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77 ,大小:6.09MB ,
资源ID:629175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2917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4单元 第14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立与祖国统一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4单元 第14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立与祖国统一 .ppt

1、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 第14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历史 课标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3)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4)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5)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主干梳理认知拓展新中国的成立1.准备 2成立:0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政协会议中国人民政

2、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临时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最高权力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根本内蒙古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资产阶级复辟社会主义法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82宪法3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06_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重视民族工作。1984 年正式颁布施行07_。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4)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 年通

3、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08_,各地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基层民主祖国统一大业1“一国两制”构想1背景(2)提出: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3)含义(4)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和平方式社会主义资本主义(5)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香港回归:04_年 7 月 1 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05_年 12 月 20 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19971999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海峡两岸政策的调整1979 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06_,实现了两岸间 30年来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0

4、7_、通航、通商。1987 年开始,台湾当局采取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金门通邮(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990 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08_。1992 年,两会达成“09_”的重要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2005 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 10 _率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连战2015 年,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 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问题探究 1 以多

5、元史观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提示:(1)革命史观: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2)现代化史观:为国家的政治建设(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石。(3)文明史观: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现代政治文明过渡的新时期。(4)整体史观:冲破了帝国主义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问题探究 2 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吗?提示:否。新中国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19491956年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问题探究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让各少数民族实现“民族自治”吗?提示:否。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利,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名词解释 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是当前农村治理的基本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作为人民公社解体以后农村基层的一种新组织形态,是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国家的支持、引导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直接的社会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牛刀小试 试图解一国两制

7、。参考:知识拓展 当前阻碍和推动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阻碍因素:岛内“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推动因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两岸交流加强;两岸民心所向;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且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问题探究 4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相同吗?提示:否。二者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有本质区别。(1)港澳问题是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结果,其本质涉及国家领土和主权问题。(2)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结果,台湾和祖国大陆领土主权没有分离,本质上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问题应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由中国人自己解决。家国情怀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8、人民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和人民民主思想的实践,能够代表多数人的利益,是由我们政权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有利于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互动探究分层突破 史料精研 微解重难微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一 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

9、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二 前三届人大代表构成表届数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代表总人数122612263040中共党员668(占54.5%)708(占57.7%)1667(占54.8%)民主党派274(占22.3%)284(占23.2%)565(占18.6%)无党派284(占23.2%)234(占19.1%)808(占26.6%)史料解读 以上是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史料,从宪法中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和前三届人大代表的组成可分析出它的一些特点。精研探

10、究 以上史料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特点?答:提示:史料一中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映了它具有人民性,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人民民主原则;反映了它具有全权性。史料二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1)人民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制度形式,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2)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3)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4)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点突破 深化拓展要点一 1949年“共同

11、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异同“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背景新中国即将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制定主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临时宪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是新中国的施政纲领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基础不同点规定国体 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相同点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答案例1(2020湖北名师联盟调研)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

12、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解析 共同纲领在1949年通过,当时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允许私营经济发展,1954年宪法肯定了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体现了中国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故D项正确。1954年宪法并不是对共同纲领的全盘否定,而是继承与发展,故A项错误;共同纲领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原则,故B项错误;共同纲领由政协会议通过,故C项错误。解析要点二 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答案例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

13、会制度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先进的管理体制D都享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解析 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享有一定的自治权;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三者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故B项正确。解析高考研析把握考向答案(2018全国卷,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

14、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解析 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新政权建立是在1949年,与材料时间“1956年”不符,排除B项;根据材料时间“195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的中心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在法制建设上,也必须与之同步,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保障,故C项正确;依法治国是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提出的,排除D项。解析答案1(2019江苏徐州高二期末)一届人大召开前,中共中央非常关注民主人士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所占比例,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经过努力,一届人大后非中共人士在国务院各部委中占37.2%,在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占25.5%

15、。这一状况()A体现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B削弱了中共的核心领导地位C实现了各党派共同执政局面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共非常关注民主人士在各级人大中的比例,最终第一届人大、国务院各部委人员构成比例中,非中共人士占据相当比例,这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是新型社会主义民主,A项正确。非中共人士在人大和国务院各部委中所占的比例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并未削弱中共的核心领导地位,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不属于共同执政,排除C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是1956年,与材料中第一届全国人大时间不符,排除D项。解析答案2(2019河北邢台高二期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检察机

16、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要忠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真相;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可见,这次会议强调()A法制建设B司法独立C人人平等D人民民主解析 根据材料“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可知,会议从法制机关的独立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方面强调加强法制建设,故选A项。材料虽然提到司法机关的独立性,但是材料主旨是法制建设内容而不是司法独立,排除B项;人人平等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人民民主,排除D项。解析课时作业答案一、选择题

17、1(2019河北邢台高二期末)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指出:1949年9月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必须“尽可能广泛地包括全国各阶级、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乃至各种职业、各种信仰的广大人民的代表”。这反映出新政权()A实行多党执政方式B实行包容性的民主C是无产阶级的政权D得到全国人民拥护解析 根据材料“尽可能广泛地包括全国各阶级、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乃至各种职业、各种信仰的广大人民的代表”可知,民主主体的广泛性,表明是实行包容性的民主,故选B项。A、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故排除。解析答案2(2019河南名校高二期末)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相继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18、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性文件。这表明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A宗旨是制定新中国法律B具有“人大”的政治作用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D完善了中央政府的结构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法律制定者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文件,表明其具有“人大”性质,有制定法律的功能,故选B项。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是决定建国等一系列问题,宗旨不只是制定法律,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协商精神,C项错误;完善中央政府的结构是全国人大的职能,D项错误。解析答案3(2019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二期末)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

19、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解析 材料“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意在以形象的符号来强化新政权在民众中的认同感,故选A项。材料的主旨不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排除B、D两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内的情况,不涉及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排除C项。解析答案4(2019重庆区县高二期末)1954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

20、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该章程出台的背景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B人民政协开始代行全国人大职权C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诞生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解析 章程的规定体现了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人民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权,而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结合“1954年12月”可知背景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故选A项。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之前,故排除B项;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诞生与材料无关,故排除C项;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排除D项。解析答案5(202

21、0广西南宁三中月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专门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在组织8000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1.5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18万多条。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这些意见认真研究,采纳吸收100多条。这一过程()A奠定了国家政治建设的基石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D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解析 根据材料“在组织8000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1.5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18万多条”可知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奠定国家政治建设基石的是新中国成立,排除A项;1945年抗战胜利

22、后,为推翻蒋介石政府,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排除D项。解析答案6(2019安徽安庆期末)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地方管理政策,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时间政策名称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3月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1997年7月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A求同存异,民族利益至上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C高度自治,维护国家统一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解析 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政策,这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念,故B项正

23、确。求同存异指的是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只有设立特别行政区体现了高度自治的原则,故C错误;只有设立民族自治区体现了因地制宜、民族平等的原则,故D错误。解析答案7(2020江西名师联盟调研)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A都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B分别标志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都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D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解析 1953年我国开始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社会过

24、渡;1982年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有三年多的时间,新宪法的颁布为经济建设明确了方向并提供保障。因此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都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A项正确。1982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1982年宪法没有改变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排除C项;两部宪法均没有总结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排除D项。解析答案8(2019陕西咸阳摸底)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这一举措的主要意义是()A村委会职能向“指导和服务”方向转化B实现所有村民直接处理

25、村委会事务C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D探索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解析 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可以有效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保障村民权益,这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故D项正确。材料未反映村委会职能向“指导和服务”方向转化,故A项错误;B项“所有”表述太过绝对,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故C项错误。解析答案9(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C明确了“九二共识”

26、的前提和立场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解析 根据材料“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可知,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这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故A项正确。大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故B项错误;“九二共识”是1992年海峡两岸的交流会达成的一种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排除C项;“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故D项说法错误。解析答案10(2019江苏盐城高二期末)台湾同胞为祖国改革开放作出重大贡献。从1992年到1997年,台湾与大陆贸易总额增长了124.7亿美元,在大陆投资项目增至20125个,总额约110.34亿美元。这直接得益于()A两岸长期

27、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B“九二共识”促进两岸的经贸合作C两岸接受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从1992年到1997年,台湾与大陆贸易”交往的快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对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开始于台湾赴大陆探亲运动,时间是198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至今台湾当局仍未接受“一国两制”构想,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解析答案11(2020辽宁六校协作体开学考试)1983年6月,撒切尔夫人再

28、次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21的态势。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A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B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C体现不了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D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解析 中国政府始终坚持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接受作为殖民侵略产物的不平等条约的条件,中国政府的态度反映了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的立场,D项正确。A项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题干信息与港人治港无关,排除C项。解析答案12(2019江苏徐州高二期末)2019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张晓明介绍,澳门在

29、回归后第二年GDP是539亿澳门元,人均是1.6万美元。到了2018年,澳门的GDP已经升到4403亿澳门元,人均GDP达到了8.3万美元,全世界排第二。澳门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大陆游客的增多B经济全球化影响C“一国两制”的保障D投资环境的好转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澳门回归后GDP持续上升,人均GDP位居世界第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为澳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C项正确。大陆游客增加是澳门GDP增长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在澳门回归前就已经出现,因此不是澳门回归后经济增长的原因,排除B项;投资环境好转的原因是“一国两制”的保障,因此D项不是主要原因

30、,排除。解析二、非选择题13(2019江苏如皋调研)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有着自身发展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摘编自覃敏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材料二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

31、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主要因素。(2)结合材料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从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简述我国是如何进行“新长征”的。(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并就其发展过程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主要因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西方民主制度的影响;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丰厚土壤。(2)重新召开各级人大,恢复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8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32、协商制度进一步发展;198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的民主政治制度;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答案(3)特点:拥有成熟的政党政治;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认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答案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等信息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

33、学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可从恢复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等方面回答。解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等信息,可从拥有成熟的政党政治,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

34、,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从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等方面思考作答。解析14(2019河南名校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临时约法规定人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政治自由,但是却没有规定如何保障人民享有这些权利和自由。据当时独立周报记载:“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度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问其故,则曰:吾人困于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后来的选举法又对选民资格作了性别、年龄、财产等种种条件限制,使妇女、贫苦群众

35、和一部分资产阶级丧失了选举权。摘编自刘东、曹均学对辛亥革命是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几点思考材料二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个地区的民主选举逐步展开。选举的那一天,选民们穿上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衣服,高高兴兴地来到选举站。天津市四区郭庄子女青年蒋宝珍,结婚时正赶上选举,她为了投票,等了两个钟头才上花车,她说:“结婚是大事,选举更是大事;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单位共有21.4798万个,进行基层选举地区的人口共为571434511人,全国参加投票选举的选民达2.78亿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摘编自柳润涛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普选始末答案(1)态度

36、:冷漠。原因:辛亥革命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民国政府对于选举缺少宣传力度;社会动荡使民众缺乏关心政治的热情。(任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2)不同:选民范围更加广泛;民众更具选举热情。意义: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推动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建立。(任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民众对于选举的态度及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民国初年选举相比,新中国首次普选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首次普选的意义。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则皆瞠目而不解,问其故,则曰:吾人困于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可知冷漠,漠不关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单位共有21.4798万个,进行基层选举地区的人口共为571434511人,全国参加投票选举的选民达2.78亿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可知,相比于民国选举,选民范围更加广泛;从材料“选举的那一天,选民们穿上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衣服,高高兴兴地来到选举站”“女青年蒋宝珍,结婚时正赶上选举,她为了投票,等了两个钟头才上花车”可以看出民众更具选举热情。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即可。解析本课结束历史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