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3 ,大小:107.50KB ,
资源ID:630061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3006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互联网行业发展 ,行业高薪酬让很多人成为“柠檬精”,但“996”的工作时间安排 成为吐槽的对象。透过这十个流行网络用语,一幅鲜活生动的网民生活百态图 。A. 瞬息万变 未免 呼之欲出B. 日新月异 难免 跃然纸上C. 日新月异 未免 呼之欲出D. 瞬息万变 难免 跃然纸上【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

2、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第一处,“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语段中“互联网行业发展”,侧重指发展迅速,故应用“日新月异”。第二处,“未免”,实在是,不能不说是。“难免”,形容事物的不可避免性。语段中“996的工作时间安排”是指工作日早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这样一种高强度工作制度,必然会“成为吐槽的对象”,故选“难免”。第三处,“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

3、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跃然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语段中“这十个流行网络用语”似乎是“一幅鲜活生动的网民生活百态图”,故应是叙述生动,选用“跃然纸上”。故选B。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时间的痕迹确实在路遥的作品中清晰可见。从1982年出版的人生,到之后的平凡的世界, , 。 , , , 。李敬泽认为:“拿起平凡的世界,千百万的读者会觉得这好像说的就是我的事,就是我的情感。”他激励着无数茫然的人在大时代的涌动中往前走凭着生命的热情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路遥的文字记录下了改革开放之际亿万中国人命运的根本转变诉说着四十年

4、间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运动与变革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第一处,前面“从到”属于句子的状语成分,其后应有主语,而中“路遥的文字”既充当了主语,又照应了前面的“人生”“平凡的世界”,故选。第二处,横线内容应紧接前面的内容,中“规模空前的运动与变革”照应了中“亿万中国人命运的根本转变”,且“诉说着四十年间”也符合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

5、”的内容,故选。第三处,横线的内容应是后面横线内容的总起,又承接上文,对比剩下的四个选项,中“他”紧承前面的作者“路遥”,“激励着无数茫然的人”也是他作品中的内容从而激励他人,故选。第四、第五和第六处,内容递进,对比剩下的选项,根据逻辑常识,应有“热情”,从而“往前走”,在路途上“寻找生命的意义”。故应按照的顺序。故选B。3.下列诗文蕴含的哲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理解能力。解

6、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本题要找出“下列诗文蕴含的哲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先要理解每句诗文的含义和哲理。A项,出自荀子的劝学,句子意为“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启发人们要注重实践。B项,出自文心雕龙。形容掌握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柄剑之后才懂得如何识别剑器。启发人们注重经验积累,也是注重实践。C项,出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意为“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也是启发人们要注重实践。D项,出自唐代裴休的宛陵录上堂开示颂,意思是

7、“要不是经历如此一番透彻心骨的寒冷,又怎能有梅花如此扑鼻的芳香呢”,这个“寒”意指磨难、苦难,勉励人经得起严格的锻炼折磨,然后才有苦尽甘来的特殊成就。而其他三项都是启发人们注重实践。故选D。4.学习程度指学习中对知识加工的深浅和掌握的牢固程度。对下表显示的关于学习程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学习程度学习后间隔不同时长知识保持量1天2天4天7天14天28天10020145222150373327222019200504032282524A. 学习程度越高,知识保持率越高。B. 提高学习程度,知识才不会被遗忘。C. 学习后的时间越长,知识保持率越低。D. 学习后的时间越长,知识保持下降越慢。【答

8、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以选择题的形式分析图表。解答此类试题时,根据题干要求和选项信息分析图表,重视图表的数据变化,对比得出选项观点的正误。B项,“知识才不会被遗忘”错误,图表中第一竖列标题表示“学习程度”,随着学习程度的提高逐步递增,再结合横向标题“学习后间隔不同时长知识保持量”,可见学习后间隔时间长,即使学习程度高,知识保持还是会降低,只是快慢之分而已。另外图表只是展现了一部分数据,照这个趋势,知识会有被遗忘的可能,选项的说法还是太绝对了

9、。故选B。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爪,不为慑。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

10、惟此。”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匹。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

11、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以老致仕去。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明史蒋瑶列传有删节)注:嬖幸,受宠的近臣或美人。畀(b),给予。袿(gu),妇女的上衣。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 厘:改正,改革B. 帝幸承天,瑶扈从 扈:随从,侍从C. 京师营建,率役京军 率:一概,全都D. 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 直:直接,径直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

12、项是( )A. 蒋瑶认为如果其他局都像内府军器局这样让宦官挤占太多名额,军队的财物就会被大量损耗掉,建议皇帝裁剪人手。B. 明武宗南巡到扬州,宠臣们索求的东西无所不至。蒋瑶坚持抵制,才使当地百姓免遭受严重损失,因此人们很感激他。C. 宫殿建成后,皇帝设宴宴请大臣,看见蒋瑶被安排坐在宫殿外面,就让皇亲们移到大殿右面来给蒋瑶让地方。D. 京城频繁大兴土木,蒋瑶建议招募平民充当劳役,并请示停止那些并不紧急的工程,既增补了人力,又节约了开支。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爪,不为慑。(2)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8. 文中哪些事情体现了蒋瑶“全心为民”的特

13、点?【答案】5. D 6. D 7. (1)江彬把蒋瑶关在空屋子里拷打他羞辱他,并且用皇帝所赐的铜爪威胁他,蒋瑶不被慑服。(2)蒋瑶的规划都符合皇帝的心意,皇帝多次对他进行赏赐,因为丧事辞官。 8. (1)只为皇帝提供随行的用具;(2)不肯拿出府库的钱给随行官员;(3)不肯向皇帝进献琼花;(4)不肯进贡特产;(5)停止不急需的工程。(答对四点即可)【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如本题针对加点词的解释设题,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D项,根据前文“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则当“豪家所匿军毕出”,即权

14、贵人家所藏匿的军人都被放了出来,可以推测“直”意为价值,价钱。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项,“蒋瑶建议招募平民充当劳役”分析有误,由文中倒数第二段“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可知,蒋瑶并未建议招募平民充当劳役,只是请求停止不急需的工程,而招募平民充当劳役只是当时的一种现象。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

15、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1)中,“挫”,拷打;“胁以帝所赐铜爪”,介宾结构后置,用皇帝所赐的铜爪威胁他;“为”,表被动,被;“慑”,慑服,威慑。(2)中,“规画”,规划;“称”,符合;“数”,多次;“赉”,赏赐;“忧”,让人忧虑的事情,这里指丧事。【8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中哪些事情体现了蒋瑶全心为民的特点”,然后浏览文本,理解文言意思,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整合答案。原文第二段“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

16、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可知蒋瑶不愿为皇帝占用百姓的资源,概括出其“全心为民”的第一点表现:只为皇帝提供随行的用具。原文“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江彬变相索取银两,蒋瑶没有这么多银两也不愿从库银调取,反而宁愿拿妻子的首饰顶替,概括出第二点:不肯拿出府库的钱给随行官员。原文“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可见蒋瑶不想因进贡琼花而搜刮百姓,由此概括出第三点。当“又传旨征异物”时,“瑶具对非扬产”蒋瑶都说不是扬州出产的,概括第四点。以上四点都是因为“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但是蒋瑶不畏权贵,一心为百姓

17、保留劳动成果。原文第四段因为“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从而使得“募直大减”,也是“全心为民”的表现,概括出“停止不急需的工程”这一表现。【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中进士。被授予行人的官职。正德年间,先后担任两

18、京御史。上奏时政弊端七件事,其中说:“内府的军器局军中匠人有六千人,负责监督的宦官有两人,现在增加到六十多人,每个人占有三十个军匠的耗费。其他各局如果都这样做,军队怎么会不耗费。”还说:“传奉官和胡乱招收的校尉勇士也应该一并革除。刘瑾虽然已经被杀,(但是)权力却仍在宦官手里。”(皇帝)下旨诘问,并且说:“从今以后有像蒋瑶一样议论朝政的,不要再上奏。”不久(蒋瑶)出京担任荆州知府。修筑了黄潭堤坝。调任到扬州。明武宗南巡到扬州,蒋瑶只是给皇帝提供随行的用具而已,没有赠送其它的东西。那些被皇帝宠幸的侍臣都很生气。江彬想抢夺富民的住房作为威武副将军府,蒋瑶执意不同意。江彬把蒋瑶关在空房子里打击羞辱他,

19、并且用皇帝所赐的铜爪威胁他,蒋瑶不被慑服。恰逢皇帝捕获到一条大鱼,(皇帝)开玩笑说值五百两银子,江彬当即送给蒋瑶并且向他索要银两。蒋瑶怀揣他妻子的发簪、耳饰、袿服进献,说:“金库没有钱,我所有的财物只是这些。”皇帝笑着打发他走了。扬州府以前有琼花观,皇帝下诏索取琼花。蒋瑶说自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俘虏北去之后,这种花已经灭绝,现在没有可以用来进献的。皇帝又下旨要征收奇特的物品,蒋瑶都说不是扬州出产的。皇帝说:“苎白布,也不是扬州出产的吗?”蒋瑶不得已,给皇帝进献了五百匹。那个时候,因为扬州繁华,当权者的索求无所不包。如果没有蒋瑶,百姓将会困苦不堪。等到升迁为陕西参政的时候,(百姓)争相出资修建祠

20、堂来祭祀他,名声自此大震。嘉靖初年,历任湖广、江西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抚河南。皇帝命令桂萼等审核巡抚官的去留,令蒋瑶回京等侯调动。后来,屡次升迁担任工部尚书。四郊工程竣工,担任太子少保。西苑宫殿建成后,皇帝摆下宴席。看见蒋瑶和王时中的席位在外面,命令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大殿右侧来为蒋瑶让出地方,说:“亲近亲人不如尊重贤才。”他重视蒋瑶就是如此。当时大的工程频繁兴建,一年花费数百万钱。蒋瑶的规划都符合皇帝的心意,多次受到皇上赏赐。因为丧事辞官。很久之后,(蒋瑶)由南京工部尚书,被(皇帝)征召改任为北京工部尚书。皇帝临幸承天,蒋瑶随从。京城工程营建,大多役使京军, (京军)多被豪家所占

21、用。到那时大兴土木仍然很频繁,每年招募平民充当劳役,花费二百余万钱。蒋瑶为这个进言,请求停止不急需的工程。权贵人家所藏匿的军人都被放了出来,招募民工的花费大减。(蒋瑶)因为年老而辞官离去。蒋瑶正直坚贞,高洁清廉。退休之后,居住在陋巷之中。和尚书刘麟、顾应祥等人结了一个文酒社,徜徉于岘山之间。死时八十九岁。追赠大子太保,谥号恭靖。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眼儿媚石孝友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注】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

22、:“谖草,令人忘忧。”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张说戏草树:“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9. 这首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抒情有何特点?请简析。10. 本词多用叠字,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9. 本词抒发了词人的离别之愁和相思之苦。开头一、二句借景抒情,借淡淡愁云、潇潇暮雨,通过朝朝暮暮渲染气氛,烘托愁情;三到五句虚拟想象抒情,思念遥远的情人,推想她别后容态的变化,从对方着笔,借人映己,运实于虚,笔端饱含体贴关切之情,在容态宛然但又空灵虚幻的形象中,寄托着自己的无限思念;六、七句直抒胸臆, 作者独坐小轩,形影孤单,相思盈怀,相思无望而觉百无聊赖,叙事言情真实直率。尾句以景结情,以

23、物托情,作者取“萱草”、“修竹”、“芭蕉”三个物象,一句一景,又合成一体,含有不尽之意。作者相思心切,既得萱草,也不足以解忧,这就加倍突出忧思的绵绵无尽,难排难解。修竹、芭蕉,在此都是助愁添恨的景物。(抒情方式答到两点即可) 10. “淡淡”“潇潇”烘托了沉闷、迷濛、凄冷气氛,“暮暮”“朝朝”表达了作者绵长无尽的相思,连用叠字使语言具有节奏感、音韵美。【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评价诗歌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鉴赏评价诗歌思想感情要从上到下逐句理解,抓住诗题,抓住关键词,抓住题材类型,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抓住典型意象,抓住注释,综合分析。明确常见的抒情方式:写景抒

24、情、想象抒情、直抒胸臆、以景结情等等。注意结合诗句分析。本题第一问“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就是问词的情感内容。可以先分析全词的抒情特点,便可整合这一问的答案。本题第二问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开头第一句用“淡淡”摹阴霾的天色,“萧萧”状淅沥的雨声,以此交织成有声有色的惨淡画面,为写相思怀人布设了特定背景。“朝朝暮暮”,写的是愁云苦雨,相思无聊之长久。第二句“暮暮”、“朝朝”的风雨渲染了一种沉闷、迷蒙、凄冷的氛围。这两句作者怀人的心曲寓于客体环境,愁云与愁绪、雨声与心声交织融合,雨不断,思无穷,愁不绝,彼此相生相衬,可知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春情漠漠,相思绵绵,作者不由发出内心的慨叹“别来应是,眉

25、峰翠减,腕玉香销”,“眉峰”,源于“(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西京杂记)。后言女子眉之美好。“翠减”,是因为古代女子用黛画眉,黛色青黑。四、五两句写人的无心打扮,懒于梳理,而男方设想对方“别来应是”如此,由于作者思念遥远的情人,推想她别后容态的变化,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想必陷于离别痛苦中的她,独居无伴,已无心梳妆修饰,随着无休止的思念,一定会日渐容衰体瘦,以至“眉峰翠减,腕玉香销”。这三句,是思极而生的想象虚拟之词,可知采用了想象抒情的方式。词的下片,才正面写到自己的相思的苦况。“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上句描画形影孤单,独坐小轩,相思盈怀的情态,下句直言此时情怀。一个“独”

26、字,托出孤寂悒郁的神情和四顾茫然的怅惘。独坐相思,因相思无望而觉百无聊赖,两句由眼前处境导出心境,叙事言情质实直率,直抒胸臆。结处三句,作者独取“萱草”、“修竹”、“芭蕉”三个物象,一句一景,又合成一体,含有不尽之意。根据注释,“萱草”又名“谖草”,古人以为此草可以忘忧。然而,作者相思心切,既得萱草,也不足以解忧,这就加倍突出忧思的绵绵无尽,难排难解。修竹、芭蕉,在此都是助愁添恨的景物。注释中,杜甫佳人诗中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句,翠竹与美人互相映衬,而如今,只见“修竹”而不见美人,自然会触目伤怀。又注释可知芭蕉在诗词中是愁的象征。在寂寞的相思中,身边的萱草、修竹、芭蕉,无不关合着忧思

27、,呈于眼前,添愁加恨。这三个物象,仿佛从眼前景中信手拈来,不经意地罗列,实则寓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此词收尾三句,融情入景,以景结情。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这首词流露出与恋人的离别忧伤之情,深刻诚挚地刻画了作者在绵绵不断的春雨中的寂寥况味中思恋情人的心情,从而回答第一问。【10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先明确题干要求,分析诗词内容,根据平日积累的相关语言特点、表达技巧术语,结合诗句回答。本词的一、二句十二个字,连用四叠字:云淡淡,知是疏云;雨潇潇,应是小雨,如李清照蝶恋花词:“潇潇微雨闻孤馆”,而非“风雨潇潇”(诗郑风风雨的“暴疾”(朱熹诗集传)的急风骤雨。淡云无

28、语,细雨有声,这淅淅沥沥的声音,暮暮朝朝一直传入人的耳畔,怎能不使人生愁,故开篇的一个字即云“愁”。“淡淡”摹阴霾的天色,“萧萧”状淅沥的雨声,以此交织成有声有色的惨淡画面,为写相思怀人布设了特定背景。“朝朝暮暮”,写的是愁云苦雨,相思无聊之长久。“暮暮”、“朝朝”的风雨渲染了一种沉闷、迷蒙、凄冷的氛围。结合词后面的内容“别来应是”“独坐相思”“萱草”“修竹”“芭蕉”等,可知这些叠词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恋人绵长无尽的相思。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起强调作用,连用叠字使语言具有节奏感、音韵美。答题时结合词句从渲染的氛围、表达的情感和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分析。【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

29、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思路如

30、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桑之未落,_。(诗经氓)(2)定乎内外之分,_。(庄子逍遥游)(3)_,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4)自非亭午夜分,_。(郦道元三峡)(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杜牧阿房宫赋)(6)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7)君子矜而不争,_。(论语卫灵公)(8)粗缯大布裹生涯,_。(苏轼和董传留别)【答案】 (1). 其叶沃若 (2). 辩乎荣辱之境 (3). 沧海月明珠有泪 (4). 不见曦月 (5).

31、 不霁何虹 (6). 余音袅袅 (7). 群而不党 (8). 腹有诗书气自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沃、辩、沧、曦、霁、袅袅、腹。【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

32、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隐瞒石磊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

33、的,那差的一两百元。”我回答海英说。“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海英对我说。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家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六十多岁,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老王,就这么说,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海英说完就走了。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好

34、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林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我妈很心疼钱,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林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我知道我说错了,歉意地对她说:“夏

35、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玉莹走时,又郑重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她要是知道了,她是不会来的。”真是无巧不成书。几天后,尚海英带着妈妈来了,夏玉莹也带着妈妈来了。尚海英的妈妈叫她尚妈妈,夏玉莹的妈妈叫她夏妈妈。因为是同一栋楼,彼此都认识。尚妈妈问夏妈妈:“大姐,你镶多少钱的牙?”“我我我本来不想镶牙,都七十多了,还镶什么牙,可玉莹就是不肯。”夏妈妈回答说。“我是问你镶多少钱的?”尚妈妈又问了她一句。“一一百多块的就行了,都这把年纪了。”夏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她不是钱少不好意思,是怕媳妇在他们的面前没有面子。“什么?一百多块的?一百多块的还不跟纸糊的一样,我的儿

36、媳妇就给我镶五千多的!”尚妈妈颇为得意地说。海英有点用质问的口气,对玉莹说:“夏老师,你怎么给夏妈妈镶这种牙,你要是没钱,跟我说一声。老王,你说是不是?”海英的话,我装着没有听见。玉莹理了理刘海,有点尴尬地说:“将、将就一下吧。”我自言自语说了一句:“真作假时假作真。”海英婆媳走了,夏妈妈却安慰儿媳说:“莹,她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家有的是钱,咱们一百元要相当她们的五十万元。”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对她们婆媳说什么好。我精神十分集中,想把这口牙镶好,不然,我就对不起玉莹的那份孝心。一个星期后的中午,天下着雨,我在房里休息。尚妈妈和夏妈妈到我家来跟我的妈妈聊天。聊来聊去,她们聊起了牙。尚妈妈问夏

37、妈妈说:“大姐,你的牙好使吗?”“哎呀,我的牙好得很,跟年轻时的牙齿一样。”夏妈妈喜形于色地说。“这就怪了,你一百多块的牙那么好,我五千多元的牙却差得很。会不会给小王搞错了?”尚妈妈有点怀疑地说。“让我给你看一看就知道了。”妈妈对尚妈妈说。妈妈一看到尚妈妈那口牙,就肯定地说:“错了,这牙是便宜的牙。”妈妈说完又对夏妈妈说:“你的牙,我也看一下吧。”妈妈一看到夏妈妈的牙又说:“你这口牙可是好牙,搞错了,搞错了。”妈妈走进我的房里,把我叫了出来,当着她们的面质问我:“她们的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搞错了?”我本想为她们继续隐瞒,现在看来,不说出实情不行了。于是,我只好把真相告诉她们。三位老人听后,都十

38、分吃惊(选自2014年第3期北京文学)12.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两个儿媳妇各为自己的婆婆镶牙的故事,表现了儿媳妇对婆婆的孝心,反映了当前的一些社会风尚。B. 小说善于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虽然海英和玉莹的言语有些地方是相似的,但表达的两人内心情感却完全不同。C. 说“真作假时假作真”这句话,是因为“我”实在看不惯海英和玉莹的做法,包含着“我”对海英的强烈不满和对玉莹的无限同情。D. “我”本想替海英和玉莹永久地保存秘密的,但妈妈当着两位老人的面质问“我”原因,“我”只好违背着自己的良心说出了真相。13. 小说中的“我”在文中

39、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14. 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12. B 13. 小说中的“我”是小说的叙述者与情节的连接者,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小说都是从“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而展开的。有助于展示人物性格特点,“我”的心理和语言能揭示人物心理,揭开事情的真相。 14. 海英和玉莹出场的对比。海英是开着宝马来的,玉莹是骑着单车来的。海英和玉莹做法的对比。海英有钱而给婆婆镶便宜的牙,玉莹没钱却给婆婆镶贵的牙。海英和玉莹心灵的对比。海英让“我”帮忙隐瞒真相是想骗婆婆高兴,是自私的表现;而玉莹让“我”帮忙隐瞒真相是想让婆婆愿意镶牙,是孝心的表现。【解析】【12题详解】本

40、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A项,“反映了当前的一些社会风尚”说法不准确,原文“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海英对我说”“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六十多岁,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因为海英的做法有一定的孝心,但她真实心理又是令人厌恶的,算不上一种社会风尚;C项,“实在看不惯海英和玉莹的做法”“对海英的强烈不满和对玉

41、莹的无限同情”错误,从文中看,“我”对玉莹的做法不是看不惯,而是赞赏的;“我”对玉莹也没有无限同情;D项,“我本想替海英和玉莹永久地保存秘密的”是无中生有,原文是“我本想为她们继续隐瞒”;说“只好违背着自己的良心说出了真相”错误,原文“现在看来,不说出实情不行了。于是,我只好把真相告诉她们”,说出真相并没有“违背着自己的良心”。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小说中次要人物作用的基本能力。其作用一般是衬托主要人物、引出主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如次要人物是“我”,能增强故事真实感;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细致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应根据“我”在文章中的安排来分析作答,分析“我”的作用,可以

42、从情节入手,看看这一人物对情节、主人公的作用。从全文内容来看,“我”见证了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是线索人物,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我”与海英和玉莹对话,为两位妈妈镶牙,最后交代实情,以“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展开文章,推动了情节发展;“我”见证了海英和玉莹的选择,通过“我”更好地展示了海英的自私和玉莹的孝心,“我”心中对他们的评价,能够丰富人物的性格和展现文章的主旨。【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使用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小说内容人物的感知与理解,具体分析即可。本题抓住题干要求的“对比”,在原文中寻找出实例并分析其作用,通常能衬托、突出某一方。小说全篇都是围绕着海英和玉莹的

43、言行而展开对比的,分析时要抓住她们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来分析,再进行概括;如“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和“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展现出家境的不同;而她们有钱的要求“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没钱的却要求“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我妈很心疼钱,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行为的区别展现出品质的区别,两人在为人与孝心上有天壤之别。【点睛】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到烘托作用;2同主要人物一同起揭示或凸显或丰富主旨的作用;3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44、,特别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中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使小说更具真实感,结构更加严谨;4引出主要人物;5对情节起作用: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发展,造成情节陡转;6构成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7增加文章生动性、丰富性。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做人要讲“君子人格”沈栖记得英国作家威尔逊曾对“贵族”下过这么一些标准:虔诚的、道德服从的、绅士的、乐于助人的、敢讲真话的,如面对灾难,是敢于自我牺牲的;倘若只有钱而没有社会责任,只能叫暴发户或土财主。在西方,称得上是贵族,那他首先得有财富,有地位,生活在社会底层者,再有道德,再有操守,再有自我牺牲精神,他与贵

45、族也是绝缘的。我国历代倡导的君子则不然,无论财富多寡、身份贵贱、地位高低、年龄长幼,只要有君子人格,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堂堂君子。“君子”一词最早出现易经,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虽说随着时代的进化和文明的进步,“君子人格”已被赋予现代的色彩和内容,但是,这些积淀在文明最底部的是非善恶观念以及由此而推导的善良行为规范,则构成了当代中国文明的基石。儒家文化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便是把中华及周围民族带出了野蛮,带进了文明,并崇重“礼”和“法”作为言行规则。儒家素来力倡“五常”,视之为“君子人格”的底蕴。倘若我们摒弃“仁义礼智信”中的等级制内涵,不无合理成分,它对于平等

46、的民主社会仍是一种可资的优良的精神资源:“仁”与博爱大体相似;“义”相通于某种普世性原则的政治预设;“礼”有着尊重和维护他人并进而维护自身尊严的含义; “智”自是一种为人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慧识;“信”乃是诚信、共识,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尽管儒家文化充斥着大量的封建主义毒素,但散见于儒家典籍中的有关“君子人格”的信条则是穿越时空、超越阶级的,它并没有过时,也决不会过时。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所提供的一份在线调查,为我的这一断言作了佐证。这份在线调查显示:857%的受访者肯定当下需要“君子人格”(值得注意的是,其中70后和80后的受访者超过6成);针对“当代君子人格的核心是什么?”的问题

47、,排在前三的依次是 “仁”(736%)、“信”(717%)、“义”(655%);受访者最为推崇的中国儒家文化中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排在首位 (545%),次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527%),再次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27%);89%的受访者直言当下社会“君子少见”,36%认为“几乎没有”,仅99%的人认为“君子常见”。这些调查的数据虽然存有随意性和简约化的不足,但它也昭示了这么一个社会态势:当下社会健康发展亟需辈出君子,亟需倡导“君子人格”。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利益的分化与侵蚀、观念的多元与错位、社会的发展与阵

48、痛,使得“君子”的挺立与“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整个社会的价值坐标亟待重新确立。当然,我们不能把人性庸俗化,觉得人生在世只图名利,也不能把人性理想化,觉得人人可以成为纯粹的天使,靠谱的假设是:“人之初”不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人性总是充满着弱点,需要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人的行为一旦服从于这样的规范和制约,善良的人性便会蔚然成风,肮脏的人性也会向善良的人性低头,久而久之,外在的道德压力内化于人心,被迫也就演化为自觉,从而“道德生态”得以呵护,“君子人格”得以崇尚,中国才能日臻名副其实的“君子国”现代文明国度的愿景。中国文化最讲究“知行合一”,要达到“君子人

49、格”的境界,关键不在于了解多少关于“君子”的格言,而在于“知行合一”,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体现出“君子人格”。但丁说得好:“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知识不能只写在书本上,美德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唯贤唯德,从我做起,做人都讲“君子人格”,和谐社会还会是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么?1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89%的受访者直言当下社会“君子少见”,36%认为“几乎没有”,仅99%的人认为“君子常见”,昭示出“君子人格”是当下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B. 当代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 当今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

50、,它是“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的根本原因。D. “君子人格”的终极目标,是使和谐社会不至于沦为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使中国日臻名副其实的“君子国”。16. 对本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儒家典籍中的有关“君子人格”的信条穿越时空、超越阶级,它并没有过时,也决不会过时,依然适用于现代社会。B. 战胜人性的弱点,需要我们的行为服从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需要肮脏的人性向善良的人性低头,需要被迫而不是自觉。C. 觉得人生在世只图名利的人性庸俗化,觉得人人可以成为纯粹的天使的人性理想化,都是不靠谱的假设。D. 一个人算不算得上君子,不能只看他的口头,而要看他能否“知

51、行合一”,有没有在生活中践行“君子人格”。17.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君子”与“贵族”的异同。【答案】15. A 16. B 17. 同:都强调道德品质、社会责任:虔诚、乐于助人、敢讲真话、敢于自我牺牲等异:贵族首先得有财富,有地位;而君子无关财富、身份、地位、年龄等。【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内容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B项,“当代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是富贵不能淫,贫

52、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错误,由原文“受访者最为推崇的中国儒家文化中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排在首位 (545%)”可知,是部分“受访者”不是“当代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还缺少限定语,原文是“最为推崇的中国儒家文化中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 C项,“当今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它是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的根本原因”错误,强加因果关系,原文表述为“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利益的分化与侵蚀、观念的多元与错位、社会的发展与阵痛,使得君子的挺立与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D项,“君子人格终极目标”错误,原文“君子人格得以崇尚,中国

53、才能日臻名副其实的君子国现代文明国度的愿景”,“终极目标”于文无据。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B项,“战胜人性的弱点,需要我们的行为服从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需要肮脏的人性向善良的人性低头,需要被迫而不是自觉”错误,原文表述为“人性总是充满着弱点,需要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的制约,人的行为一旦服从于这样的规范和制约,善良

54、的人性便会蔚然成风,肮脏的人性也会向善良的人性低头,久而久之,外在的道德压力内化与人心,被迫也就演化为自觉”,意思是行为服从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并成为“自觉”,“君子人格”才会得以崇尚。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原文“虔诚的、道德服从的、绅士的,乐于助人的,敢讲真话的,如面对灾难,是敢于自我牺牲的:倘若只有钱而没有社会责任,只能叫暴发户或土财主”“在西方,称得上是贵族,那他首先得有财富,有地

55、位,生活在社会底层者,再有道德,再有操守,再有自我牺牲精神,他与贵族也是绝缘的”,“君子”与“贵族”都强调要有虔诚、乐于助人、敢讲真话、敢于自我牺牲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原文“在西方,称得上是贵族,那他首先得有财富,有地位,生活在社会底层者,再有道德,再有操守,再有自我牺牲精神,他与贵族也是绝缘的。我国历代倡导的君子则不然,无论财富多寡、身份贵贱、地位高低、年龄长幼,只要有君子人格,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堂堂君子”,“君子”与“贵族”不同在于“贵族”首先得有财富,有地位,而“君子”无关财富多寡、身份贵贱、地位高低、年龄长幼。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鲁迅的馈赠孙

56、郁在现实生活里,鲁迅并不是想象中那样横眉冷对所有的人,而是一个非常真性情的人。记得鲁迅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教书的时候,很多学生成为他的粉丝,追随他一起到上海。鲁迅经常慷慨地资助困难中的学生,这种关怀与爱,显得非常感人。那时候,有许多年轻人的作品出版不了,鲁迅也常常会拿自己的钱给他补贴出版。他写文章的时候也愿意开玩笑,他自嘲自己说的玩笑是“猫头鹰的声音”。鲁迅的好多朋友都是有个性的,不那么正襟危坐,比如郁达夫。郁达夫就很好玩,喜欢写一些士大夫的诗画、旧体诗,喜欢写一些旧小说。鲁迅觉得这个人很真,很可爱。萧军也是这样,东北人,有时候非常粗野,但是鲁迅很喜欢他。萧军给鲁迅写信,说“自己的性子是否要改

57、一下”,鲁迅说不要改。生活中鲁迅很率真,完全是那种性情中人,鲁迅早期的朋友和鲁迅闹翻了,为什么闹翻的?因为鲁迅觉得“这些人有的时候在那里莫名其妙装孙子”。其实,他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名人。在我的了解中,鲁迅的爱好很多,他喜欢买画册,看外国电影,他买了大量的汉砖、拓片,各种各样的文物。鲁迅对现代画派也很喜欢。而且鲁迅特别注重风俗的研究,对地域文明有特别的感受。由此而来,他翻译了很多这方面的书。鲁迅穿着很朴素,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以至于这种打扮带来了很多麻烦,经常受到羞辱。有一次鲁迅去银行取工资,但银行里的人不肯把钱给他,因为他们不相信穿着破烂的人有能力取这么多钱。还有一次警察

58、看到鲁迅提着箱子,就要求开箱检查,因为他的样子像是在卖鸦片。而鲁迅在进出大楼时被保安轰出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鲁迅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当年鲁迅的这种姿态,我觉得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心态。鲁迅一生更多的时间,是把弊端刺向文人墨客,鲁迅从来没有骂过“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他讽刺的都是达官贵人、社会闲人,他觉得那些表面上公允、合理的东西,其实是不合理的,所以他在20世纪早期就强调了人的个性,强调社会变革和人自我价值潜能的释放。专家评介,鲁迅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今天我们读他的作品依然感觉到河的流淌。为什么鲁迅还在流动?就是因为他不是什么,没有成为什么。鲁迅永远是一个进程接一个进程。鲁迅思想不断在发

59、展。人要不断选择,不断地和“那些使自己成为非我的东西相抗争”。鲁迅坚守自己的个性,他对自由主义等等都有提防,但最主要的还是提防自己,“提防自己成为社会的废物”。鲁迅晚年每年都要翻译两三本书,如果把鲁迅和同时代的学者胡适作比较就可以发现,胡适的思想和智慧在30岁就已经停止前进了,而鲁迅在50岁的时候依然在不断发展。从成就上看,我认为鲁迅首先是一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作家。因为鲁迅要翻译、要输血、要新鲜的东西,他警惕自己成为过去思想的奴隶。而胡适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很有学问的,但是他到40岁以后就没有什么作品问世了。鲁迅的思想作为一个过程,依然可以给今天每一个人带来启发。因为我们也在这个过程里面,这就是为

60、什么我们在读鲁迅作品的时候,有那么多的享受与趣味,有那么多变与不变的东西。在他的坚守里面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个丰富的鲁迅,一个用世俗语言无法描述的鲁迅。18. 下列对文中“河的流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名人,他从来就不是什么,也没有成为什么,他的思想总是在不断的发展。B. 鲁迅坚持自己的操守,坚守自己的个性,对自由主义等等都有提防,特别是“提防自己成为社会的废物”。C. 鲁迅首先是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作家,所以他每年都翻译两三本书,而胡适40岁以后就没有作品问世了。D. 鲁迅思想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过程,而我们也在这个过程里面,所以今天仍然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19

61、.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有很多朋友。他的朋友有许多都是很有个性的,比如郁达夫和萧军。特别是萧军,东北人,有时候很粗野,但鲁迅很喜欢他。B. 鲁迅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名人,他不是什么,没有成为什么,他只有一个进程接一个进程,所以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C. 鲁迅对一些达官贵人、社会闲人常常讽刺挖苦,甚至“横眉冷对”,但他很有操守,从来没有骂过“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D. 作者把胡适与鲁迅作比较,意在突出鲁迅的学问之大。因为胡适是很有学问的,但鲁迅的学问比他更大,鲁迅到晚年每年都还要翻译两三本书。20. 作者说鲁迅是“一个非常真性情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这一

62、点?【答案】18. C 19. D 20. 关怀与爱护学生:很多学生成为粉丝,追随他一起到上海。鲁迅经常慷慨地资助困难中的学生。写文章爱开玩笑。结交有个性的朋友,不喜欢和那些会“莫名其妙地装孙子”的人来往。性格率真。爱好广泛。穿着很朴素。非常有操守。【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内容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C项,“鲁迅首先是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作家,所以他每年都翻译两三本书”错误,原文“鲁迅晚年每

63、年都要翻译两三本书,如果把鲁迅和同时代的学者胡适作比较就可以发现,胡适的思想和智慧在30岁就已经停止前进了,而鲁迅在50岁的时候依然在不断发展。从成就上看,我认为鲁迅首先是一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作家。因为鲁迅要翻译、要输血、要新鲜的东西,他警惕自己成为过去思想的奴隶。而胡适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很有学问的,但是他到40岁以后就没有什么作品问世了”,文中说鲁迅“晚年每年都要翻译两三本书”,是为了论述鲁迅在50岁的时候思想和智慧依然在不断发展,所以“河的流淌”指“思想和智慧依然在不断发展”,而非不断有翻译作品。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

64、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D项,“作者把胡适与鲁迅作比较,意在突出鲁迅的学问之大。因为胡适是很有学问的,但鲁迅的学问比他更大,鲁迅到晚年每年都还要翻译两三本书”表述错误,原文“鲁迅晚年每年都要翻译两三本书,如果把鲁迅和同时代的学者胡适作比较就可以发现,胡适的思想和智慧在30岁就已经停止前进了,而鲁迅在50岁的时候依然在不断发展。从成就上看,我认为鲁迅首先是一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作家。因为鲁迅要翻译、要输血、要新鲜的东西,他警惕自己成为过去思想的奴隶。而胡适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很有学问的,但是他到40岁以后就没有什么作品问世了”,作比较意在突出鲁迅的思想和智

65、慧是永不停息的。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首先圈定范围,然后概括。原文“记得鲁迅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教书的时候,很多学生成为他的粉丝,追随他一起到上海” “鲁迅经常慷慨地资助困难中的学生,这种关怀与爱,显得非常感人。那时候,有许多年轻人的作品出版不了,鲁迅也常常会拿自己的钱给他补贴出版”,可以概括为鲁迅关怀与爱护学生,慷慨地资助困难中的学生;“他写文章的时候也愿意开玩笑,他自嘲自己说的玩笑是猫头鹰

66、的声音。鲁迅的好多朋友都是有个性的,不那么正襟危坐,比如郁达夫。郁达夫就很好玩,喜欢写一些士大夫的诗画、旧体诗,喜欢写一些旧小说。鲁迅觉得这个人很真,很可爱。萧军也是这样,东北人,有时候非常粗野,但是鲁迅很喜欢他。萧军给鲁迅写信,说自己的性子是否要改一下,鲁迅说不要改”“生活中鲁迅很率真,完全是那种性情中人,鲁迅早期的朋友和鲁迅闹翻了,为什么闹翻的?因为鲁迅觉得这些人有的时候在那里莫名其妙装孙子”,可以概括为鲁迅写文章爱开玩笑,结交有个性的朋友;“鲁迅穿着很朴素,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鲁迅的爱好很多”,可以概括为鲁迅爱好广泛,穿着很朴素;“鲁迅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当年鲁迅的这种姿态,我觉得是

67、真正知识分子的心态”,可以概括为鲁迅非常有操守。【点睛】对于筛选概括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八、作文(7

68、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数量,未必越多越好;速度,未必越快越佳;力量,未必越大越牛;色彩,未必越浓越好关键在于把握好平衡。只有把握好了平衡,人际关系才能融洽,事情进展才能顺畅,局面才会和谐。【答案】例文: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生活如酒,过于浓烈则辣喉,过于浅淡则无味,只有平衡的味道才显醇厚;生活如歌,过于高昂则刺耳,过于低沉则抑郁,唯有平衡的曲调才显悦耳;生活如画,过于繁杂则缭乱,过于简朴则无韵,唯有平衡的笔触才显美丽。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生漫漫旅途中,让我们在奋斗的征程里学会欣

69、赏沿途的风景,让我们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奔跑中学会憩息。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仍然要在路途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遥望千年以前,孔子驾车周游列国。游说,辅君,宣仁,教育,座下三千弟子,他在生活中奔走忙碌,然而孔子并不是一味地只懂得奔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他懂得在忙碌的奔走中安静地憩息,他能够在奔跑中明白停歇的意义。于是我们眼中的孔子,便是那两袖清风,至贤至雅的圣人。回首当下,多少人在疲倦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名利正如那拴在驴子前的萝卜,诱惑着人们不断迈步。然而驴子的结局是力竭而亡,人又如何呢?人成了奔跑的机器,没有了灵魂,没有

70、了精神,何其可悲!生活需要平衡,奔跑中需要憩息,唯于此,我们才能懂得生活的旋律,诗意地栖居!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追求中学会享受。因为事业固然是我必须打造的圣殿,但在这圣殿之后还应有一个花园。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块著名的标牌,上书“慢慢走,欣赏啊!”是啊,在你攀登绝顶追逐胜利的同时,别忘了享受沿途如画的美景。生命在追求与享受中圆满,人生因奋斗与欣赏美妙!鲁迅先生执笔时端庄肃穆,那笔顿作棍棒,唱醒百万愚民;又顿而化为刀枪,直刺敌人心脏。这样的冷峻中,先生为事业为中华民族的觉醒耗尽心血。然而在萧红笔下,我看到了一个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老人。那青花瓷瓶中插着的小花,那袅袅烟雾中轻缓吞息的神

71、态,那一本正经探讨服装搭配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一位别样的丰富多彩的鲁迅先生。他不是一生伏于案头的作家,在他追求精神财富的同时,鲁迅先生享受着生活带来的酸甜苦辣,他在平衡的生活中酿造出碎金般的诗意,铸就了他辉煌而又美好平淡的人生。从儒家的中庸之道一路走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都在向你宣告着平衡生活的智慧。让我们且歌且行,于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解析】【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材料作文,材料第一句话是过犹不及的老话头,本可引出“适度”一类话题。但第二句提出“平衡”这一关键词,锁定了话题。“适度”可只就一物讨论,而“平衡”则至少涉及两物。要写好“平衡”,就必然在文章中讨论相关的

72、几样事物的关系,而不是单论某物的重要性。即使想借助首句来写作,所写“适度”也不是用一客观标准去度量某物,而须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进行比较,以几者的平衡与否来判断“适度”,而不是以求得某物的最佳状态为“适度”。第三句列举了关于“平衡”的情境。“人际关系”本身就默认了多人的存在。在不同人身上投入的交际时间,对待不同人的态度,都需要把握平衡。“事业发展”需要处理多方面的事务,在各方面投入的多少,需要把握平衡。小到学生平衡文理学习时间,学校平衡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大到国家平衡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投资,莫不如是。人际关系和事业进展,也是局面的一种。所以最后一项“局面”可以认为是一个总结,而不必单独作为一种情

73、境。可以说,材料提示的是一种外在平衡,即物与物之间的平衡。但还有一种内在平衡也需要我们把握。比如人体上的左与右、身与心,人心中的利和义、刚与柔、进与退,制度中的自由与约束,这些同一事物中的相反相成的两方面,都可以讨论其平衡。甚至像真与善、道与德、家与国这样看似同一倾向的概念,在具体情境中,也会面临此消彼长的局面,这时就需要进行平衡。总之,选择好“平衡”的对象,是文章立意出彩的关键。参考立意:利和义的平衡;心态的平衡;待人需要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结构:本题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给出的例文则是采用了议论文文体。议论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一看标题就能知道作者的写作中心。平

74、时注意积累优秀范文的标题,然后加以改造。能标新立异并能表明观点就更加理想了。例文以“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为题,简洁明了,扣住材料关键词,又颇具文采。(二)引述材料+表态+观点。例文开篇引述生活中的平衡,引出“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的中心论点。(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阐述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例文由孔子驾车周游列国,在路途中享受生活,这是内心的平衡;再到鲁迅、萧红为事业奉献,追逐民族的觉醒的平衡,每一段都紧扣“平衡”,观点明确,层层深入。(四)提出呼吁。(五)点题,再次明确观点。“让我们且歌且行,于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记

75、叙文的结构与议论文不同,它没有严密的结构安排,但也有几种类型的写作模式,如时序顺进式、平列展开式和对比映照式等,注意采用多种描写方法使记叙文更生动,感情表现更真挚。素材:1. 抚望今昔,多少人的境遇随命运的洪流而起伏,但他们中的一些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他们心中的秤杆始终平直,从而使他们不曾丧失自我。屈子大夫因谗邪被逐出郢都,流离于山水之间,但他救世济民的心愿始终未变,他在橘颂中赞橘的“固其不迁”,正是对他自己这位不随波逐流的伟大诗人的最好写照。“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那杆秤,在他心中不曾倾覆。而范仲淹,从一个贫家少年直到官封丞相,他前后的境遇可谓判若云泥。但是,身居高位的他所顾的

76、依然是天下苍生。高官厚禄不会让他变质,因为他心中有一杆为国为民的秤。 2. 徐本禹,这个繁华都市中的大学生,却独自走进了贫瘠乡村中那摇摇欲坠的小学校舍。巨大的环境落差让他不适应过,但正是因为为社会出力的行为准则,他很快找回了心理平衡,安心支教数载,创造了一个神话,也为几十个渴求知识的山村孩子带去了希望。3. 简单的平均主义不是“平衡”,而刻意制造的均势制衡,则是“平衡”的滥用。现在的古装剧热衷于表现帝王让朝中党派相互制衡以求独尊的心术,有些无视正邪的对各方臣子的抑扬,看似让朝局稳定,实则增加了内耗。4. 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齐国因为这两位忠臣,而使强大的秦国不敢出兵。倘若只有蔺相如,秦国大可

77、强行出兵,吞灭齐国;如果只有廉颇,秦国使百般诡计灭齐。正因有了文武平衡,才令齐国国民安居乐业,也使“将相和”的故事传为千古佳话。【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

78、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词句有:白色的底子、底色会影响整幅画的色调、发展密切相关、一个人具有或选择怎样的底色。考生可以根据以上关键词句进行审题立意,在写作的时候注意扣住材料的中心“底色”,进一步结合生活挖掘材料中心内含。语文(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0分)诗虽奇伟,而不能揉磨入细,未免粗才;诗虽幽俊,而不能展拓开张,终窘边幅。有作用人放之则弥六合收之则敛方寸巨刃摩天金针刺绣一以贯之者也圣人用行舍藏,可伸可屈,于诗亦可一贯。余尝规蒋心馀云:“子气压九州矣,然

79、能放而不能敛,能刚而不能柔。”心馀折服曰:“吾今日始得真师。”真虚心如此。(选自袁枚随园诗话)22.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23. 随园诗话的作者袁枚在诗歌理论上倡导“_说”,该主张是对明代_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4. 在本段文字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诗歌创作主张?【答案】22. 有作用人/放之则弥六合/收之则敛方寸/巨刃摩天/金针刺绣/一以贯之者也/圣人用行舍藏 23. (1). 性灵 (2). 公安 24. 诗歌创作当收放自如、刚柔相济。【解析】【2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

80、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有作用人”作“放”“收”的主语,其后应断开;“放之则弥六合”和“收之则敛方寸”句子结构一致,两者中间断开;“巨刃摩天”和“金针刺绣”也是结构对称,故两者中间、前后断句;“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其后停顿;“圣人用行舍藏”主谓宾完整,中间不用断开。句子翻译:有作为的人,放开时则能充斥于天地之间,收回时又可在方寸之内,巨刀直插云天,金针刺出精细美丽的锦绣,都是统一的。真正有才能有修养的人,被重用时就会有所作为,不被重用时则隐居【23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

81、文化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先明确题干要求,理解文本意思,根据日常识记积累,写出答案。本文认为写诗应“揉磨入细”“展拓开张”“能放而不能敛,能刚而不能柔”,即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又根据对作者的了解,其主张性灵说,即可回答。根据所学“性灵说是对明代以公安派为代表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宏道叙小修诗)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即可回答“公安”派。【24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诗歌创作主张”,然后浏览文本,理解文言意思,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整合答案。文段认

82、为写诗应“揉磨入细”“展拓开张”,又以“有作用人”应“可伸可屈”类比写诗的道理,其实都围绕了作者曾经劝蒋心余“然能放而不能敛,能刚而不能柔”,而且这一主张得到蒋心余的折服。可见“然能放而不能敛,能刚而不能柔”正是对文段如何写诗的概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就是:诗歌创作当收放自如、刚柔相济。【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

83、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疑问语气词:何、胡、

84、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

85、,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参考译文:诗虽然写得雄奇宏大,但是,如果不能从细微处阐述人生的哲理,仍不免是位学识内心粗糙之人;诗虽然写得幽静俊逸,但不能拓宽意境,终究会受到限制,没有开扩的视野。有作为的人,放开时则能充斥于天地之间,收回时又可在方寸之内,巨刀直插云天,金针刺出精细美丽的锦绣,都是统一的。真正有才能有修养的人,被重用时就会有所作为,不被重用时则隐居,能屈能伸,做诗也是同样的道理。我曾经劝蒋心余说:“你豪迈的气概可以压倒天下,可是,你却能大不能小,能伸展却不能收敛,能刚强却不能柔软。”蒋心余服气地说:“我今天才找到我真正的老师。”他这个人

86、竟如此虚心。二、名著阅读题。(15分)25.下列有关名著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见主星幽隐,自感寿命不长,姜维建议他用祈禳之法挽回,诸葛亮于是作法祈禳,后被得知魏国进兵消息前来报讯的魏延扑灭主灯,诸葛功亏一篑。B.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诈病,曹爽上当放松警惕后与魏主曹芳一同出城狩猎,司马懿乘机率旧部于京城许都起兵,迫使太后降旨,逼曹芳削去曹爽兵权,后又夷灭曹爽三族。C. 红楼梦中,金桂欲害死香菱,她在香菱的汤碗里下了毒药,不想宝蟾见自己私自给香菱乱放盐的碗在金桂处,因惧怕责怪而私下调换了碗,最终金桂自食其果,害人终害己。D. 红楼梦中,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订婚的消息,一病不起,日

87、重一日。绝望之中,她将题诗旧帕扔进火盆,后又将诗稿扔入,紫鹃连忙抢出诗稿踩火,但已烧得所剩无几了。E. 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发家的原因之一是假公济私。他任市长,做了为自家的地产修直通公路等利己之事;做索漠行政委员,靠供应军队葡萄酒,换回了几块好牧场。【答案】B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B项,“司马懿乘机率旧部于京城许都起兵”错误,司马懿在洛阳起兵;D项,“紫鹃连忙抢出诗稿踩火”错误,抢出诗稿踩灭的

88、是雪雁。故选BD。26.简答题(1)红楼梦中查抄贾府后,贾政本也难脱干系,但竟得赦免,甚至还“承袭世职”,请分析其原因。(2)欧也妮葛朗台中查理从巴黎来到索漠后,格拉桑太太是怎样向他介绍老葛朗台一家人的?她这样做用意何在?【答案】(1)贾政为人、为官总的来说比较正派;西平王、北静王这两位王爷徇情庇护;皇帝念及贾府是“功臣後裔”;元妃逝世未久,其泽未斩,对贾府打击过重,也有损皇家脸面。(2)第一问:说葛朗台是个守财奴,整天想的只是他的葡萄园,说葛朗台太太是个没头脑的人,只知道念经,说欧也妮是个糊涂虫、缺乏教育、没有嫁妆、毫无特色,只知道缝抹布打发日子。第二问:用意是贬损葛朗台一家,以免查理对欧也

89、妮产生兴趣,对她儿子产生威胁。【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除了基于对名著阅读的识记,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分析能力。分析原因,需要从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贾政自身看,贾政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人品端方,风声清肃。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惟失之于迂腐。他一心孝顺贾母,亦想严厉管教子女,宝玉挨打是红楼梦的精彩片段;他想作好官,可是不谙世情,只解打躬作揖,终日臣坐。

90、贾政任学政期间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因此回京后得到吴巡抚保举,皇上擢升他为工部郎中 。元春、王子腾去世后,工部将贾政保列一等,皇上念贾政勤俭谨慎,即放了江西粮道,于宝玉大婚次日起身赴任。由此可见“贾政为人、为官总的来说比较正派”。从外在原因看,红楼梦情节中,查抄家产时贾家在朝内的靠山是元妃以及有过世交的北静王及西平王,西平王等人为此庇护贾府。之前贾政自幼酷喜读书,原欲以科举出身,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遂额外赐了贾政一个主事之衔,升了工部员外郎,可见贾政得到赦免,其实皇帝也想到贾府是“功臣后裔”。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嫡长女贾元春,即元妃,十几岁时便已入宫做女史,23-24

91、岁时加封贤德妃,是贾府的政治靠山。她逝世之后,也预示着贾府的失势的命运。元妃逝世未久,皇帝顾及元妃的身份,觉得如果对贾府打击得过重,对皇家也不大体面,落得个不念旧情的名声,于是就以“皇恩浩荡”为掩护,仅将贾赦、贾珍发往远地効力赎罪,已革去的世职,也依旧赏给贾政承袭。(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除了基于对名著阅读的识记,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分析能力。第一问根据名著阅读识记积累,概括回答,注意对葛朗台

92、一家每个人物的的介绍,回答全面。第二问先要理清名著情节。查理是按父亲吩咐来索漠暂住几月,他从巴黎带来了最漂亮的猎装、猎枪、刀子和刀鞘,全套最新奇的各色背心以及当时十分时髦的各式硬领与领带等等,这一切把欧也妮小姐迷得神魂掉,认为查理是“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欧也妮的父亲葛朗台是个暴发户,如果老葛朗台去世,欧也妮将是唯一继承人。因此,城中少年都在追求她。银行家格拉桑一家觊觎欧也妮的嫁妆,一直和克罗旭家明争暗斗,想要自己的儿子阿道夫娶欧也妮为妻,所以格拉桑一家一直以来都在想尽办法讨好葛朗台一家。所以必须赶走查理,让欧也妮能注意到阿道夫。格拉桑太太便贬损葛朗台一家,以免查理对欧也妮产生兴趣,对她儿子娶

93、欧也妮一事产生威胁。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流派在戏曲中的地位,历来备受重视,从京剧的四大名旦,到越剧的袁派、尹派,流派是戏曲之上的独特景观,而且绵延有序,成为戏曲传承的重要依托。然而,今天的流派发展少了春蕾绽放、绿树成阴的景象。戏曲剧种不乏优秀演员,但新的流派多年鲜闻,不免让人隐隐感到其中的危机。关键的一点,与培植、形成新流派的支撑缺位有关。什么支撑?理论和机制的支撑,更恰切地说,是理论评论和创演机制中人的要素人的独特情感、文化情 怀,人的个性气质、精神蕴藉,人们声气相连、携手探索的胸怀与风度的支撑。京剧中的谭派、梅派,无论其形成还是成熟后,都善于理论总结,其中有艺术家自己的实战总结,

94、也有理论家为其总结上升到理论。不仅有总结,理论家们还有对演员的理论引领,如齐如山之于梅兰芳,罗瘿公之于程砚秋,是引领者和谋士,也是严师益友。齐如山对梅兰芳的诸多身段舞蹈给予建议,罗瘿公引程砚秋读书习字、钻研音韵,都成为戏曲史上的佳话。演员努力实践探索,追求自己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戏曲理论家帮助总结经验,提升层次,扩大影响,两者共同努力,使流派的形成成为可能。最终,我们看到戏曲表演流派或风雅蕴藉,或华美流丽,或刚健苍凉,形成极美的戏曲风景线。如今诸多客观原因使得戏曲的编、导、演“各司其职”,兼懂各行的通才少了。理论评论和创演实战也各自耕耘,虽互有张望,彼此间的影响很少,遑论再有过去理论家和演员相

95、依相融的场景!理论评论要融入创作实践中,这是催生新的戏曲流派出现的重要推动力,戏曲的流派是风格化,个性化的,发现个性、提炼风格乃至推出流派,不是理论家泛泛地隔山观看、拉起大旗就可以成就的。理论家不能囿于理论“体系”而自说自话,要真正融入创演实战,与演员成为朋友,一起切磋琢磨。理论家不仅需要理论功底,还要有睿智眼光,更需要有爱戏如痴的深沉情怀,有对演员的真挚情感。在现有体制下,戏曲院团应该敞开胸怀,为演员寻找引路人,为演员的成长,为演出风格乃至新流派的形成提供支撑,以一种深切的文化情怀去关怀戏曲创作和演出实践,使新流派如春蕾绽放,艳丽芬芳。(节选自郑荣健戏曲流派传承需要理论支撑,有删改)27.

96、本文是针对戏曲界怎样的现状而写的?作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28. 从齐如山、罗瘿公与演员密切合作培育流派的事例来看,艺术家应该如何去做?29. 根据文中所述,你认为当今戏曲理论家的不足在哪里?【答案】27. 戏曲流派危机。原因:表演艺术缺少理论支撑;创演机制不能为新流派形成提供支撑。 28. 主动把理论家当严师益友,接受指导,努力实践探索,追求独特风格。 29. 不能融入创演实践,泛泛而谈。囿于自己的理论“体系”,自说自话。对戏曲艺术和演员缺少真挚情怀。【解析】【27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文是针对戏曲

97、界怎样的现状而写的?作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浏览文本,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分别整合答案。文本通常先写现状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解决措施,本题第一问可以确定其答案在文本开头,筛选可锁定“然而,今天的流派发展少了春蕾绽放、绿树成阴的景象。戏曲剧种不乏优秀演员,但新的流派多年鲜闻,不免让人隐隐感到其中的危机”信息,将多余的修饰语去掉,整合概括出答案“戏曲流派危机”。第二问分析原因,可快速找到文中提到“危机”即现状的内容后面,就说到了“关键的一点,与培植、形成新流派的支撑缺位有关。什么支撑?理论和机制的支撑,更恰切地说,是理论评论和创演机制中人的要素”,而后文也针对

98、此原因举了各个戏曲流派善于理论总结、理论引领,还追求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二段 “理论评论要融入创作实践中”等等,可见作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表演艺术缺少理论支撑,另一个是创演机制不能为新流派形成提供支撑。答题时注意是回答原因,而不是针对这种现状的做法。【28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从齐如山、罗瘿公与演员密切合作培育流派的事例来看,艺术家应该如何去做”,然后浏览文本,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整合答案。文本在第一段说到了齐如山、罗瘿公,“齐如山之于梅兰芳,罗瘿公之于程砚秋,是引领者和谋

99、士,也是严师益友。齐如山对梅兰芳的诸多身段舞蹈给予建议,罗瘿公引程砚秋读书习字、钻研音韵,都成为戏曲史上的佳话”,可见理论对戏曲的支撑作用,反过来,艺术家从中受益,应该把理论家当严师益友,接受指导,又结合文本“演员努力实践探索,追求自己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便可完善答案。【29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应知道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文本就戏曲存在的各种危机展开解决现状问题的论述。回答本题时可先找出文本提到的当今戏曲理论家的语句,注意从建议做法反向推出戏曲理论家的不足表现,从而整合自己的答案。文本第一段主要从正面列举了戏曲理论家帮助演员提升层次的正面影响,第二段才是集中提到了理论家和演员如今各自耕耘的现状。由原文第二段“理论家不能囿于理论体系而自说自话,要真正融入创演实战”可知戏曲理论家囿于自己的理论“体系”,自说自话,不能融入创演实践;“更需要有爱戏如痴的深沉情怀,有对演员的真挚情感”可知戏曲理论家对戏曲艺术和演员缺少真挚情怀。由此整合出自己的见解。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