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3290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状腺激素受体和溶菌酶不可能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B. 肝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相同C. 糖蛋白、抗体、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作用的物质D. C、H、O、N、P是核苷酸、ATP、核糖体共有的化学元素【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含有C、H、O、N,有的还有S、 Fe等,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组成元素C、H、O、N、P。抗体能识别特异性抗原,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一种载体蛋白只能运输一种物质,它们都具有特异性。淀粉、糖原、

2、纤维素属于多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属于二糖,其中麦芽糖水解形成两分子的葡萄糖,蔗糖水解形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详解】A、人体中的多种细胞均可产生溶菌酶,而人体全身细胞的表面均有甲状腺激素受体,所以甲状腺激素受体和溶菌酶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A错误;B、肝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都是葡萄糖,B正确;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抗体能识别抗原并与抗原结合消灭抗原,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位点并在特定的位点发挥作用,载体只能识别和运输特定的物质,因此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C正确;D、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染色质

3、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核酸(DNA、 RNA)和核苷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因此,C、H、O、N、P是核苷酸、ATP、染色质、核糖体共有的化学元素,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多糖、核酸的知识点,考查学生识记能力。2. 下列关于硝化细菌、蓝藻、根尖分生区细胞以及神经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结构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遗传信息均储存在脱氧核糖分子中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

4、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原生动物、低等植物、真菌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详解】以上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正确;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正确;细胞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错误;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正确;故选C

5、。3. HSP是机体细胞受高温刺激后合成出的一类热休克蛋白。该蛋白质可发挥如图所示的作用,以保护机体细胞不受破坏。图示HSP所起的作用是( )A. 促进肽键的形成B. 抑制氨基酸脱水缩合C. 促使肽链形成空间结构D. 维持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性【答案】C【解析】【分析】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高温变性是其空间结构的破坏,由题干可知,HSP可以保护细胞不受高温破坏,是因为它能与多肽链结合,使其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详解】由图分析HSP可以与多肽链结合,使其形成蛋白质,由此可以判断HSP的作用是促使肽链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故选C。【点睛

6、】本题通过分析题干和图示,获取关键信息,主要考查蛋白质在高温下变性的实质。4. 下图表示某多肽链,其中有3个甘氨酸(R基:H)分别位于第8、20、23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多肽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位于第1位B. 用特殊水解酶除去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多5个氧原子C. 用特殊水解酶除去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4条多肽D. 该多肽的合成属于需能反应,与ATP水解相联系【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肽链含有30个氨基酸,3个甘氨酸分别位于第8、20、23位,因此水解掉3个甘氨酸需要水解6个肽键、消耗6分子水,水解得到的产物是3个甘氨酸、一条二肽、三条多肽。【详解】A

7、、该多肽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位于第1位或第30位,A错误;B、用特殊水解酶除去3个甘氨酸,需要(6分)子水参与,即增加6个氧,但脱去3个甘氨酸带走6个氧,故形成的产物氧原子数目不变,B错误;C、用特殊水解酶除去3个甘氨酸,除去3个甘氨酸后,形成的肽有4种,分别是一分子二肽、两分子七肽、一分子十一肽,七肽和十一肽是多肽,二肽不是多肽,C错误;D、该多肽的合成属于需能反应,与ATP水解相联系,D正确。故选D。5. 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B. 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C. 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D. 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含磷酸二酯

8、键【答案】B【解析】【分析】DNA和RNA的主要区别是组成的五碳糖不同,DNA是脱氧核糖、RNA是核糖;碱基也不完全相同,DNA特有T、RNA特有U。【详解】A、甲图共有8种核苷酸,其中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A错误;B、丙物质可能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所以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B正确;C、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要被分解为单糖才能被动物吸收,在动物细胞中不能存在蔗糖,C错误;D、乙图是ATP,磷酸二酯键是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ATP中不含有磷酸二酯键,D错误。故选B。6. 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

9、。细胞自噬存在图中甲、乙、丙三种自噬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确保和维持细胞内的稳态B. 甲、乙过程与浆细胞分泌抗体过程不同,不需要消耗能量C.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来完成细胞自噬过程D. 自噬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表示细胞自噬的三种方式,其中方式甲是溶酶体直接胞吞颗粒物;方式乙是先形成自吞小泡,自吞小泡再与溶酶体融合;方式丙为蛋白质水解后通过溶酶体上的膜蛋白进入溶酶体。【详解】A、细胞内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确保和维持细胞内的稳态,A正确;B、甲、乙过程与浆细胞分泌抗体过程一样,都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溶酶体中

10、的水解酶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C错误;D、通过图示可知,甲、乙自噬方式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错误。故选A。【点睛】7.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B. 是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的C. 信使RNA、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ATP等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 结构影响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核膜是双层膜,外膜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

11、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2、是染色质,是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存在状态;指的两层核膜,4层磷脂分子层,是核膜上的核孔,是核仁。【详解】A、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A正确;B、核膜双层膜,是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的,B错误;C、信使RNA、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ATP等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C正确;D、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故影响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D正确。故选B。8. 某课题组成员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半透膜

12、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实验步骤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步骤A端B端1加入20mL质量分数5%的麦芽糖溶液加入20mL质量分数5%的蔗糖溶液2调节A、B两侧液面至等高3A、B两端各加入2滴蔗糖酶溶液A. 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B. 检测方法不适宜用斐林试剂C. 预期现象是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D. 预期现象是A侧液面先下降后上升【答案】D【解析】【分析】1、酶是活细胞中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详解】A、据图可知 :A、B端分别加入的是质量分数5%的麦芽糖溶液和质量分数5%的蔗糖溶液,并分别加入蔗糖酶,故实验目

13、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A正确;B、B端蔗糖酶被水解后可产生还原糖,A端麦芽糖也是还原糖,两者均可与斐林试剂反应,故不适宜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B正确;CD、U型管B端加蔗糖酶,蔗糖被水解,B端浓度增大,B侧液面上升,A侧下降,C正确,D错误。故选D。9. 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中不可能含有18OB. 用14C标记14CO2,研究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C. 分生区细胞对培养液中3H标记的尿嘧啶的吸收峰值出现在分裂间期D. 用3H标记氨基酸来研究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内质网中会出现放射性【答案】A【解析】【分析】同位素标记法

14、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侵染细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用3H标记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3)15N标记DNA分子,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4)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5)鲁宾和卡门用18O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详解】小白鼠吸入18O2后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形成含有18O的水,含有18O的水再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含有18O的二氧化碳,因此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能含有18O,A错误;用14C

15、标记14CO2,研究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即CO2C3有机物,B正确;尿嘧啶是合成RNA的原料,而R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G1期和G2期),因此分生区细胞对培养液中3H标记的尿嘧啶的吸收峰值出现在间期,C正确;用3H标记氨基酸来研究分泌蛋白如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出现放射性的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正确。【点睛】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转移时,必须熟悉两个过程的具体物质变化。10. 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管号1%焦性没食子酸/

16、mL2%H2O2/mL缓冲液/mL过氧化物酶溶液/mL白菜梗提取液/mL煮沸冷却后的白菜梗提取液/mL1222222232224222A. 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B. 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C. 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过氧化物酶D. 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说明白菜梗中无过氧化物酶【答案】A【解析】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实验的原理是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使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实验的自变量是白菜梗提取液,其中1号试管和2号试管是对照组,3号试管和4号试管是实验组。【详解】A、由分析可知,1号试管、2号、4号试管是对照组,

17、3号试管是实验组,A正确;B、2号试管是对照组,1号试管也是对照组,B错误;C、实验设置必须遵循对照原则,3号与1、2号对照,3号管、2号管显橙红色,1号不变色,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C错误;D、3号试管和4号试管的自变量是温度,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与3号对照,说明高温使过氧化物酶变性失活,D错误。故选A。11. 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后,其氧气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氧浓度(%)abcdeCO2产生量(mol/min)1210131630O2消耗量(mol/min)006071230A. 氧浓度为a时,

18、细胞呼吸不在线粒体中进行B. 氧浓度为b时,葡萄糖的消耗量为03 mol/min,较适宜苹果的储藏C. 氧浓度为c时,酒精发酵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6 mol/minD. 氧浓度为d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有1/4来自酒精发酵【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合成ATP,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在无氧呼吸中,1mol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乙醇或乳酸时,只产生少量ATP,且只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少量能量产生。【详解】A、氧浓度为a时,由于O2的消耗量为0,说明此时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其场所为细胞质基质,A正确;B、氧浓度为b时,呼吸作用强度最低,在表格中b点的氧浓度较适宜于苹果的储

19、藏,此时氧气的消耗量为0.6,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1 mol/min;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1.0-0.6=0.4,消耗葡萄糖为0.2 mol/min,消耗的葡萄糖共0.3 mol/min,B正确;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1.3-0.7=0.6,酒精发酵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3 mol/min,C错误;D、氧浓度为d时,O2的消耗量为1.2,故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1.2,;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0.4,故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有1/4来自酒精发酵,D正确。故选C。【点睛】明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反应式是解题关键。12.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A. 被锈

20、钉扎伤后,破伤风杆菌容易在伤口表面大量繁殖B. 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幼根因缺氧导致乳酸中毒变黑、腐烂C. 中耕松土可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D. 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为伤口细胞提供足够的氧气促进伤口愈合【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不同的呼吸方式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人类应遵循这些规律,提高生产生活品质。【详解】破伤风杆菌是厌氧性细菌,被锈钉扎伤后,伤口深处为无氧环境,容易在伤口深处大量繁殖,扎伤后应及时注射破伤风疫苗,A错误;稻田不定期排水,根部形成无氧环境,幼根因缺氧导致酒精产生,根会中毒变黑、腐烂,B错误;中耕及时松

21、土,避免土壤板结,可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C正确;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厌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D错误。13. 在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将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提取液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比类胡萝卜素的高B. 提取色素时加入少许CaCO3和SiO2C. 若提取的是缺镁叶片中的色素,则最外侧两圈色素环颜色较淡D. 最外侧两圈色素环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答案】C【解析】【分析】色素分离实验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

22、绿素b,溶解度越大,扩散的越快。【详解】A、色素中叶绿素含量多,所以提取液通常呈绿色,A正确;B、提取色素时加少许SiO2可使研磨更充分,加少许CaCO3可保护色素,B正确;C、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若叶片缺镁,则叶绿素含量少,会使最内侧的两圈色素环颜色较淡,C错误;D、最外侧两圈色素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D正确。故选C。14. 如图是大棚番茄在24小时测得CO2含量和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点CO2释放量减少可能是由温度降低导致细胞呼吸强度减弱B. 番茄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时间是ce段C. 由P点条件变为d点,C5生成减少D. 植物干重

23、最大的时刻是e点【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a时只进行呼吸作用,c、e时CO2的吸收速率为0,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当。a时温度降低导致细胞呼吸减弱,d时由于光照强,气温高,导致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多,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光合作用速率略有下降。【详解】A、a点温度降低导致细胞呼吸减弱,CO2释放量减少,A正确;B、番茄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时间是bf段,B错误;C、d时气温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光合速率减慢,C5生成减少,C正确;D、c e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积累,e点之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e点,D正确。故选

24、B。15. 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植物生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装置中液滴移动距离来表示B. 给予黑暗条件,图中液滴移动距离即为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C. 为使测得的O2变化量更精确,该装置烧杯中应盛放CO2缓冲液,还应增加对照装置,换死亡的同种植物幼苗替代装置中的植物幼苗D. 为了探究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调节白炽灯的光强度,当达到全日照光强时液滴向右移动量最大【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测定有氧呼吸时应该将植物放在暗处,以排除光合作用的影响,液滴移动的距离是呼吸强度,测定光合作用的速率应该保证二氧化碳的供应,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

25、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详解】A、光合作用释放O2的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装置中液滴移动距离来表示,A错误;B、如果装置的烧杯中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并对植物进行遮光处理,此时液滴移动的距离是有氧呼吸的大小,即为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B错误;C、若测量指标为装置中O2含量的变化,则氧气为自变量,二氧化碳为无关变量,所以装置中的小烧杯中的蒸馏水应该换成二氧化碳缓冲液或碳酸氢钠溶液,以保证单一变量是氧气浓度。该实验需要设置对照试验,具体为该装置的容器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死的植物幼苗和二氧化碳缓冲液,C正确;D、调节白炽灯的光强,当达到

26、全日照光强时液滴向右移动量未必最大,因为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值时达到稳定,D错误。故选C。【点睛】16. 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某二倍体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产生的子细胞不一定为精细胞B. 图中属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有C. 图示5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D. 以上细胞中至少含有两个A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片: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中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有丝分裂后期。【详解】A、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

27、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故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A错误; B、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所以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错误;C、图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C错误;D、都含有4个A基因,含有2个,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知识点,考查学生识记辨识能力。17. 下图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 )A. 上图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了三次B. 若A点核DNA全部被同位素标记,则在CD段可检测到含有放射性核DNA占100%C. 在图中的EF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D. 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答案】C

28、【解析】【分析】题图分析: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EF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GH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IJ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LM表示受精作用;MN表示G1期;ON表示S期;OP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Q点之后表示有丝分裂末期。【详解】A、如图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了三次(AB段、EF段和NO段),A正确;B、若在A点使核DNA带上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到CD段DNA只进行了一次复制,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在CD段所有DNA分子都含有放射性,因此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DNA占100%,B正确;

29、C、图中EF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OP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其他时期的2倍,C错误;D、图中L点M点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正确。故选C。【点睛】18. 如图是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照片,表示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时期进行旺盛的物质合成B. 时期的核糖体上可能正在合成DNA聚合酶C. 时期细胞内的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大于1D. 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是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照片,其中时期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期处于有丝分裂

30、末期,时期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时期处于分裂间期。【详解】A、时期处于有丝分裂前期,进行旺盛的物质合成是在分裂间期,A错误;B、时期处于分裂间期,该时期的核糖体上可能正在合成DNA聚合酶,为DNA复制作准备,B正确;C、时期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此时期细胞内的核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为1,但细胞质中还存在少量DNA,因此细胞内的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大于1,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D正确。故选A。19. 如图是关于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评价不合理的是( )A. 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B. 步骤最上面载玻片如果不去掉,低倍镜观察时会使视野模糊C. 在观察的

31、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D. 对根尖经过一定处理后,可用图中d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答案】B【解析】【分析】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应选择分生区观察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分生区细胞成方形,排列紧密。【详解】A、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和顺序应颠倒顺序,A正确;B、盖玻片可使观察到的图像更清晰,B错误;C、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经过解离,细胞已经死亡,C正确;D、对根尖经过一定处理后,可用图中d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因为d有中央大液泡,D正确。故选B。20. 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基因型为AaBbDd

32、,其体内一个卵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含31P培养液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入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1个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卵原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单体的交叉互换B. 图中该时期含32P的DNA可能为2条或3条C. 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子细胞D. 重组型配子的产生,为各种类型生物的变异提供物质基础【答案】B【解析】【分析】DNA的复制是是半保留复制,DNA两条链都含32P,在31P的培养基培养,复制一次,DNA两条链一条含有32P,一条含有31P。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卵原细胞减数分裂

33、的结果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详解】A、图中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A错误;B、图中四分体每条染色体都有一条染色单体的DNA含32P,其余染色单体只含31P,若该时期交叉互换的是两条31P的单体,则含32P的DNA可能为2条。若交叉互换的是含32P和只含31P的单体,则含32P的DNA可能为3条,B正确;C、该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一个配子和三个极体,2种4个子细胞,C错误;D、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重组型配子的产生,可以为真核有性生殖的生物变异提供物质基础,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二,非选择题21. 如图为高等生

34、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组成HIV的物质与图中_(用序号表示)的相同,其基本单位都是_。(2)若该细胞是性腺细胞,则其产生的雌激素在_合成(用序号表示);细胞合成的载体运输到细胞膜,其合成和运输相关的细胞器是_(用序号表示),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_特点。(3)某些亲核蛋白,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发挥作用。下列物质中,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细胞都需要运进细胞核的是_AD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CATP合成酶 DATP分解酶【答案】 (1). (2). 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3). (4). (5). 流动性 (6). B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35、,其中分别为核糖体、细胞膜、中心体、内质网、小囊泡、线粒体、高尔基体、核仁、核膜。【详解】(1)组成HIV的物质是蛋白质和RNA,所以其成分与图中核糖体的相同,其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2)若该细胞是性腺细胞,则其产生的雌激素在内质网上合成;细胞合成的载体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运输和加工场所分别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并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所以该细胞产生载体蛋白,与其合成和运输相关的细胞器是,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造血干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但神经细胞已高度分化,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又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释放的能量能合成ATP,而细

36、胞核中不能合成ATP,所以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细胞都需要运进细胞核的是RNA聚合酶和ATP分解酶,故选B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22. 某同学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的植物细胞,1的化学成分_,2的功能特性是_。(2)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_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_(用图a数字表示)。(3)图1是该同学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拍下的显微照片,实验所使用的实验材料是_,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

37、是_(、不确定)(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萝卜条A和萝卜条B均分成5组,每组10段,记录初始质量数据,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达到平衡后,取出称重、记录并_,结果如图2所示。由结果可知,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_;蔗糖溶液浓度最大的为_。若将红心萝卜A置于一定的KNO3溶液中,重量变化为先减少后恢复到原有重量,则实验后与实验前比,细胞液浓度_。【答案】 (1). 纤维素和果胶 (2). 选择透过性 (3). 原生质层 (4). 2、4、5 (5).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6). 不确定 (7). 求平均值 (8). 大 (9). 乙 (10). 变大【解析】【分析】分析

38、题图:1、图1中的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但此时细胞有可能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则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有可能处于动态平衡中,则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有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则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2、图2中的虚线为参照线,表示萝卜条的初始重量。与初始重量相比,一段时间后,萝卜条重量减小的幅度越大、重量越小,说明细胞失水越多,蔗糖溶液的浓度越大;反之,萝卜条重量增加的幅度越大、重量越大,说明细胞吸水越多,则蔗糖溶液的浓度越小。因此,甲戊所示的蔗糖溶液的大小为丙戊甲丁乙。3、从图中可以看出,红心萝卜A比B相对失水情况下失水幅度少(萝卜条重量大),吸水情况下吸水幅度多(萝卜条重量大),说明

39、红心萝卜A比B细胞液浓度大。【详解】(1)图a中的1是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2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2)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原生质层的结构包括2细胞膜和4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5细胞质。(3)图1中液泡有颜色,实验一般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此时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或已经处于渗透平衡状态。若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则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若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则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若已经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则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故不确定。 (4)实验每组有10段萝卜条,观测指标是比较

40、初始、最终萝卜条质量,因此达到平衡后,取出称重、记录并求出平均值。萝卜幼根A的重量减小的幅度小于萝卜幼根B的重量减小的幅度,说明萝卜幼根A的失水量少于萝卜幼根B的失水量;在丙、戊蔗糖溶液中,当蔗糖溶液相同时,萝卜幼根A的重量增加的幅度大于萝卜幼根B的重量增加的幅度,说明萝卜幼根A的吸水量多于萝卜幼根B的吸水量。综上分析可推知:在自然条件下,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大;观察萝卜幼根A或 B的重量的变化,重量越小,说明外界溶液的浓度越大,细胞失水越多,则甲戊五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乙。 若将红心萝卜A置于一定的KNO3溶液中,重量变化为先减少后恢复到原有重量,说明红心萝卜

41、A先失水再吸水,原因是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可以被细胞吸收进入细胞液,细胞液浓度增大,当增大到大于细胞外液浓度时,细胞就会吸水,因此实验后与实验前比,细胞液浓度增加。【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质壁分离与原生质层的概念的内涵,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外因。在此基础上,从图1和图2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题意作答。23. 图一表示水稻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示意图,110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化学物质请据图分析:(1)图一中发生在生物膜上的生理过程有_(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_,D表示_。(2)研究者将玉米叶肉细胞中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

42、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据图3分析,在12时,转基因水稻产生的O2与原种水稻产生的O2的比值为_,转基因水稻更适合栽种在_环境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有_A光照强度为24时,转基因水稻气孔导度大于原种水稻气孔导度,但两者的光合速率相同B光照强度低于8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C光照强度为1014时,原种水稻气孔导度下降但实际利用CO2量没有改变D光照强度为1014时,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上升与PEPC酶的功能有关【答案】 (1). 4、5 (2). 丙酮酸 (3). H和ATP (4). 7:5 (5). 强光 (6). ACD【解析】【分析】(1)植物在光照条

43、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分析图一可以推知,1为有(无)氧呼吸第一阶段,2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3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4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5为光反应阶段,6为暗反应阶段,7为释放氧气,8为吸收氧气,9为吸收CO2,10为释放CO2,A为丙酮酸,B为H,C为ADP和NADP+,D为ATP和H;(3)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详解】(1)生物膜包括细胞膜、细胞

44、器膜和核膜,图一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有有氧呼吸第三阶段(4)和光反应阶段(5),A表示丙酮酸,D表示ATP和H;(2)在图3中,12时,转基因水稻总光合速率=30+5=35molm-2s-1,原种水稻净光合速率20+5=25molm-2s-1,两则比值=35:25=7:5,转基因水稻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需要的光照强度更大,适合种植在强光环境;A、根据图2图3,2-4时,转基因水稻的气孔导度更大,但是光合速率相同,A正确;B、光照强度低于8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气孔导度和光照强度,B错误;C、光照强度10-14时,原种水稻气孔导度下降,但是光合速率没有变化,CO2的利用量没有变化,C正确;D、光照强度

45、10-14时,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持续上升,而原种水稻没有发生变化,和导入的PEPC基因表达产生的PEPC酶的功能有关。故选ACD。【点睛】对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及各种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综合作用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并进行图文转换的能力及根据曲线反应的信息结合相关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24. 回答与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有关的问题: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等技术培养转入血清白蛋白(HAS)基因牛,该种牛能生产含HAS的牛乳。培育流程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需要的酶_,此方法获得目的基因与动物体内

46、的基因在结构上的区别_。(2)过程导入的受体细胞一般是_,导入的方法常用_。(3)早期胚胎培养到_时期时移植到代孕母牛体内,移植前要取早期胚胎细胞进行性别鉴定,取_细胞进行检测,以减少对胚胎的不良影响。(4)基因工程的核心是 _。若使转基因牛的乳汁中提取到HAS,在过程中所做的重要操作是_。【答案】 (1). 逆转录酶 (2). 无非编码区(启动子终止子)和内含子 (3). 受精卵 (4). 显微注射方法 (5). 桑椹胚或囊胚 (6). 滋养层 (7).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8). 将药用蛋白(HAS)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组装在一起【解析】【分析】1、DNA的非编码区不会转

47、录形成RNA,另外编码区上的内含子会被转录到前体RNA中,但RNA上的内含子会在RNA离开细胞核进行转译前被剪除。在成熟mRNA被保留下来的基因部分被称为外显子。2、基因工程一般是将目的基因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导入动物的受精卵中,形成一个新个体,有利于外源基因的表达。3、胚胎移植时,应该选择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取囊胚中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这样不会破坏胚胎。4、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1)获取目的基因(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这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植物、动物、微生物)(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DNA分子杂交

48、技术,分子杂交技术,抗原抗体杂交)【详解】(1)过程是RNA逆转录为DNA的过程,因此需要逆转录酶。由分析1可知,逆转录得到的DNA序列缺乏非编码区(启动子终止子)和内含子。(2)由分析2可知,基因工程动物的受体细胞一般选择受精卵,导入的方法常用显微注射技术。(3)由分析3可知,早期胚胎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进行移植,可以取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4)由分析4可知,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因乳腺蛋白基因可以实现在乳汁中特异性表达,若想在乳汁中提取到HAS。可以将药用蛋白(HAS)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组装在一起,从而实现HAS蛋白的特异性表达。【点睛】本题借助利用基因工

49、程生产含HAS牛乳既乳腺生物反应器的背景,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各操作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5. 下图是以植物叶作为实验材料,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试管编号1号2号3号4号5号6号NaHCO3溶液浓度005%1%15%2%25%(1)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2)实验开始时1-6号试管内小圆叶片均位于试管底部,一段时间后统计小圆叶片上浮数目,小圆叶片上浮是因为:_使叶肉细胞间隙充满了气体,浮力增大,叶片上浮。(3)实验结果发现较长时间后1号试管的叶圆片也有轻微上浮,其光合作用所需CO2可能来自于_;6号试管相较5号试管上浮速率更慢,可能的原因有_。(4)

50、该实验装置存在缺陷,请指出缺陷及对实验造成的影响:_。【答案】 (1). 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 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释放氧气 (3). 呼吸作用和水中的二氧化碳 (4). 碳酸氢钠浓度过高使细胞失水抑制了光合作用 (5). 白炽灯发热,改变了温度;灯泡距试管距离不等使各组光强不等【解析】【分析】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阶段和碳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碳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结合图表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氧化碳的浓度。

51、【详解】(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aHCO3溶液浓度,因变量是一段时间后小圆叶片上浮的数目,故本实验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2)实验开始时1-6号试管内小圆叶片均位于试管底部,一段时间后统计小圆叶片上浮数目,小圆叶片上浮是因为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叶肉细胞间隙充满了气体,小圆叶片所受的浮力增大,导致叶片上浮。(3)实验结果发现较长时间后1号试管的叶圆片也有轻微上浮,由于1号试管中未加入NaHCO3溶液,故其光合作用所需CO2可能来自于呼吸作用和水中的二氧化碳;6号试管相较5号试管上浮速率更慢,可能的原因是6号试管中碳酸氢钠浓度过高使细胞失水抑制了光合作用。(4)该实验装置中使用的白炽灯会发热,可能会改变温度;灯泡距试管距离不等可能使各组光强不等,导致本实验存在缺陷,都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产物和过程、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知识,考查理解与表达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科学探究的学科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