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1.42MB ,
资源ID:633456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3345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启东市2011高考化学改编题、猜测题:实验题改编(汇龙中学).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启东市2011高考化学改编题、猜测题:实验题改编(汇龙中学).doc

1、 实验题 (启东市汇龙中学陆瑾瑾)原题:(广东省潮州金山中学2010年高三三模)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Cu(OH)2受热分解产物及产物性质设计如下实验过程(原子量: H-1 O-16 Cu -64 ): (1)取0.98 g Cu(O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右图所示:产物A、B的化学式分别为 和Cu2O。(2)为探究产物A能否被NH3还原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实验中观察到A变成红色物质,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有人认为在装A物质的试管与烧杯之间需加一个防倒吸装置,你认为是否有必要 ,(填“有”或“没有”)原因是 。(

2、3)取少量产物B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判断出高温时A与B的稳定性大小是: 。答案 (1)CuO (3分) (2)N2 (2分) 没有(2分)产生的氮气不易溶于水,如发生倒吸,可将水压回烧杯中。(3分)(3)Cu2O+2H+ = Cu2+Cu+H2O(3分,不配平扣2分)(4)Cu2O稳定(3分)改编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Cu(OH)2受热分解产物及产物性质设计如下实验过程(原子量: H-1 O-16 Cu -64 ): (1)取0.98 g Cu(O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

3、如右图所示:产物A、B的化学式分别为 和Cu2O。(2)为探究产物A能否被NH3还原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实验中观察到A变成红色物质,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有人认为在装A物质的试管与烧杯之间需加一个防倒吸装置,你认为是否有必要 ,(填“有”或“没有”)原因是 。( 3 )该小组同学通过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4)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的稳定性比Cu2+差(Cu+ Cu+ Cu2

4、+)。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答案 (1)CuO (2)N2 (2分) 没有产生的氮气不易溶于水,如发生倒吸,可将水压回烧杯中。(3)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产物水,吸收氨气中混有水蒸气,干扰产物水的测定。在A和烧杯之间加2个干燥管分别装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其余干燥剂也可以)(4)取少许样品,加入稀H2SO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原题:(宋雪梅)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

5、,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1)为验证猜想,

6、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2)为验证猜想,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于2mol/L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

7、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编号盐酸NaOH溶液t/13.652.003.523.654.00x37.308.0014(1)表中x =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改编: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

8、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方案二: 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10.0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时使用pH计精确测量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温度为25 ),并绘制出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1)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选填下列仪器对应的字母),由上图可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2)该小组同学在探究上述NaOH溶液与酚酞溶液作用时,发

9、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向少量酚酞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开始时溶液变红色,但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一定量时红色消失。请对此意外现象形成的原因提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猜想一:猜想二:【实验设计】为证实猜想一,设计实验 ,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此步骤的目的 【实验设计】为证实猜想二,设计实验 ,完成下表: 实验方案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

10、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编号盐酸NaOH溶液t/13.652.003.523.654.00x37.308.0014(1)表中x =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答案w.w.w.k.s.5.u. c.o.m方案一:(1)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2)排除因盐酸的加入,稀释氢氧化钠溶液而引起pH减小方案二:(1)ABDHJ;4.0 molL-1 (2) 猜想一:可能是酚酞在碱性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造成的。 猜想二:可能与NaOH溶液的浓

11、度有关。 实验步骤设计此步骤的目的将配制的NaOH溶液加热除去溶液中溶解的氧气在加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并在上方滴加一些植物油隔绝空气实验方案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方案一: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3滴酚酞溶液较稀的NaOH溶液中出现红色,很浓的NaOH溶液中无红色出现,说明红色消失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方案二:向原红色消失的溶液中慢慢加入足量的水红色重新出现,说明红色消失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方案三:(1)7 (2)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廖凤君提供【原题】(江苏省赣榆一中2011届高三12月阶段考试化学)化合物 KxFe(C2O4)y 3H2O ( Fe 为 +3 价)是一种

12、光敏材料,实验室可以用如下的方法来制备这种材料并测定这种材料的组成。 制备( 1 )结晶时应将溶液用冰水冷却,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 2 )操作 a 的名称是 .组成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晶体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和稀 HZSO 4 ,将 C2O42-转化为 H2C2O4后用 0 .1100 mol/LKMnO4溶液滴定,当消耗 KMnO4溶液 24.00mL 时恰好完全反应;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还原剂,恰好将 Fe3+完全转化为 Fe2+,用相同浓度的 KMnO4溶液继续滴定,当 Fe2+完全氧化时,用去 KMnO4溶液 4.00mL 。第二次滴定的离子方程式为(3)配制 100mL0.1

13、100 mol/LKMnO4溶液及滴定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锥形瓶外还有 (填仪器名称)。 ( 4)该化合物 KxFe(C2O4)y 3H2O中x= 答案: ( 1 )用冰水冷却可降低KxFe(C2O4)y 3H2O的溶解度,析出更多的晶体 ( 2 )过滤、洗涤 MnO4- 十 5Fe2+ + 8H+ =Mn2+ 5Fe3+ + 4H2O ( 3 ) 100 mL 容量瓶、酸式滴定管( 4 ) 3 【改编】化合物 KxFe(C2O4)y 3H2O ( Fe 为 +3 价)是一种光敏材料,实验室可以用如下的方法来制备这种材料并测定这种材料的组成。 制备( 1 )结晶

14、时应将溶液用冰水冷却,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 2 )操作 a 的名称是 ,如何检验该操作已完成 。.组成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晶体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和稀 HZSO 4 ,将 C2O42-转化为 H2C2O4后用 0 .1100 mol/LKMnO4溶液滴定,当消耗 KMnO4溶液 24.00mL 时恰好完全反应;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还原剂,恰好将 Fe3+完全转化为 Fe2+,用相同浓度的 KMnO4溶液继续滴定,当 Fe2+完全氧化时,用去 KMnO4溶液 4.00mL 。第二次滴定的离子方程式为 ,第二次滴定时终点的颜色变化为 。(3)配制 110mL0.1100 mol/LKMnO

15、4溶液及滴定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锥形瓶外还有 (填仪器名称)。 ( 4)通过计算确定该材料的组成为: (填写化学式)。【答案】( 1 )用冰水冷却可降低KxFe(C2O4)y 3H2O的溶解度,析出更多的晶体 ( 2 )过滤、洗涤,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表明沉淀已洗涤干净。MnO4- 十 5Fe2+ + 8H+ =Mn2+ 5Fe3+ + 4H2O 溶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3 ) 100 mL 容量瓶、酸式滴定管 ( 4 ) K3Fe(C2O4)3 3H2O袁 永 兵原题:丁烷的催化裂解可按下列两种方式进行: C4Hl

16、0 C2H6+C2H4; C4Hl0 CH4+C3H6。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丁烷裂解气中CH4和C2H6的比例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注:CuO能将烃氧化成CO2和H2O;G后面的装置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有:给D、G装置加热;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排尽装置中的空气。这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简要说明排空气和证明空气已排尽的方法 (2)为了调控实验过程中丁烷的气流速度,设置了B装置,操作时应通过观察 来实现实验的要求。 (3)若对E装置中的混合物再按以下流程实验: 分离操作I和的操作名称分别是:I , 。 (4)假设丁烷完全裂解,

17、且流经各装置中的气体均完全反应,为测定丁烷裂解产物中 n(CH4): n(C2H6)的值,本实验中应该准确获取的数据应有 (选填下列数据序号)。C装置增加的质量 E装置增加的质量 F装置增加的质量 G装置减少的质量 (1)(2分)。 打开活塞K通丁烷气体排出装置中的空气;(2分) 以一小试管收集从G装置右端导管口流出的气体,点燃检验其纯度。(2分)。 (2)气泡的逸出速度(2分) (3)分液(1分) 蒸馏(1分) (4)(4分) (选择得3分,错选不得分)改编:丁烷的催化裂解可按下列两种方式进行: C4Hl0 C2H6+C2H4; C4Hl0 CH4+C3H6。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丁烷裂

18、解气中CH4和C2H6的比例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注:CuO能将烃氧化成CO2和H2O;G后面的装置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 如图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有: 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给D、G装置加热;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 (2)为了调控实验过程中丁烷的气流速度,设置了 装置,操作时应通过观察 来实现实验的要求。 (3)若对E装置中的混合物再按以下流程实验: 分离操作I所用的主要仪器是 ,操作的名称是: 。 (4)假设丁烷完全裂解,且流经各装置中的气体均完全反应,为测定丁烷裂解产物中 n(CH4): n(C2H6)的值,本实验中应该准确获取的数据应有 (选填下列数据

19、序号)。C装置增加的质量 E装置增加的质量 F装置增加的质量 G装置减少的质量根据所选用的数据写出n(CH4): n(C2H6)的值的表达式: 。 蒋纪华原题(山东省济南市2010届高三期末检测考试)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黄铁矿(FeS2)是生产硫酸和冶炼钢铁的重要原料。其中一个反应为3FeS28O26SO2Fe3O4,有3 mol FeS2参加反应,转移 mol电子。(2)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从腐蚀废液回收得到金属铜,还需要的试剂是 。(3)与明矾相似,硫酸铁也可用作净水剂,在使用时发现硫酸铁并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

20、物沉降除去,其原因是 。(4)钢铁的电化腐蚀简单示意图如下,将该图稍作修改 即可成为钢铁电化学防护的简单示意图,请在下图虚线框内作出修改,并用箭头标出电子流动方向。答案1)32(2)2Fe3+ + Cu 2Fe2+ + Cu2+ 铁粉、稀盐酸(稀硫酸)(3)酸性废水抑制Fe3+的水解,使其不能生成有吸附作用的Fe(OH)3胶体(4)(改编)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黄铁矿(FeS2)是生产硫酸和冶炼钢铁的重要原料。其中一个反应为3FeS28O26SO2Fe3O4,有6mol FeS2参加反应,转移 mol电子。(2)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反应的

21、离子方程式为 ;从腐蚀废液回收得到金属铜,还需要的试剂是 。(3)与明矾相似,硫酸铁也可用作净水剂,在使用时发现硫酸铁并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除去,其原因是 。(4)钢铁的电化腐蚀简单示意图如下,将该图稍作修改 即可成为钢铁电化学防护的简单示意图,请在下图虚线框内作出修改,并用箭头标出电流方向。答案1)64(2)2Fe3+ + Cu 2Fe2+ + Cu2+ 铁粉、稀盐酸(稀硫酸)(3)酸性废水抑制Fe3+的水解,使其不能生成有吸附作用的Fe(OH)3胶体(4)董佳霖原题 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种强酸。请就三者与金属铜的反应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在100mL 18molL

22、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 A40.32L B30.24L C20.16L D6.72L若使上述反应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若将过量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反应完全停止时,共收集到的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该气体的成分是 ,反应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A0.1mol B0.15mol C0.2mol D0.25mol(3) 某同学向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铜片溶解,并且该反应的产物只有氯化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D, 3Cu + 8H+ + 2N

23、O3 = 3Cu2+ + 2NO + 4H2O(2) NO2 、NO, B (3)Cu + H2O2 + 2HCl = CuCl2 + 2H2O(改编)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种强酸。请就三者与金属铜的反应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在200mL 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 A40.32L B30.24L C13.44 L D6.72L若使上述反应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 (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若将过量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反应完全停止时,共收集到的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该气体的成分是 ,反应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A0.1mol B0.15mol C0.2mol D0.25mol(3) 某同学向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铜片溶解,并且该反应的产物只有氯化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C, 硝酸钠 , 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 4H2O(2) NO2 、NO, B (3)Cu + H2O2 + 2HCl = CuCl2 + 2H2O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