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使用地图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是图文结合,地图是地表图形的描绘,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需要用地图来表达地物和现象的分布特点,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苏联的彼得罗夫斯基说过:“查看地图是一所培养再造想象的特殊学校。”因为地图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记忆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一、培养学生看懂图例的能力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2、要看懂地图,就要会认识图例。如果学会了看懂图例,就好象掌握了地图的文字,理解了地图上各种符号的地理意义。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识记“常用图例”(第一册之图29)。要求学生认识并记住图中所提供的图例及相应的文字说明,以便了解地图上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是什么样的地理事物。可以列出图例,让学生说出图例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图例的记忆。其次,在具体读图实践中,引导学生运用图例,辨别清楚哪是国界,哪是省界,哪是首都,哪是省级行政中心,哪是山脉,哪是河流,哪是公路,等等。这样学用结合,效果很好。与此同时,要让学生明确图例的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一般地图中的常用图例外,在一些地图上还会有特
3、殊的专用图例和自行设计的图例,在阅读和填绘地图时,应首先看懂它们在图上注明的各自代表的地理事物。例如学生在填充拉丁美洲图时,就应该明白图中弯曲的粗细不一的黑线(特殊符号)代表山脉走向。二、培养学生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能力自然界中的地理现象都是在一定的空间方位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要形成正确的空间方位概念,应该培养学生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常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的方向。并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即在野外如何根据指南针、晚间观察北极星、白天看太阳、观察树木等,来判别方向。其次,要教会学生根据地图上的指向标确定方向,即箭
4、头指明的方向是北方。再次,教会学生利用地图的经纬线确定方向。让学生明白有经纬网的地图,不管它是什么形式(直线、曲线、发射线或同心圆),经线永远表示南北方向,纬线永远表示东西方向。三、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的能力首先,教会学生掌握有关比例尺的基本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查看地图,先要知道它是按怎样的标准缩小画线的。因此,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水平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水平距离。懂得只要已知其中任意两项,就能求出另一项。例如,已知比例尺为 l500000,实地距离为100公里,那么就可以求出图上距离为20厘米。还要弄清楚比例尺的三
5、种表现形式,即数字式、直线式、文字式。以及三种形成的转换,如将文字式“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可以转换为数字式 l5000000。此外,学生要学会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即地图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地理事物内容详略有密切的关系。比例尺越大,地图上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上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内容就越简单。例如,初中地理第一册第一节中的图23和24,即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两图图幅相同,但因比例尺大小不一样,使得两图反映的内容详略不同。其次,教会学生掌握运用比例尺的本领。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生在掌握了地图比例尺相关的基本知识后,教师
6、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地图比例尺运用的能力。首先在教学中,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掌握图上长、实地长和比例尺之间的换算。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将图上长换算成地上长,也能将实地的水平距离换算成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上长,而且要使学生熟记各种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单位值。其次,要培养学生图上量读能力,即图要平、对准点、垂直看、估读准的要求引导学生练习。教会学生利用直尺和直线比例尺量读直线距离,利用两角规量读弯曲距离。再次,让学生熟悉地图与实地距离的对应转换。让学生通过实地测量,进行图上换算;或图上量距实地检验,实地测距图上验证等,使学生能目估图上长对应的实地距离和实地上距离而对应的不同比例尺地图上的长,从而建立起地图与
7、实地的比例尺关系。这样,学生运用比例尺的能力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四、培养学生在地图上辨别地形和地势的能力利用分层设色、等高线、等深线以及河流的流向来了解一个地区地形地势情况是使用地图的基本功之一。分层设色就是根据颜色了解地形和地势;并让学生懂得陆地上从低到高分别涂上浅绿、绿、淡黄、黄、褐等颜色。例如,世界地形图就是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图中不同颜色就可以了解世界的地形和地势分布情况。在一组等高线内,等高线密集,地面的坡度较陡,反之就比较平缓。例如,初中地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中的“想一想”栏目中,就让学生思考从B点爬到山顶 A和从 C点爬到山顶 A,哪样走容易些?为什么?学生要弄懂这两个问题,必
8、须要具有在等高线图上辨别地形和地势的能力。在等深线地形图上,我们可以从标注的深度数字上读出海洋各处的深度,并通过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某处坡度的陡缓。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因此,河流的流向往往也是地势的反映。例如,问“长江为何滚滚东流呢?”,这主要是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所决定的。总之。在地图上辨别地形和地势时,生应首先弄清楚该图是属于何种类型的地图,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入团类型的特点做相应的判断。长此以往,学生在地图上辨别地形和地势的能力将会得到很好的培养。五、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阅读地图是使用地图的入门,是获得地理新知识的向导。各种地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彼此之间是有规律可
9、遵循的,这些相关联系被一定规律所支配的各种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都能在地图上反映出来。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发现这种联系的规律,从而加深对地理要素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讲授世界地理“西亚和北非”一章的“地理位置于自然环境,一节时,首先让学生查看地图中西亚和北非所处的纬度,周围所濒临的海洋,从而得知本区所处纬度较低、北回归线从本区中部通过,周围临里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大西洋、印度洋的地理特征。然后引导学生查看本区中的分层设色地图,发现大部分地区颜色呈黄色,可知本地区地形大部分以高原为主,在黄色中有一块绿色较为明显的地区,得知这里是平原即西亚的两河流域
10、,它是本地区的主要农业区。从它所处的纬度位置,分析本区大部分地区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导致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有了这样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学生就可以推断出本地区是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可见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读图本领,使他们养成好的读图习惯,有助于培养他们形成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六、培养学生填绘地图的能力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读图和填绘地图,这样有利于及时巩固学生的地理知识,并有利于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知识。填绘地图主要是指填写填充图和绘画简易图。那么,如何填写填充图呢?首先,学生应明确填写的目的要求和内容。其次,熟悉所填的轮廓及
11、地理事物的符号与分布、图例和注记。再次,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与内在联系。如果遇到较小图幅地图时,通常采用以下两种处理方法:在填注处写上代号数字,在图外适当位置上加以说明;在填注处的附近写上代号名称,用箭头指向该填注的地方。例如,在填充东亚图时可以采用以上方法。此外,如何绘画地图呢?教师讲课时要做到边讲边画,讲画同步。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绘图。绘图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技能。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彩描,利用课本插图或填充图册,要求学生用彩笔勾描轮廓及重点内容。如在填充中国地形图时,要求学生用彩笔勾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另一种是画简易图,轮廓最好由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内容要突出主要的地理事物。如讲到中国西北部的地形时,最好是画出“三山夹两盆”的简易图。学生长期按照上述方法做,填绘地图能力将会得到很好的培养。总之,地图是我们学习、生活必备工具。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是地理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图知识,引导他们经常读图、填图、绘图、用图,使他们具有熟练的使用地图的能力。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