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语文答案1.C(范围扩大,应为“热带特定地区”。)2.A(原文意为地震光发生后往往伴随大地震。)3.C(无中生有。)4.C(希:很少。)5.B(是说史丹得到皇帝的信任。是元帝的行为是事情的结果。)6.C(“为防止群臣拒不奉诏”错误。)7(1)之前太子准备进见,臣私自嘱咐太子不要哭泣,以免使陛下感伤。(“向者”“戒属”“感伤” 各1分,句意2分。)(2) 我一天天精力不济,而太子、两王又很年幼,我心里放不下他们,又怎么会不想这件事呢?(“困 劣”“意中恋恋”“念”各1分,句意2分。)8. “摇”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把春风的轻拂想象成挽留的双手,好像在挽留远行的马儿,止住 征人欲行的脚步,
2、从“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2分)这个字既写旅 途颠簸之苦,更写孤独跋涉心神不定的糟糕心情。(2分)9.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现在楼前的, 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寻。 (3分)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 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2分)如此写来,情与景完全交融在 一起,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1分)10(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门前冷落鞍马稀 (3)只是当时已惘然。(4)一
3、尊还酹江月(5)元嘉草草11. (1)C、E(C.文章主要表现父亲把枣树当成了一个倾诉的对象,作为生活重担的精神分压、心灵 的陪伴对象,作为烦闷痛苦的释放方式,没有侧重表现母亲。E.文章没有语言描写。答E项3 分,C项2分)(2) 沉默内敛,不事张扬。一如文中所描写的不会开口讲话的枣树,父亲的在暗夜中的沉默的烟火。(2分)家中的顶梁柱,无私奉献。一如枣树奉献出美味可口的枣儿给人们,它每天吸收水分阳光的唯一目的或许就是这个,这是一种具有自我牺牲的品格。父亲为整个家庭撑起了一片天,是家中毫无疑问的顶梁柱。(2分)父亲懂得舒缓内心压力,不乱发脾气,是个孤独者也是生活中的智者。父亲才把能默默聆听而不言
4、语的枣树当成是心灵的依靠和陪伴。慈爱、朴实和热情。看电影、留买枣的外乡人吃饭体现了农民的慈爱、朴实、善良和热情。(2分)(3) 这句话写出了父亲给孩子的印象就是一种希望,一种勇敢,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归属感。(2分)承接上文父亲的在生活中负重为下文写那烟火是父亲为他尚未成年的孩子在黑暗中点亮的一盏油灯,以及长大后才明白烟火的意义这些内容做铺垫。(2分)表达了作者虽然父亲不在人世,但他给孩子带来的感动,依旧镌刻在孩子心中的追忆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父爱在孩子心目中拥有无上的位置理解。(2分)(4)文章重点是描写枣树以及父亲与枣树发生的事情,其中多处细节都颇具传奇色彩,令人回味。 如 “每年一到季节满
5、树就会开嫩黄细碎的花朵,微风拂过,那些小小花儿挤在绿叶间,发 出窸窣絮语,好像在商量结出一个什么模样的果实来讨主人的欢心。” 体现了枣树与父亲的 互动。“我抚摸着粗糙的树皮,抬眼望去,蓝天烈日下,枣树的模样却是那样的凄凉,躯干 虽然挺立,但树叶稀疏,果实廖廖,那一簇簇苍虬的枝杈像灰鹿角一样茫然地冲天发出一串串无人能答的问号。” 传神地写出了枣树与父亲的“情结”。“倏地一阵风吹过,一粒枣落在我的身边,我捡起放进口中,一股酸涩的滋味直逼心间”继续扣题且与文首形成“前呼后应”之势,此时“我”已读懂了父爱,给全文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描绘出了作品的灵魂骨骼走向,从艺术的角度加深了思想的升华。12(1)
6、A、C(A应德闳任督政府财政部部长和机要员C损害的是民政府利益,原文只提到“试行”, “创制了完整的税收体系”证据不足。A3分,E2分)(2) 临危受命出任江苏省民政长,建立新的行政秩序,控制住整个江苏省的政治局面;江苏迁府南京,从而使南京成为整个江苏的行政中心;据理力争,坚持改革上海米税收方式,试行“散收”税制;组建兴办江苏银行,开拓江苏财政;支持史量才,申报得新生;揭露“宋教仁案”真相。(每点1分,凡是答“江苏省不动一枪,不伤一人,平稳度过了辛亥革命”者扣1分)(3) 描写了宋教仁遇刺前早春的上海充满寒意、悄寂的环境,渲染了十里洋场表面上清净祥和的气氛;与下文惨案发生形成巨大的反差,突出这
7、一噩耗给全国各地爱国之士带来的震惊,为下文写同仇敌忾、缉拿真凶以及应德闳心怀敬意与正义揭露“宋教仁案”真相下伏笔。(4) 书香门第,受父辈影响,考中举人,为官一方,这些最初的才干奠定了应德闳备受赏识,以 实现兼济天下的基础。身居要职,勇于立法,多方开拓,攻坚克难使他在江苏省民政长政绩 大放异彩。不阿强权与坚守正义方能流芳百世,民政长生涯充满艰险,应德闳凭借自己的才 干与魅力,成为近代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13 C(乔迁之喜: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A.不明语源,不明本义。重足而立:重足: 双脚并拢。后脚紧挨着前脚,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 。B.不合语境。痛不欲生:悲痛得 不想活下去,形容悲
8、伤到极点。D.望文生义。师出无名:指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也泛指 行事没有正当的理由。)14.B(A.搭配不当,应为“满足需要”或“保障安全”。C.“根据”与“显示” 句式杂糅。D.语序不当,“产品”应放在“只有”之前。)15C16黄渤海区休渔被朝扣押渔船回港17我们赞美高山的雄伟,是否会想到土石积淀中的漫长与沉默? 我们赞美景色的秀美,是否会想到万物生长中的艰辛与蓬勃?18(60分)【立意提示】(1)仓廪实尚需知礼节,衣食足仍需知荣辱。埃及神庙被刻字是国人丑名远播的耻辱。(2)“丁锦昊”是一面镜子,反思文明旅游,尊重文明。(3)向国人、埃及人及世界人民致歉,传播和展现国人优秀的文化和品质(4)
9、不停留在旅游文明本身,思考如何使国民教育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5)其它。参照2012年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参考译文: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从元帝为太子时,史丹因父史高被任职为中庶子,侍从十多年。元帝即位,史丹做驸马都尉侍中,很得皇帝宠幸。皇上因为史丹是旧臣,又是皇帝的外戚,很亲信他,下令让史丹护卫太子家。此时,傅昭仪子定陶共王有才艺,子母都被皇上爱幸,而太子有沉迷于酒色的过失,母亲王皇后也不得皇上宠幸。建昭元年,元帝患疾病,不亲临政事,留意于音乐,有人置鼙鼓于殿下,天子从临窗的栏杆上,投掷铜丸来击鼓,声音正合庄严的鼙鼓节奏。后宫及左右懂音律的没有人能作,可是定陶王也能这样,皇上多次称赞他的才艺
10、。史丹进言:“大凡所谓有才干的人,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就是这种人。如果以丝竹鼓鼙方面的手艺高下来衡量人的话,那就是陈惠、李微比匡衡才艺高,可以让他们作丞相了。”于是皇上不语而笑。其后,中山哀王去世,太子前往吊丧。哀王是皇帝的小弟,与太子游学一块长大。皇上望见太子,感动怀念哀王,悲伤不能自止。太子到了跟前,不哀。皇上把责备的话告诉史丹。史丹脱下帽子向皇上谢罪说:“臣的确见陛下哀痛中山王,到了因为感伤而伤身的情况。之前太子准备进见,臣私自嘱咐太子不要哭泣,以免陛下感伤。罪在臣下,臣下当死。”皇上听后,责怪的意思才消失。竟宁元年,皇上卧病,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却很少进见。皇上病
11、渐重,思想迷惑不清,多次拿景帝时立胶东王旧事问尚书。皇后、太子忧愁,不知计何出。史丹以亲密臣的身份得到侍奉探病的机会,候皇上单独休息时,叩首伏在青蒲席上,涕泣说:“皇太子因为是嫡长子而被立,到现在已经十余年了,名号被百姓记挂着,天下没有不归心于他。见定陶王平日得到皇帝宠幸,现在外面有很多流言,以为国家发生了变故,有太子的地位受到动摇的说法。如果确实如此,公卿以下必以死力争,不奉诏书。臣愿先被赐死来给群臣做个样板!”皇上大受感动,喟然叹息说:“我一天天精力不济,而太子、两王又很年幼,心里放不下他们,又怎么会不想这件事呢?但没有改立太子的意思。皇后谨慎,先帝又爱太子,我怎能违背父皇的命令!”太子由此便做继承人了。史丹为人足智多谋,慈爱和乐于关心别人,貌若疏淡不加检修,然而内心却很谨慎周密,所以特别得信于皇上。永始中因病请求退职,回府第数月去世,谥号曰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