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180KB ,
资源ID:633946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3394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随着自动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无人超市、无人驾驶、无人银行正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无人经济”正在到来。这表明A.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B. 生产为消费创造劳动力C.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D.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目的表述,随着自动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机器取代了服务员、导购员和收银员,从而直接为我们服务,这表明了随着生产的发展,促使了人们的消费方

2、式发生了变化,C选项入选。题目中没有体现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也没有体现生产为消费创造劳动力,排除A、B。D选项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与题意不符。选C。【点睛】区分生产决定消费的四个方面: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强调的是消费什么,有没有的问题;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强调的是怎样消费,消费方式有没有改变的问题;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强调的是消费的怎么样,好不好、高不高的问题;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强调的是要不要、想不想消费的问题。2.我国2019年进入世界500强的129家企业中有107家是国有企业,许多投资大、收益薄、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国防科技、民生改善等领域的建设都是国企承担的。这表明国有经济A

3、. 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B. 必须在各个领域占支配地位C.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D. 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A: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A正确。B: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B错误。C: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C排除。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D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是社会

4、主义制度的支柱,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3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4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

5、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3.201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在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这意味着A. 国家将民营企业也视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B. 民营经济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C. 民营经济将控制关系着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D. 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竞争中逐步弱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A: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6、A错误。B:“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说明民营经济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B正确且符合题意。C: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关系着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C错误。D:“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并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竞争中逐步弱化,D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1非公有经济:构成: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用:支撑经济发展,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繁荣市场,提供服务,方便生活。2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

7、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4.A公司从农民手中流转到两万余亩土地,实行车间式管理,由16个大队分片管理农田,每个大队雇佣八对夫妻负责。2017年,每对夫妻平均年收入14.7万元,年底还发年终奖,最高能拿20-30万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集体土地流转改变了土地所有权B. 这些夫妻的收入属于再分配所得C. 土地流转是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D. 这些

8、夫妻的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答案】D【解析】【详解】A说法错误,土地流转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B说法错误,这些夫妻的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所得;C说法错误,集体经济是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D符合题意,这些夫妻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故选:D。5.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数据要素参与分配首次获得确认。这一重大创新( )完善了分配制度,更好地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数据要素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数据要素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能够确保数据要素按其创造的商品价值参与分配A

9、.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数据要素参与分配首次获得确认,有利于调动数据所有者的积极性,正确。: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正确。: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错误。:选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全面理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完善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

10、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6.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动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土地以每年每亩100元转包给一私营企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乙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工资为年收入3000,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元。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A. 1.53万元B. 24万元C. 1.74万元D. 4.85万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分配方式。A:该家庭承包的6亩土地以每年每亩100元转包给一私营企业公司经营,即年租金收入600元属于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甲在私营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

11、年工资收入144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元,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14400元+600元+300元=15300元,即1.53万元,A正确。BCD:三项均为错误的计算结果,BCD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按要素分配:含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管理、技术、信息、土地。原因: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

12、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下列传导过程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是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劳动报酬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材料阐释的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是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收入,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传导错误。:“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能增

13、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传导正确:“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再分配,“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不属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范围,传导错误。:“提高个税起征点”能调节个人收入,增加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传导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传导效应类选择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和措施(尤其是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影响传导路径;一类是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传导路径。其解题思路是:1确定一个传导源,弄清传导源的内容或表现。先要确定传导源产生的“第一波”影响是什么,根据“第一波”推断以后的连锁反应。2各传导环节之间要形成环环相扣的关系,必须构成引

14、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且传导链不能断裂,上一环和下一环不能构成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选项要排除。3根据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排除“因果关系明显错乱”的选项。4确定传导的结果必须和题干相符合。8.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列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措施是清理和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消除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发挥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社保、税收、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单纯市场调节的危害。:材料的主旨是公平,“清理和规范隐性收入

15、,取缔非法收入”、“健全社保、税收、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符合题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不可能消除,可以缩小,错误:单纯的市场调节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因此不能发挥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决定性作用,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单纯市场调节的危害: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9.2019年11月27日,工信部宣布携号转网正式推开。携号转网,也称作号码携带、移机不改号,也

16、就是说一家电信运营商的用户,无需改变自己的手机号码,就能转而成为另家电信运营商的用户,并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服务。“携号转网”政策的实施能A. 避免市场失灵的问题B. 促使运营商提高服务的质量C. 降低手机的生产成本D. 促使电信市场降低准入门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宏观调控。A:市场失灵的问题是由市场固有的缺陷导致的,不可避免,只能应对,A错误。B:在“携号转网”政策下,消费者选择性增强,运营商为争夺市场,会提高服务的质量,B符合题意。C:“携号转网”不能降低手机的生产成本,C错误。D:“携号转网”主要目的是便利消费者,而与电信市场准入门槛没有关系,D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宏观调

17、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必要性:第一、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含义: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手段:以经济手段(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注意:我国现阶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支出、税收)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贷款、利率、汇率等)。区分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支出数量、税收

18、、税率、国债等)、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经济手段的关键词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经济利益(价格调整)的调整。 法律手段的关键词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依法查处、依法打击等。行政手段的关键词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10.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科技不断发展,农业产量不断增高。但是“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等新闻也经常会出现。“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现象表明A. 市场经济是不平等的B. 市场经济是无规律的C.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D.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 市场经济主体地位是平等的,A错误。B:“市场经济是无规律的”说法明

19、显错误,市场经济是有规律的,B排除。CD:“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现象主要是由于盲目生产造成的,体现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而不是体现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1)自发性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唯利是图、两极分化)。(2)盲目性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而其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盲目决策,一哄而起)(3)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注意:判断自发性、盲目

20、性还是滞后性顺口溜。自发性:为了挣钱,不择手段,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商标侵权等。盲目性:信息不灵,多赔少赚,一哄而上,没有主见。滞后性:事后调节,浪费时间,浪费资源,农业多见。单纯市场调节的危害: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11.2019年7月1日,上海打响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第一枪”。到今天为止,上海垃圾分类180天,累计开出罚单3000多张,罚款约164万元,违法者的信息将被依法纳入征信系统。上海市城管执法局罚没各类主体及当事人,属宏观调控的

21、A. 经济手段B. 法律手段C. 行政手段D. 计划手段【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的手段。C:上海市城管执法局罚没各类主体及当事人,属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C正确且符合题意。AB:在材料中未体现经济手段、法律手段,AB排除。D:宏观调控没有计划手段的说法,D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宏观调控的手段:以经济手段(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注意:我国现阶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支出、税收)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贷款、利率、汇率等)。区分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支出数量、税收、税率、国债等)、

2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经济手段的关键词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经济利益(价格调整)的调整。 法律手段的关键词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依法查处、依法打击等。行政手段的关键词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12.假货问题是中国制造的心腹之痛,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试金石。面对制假售假、山寨、水货等问题,我们应该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规则,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加大失信惩戒力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让更多企业进入相关领域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规范市场秩序、市场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错

23、误。:面对制假售假、山寨、水货等问题,我们应该完善市场规则,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符合题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让更多企业进入相关领域”不会解决题设的问题,反而有可能加剧,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意义: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如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国家: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交易规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24、)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国家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经济活动参加者: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企业 :遵守市场规则和职业道德,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绿色消费,要有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13.践行“共享发展”理

25、念,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要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从分配角度看,下列有助于公平公正的有A. 改革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平均化B. 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C. 降低存贷款利率,有效激发社会投资活力D. 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消除社会收入差距【答案】B【解析】【详解】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可以有效的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收入过低的问题,有助于公平公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B选项说法正确。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实现收入分配平均化的说法错误,同样消除社会收

26、入差距的说法错误,A和D两个选项排除;C选项不是从分配角度来看的,排除。本题选择B选项。14.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一“已变”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也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起点。与此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根据这对“已变”和“未变”,我们要顺应“已变”,提出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顺应“已变”,把改革作为新时期的中心工作立足“未变”,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立足“未变”,努力实现区域之间同质化发展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已变”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也是新时代改革开放

27、再出发的起点,这要求我们顺应“已变”,提出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符合题意;经济建设是新时期的中心工作,表述错误;“未变”是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要求我们立足“未变”,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符合题意;努力实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而不是同质化发展,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15.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下列举措中,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是( )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发挥集体经济的主导作用,激发经济活力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再分配更加公平

28、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敬业氛围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和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敬业氛围都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符合题意。:应是发挥国有经济而不是集体经济的主导作用,说法错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说法错误且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1)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对收入要素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

29、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16.中国的武术,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印度的瑜伽从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体育项目中可以看出A.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独特标识B.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要求C. 民族文化在异彩纷呈中渐趋融合D. 体育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A:中国的武术,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印度的瑜伽,不同国家有各具特色的体育项目,这说明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独特标识,A符合题意。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要求,而材料不是强调发展民族文化,B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民族文化的融合,C排除。D:材料的主旨不是

30、阐释民族凝聚力,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7.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睹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良渚古城遗址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其独特的艺术成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佐证了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遗产、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错误。: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成为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

31、意义,正确。:“一睹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表明良渚古城遗址有其独特的艺术成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符合题意。:认同的应该是本民族文化,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3正确对

32、待文化多样性: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18.对下侧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推动社会进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落后思想文化的束缚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动力、

33、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一味抛弃,错误。:“阻碍我们进步的并非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材料不是强调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动力,排除。:“阻碍我们进步的并非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这说明要对“已知”批判创新,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落后思想文化的束缚,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巧解漫画类选择题,可采用“口诀”法解答。考生应牢记下列口诀:图画要看全,褒讽弄明显,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图画要看全”是指要看漫画中的人和物,把握人、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注意漫画中的文字,注意漫画中的人、物与文字的关系,从整

34、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褒讽弄明显”,我们先弄清是褒还是贬,这对于选择有导向作用。“题旨是什么”,是指要在分析漫画的基础上,真正弄清漫画的寓意和主旨。弄清“题旨”要通过分析与综合,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表意到寓意的飞跃。“联系课本选”,是指在具体做题时,应将题干、题肢和书本主干知识相联系,不能脱离课本知识。19.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了五分钟的视频里,穿越古今朝、探访先贤今人,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同时,该片又用“卖萌”的表达方式把古老文物拍出了新鲜萌感。这表明文化创新应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需求文化创新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创新是实现文化繁

35、荣的必由之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创新。:材料未涉及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即没有体现文化创新应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需求,排除。:材料未体现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作用,与材料无关,排除。: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用“卖萌”的表达方式把古老文物拍出了新鲜萌感,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表明创断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全面理解文化创新的知识:1.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

36、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时代要求。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融合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进行文化创新要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20.面对复杂的“全球化”浪潮以及多变的

37、国际环境,如何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吸纳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保持其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特点的独立品格,是民族文化交流面临的重要任务。这说明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时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以我为主,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改造成中华文化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交流借鉴、坚持正确方向。:在汲取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保持中华文化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特点的独立品格,这说明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时,既要充分吸收它们的有益成果,又要以我为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是反对民

38、族虚无主义,并不是“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排除。:“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改造成中华文化”说法明显错误,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交流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

39、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21.有人这样说中国字:“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汉字像一幅画,生动表现了文字的内涵(如下图)。材料表明汉字是A. 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B. 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C.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D.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民族节日、文化遗产、汉字、史书典籍。A:根据图片信息,“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表明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A正确。B:庆祝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集中展示,B不符合题意。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不符合题意。D:中国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

40、重要标志,B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点睛】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上。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关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3关于“重要标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而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是一个

41、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2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涵盖“四种伟大精神”,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与“伟大梦想精神”。这一精神体现中华民族的风貌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全部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精神动力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定阶段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集中

42、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正确。:“全部体现”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正确。: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并不是仅仅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定阶段,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

43、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最主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A. 团结精神B. 梦想精神C. 奋斗精神D. 创造精神【答案】C【解析】【详解】C:“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最主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C符合题意。ABD:材料引言的主旨不是团结精

44、神、梦想精神、创造精神,ABD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引言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此题型与一般材料型选择题的不同点在于题干的内容引用了某人、某著作中的论断或论述,其它特点均等同于一般材料题。解题方法:要解好这类题型,必须在平时扩大知识面,加强古诗、古文的修养,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反复阅读引文,能清其原意,准确把握题干的规定性,切忌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分析题肢时,先运用排误法,然后将观点正确的题肢与题干对照分析,找出其内在联系,选出正确答案。24.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45、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启示我们要A.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的素质B.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C.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加快建设教育强国D.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保证办学方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功能。ABC:材料强调的是教育的方向和根本任务问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的素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都是发展教育的要求,而未体现教育的方向和根本任务问题,ABC不符合题意。D:“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

46、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需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保证办学方向,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1)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

47、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25.敦煌研究院与腾讯深入合作,利用腾讯“博物馆”和“数字敦煌”的AR、VR能力,使游客通过AR导览深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数字敦煌”让一批敦煌艺术精品通数字平台、手机M等途径走出敦煌,走向世界。“数字敦煌能够助力游客更深入了解敦煌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满足游客个性化旅游体验需求,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利用现代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根本上变革游客的参观方式和内容提高莫高窟的游客承载能力,最大限度挖掘敦煌文化的经济价值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遗产、文化传播的手段。:“数字敦煌”

48、让一批敦煌艺术精品通过数字平台、数字展览、手机App等途径走出敦煌,走向世界。“数字敦煌”能够助力游客更深入了解敦煌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满足游客个性化旅游体验需求,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符合题意。:“数字敦煌”并不能从根本上变革游客的参观方式和内容,错误。:“数字敦煌”有利于提高莫高窟的游客承载能力,最大限度挖掘敦煌文化的文化历史价值而非经济价值,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1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传媒的主要手段。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

49、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6.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民间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这一天,苏州人会围坐在一起喝冬酿酒、上海人习惯吃汤圆、杭州人喜吃年糕这体现了A. 中华文化兼收并蓄B. 传统文化推陈出新C. 民族文化求同存异D.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我国各地在冬至日的不同风俗习惯,体现了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ABC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点睛】一方水土,一方文化:(1)原因:我国幅员辽阔,

50、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2)特点: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形成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特点。27.2019年9月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语文部编教材,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该教材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占全部选文数的493%。可见,部编语文教材的使用A. 发挥了教育传递、沟通和共享文化的功能B.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C. 凸显了传统文化在文化素养中的核

51、心地位D. 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向【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大众传媒、教育的功能、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自信。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A错误。B:部编语文教材更多的使用优秀传统文化,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B符合题意。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C错误。D:“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向”夸大了部编语文教材的使用的作用,D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1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1)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

52、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2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地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

53、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3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28.冲击中联办、暴力袭警、肆意侮辱国旗和国徽-香港的骚乱已经远离了它最初反修例的原点,而走向了搞颜色革命、分裂祖国的港独之路。香港爱国人士自发组织起来,捍卫国旗和国徽,维护“一国两制”原则。香港爱国人士的行动告诉我们爱国是一种权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珍惜爱国主义不是抽象,是应落实到行动中的拥护祖国统

54、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精神植根于所有中华儿女心中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面对香港的骚乱,香港爱国人士自发组织起来,捍卫国旗和国徽,维护“一国两制”原则,这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是应落实到行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植根于所有中华儿女心中,正确。:爱国是义务,不是权利,错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错误。故本题选C。29.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等于文化产品同质化。一场电影满足全村老小、一种潮流带动全城男女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如今,选择多了,需求自然就多样了,建什么设施、演什么节目、搞什么讲座,都要尊重受众需求。因此,文化惠民应坚持

55、分众化、差异化应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等于文化产品同质化。”、“选择多了,需求自然就多样了,建什么设施、演什么节目、搞什么讲座,都要尊重受众需求”等启示我们文化惠民应坚持分众化、差异化,符合题意。:文化惠民强调的是公益性,应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而不是强调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也不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错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但不能同质化,要尊重受众需求等信息,启示我们文化惠民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发展文化事业:(如何)建设社会

56、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持续迸发、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局面。30.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我们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底蕴需要通过贯通东西来促进中外文化的趋同是掌握世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升文化

57、自信,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自信。:我们应该有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这需要我们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底蕴,同时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符合题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促进中外文化的趋同”说法错误,排除。:讲好中国故事是掌握中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中国怒能掌握世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1)彰显文化自信的原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一种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强大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

58、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地位作用)(2)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形成)(3)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4)如何彰显文化自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信心。(怎么办)二、简析题:本题共2大题4小问,共计22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1

59、.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3284场活动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平台,近千万游客在长城脚下领略园艺之美举世瞩目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届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展现内容丰富、文化活动密集、办会影响广泛的全球性园艺盛会世园会中,百余展园荟萃世界园艺精品,成为京津冀地区乃至国内外游客学习体验中国生态文明成果的首选目的地;3000多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世园会不仅是一个花卉、园艺方面的国际展览展示平台,也是一个各国间友好文化交流平台。各国际参展方普遍认为,北京世园会将在世界园艺史上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你对“中国印记”的理解。(2)从文

60、化生活角度,分析我国举办世园会的意义。【答案】(1)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它的成功举办,有力阐释了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将对全球绿色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世园会不仅是一个花卉、园艺方面的国际展览展示平台,也是一个各国间友好文化交流平台。北京世园会成为推动园艺产业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经验。(2)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

61、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世园会的盛况为材料,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你对“中国印记”的理解。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绿色发展。考生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写出主干知识: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结合主干知

62、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它的成功举办,有力阐释了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将对全球绿色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世园会不仅是一个花卉、园艺方面的国际展览展示平台,也是一个各国间友好文化交流平台。北京世园会成为推动园艺产业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经验。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我国举办世园会的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主要是:文化交流的意义。考生整合这一知识要点,形成答案要点。“走出去”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引进来”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

63、题材料分析: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文化交流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点睛】第(1)问,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知识角度的确定,考生应紧紧抓住关键词“世园会”联想到绿色发展理念结合材料分析作答,作答时,要结合时政材料分析。第(2)问,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以“的意义”的形式呈现。考生应简要分析试题设问指向的理论依据,即知识要点可简写,或不写,“意义”的解答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

64、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推动、增强、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32.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A县依托太行山水资源,打造农业优化发展区和先行区,在基本种植业生产基础上,加大养殖业发展力度。通过“合作社十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发展梅花鹿、鲟鱼等特色养殖业,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当地政府利用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注重

65、打造品牌,将特色养殖加工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海内外市场。A县积极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突出实用性、本土性、教育性,将“德善文化”礼堂建设,以好人榜、好事榜、能人榜、寿星榜、学子榜“五榜”为重点,全方位展示当地好人好事、能人名人、让农民群众“学有所循”身有所栖”心有所寄”,全力助推乡风文明建设提档升级。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A县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举措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A县的做法何以能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答案】(1)供给侧结构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在基本种植业生产基础上,加大养殖业发展力度。创新发展模式,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

66、,重视品牌建设,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凡属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知识点,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县积极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县全方位展示当地好人好事、能人名人、让农民群众“学有所循”身有所栖”心有所寄”。【解析】【分析】本题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A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及效果为材料,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67、力。【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分析A县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举措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发展理念、财政的作用。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供给侧结构改革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供给侧结构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在基本种植业生产基础上,加大养殖业发展力度。创新发展理念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创新发展模式,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发展优势产业。财政的作用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重视品牌建设,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

68、识,说明A县的做法何以能助推乡风文明建设?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A县积极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优秀文化的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A县全方位展示当地好人好事、能人名人、让农民群众“学有所循”身有所栖”心有所寄”。【点睛】第

69、(1)问,本题属于“依据类”主观题。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或者从材料中提炼,形成答案要点。答依据题时,一般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第(2)问,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三、探究题:本题3小问,共计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

70、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33.2019年10月20日,以“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乌镇不仅是一个旅游符号,也是一个文化符号。水岸巷陌为戏台,小桥流水为布景,乌镇搭起了文化舞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这里相遇,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在这里碰撞。5G直播古镇嘉年华,VR全景体验长街宴乌镇让文化熠熠生辉。乌镇更是一个数字经济的符号。乌镇已实现5G网络全覆盖,网络营销、网络订购、网络支付等随处可见以5G为重要引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大大满足了新时代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更是助推中国经济腾飞的引擎。乌镇

71、让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想象。在本届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要求各试验区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科技转化率。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乌镇是如何让文化熠熠生辉的?(2)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看,科技如何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答案】(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乌镇将旅游作为产业,同时作为文化符号,搭起文化舞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乌镇坚持继承传统文化,并以现代文化改造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这里相遇。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

72、主要手段。乌镇利用5G直播古镇嘉年华,VR全景体验长街宴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焕发生机。(2)有利于改善供给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解决有效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矛盾,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有利于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利于创造新供给,培育新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持续增长新动力。(3)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与流通成为

73、可能,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色彩斑斓,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中国经济腾飞,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解析】【分析】本题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浙江乌镇的旅游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为材料,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描

74、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乌镇是如何让文化熠熠生辉的?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文化创新,主要涉及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手段,其中文化创新的途径包括根本途径、基本途径。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角度:写出主干知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乌镇将旅游作为产业,同时作为文化符号,搭起文化舞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角度:写出主干知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

75、乌镇坚持继承传统文化,并以现代文化改造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这里相遇。文化创新的手段角度:写出主干知识: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乌镇利用5G直播古镇嘉年华,VR全景体验长街宴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结合材料考生可以从改善供给品质、优化资源配置、化解产能过剩、实现供需平衡、产业升级转型、增强经济持续增长新动力等方面分析。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从经济和文化的

76、角度看,科技如何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主要有: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可联系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分析,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可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角度分析。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与流通成为可能,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色彩斑斓,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提高人们生活

77、水平。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中国经济腾飞,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可按以下方法解答:1回归教材法,即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是联系课本,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2挖掘材料法,这类

78、试题的材料隐含着问题的答案,可结合背景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找出问题的答案。挖掘材料时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字、词、句,抓主谓宾,看定状补;还要注意标点符号,从句意到层意,再到段意,归纳出中心。具体方法有:一是材料中反映该类现象或事件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从材料中找出原因,针对原因或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或者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正面归纳答案。3主体分析法,材料反映的行为或措施是“谁”实施的,即找到行为的主体。如果在政治试题中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方面所能解决的,需要多方面通力合作,对这类问题必须采取主体分析法,找出不同的主体。根据不同的主体结合教材知识归纳答案。第(2)问,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以“为什么”的形式呈现。通常要分析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和意义,“依据”即与试题设问相关联的理论知识;“必要性”一般教材也会有相应的论述,或者从材料中提炼;“意义”需考生围绕试题主题阐发,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增强、推动、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式表述。第(3)问,政治学科主观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