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5 ,大小:830.50KB ,
资源ID:632060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3206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课件:必修Ⅱ 第十一单元 第24讲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课件:必修Ⅱ 第十一单元 第24讲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ppt

1、第24讲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时间:_年 12 月。(2)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_、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1978解放思想经济建设政治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_为中心。(3)意义: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2.措施:(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行:安徽和四川两省率先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征: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业结构(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1984 年农村改革进入调整_,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时期。3.意义:(

2、1)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1.中心环节:增强_活力。2.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3.过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1)展开: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2)深化: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_。4.意义:(1)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2)形成了一批大企业集团。(3)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4)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基础提炼】1.思维辨析:(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

3、始彻底纠正“左”倾错误。()(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得力措施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答案:(1)(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拥有土地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土地归集体所有。(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2.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到“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化历程。这从根本上反映了()B.分配方式调整D.生产规模缩小A.土地所有制变更C.生产关系变革答案:C3.选择:1978 年农民

4、人均纯收入只有 133 元,到 1990 年达到了 630 元,约增加了 3.72 倍,平均每年递增 13.8%。到 20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农民已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B.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农业合作化将个体农业改造成集体经济答案:C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2.过程:南方谈话市场经济(1)理论萌芽: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_”,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提出目标:1992 年,中共

5、十四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_体制。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3)立法保障:1993 年,全国人大将宪法第 15 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发展创新:1997 年,中共十五大指出:_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5)初步建立:到 21 世纪初,以_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3.意义: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方针。(2)进程:汕头海南经济特区:1980 年起,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

6、、_、厦门和_五个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1984 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区:包括闽南三角区、_、珠江三角洲等地。长江三角洲上海浦东进一步对外开放:1992 年,开发_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2004 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3)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4)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性质:世贸组织是各国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2)标志:_年 12 月 11 日

7、,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3)意义:2001世界大市场标志着_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五、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1.城市化进程加快:(1)含义: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改革开放(2)进程:_前,进程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入 21 世纪,进入高速发展阶段。(3)趋势:出现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了城市群的雏形。典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_城市群、北京城市群。珠江三角洲2002作用:这些城市群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

8、依托。(4)战略:_年提出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2.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条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政府大力支持;_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价值观改革开放(2)表现:用户急剧增加;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影响:打破时空界限,使信息、知识更快、更便利地传递和共享;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改变了人们的_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3.时尚中国:(1)原因:_的推动。(2)表现:思想观念、衣食住行、流行语言均发生巨大变化。【基础提炼】1.思维辨析:(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市场经济。()(2)我

9、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3)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4)经济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这些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答案:(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所有制形式不同,市场经济只是一种手段。(2)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是实行对外开放的直接目的,根本目的则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3)(4)经济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2.选择:经过改革开放,成为现代化的新兴城市,被誉为)B.厦门D.

10、汕头“一夜崛起的城市”的是(A.珠海C.深圳答案:C3.选择: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A.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B.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D.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答案:B4.选择: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实现利税、人均创汇和消费水平,均居全国首位,创造了脍炙人口的“深圳速度”。“深圳速度”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B.特殊地理区位优势C.深化政治体制改革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图示归

11、纳】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对外开放的特点重难点 1材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特点 【史料探究】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 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 年)材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 世纪80 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

12、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 主要使命的阶段。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读史信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信息: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信息: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1)材料一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何弊端?后来是如何克服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答案:(1)弊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僵化,挫伤了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克服: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

13、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渐进性改革。【论从史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实质1.内容:(1)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一阶段的改革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阶段的改革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2)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开始。第一阶段进行了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第二阶段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2.实质: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 月邓小平第一次视察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

14、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4 月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写入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10 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2 月 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真题链接(2018 年浙江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大事记1984 年(部分)摘自历史必修、材料二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的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 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

15、成果,在全国大范围 铺开。这种方式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 创造积极性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 社会的稳定。摘自宋学勤改革开放40 年的中国社会(1)1984 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根据上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年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变化。(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农村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制度创新”。解析:(1)根据材料一“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可知,政治方面,“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施;根据材料一“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决定开放 14 个沿海港

16、口城市”“讨论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可知,经济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心由农村转为城市,开放沿海城市;根据材料一“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可知,科技方面,取得重要发展,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2)根据材料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的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可知,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合所学可知,企业改革注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答案:(1)政治:“一国两制”构想进入实践阶段;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沿海城市的开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

17、活力;科技:空间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难点 2材料一新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 【史料探究】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家封锁我们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材料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 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材料三1980 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 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1984 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 14

18、 个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90 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随着贯穿于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 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读史信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信息:特区有利于吸取资金、管理和技术;信息:沿海到内地。(1)材料一反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材料二表明经济特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材料三中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什么特点?答案:(1)指出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顺应世界潮流和吸取历史上“闭关锁国”的教训。(2)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来发展中国经济。(3)沿海到内地。【论从史出】

19、新时期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党中央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而通过对外开放,可以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在经济各环节、各领域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以获得最大效益。(3)从发展市场经济而言,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通过对外开放,让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真正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2.特点:(1)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

20、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2)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以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3)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真题链接(2016 年新课标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材料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 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 年中国 海外移民数达 32 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 万人 左右,其中 90

21、%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 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 510 家,投资总额约 63 271 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 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 年,移民人数 达 1000 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6 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解析:第一小问,据材料“大致从15671840 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 万人左右”可以得出,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

22、外移民”可以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海外移民基本停止;据材料“70 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可以得出,20世纪 70 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第二小问,根据第一小问 16 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结合相应时期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即可。答案: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高考真题】1.(2019 年新课标卷)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 面积 5000 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

23、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国家在贯彻落实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故选 A 项;19791981 年,中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私 营企业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 B 项;“完善了”表述过于绝对,1982 年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进一步稳固和完善了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排除 C 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于21世纪初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D 项。时间/年农业工业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24、 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2.(2018 年新课标卷)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解析:选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解放了 农村生产力,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出现材料中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故 A 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无 关,故B 项错误;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

25、济体制初步建立,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 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工业整体的发展,没有涉及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故 D 项错误。3.(2018 年海南卷)1949 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20 世纪)80 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 2017 年出境游超过 1 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A.进出口贸易增长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解析:选 B。材料显示了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体现出中 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对外开放 的扩大,故 B 项正确。4.(2017 年新课标卷)1990 年,

26、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解析:选 C。根据材料“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可知,报告是肯定“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而不仅仅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故 A 项错误;1990 年浦东的开发开放,使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 段,这说明此前中国已融入经济全球化,且题干材料主要强调 的是经济体制改革,

27、故 B 项错误;中国传统经济模式是完全的计划经济模式,材料“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肯定了市场的作用,实际上是主张摆脱传统经 济模式的束缚,故 C 项正确;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是资本主义 的私有制,材料涉及的是计划和市场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没有 涉及所有制,故 D 项错误。5.(2016 年新课标卷)1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6884 万亩,总产量却增加 674 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 53 万亩,总产量增加 652 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 3626 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 70%和 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

28、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解析:选 A。1978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以家庭 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生 产自主权扩大,生产积极性提高,因而出现了题干材料中的增 产现象,故 A 项正确;1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中国农业生产 技术没有革命性的改变,故 B 项错误;题干所提及的 1980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全国推广,尚未完成,故C 项错误;1980年,国家尚未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真正彻底取消统购 统销政策是在 1992 年,故 D 项错误。6.(2016 年海南卷)

29、1979 年 7 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解析:选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安徽省开始试点的,与广东和福建两省不符,故 A 项错误;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确定以广东和福建两省为基 础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故 B 项正确;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 1992 年中共十四大上确定的,与材料 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始于 1984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30、项错误。【典题模拟】7.(2020 届山东济南模拟)1982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农业生产责任制。1985 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许多乡镇还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这()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B.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C.利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实现了农村村民的自治解析:选 C。农业生产责任制、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和人 民公社政社分开有利于建立起更加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的状况 及其发展要求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有利于农 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故选 C 项;农村土地所有制没有改变,土地仍然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调整

31、农村产业结构问题,排除 B 项;村民自治是以民主选举、民主 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方式,依法自主管理与村民利益 相关的本村公共事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D 项。8.(2020 届河北石家庄二中训练)1993 年,跨国公司开始狂热地追逐中国市场,外资企业蜂拥而入。据统计,19792000年,中国累计吸引外资 3462 亿美元,其中 19922000 年的累)计流入量占总量的 93%。这反映出(A.外国投资开始改变中国经济结构B.国际关系变化对中国发展有利C.全球化浪潮对中国只有利没有弊D.经济体制改革获得了广泛认同解析:选 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 年国家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

32、场经济体制目标,引起国际关注,故选 D项;题干未提及外资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中国经济结构的 变动主要是靠政策引导和国内资金的推动,排除 A 项;题干未 提及国际关系的变动情况,排除 B 项;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 化对我国利弊并存,排除 C 项。9.(2020 届山西太原模拟)1984 年,我国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各类商品实行计划内与计划外两种价格,即价格双轨制;(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先后出现两轮通货膨胀。这表明当时()A.经济体制改革亟待深化B.传统经济体制仍具优势C.国有企业制度根深蒂固D.市场经济体制弊端显现解析:选 A。材料“(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国民

33、经济先后出现两轮通货膨胀”“1984 年,我国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价格双轨制”,说明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改革,故 选 A 项;“先后出现两轮通货膨胀”说明原有的经济体制不能 很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排除 B 项;材料主要涉及商品 销售问题,不涉及企业的所有制问题,排除 C 项;20 世纪 80年代我国尚未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 D项。10.(2019 年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测试)19781992 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 355 亿元增长到 9123.6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9.9%上升到 38%。这主要得益于我国(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B.市场经济体制

34、开始确立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深化解析:选 D。19781992 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猛增,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发展友好关系的结果,故选 D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与进出口贸易总额关系不大,排除 A 项;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是在 1992 年以后,排除 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 1984 年,且与进出口贸易 总额关系不大,排除 C 项。答题术语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重大转 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2.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迈出第一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坚持土地公有的

35、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办法,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的农村土地经营方式。3.1984 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1992 年,明确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1 世纪初,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6.1990 年,开发开放浦东新区,成为20 世纪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的开放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