重心的南移而逐步呈现出南密北稀状态。因此,秦代以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地方行政建置的地理分布呈现出由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演变趋势。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