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文散文的阅读要领依体读文,勾画要点,整体感知知 识 方 法一 文体知识1.散文的文体特征散文的文体特征其实是“无特征”,各类散文的共性就是“散”。散文抒写性灵,是个体情怀的见证。阅读散文,不仅要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更要通过这些所写的人、事、景、物,触摸作者,感受作者的心境、心灵、心怀、情思,体会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1)从题材上看散文不拘一格,表现在内容上,是“题材广泛多样”。其纵贯古今,横亘中外,表现人生社会,寄寓人生百态、家长里短,取材十分广泛。可以写人、叙事、写景、咏物、访友、怀旧、哲思,也可以描写风土人情、国际风云、花鸟虫鱼。可以摄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侧面,
2、抒写作者特定的感受或思考。(2)从结构上看散文的结构没有严格的限制和固定的模式,表现在形式上,是“写法自由和体式不拘”。散文是最自由的,可混合多种成分,记叙、描写、说明、议论交织其中。其“形散”指的就是运笔自如,不拘成法,或勾勒描绘,或倒叙联想,或抒情言志,或深思议论。然而,看似零散,内容却都贯穿在精深的思想感情这条线上,紧紧扣住一个主题,即为“神不散”。(3)从语言上看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优美指的是其风格之美(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典雅灵动等),用词之美(精美的炼字,叠词、反复等),句式之美,修辞之美,描写之美等。同时,散文的语言又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3、,往往寥寥数语,就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总体结构模式局部结构模式形散空间结构意象并置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开头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或巧妙引入,含蓄委婉移步换景给读者新奇的阅读感受远近高低描写层次分明,井然有序逻辑结构起承转合,婉转自然总分、并列、层进、对比,结构严谨结尾结尾点题,深化主旨;或以景结篇,意境深远事件、情感与哲理相互生发,由事及情及理 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神聚线索线索是散文结构的红线,是“形不散”的重要保障。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可做线索的有物、事、人、情、时间、地点、行踪等 以“我”为线索,突显“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使文章更加
4、真实可信、亲切感人2.散文的选材与风格根据题材的不同或侧重表达的主题,可以将散文进行大体分类:(1)叙事、写人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描绘较为具体,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侧重从叙事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达情感。如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现代散文选修),2013 年江苏卷老舍的何容何许人也。(2)写景、状物散文。多以描绘景物或物象为主,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情感,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抓住景物(物象)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汪曾
5、祺的葡萄月令等。(3)哲理、文化散文。往往以种种形象或亲身经历,或生活事件,以小见大,表达对生命、生活、历史、社会、文化的永恒思考。哲理散文,让我们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去揭示事物的底蕴,发现散文中的智慧之美。如 2009 年江苏卷张笑天的上善若水。(4)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发情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写,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抒情性。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如 2015 年江苏高考王安忆的比邻而居。3.散文中常见的艺术手法略(见口袋书P202P204“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二 阅读要点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是针对
6、特定文体的文本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其阅读方式、阅读方法均有所不同。高考文本的体裁和文体特征有明确的不同,宜按独立小类进行分别备考。要强化文体意识,根据文体特征进行分类,力求形成可依循的解读思路。孙绍振关于“审美散文”“审智散文”“审丑散文”的分类,钱理群关于“说理散文”“描写散文”“纪实散文”“抒情散文”的分类及其解读均为我们提供了理论的依据。1.写人叙事散文 写人叙事散文,大多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基本要素。因此,阅读此类散文可以按照下面这个思路:明要素(文章所写的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明思路(分析文章的基本结构)赏人物(分析人物形象的心理、性格、情感特征)明
7、主旨(体会文章借人、事、景、物所要阐释的“理”,所要表现的内涵、主题等)赏技巧(赏析文本所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参照2015年江苏卷比邻而居、2013年江苏卷何容何许人也、2007年江苏卷麦天。2.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状物散文,或描摹山川名胜,或抒写地域景致,或叙述特定事物,或游览参观、寻踪探微,手法灵活,涉猎广泛。阅读这类散文的关键在于把握写景状物与表达情感的关系。抓住散文“由实至虚”“托物言志”“托物言理”的写法特点,品味语言,进而领悟作者所依托的情感或思想。参照2014年全国大纲卷听雨、2013年全国大纲卷林肯中心的鼓声、2013年安徽卷樱桃、20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3.哲
8、理、文化散文 议论思辨类的散文往往以抒情、记叙、说理等方式来表达某种观点、感悟,一般都是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丰富、深广,给人以启示或情感的熏陶。杂文、哲理散文、文化散文、文艺随笔等皆为此类。阅读时的关键是能抓住文中议论性的语句,分析、领悟文中的“理”所指的内容,并把作者要论的“理”准确地表达出来。参照2016年天津卷在母语的屋檐下、2015年山东卷四堡雕版、2009年江苏卷上善若水、2004年江苏卷草堂诗魂。阅读散文,不仅要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且要通过这些所写的人、事、景、物,触摸作者的内心、心境、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味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因为散文的关键点
9、不在所记叙、描写的客体,而在所记叙、描写中灌注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背影的关键点不在“父亲对我的爱”,而在体会到“父爱”的心眼;又如老王的关键点不在“老王的善良”,而在作者能看到那副善良的心肠。读 文 导 学 (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20分)例比 邻 而 居王安忆 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
10、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
11、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
12、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热闹了。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有时一日来一次,有时一日来两次,有时一日里一次不来,来时也不在吃饭的点上,而是想起了,就来,想不起,就不来,显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叱咤风云的气势。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漫开来。
13、气味终究有些杂了,可是泾渭分明,绝不混淆。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再过段日子,又来了一个,显见得是苏锡帮的,气味特别甜,空气都能拉出丝来了。第四位又来了,它一方面缺乏个性,另一方面又颇善融会贯通。它什么都来: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榄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气味全打成一团,再分不出谁是谁的来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地,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
14、,它有它的颜色。(有删改)第段 细读:文中画波浪线句,照应标题,引出下文。“油烟”引出下文不同人家不同的生活风格。段意:叙述因“气味”与邻居“相通”,引出下文。(涉及第3题)第段 细读:筛选出表明生活风格的关键词。(见文中加点字及画波浪线句)段意:描写了第一家人的生活风格:认真,质朴,实打实。(涉及第1题)第段 细读:关注首句和尾句,凸显了这家人生活风格的耐心、持恒、积极、执着。段意:即使生病,这家人仍然坚持着他们的生活风格,凸显了一种韧性。(涉及第1题)第段 细读:照应上文,仍是在叙写第一家人的生活风格。(见文中画波浪线句)段意:强调凸显了这家人的韧性、认真的生活风格。(涉及第1题)第段 细
15、读:叙写了与第一家大相径庭的一种“气味”。(见文中加点字及画波浪线句)段意:相对于第一家的气味,这一家生活气息不浓烈,有点虚无浮华,不实打实。(涉及第2题)第段 细读:略写了另外两家人的生活风格。(见文中加点字及画波浪线句)段意:总结上文,点出“气味”是一种生活风格的映射。(涉及第3题)第段 细读:“所有的气味”的象征,即象征邻居不同的生活风格和谐、融合。段意: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涉及第4题)1.文章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4分)解
16、析:这家人的生活风格,文中是有交代的(注意概括句、总结句),把握住第段中的“火爆”“认真劲”“实打实”,第段中的“耐心,持恒,积极,执着”,第段中的“照常进行”等关键词,进行整合归纳。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段中“孱弱”的含义。(4分)参考答案: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4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字词含义的能力。只要把握住作者的评价性语句,对接“孱弱”的意味和对比第一家的风格,即可得知答案。3.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参考答案:线索:气味。(2分)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
17、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4分)解析:文章呈现了从自家排油机里窜出来的四种不同的“气味”,而这不同的“气味”又分别代表了四家邻居不同的生活特点或情趣,所以“气味”串联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也象征了不同人家的生活风格。基于这种理解,“气味”的确是全文的线索。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参考答案: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6分)解析:从写作思路上看,前文写了四种不同的生活风格,呈现出
18、散文“散”的状态,至此收尾时必须要“束”了。所以,此画线句很巧妙,它是“束”的形象表述,将各种生活风格进行统一,表明不管是什么样的生活风格,但在相同的文化背景(应由“端午节”上升开去)中亦有相同的生活方式,这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也是共同的文化表现,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烙印。同时也将前文的四种生活风格进行了一个上升,属于主题上的一个升华。在情感上,作者也表达了自我的赞同与称许,甚至是一种骄傲。方法归纳 阅读答题,需要深透理解文本。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对文章的主题、结构、艺术风格等有一个整体把握。这样,回答问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些考生为了赶时间,草草读完文章后就急于答题,往往“下笔千
19、言,离题万里”,实在是得不偿失。阅读一般要遵循这样一个步骤:读文读题读文。一、读文 初读文章,整体把握。为文章大致划分段落,把握主题思想、作者情感,画出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句(围绕“形象”的形容词、副词、名词,引出见解和态度的关联词等,还有一些关键句如情感句、抒情句、议论句、总结句、概括句等)。尤其要关注每个段落的首尾句、过渡句,概括出每段的大意(要点),这样才好梳理出文章的思路和脉络。二、读题 审明题意,明确方向。首先要弄清题目的数量、考查的角度、解答的思路等,然后才好依据题干的指向回归文本,细读相关文段、文句。三、读文 扣住问题,精读文章。带着问题,再读文章,寻找与问题相对应的文字,有时可直
20、接筛选信息。精心研读,思索答案。【方法图解】即讲 即练灯火的温情叶延滨 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作“荒野无灯”。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待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这种恐惧不是对黑暗本身,而是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长大了,常走夜路,在乡间,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印象。天地浑然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无星无月,有时飘洒一些无端的雨丝,黑影幢幢,或是浓云或是山影或是树阴,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开,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拢,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这时候,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搜索,直至一盏灯像萤火飞进心田,
21、猛地点燃温暖全身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如火车钻进漆黑的隧洞。当列车在长长的隧洞中穿行时,虽然身处险境,但作为乘车人,我们处之泰然,泰然是因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是的,我们处于这个闹哄哄的世界,常常身处黑暗而不惊,有时来自一种盲目依赖和盲目信任。因为无知,反而坦然地生活于黑暗中,哪管死神正盯着自己。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独行夜路所带给我们的刺激。有时候我身处闹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是红红绿绿的彩灯,而我却如处荒野,心里刮着凄冷的风。谁都可能产生这种体验,你明明被这个世界紧紧搂着,然而内心却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不
22、仅在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绝感。那些熟悉的脸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没有一张嘴对你说真话,没有一双眼睛使你感到温暖,无靠无助的感觉紧紧攫住你的心,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它对每个人都同样严酷。这种黑暗也许是一个大时代的国家民族的浩劫,个人只分担了其中的一份;这种黑暗也许只是个人命运中的小插曲,诸如失恋、被诬、疾病等等,对其他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琐事。然而每个人在通过这段黑暗时所产生的心境是不同的,解脱的方式也会各异。说到这里,我可以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因为我们
23、平素看不到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显眼,会左右我们的言行。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应该是孤绝心境的最美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此绝灭之境,能心平气和地垂钓,是一种境界,能够不与人为伍的独钓又是一种境界,而能在绝灭孤独之中钓寒江之雪,乃是最高境界。以前老师讲课总说这是诗人失意心态的写照。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假如你在蓑笠翁的位置,会如何呢?我曾问自己。我说,我不如他,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有删改)第段 细读:聚焦关键词:荒野无灯。勾画关键句:一盏灯像萤火飞进心田,猛地点燃温暖全身
24、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段意:作者叙写走乡间夜路的经历和感受。(涉及第1、2题)第段 细读:聚焦关键词:泰然、信任、依赖。勾画关键句: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泰然是因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段意:作者叙写人生之旅中的“灯”。(涉及第1题)第段细读:聚焦关键词:荒野无灯。勾画关键句: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独行夜路所带给我们的刺激。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段意:人生之旅中的“孤绝”状态。(涉及第 2 题)第段细读:聚焦关键词:心境、解脱。勾画关键句:每个人在通过这段黑暗时所产生的心境是不同的,解
25、脱的方式也会各异。段意:作者指出“黑暗”是人生之旅中难以摆脱的心境。(涉及第 3、4 题)第段 细读:聚焦关键词:境界、人格、风骨、高洁。勾画关键句: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段意:作者叙写了心目中的那盏“灯”。(涉及第3题)1.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参考答案: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做了铺垫。(4分)2.第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参考答案:第一个是指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
26、(2分)第二个是指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2分)3.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6分)参考答案:在作者看来,人生路上的孤绝(困难和艰苦)环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这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6分)4.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参考答案: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6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放映结束,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