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商朝历史成为“信史”得益于A. 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B. 甲骨卜辞与姜寨遗址的印证C.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D. 史记记载与神话传说的印证【答案】A【解析】所谓的“信史”就是较为翔实可信的史书,商朝的历史之所以详尽可靠是因为当时已经有文字记载,留下来的文献、甲骨文等都可以进行印证,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过于局限,只涉及到一部分;C选项错误,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遗址;D选项错误,史记并不是当代人记载的历史。2. 商朝统治区分内外服,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各方
2、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王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方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据此,与商朝内外服制度相比,西周分封制的重大发展在于A. 扩大了中央王朝的疆域B. 遏制封国间的相互攻伐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 建立起有效的官僚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各方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王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方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可知,商王只是方国联盟首领,方国与商的关系不密切。而西周各封国是由周王分封而建立的,与王室的关系比商王与方国的关系更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C正确;内外服制度和分封制下,中央政府控制的区域都是非常有限的,排
3、除A;内外服制度和分封制都无法遏制封国之间的攻伐,排除B;有效的官僚体制是在秦朝确立的,排除D。3. 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这一继承制度A.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 使政权趋向严密C. 有利于社会稳定D. 易导致权力纷争【答案】D【解析】从题干中“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可以看出商代的王位继承尚未形成比较规范的制度,王子不分嫡庶,都有继位的资格,弟弟也有继位资格,因此容易造成统治集团的权力纷争,故D项正确,B、C项错误;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材料中嫡长子继承制还没有确立,故A项错误。点
4、睛:材料“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是解题的关键。4. 古书记载:“商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反映出商朝王权( )A. 与神权密切结合B. 完全听命于天C. 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 被神权所左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是商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商王宣扬自己的血统是由天神赋予的,自己能通过“尊神”“事神”与上天沟通,从而神化和强化王权,以巩固统治。故A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朝王权的特点5. 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据此可知西周实行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礼乐制D.
5、 王位世袭制【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立七十一国”中的国是指诸侯国,可知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A正确;宗法制指维系分封制的纽带,材料没有提及,B错误;礼乐制是配合分封制实施的制度,材料没有体现,C错误;王位世袭制是指血缘世袭的制度,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材料中“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可知“国”是诸侯国,由此得出分封制。6. 尚书召诰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大宗)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B. 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C.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
6、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有王虽小,元子(大宗)哉!”可知题意反映的是宗法制。宗法制并不能“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故排除A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的制度,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故选B项;宗法制不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故排除C项;西周时期属于贵族政治,没有形成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故排除D项。【点睛】宗法制的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小宗制度,根据“有王虽小,元子(大宗)哉”可判断反映的是大小宗,由此判断与宗法制有关。7. 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禅让制 分封制 世官制 宗法制A. B. C. D. 【答案】D【解析】禅让制于夏启时期就被王位世袭制所取
7、代,周代不可能实行禅让制,所以不选。故选D。【考点定位】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8.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封之于陈。”陈胡公属于西周时受封的A. 王族B. 功臣C. 先代贵族D. 周边归顺贵族部落首领【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封之于陈。”可知,胡满属于先代著名部落首领的后裔,这反映了分封制的特点,故C正确;根据“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可知,胡满不属于同姓王族,也不是功臣,故A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胡满是归顺的异族首领,故D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封之于陈。”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对象分析
8、解答。9. 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A. 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B. 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 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D. 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诸侯不敢违背天子的意愿,大夫不敢不敬诸侯,可知其原因是在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符合题意的是C项,A项在题干中没有反应;西周时期没有实行郡县制,排除B项;D项中的“专制权威”不符合史实。10. 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
9、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它在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当时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的复制。该观点意在强调分封制A. 维护了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秩序B. 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C. 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D. 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关键信息“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说明随着分封制的实施,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因此选B。A项与“周王朝自己及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典章制度、意识形态等带到分封之地”不符;C项是对材料的曲解,受到周王朝中央典章制度影响并不意味着丧
10、失地方的独立性;D项中“多远文化格局”材料中没有显示。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11.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
11、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 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B. 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C. 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 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社会大变革的局面,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他们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张:儒家尊礼,倡导恢复礼乐秩序;法家推崇中央集权,倡导变法,强调法治;道家从“道”这一本源出发,强调无为而治,否定礼(“非礼”),认为“礼”是社会动荡的根源。这些争论反映出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其本质还是传统社会秩序渐趋崩溃在思想领域的反映,B项
12、符合题意,故选B;A、C、D三项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内涵,排除。12. 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三家的评价。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关注人生,留下是生活态度:真实、自由、宽容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A. 儒家法家道家B. 法家道家儒家C. 道家儒家法家D. 道家法家儒家【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由第项中的信息“关注人生.自由”可知这应为道家“无为”的思想;由第项中的信息“关注国家.公正”可知这应为法家“法治”的思想;由第项中的信息“关注文化.仁爱”可知这应为儒家“仁
13、”的思想。故本题应选D项。13. 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措施A. 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B. 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C. 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D. 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是调整等级爵制选定方法,并不能说明废止,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且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是调整等级爵制的选定方法,并不能说明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按军功授爵制度,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也促使选官制度转变,故D项正确。
14、【详解】14.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A.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 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C. 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 将所有土地公有化【答案】A【解析】【详解】商鞅把土地授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这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故A正确;商鞅变法打击了奴隶主的权力,故B错误;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故C错误;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故D错误。15. 下表是根据出土的春秋齐国农具所作的分类概况。由此可推断齐国A. 较早进入农耕时代B. 农业生产工具多样C. 农耕技术领先他国
15、D. 大力提倡发展农业【答案】B【解析】表格中列举了齐国的掘土工具、耕地工具以及收割工具,说明此时齐国的农业生产的工具种类多样,故B项正确;中国在七千年前就进入了农耕时代,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齐国和其他国家农耕技术,故C项错误;农具种类多并不代表政府提倡发展农业,故D项错误。16.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是哪一家的观点?A. 法家B. 道家C. 儒家D. 墨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强调为政以德和为政以礼优于刑法制度,而儒家强调为政以德,故C选项正确;法家强调用刑法治国,材料认为这样治国效果不好“民免而无耻”,故A选项不符合
16、题意错误;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材料为政以德的主旨不符合,故B选项错误;墨家主要代表平民利益,主张“非攻”“尚贤”等,与材料为政以德的主旨不符合,故D选项错误。17.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国君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多次发布“招贤令”,甚至对士人免去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一些政治军事重大决策,也向有名望的贤士征求意见,有些君主拜名士为师,屈执弟子之礼。这反映出A. 战国时期学术氛围日渐宽松B. 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凸显C. 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D. 教育奉行“以吏为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甚至对士人免去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也向有名望的贤士征求意见,有些君主拜名士为师,屈执弟子之礼。”结合所
17、学可知战国时期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士阶层社会地位较高,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春秋时期的学术氛围,无法体现学术氛围由“严”到“松”的过程,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私学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材料中君主拜名士为师与此无关,故C项错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秦朝的教育制度,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18. 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所勾勒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这恰好是今天全球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理想。这个派别是()A. 道家B. 墨家C. 儒家D. 法家【答案】A【解析】【详解】老子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提出了“道法自然”,主张人与自然万物
18、是连续一体的,自然存在具有深刻的内在价值,人类应当尊崇自然、关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所勾勒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这恰好与今天全球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构想相符,故A项正确;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并未勾勒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的世界蓝图,故B项错误;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主张的社会蓝图是恢复周礼,并未勾勒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的世界蓝图,故C
19、项错误;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并未勾勒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的世界蓝图,故D项错误。19.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A. 顺应变革潮流B. 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C. 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D. 为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答案】D【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为实现社会稳定,诸子周游列国,纷纷著书讲学,提出自己的政治构想,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改善
20、君主的统治出谋划策,D正确;孔子的学说并未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排除A;B符合法家思想,而孔子主张恢复周礼,排除;C是法家思想家的目的,排除。20. “会盟”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一种重要政治活动,齐桓公、晋文公称霸时的“会盟”仍然是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举行的。这说明当时A. 传统宗法分封秩序得到恢复B. 礼乐制度已经全面瓦解C. “天下共主”的号召力尚存D. 争霸战争违背历史潮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齐桓公、晋文公称霸时的会盟仍然是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举行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当时周王室政治影响力尚在,其“天下共主”的号召力尚存,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
21、时期周王室权力衰微,而不是传统宗法分封秩序得到恢复,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该信息,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仍然是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举行的”说明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号召力尚存,无法得出礼乐制度已经全面瓦解,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作为“天下共主”的号召力尚存的问题,没有体现争霸战争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21.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这表明,秦朝的统一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 为秦朝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 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D. 为人民从事生产提供了安定的环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得免于战国”“
22、处以为更生”,可知秦朝统一为人民提供了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D项符合题意;秦朝统一后,人民仍然受到地主阶级的统治,仍是被剥削的,A项错误; 秦朝的统一只维持了十多年,B项错误;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和封建社会建立时期,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C项错误。22. “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了秦朝A. 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体系B.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 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D. 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则【答案】D【解析】【
23、详解】材料所体现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结合材料“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说明秦朝的官制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基本原则,故D项正确;监察体系并不隶属于丞相,排除A项;B项强调的是郡县制,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C项“完成”表述有误,排除C项。23.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 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C. 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D. 书同文,人同伦【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创立的新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该“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故C正确;
24、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分封制的特点,故A错误;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是该制度的表现,故B错误;书同文,人同伦是巩固统一的措施,故D错误。24.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C. 家国同治,皇权至上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可知,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等官职为皇室专设,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出家国同治、皇权至上的本质,C项正确
25、;“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与题干中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信息不符,A项错误;题干材料与选才无关,材料主要体现了古代中国政体的家国同治、皇权至上的本质,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等官职为皇室专设,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与官员众多、政务繁杂无关,D项错误。25. 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指A. 皇帝制度B. 三公九卿制C. 御史制度D. 郡县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秦朝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表明秦朝创建的中央官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建立的中央官
26、制,故B正确;皇帝制度、御史制度不是中央官制,排除A、C;郡县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即可。26.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A.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B. 焚书坑儒C. 修筑长城D.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军事上,修筑长城;思想上,焚书坑儒。因此,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故D正确,ABC错误。27. 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
27、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A. 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B. 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C. 社会秩序比较稳定D. 已经确立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秦朝的官员如果失职将被免职的现象,这说明秦朝不是世袭的而是任免的,这是官僚政治的表现,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如果失职将被免职而非失职现象十分严重,故A项排除;地方官员不仅仅是负责维护社会稳定,还有其他的职责,故B项排除;“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说明社会秩序并不稳定,故C项排除。28. 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
28、”,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此称谓A. 意在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B. 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C. 体现了皇权的神秘性色彩D. 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答案】A【解析】【详解】皇帝的居处、服食、车马以及父母、妻妾和儿女都专门的称号,别人都不得使用,这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A项正确;郡县制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体现了皇权的神秘性色彩,故C项错误;皇帝的称号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没有影响,故D项错误。29.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甚大之绩
29、效”指郡县制A. 导致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 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强调的是郡县制对统一对民族国家的维护,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C。30.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的是A. 宗法制B. 郡国并行制C. 推恩令D. 行省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宗法制是我国奴隶社会按血缘等级贵贱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排除A;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期郡县制与分封制
30、相结合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B;材料“武帝施主父之册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故选C;行省制度是始于元朝的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31.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的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帝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 创立中央集权B.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 杯酒释兵权D. 稳固大一统局面【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的最主要的功绩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局面,故D正确;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出现,故A错误;秦始皇结束了割据,实现了国家统一,故B错误;杯酒
31、释兵权是宋太祖收归军权的措施,故C错误。32. 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汉代A. 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B. 始终未能解决王国问题C. 国家统治区域日趋扩大D. 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可知,从汉初到汉景帝再到汉武帝郡县制不断扩大,王国缩小,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正确答案为D。材料只是讲述郡增多,王国减少,不能体现地方行
32、政机构不断完善,A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到汉武帝时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B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统治区域扩大,故C错误。【点睛】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和异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后来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文帝、景帝时,为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文帝采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以削弱其力量;景帝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减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区,导致了以清君侧为借口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下基本上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到了汉武帝时期又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33.
33、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 加强了货币管理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 削弱了诸侯实力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
34、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34.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B. 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C. 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D. 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周王是天下的“共主”,但诸侯在封地内拥有较大的独立性,如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容易造成分裂割据。且“共主”指各诸侯国承认周天子的权威,但周天子对诸侯国不拥有完整的统治权,所以不能实现高度集权,故A项错误。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地方
35、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负责管理财政、司法、诉讼和兵役,他们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对皇帝负责,皇帝成为天下的独主,故B项正确。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权力地位世袭,拥有很强的独立性;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只有行政管理权,故C项错误。分封制是贵族政治,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诸侯在领地内权力很大,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容易造成诸侯割据;郡县制是官僚政治,长官由皇帝任免,不能世袭,直接对皇帝负责,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名师点睛】分封制与
36、郡县制都是君主专制政体下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体现形式,都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只是在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所以无论分封还是郡县,都无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正因为如此,古代社会的政治家或思想家无论发现分封制或郡县制有何缺陷,都不可能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法。中国古代社会的痼疾是君主专制制度,只有彻底摧毁它,代之以民主管理才能克服这种弊病。35.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 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 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目中信息
37、“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即可知这应为秦朝的郡县制和什伍连坐制。该制度将人民限定在土地上,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故排除第项;该制度下的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行政权收归中央,故排除第项;其他两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故本题应选项B。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郡县制和什伍连坐制36.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负责管理全国的军事负责监察百官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执掌群臣奏章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秦朝“三公”是指在中央设丞相、 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 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38、故,C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37. 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A. 皇帝昏庸腐败B. 外戚宦官专权C. 黄巾军大起义D. 地方军阀割据【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戚和宦官专权是东汉政治腐败的主要表现,也是其衰落的主要因素,B正确;ACD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故选B。38. 西汉初年,由于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了“七国之乱”。故而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颁行了“推恩令”,以下对“推恩令”描述正确的是(
39、)A. 完全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 王国越分越小,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实力C. 规定在诸侯王死后,只有嫡长子可以分得土地D. 使得郡国并行制度从此消失【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推恩令”在汉武帝时期颁行,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由此削弱诸侯力量,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A项“完全解决”表述太绝对,错误;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只有嫡长子可分得土地”不符合推恩令,排除C项;郡国并行制度在汉武帝之后仍然实行,并未消失,D项错误。39. 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
40、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A. 德才兼备B. 家庭背景C. 个人声望D. 考试成绩【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孝悌”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以德才为主,故A项正确;B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对材料信息概况不准确,排除。40. 有学者把秦代的“焚书坑儒”与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提并论。他这样认识的理由最有可能是两者A. 都主张儒家独尊,外儒内法B. 都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C. 都主张废除儒家思想D. 都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答案】D【解析】
41、【详解】秦始皇采纳了法家的学说,为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思想专制,下令焚书坑儒;西汉时期,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秦汉的思想文化方面的相同点解决的是意识形态的问题,都是思想上的专制。故D项正确;秦朝以法家思想为主,故A项错误;思想上的专制无法推动文化的繁荣,B项错误;汉朝是推崇儒学,不可能废除儒学,故C项错误。41. 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当时的匈奴势力衰弱B. 汉武帝个性比较强硬C. “和亲”政策不起作用D. 汉朝国力日渐强盛【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国力弱小,西汉
42、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国力日渐强盛,对匈奴采取攻势,故D正确;当时的匈奴势力衰弱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汉武帝个性比较强硬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和亲”政策起到过一定的作用,故C错误。42. 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 强化君权神授思想B. 繁荣思想文化C. 扩大地方权力D. 强化大一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共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实行“推恩”计策,削弱诸侯国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以及实行“罢
43、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加强思想控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故D正确;强化君权神授思想,与题意无关,故A不正确;繁荣思想文化,与“推恩令”不符,故B不正确;“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均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不正确。二、问答题43.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材料二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
44、用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材料三 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的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追唐,元承宋制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2)概括材料二中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备的历史条件。(3)依据材料三,分析秦统治者所创制度的影响。【答
45、案】(1)首创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2)国家统一;百家争鸣提供了各种治国学说。(3)对秦朝: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后世的政治制度在秦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权力的统一与集中成为后世王朝的总体趋势。【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及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2)根据材料“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用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分析,秦朝之所以能制度创新首先是国家统一,然后就是百家争鸣为其提供了各种治国学说。(3)根据所学知识,秦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追唐,元承宋制”可知后世政治制度在秦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所开创的政治体制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权力高度集中,而权力集中统一也成为后世王朝的总体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