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课时质量评价(二十四)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的调节,以维持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动态平衡。下列与甲状腺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直接受下丘脑、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的调节B甲状腺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其作用的靶细胞也包括下丘脑和垂体的细胞C切除垂体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立即停止,导致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减少D给动物注射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也随之增加B解析: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直接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但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作用对象是垂
2、体,而不是甲状腺,A错误;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包括下丘脑和垂体的细胞,B正确;切除垂体后,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停止,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促进作用消失,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减弱但不会立即停止,另一方面,因负反馈调节的存在,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C错误;给动物注射甲状腺激素,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因负反馈调节的存在,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会随之减少,D错误。2(2020山东青岛模拟)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存在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它们的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中实线所示,C、W两条线交于S点,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感染流感病毒
3、发病后S点左移,干活出汗时S点右移B某人体温24小时处在S点,则该时间段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低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时,体温高于正常值D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通过改变放电频率调节机体体温A解析:人感染流感病毒后体温升高,S点右移,干活出汗时体温不变,S点不移动,A错误;体温24小时处在S点,高于正常体温但温度保持相对稳定,则该时间段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正确;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低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时,体温高于正常值,C正确;由C、W两条线交于S点,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可知,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通过改变放电频率调节机体体温,D正确。3(2020山东卷)碘是甲状腺激
4、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其摄碘能力减弱C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D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解析: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长期缺碘可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由于其合成、分泌过程存在反馈调节,进而促进机体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A错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借助N
5、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其摄碘能力减弱,B正确;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C错误;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垂体的调控作用降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错误。4下列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可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B图乙可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C图丙可表示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的变化D图丁中a点时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C解析: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
6、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A错误;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尿量增多,B错误;随着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C正确;注射抗利尿激素,内环境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尿液中尿素含量百分比升高,D错误。5(2021山西大同模拟)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优异成绩,卫冕了世界冠军。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肝糖原分解速度加快,维持血糖平衡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形成尿液减少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汗液分泌增加D产生大量乳酸,使内环
7、境pH显著降低D解析:由于参加比赛是高强度的运动,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为维持机体血糖的稳定,会出现肝糖原分解速度加快,以维持血糖平衡的现象,A正确;运动员在高强度运动后,会分泌大量的汗液,使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液减少,B正确;由于运动,机体产热量增加,体温上升,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兴奋,引起汗液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的恒定,C正确;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无氧呼吸对能量的补充,机体会产生大量乳酸,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能够对pH作出调节,故内环境pH不会显著降低,D错误。
8、6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在兔饱足状态下在兔空腹状态下测定血糖含量测定尿液是否含糖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 B C DB解析: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在兔饱足状态下,即血糖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其分泌应该增多,故正确。在兔空腹状态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较少,故选择在兔饱足状态下进行实验,故错误。设计注射STZ和等量生理盐水的对照实验,测定血糖含量的变化,若注射STZ和生理盐水的两组血糖浓度相同,则胰岛B细胞没有被破坏,故正确。家兔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一次性吃糖过多,超
9、过肾脏的重吸收能力;也可能是肾脏病变,不一定是患有糖尿病,故一般不作为观察的指标,故错误。测定两组家兔体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若注射STZ的家兔体内胰岛素含量明显低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家兔,说明胰岛B细胞被破坏,故正确。7在受到食物刺激后,人体胃酸分泌有两条调节途径:途径1是胃黏膜壁细胞在迷走神经的直接刺激下分泌胃酸;途径2是迷走神经等神经细胞刺激幽门黏膜G细胞,幽门黏膜G细胞再分泌一种激素胃泌素,胃黏膜壁细胞在胃泌素的调节下分泌胃酸。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食物刺激才能让胃酸分泌,胃酸分泌属于条件反射B通过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是神经体液调节C迷走神经细胞和胃黏膜壁细胞之间存在突触间隙D胃泌素在
10、完成调节胃黏膜壁细胞后,会立即灭活A解析:食物刺激才能让胃酸分泌,是生来就具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途径2是迷走神经等神经细胞刺激幽门黏膜G细胞,幽门黏膜G细胞再分泌一种激素胃泌素,胃黏膜壁细胞在胃泌素的调节下分泌胃酸,所以通过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是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迷走神经细胞与胃黏膜壁细胞之间通过突触联系,故二者之间存在突触间隙,C正确;胃泌素是一种激素,在完成调节胃黏膜壁细胞后,会立即灭活,D正确。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8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A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B延长光
11、照可提高鸡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C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增强等现象D长期服用性激素以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高一些CD解析: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A正确;延长光照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促进雌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鸡的产蛋率,B正确;垂体功能受损会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机体产热能力降低,C错误;长期服用性激素的运动员,其体内性激素的水平较高,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故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低,D错误。9(2020河北模拟)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体
12、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而神经调节不需要B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C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D神经系统能调控激素调节,且不受激素调节的影响AD解析: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有激素,还有其他物质,如二氧化碳等,都需要体液传送;神经调节作用的途径是反射弧,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会经过组织液运输,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因此也需要体液传送,A错误。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激素释放激素,B正确。一些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所以不存在神经调节,只有体液调节,C正确。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
13、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D错误。10“内质网压力”是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研究发现,肝细胞“内质网压力”可抑制胰岛素相应受体的活性,引发2型糖尿病。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A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能力差,组织细胞内葡萄糖含量较高B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居高不下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C肥胖可能引发2型糖尿病D内质网功能出错导致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CD解析:由题意知,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并不缺乏胰岛素,而是胰岛素相应受体的活性被抑制,从而无法正常地与胰岛素结合,因而无法降血糖,引发糖尿病。而糖尿病是由于血糖浓度高引起的,并不是组织细胞内葡萄糖含量
14、高。肥胖者脂肪积累到内质网,导致内质网功能出错,抑制了胰岛素相应受体的活性,使二者无法正常结合,引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其合成过程需要内质网的参与,如果内质网出错将会使胰岛素的加工受到影响。三、非选择题11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如体内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等。回答下列问题:(1)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的_产生兴奋,进而引起_,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2)某小鼠表现出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某同学给小鼠注射_溶液后症状得到缓解,说明该小鼠出现此症状的原因是血糖浓度偏低,此种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注射_(填激素名称)来缓解此症状。(3)另有一只小鼠也表现出(2)题
15、中小鼠的症状,但血糖正常。某同学通过测量血液中相关激素含量来判定病变部位。结果显示:_,说明病变部位为垂体,可通过注射_激素来验证该结论。该同学判定小鼠病因所依据的原理包括_。解析:(1)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在冷水刺激下,实验大鼠皮肤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在下丘脑的作用下,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2)血糖浓度偏低,细胞能量供应不足,会使小鼠表现出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给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可快速缓解该症状,此时还可以注射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来缓解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3)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的兴奋性,其含量过低时也会出现
16、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促进作用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作用,若病变部位为垂体,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偏高,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通过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可判断垂体是否病变。答案:(1)(冷觉)感受器增加产热、减少散热(2)葡萄糖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3)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偏高,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促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具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12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
17、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布氏田鼠体内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体温调节的问题:(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_,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2)据图可知布氏田鼠体内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内的_能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3)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抑制ATP的合成,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_。(4)据图可知,布氏田鼠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维持体温稳定的生理调节过程是布氏田鼠通过_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_加快和合成ATP减少,以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5)当人处
18、于寒冷环境中时,可以通过运动抵御严寒。如果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将_,_激素分泌量增加,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解析:(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导致BAT细胞中cAMP增加,cAMP的直接作用是促进脂肪分解成甘油、脂肪酸,以及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另一方面下丘脑合成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2)布氏田鼠体内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内的甲状腺激素和cAMP能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3)根据酶的专一性,催化ATP合成的酶是ATP合成酶。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合成ATP,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如果无法合成ATP,则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转化成热能。(4)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作用于BAT细胞,促进BAT细胞中脂肪的分解和减少ATP合成,实现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稳定。(5)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将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答案:(1)神经递质(或去甲肾上腺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甲状腺激素和cAMP(3)热能(4)神经体液脂肪分解(5)升高抗利尿-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