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2886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乐山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半期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B. 果蝇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因此Y染色体上含有与X染色体对应的全部基因,而X染色体上不具备与Y染色体所对应的全部基因C. 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由萨顿提出的,而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是摩尔根D.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可能不同,但所控制的是一对相对性状【答案】B【解析】【分析】一般同源染色体上的对应位置存在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性染色体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二者大小不同,存在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详解】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有遗

2、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B、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具有同源区段,同源区段的对应位置存在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但各自具有一部分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存在着二者特有的基因,B错误;C、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假说,C正确;D、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可能等位基因,它们所控制的是一对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B。2.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2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A. 3/8B. 5/8C. 4/9

3、D. 5/9【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AabbAAbb=21可知,A的基因频率为1/31/22/32/3,a的基因频率为1/3,因此自由交配后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概率为:2/32/31/31/35/9,所以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5/9=4/9,故C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 正常人的染色体数是46条,以下细胞中,可能找到两个X染色体的是(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1)实质:染色

4、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2)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3)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详解】精原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有丝分裂后期能找到2个X染色体和2条Y染色体,正确;卵原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正确;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不可能找到2个X染色体,错误;初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正确;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X或

5、22+Y(后期是44+XX或44+YY),有可能找到2个X染色体,正确;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X(后期是44+XX),有可能找到2个X染色体,正确。综上正确。故选D。4. 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人体不同细胞寿命可能与IAps的含量有关B. 控制IAps合成的基因表达有空间但无时间上的选择性C. 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RING区域,可以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D.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答案】B

6、【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IAps可抑制细胞凋亡,会导致“该死的细胞不死”,出现癌变现象。【详解】A、IAps可抑制细胞凋亡,人体不同细胞的寿命不同,可能与IAps的含量有关,A正确;B、基因表达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选择性,从而精确的调控细胞的分化、衰老与凋亡,B错误;C、IAps可抑制细胞凋亡,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RING区域,可以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C正确;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D正确。故选B。5.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豌豆种群全为高茎,让该豌豆种群自然繁殖一代,F1的高茎:矮茎=5:1,则F1继续自然繁殖产生的

7、F2代中高茎:矮茎为A. 3:1B. 4:1C. 5:1D. 8:1【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高茎是显性性状。假设原高茎种群中AA所占比例为x,则Aa的比例为1-x。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豌豆种群自然繁殖一代即为豌豆自交,AA自交,F1所占比例仍为x;Aa豌豆自交,F1中AA占(1-x)/4,Aa占2(1-x)/4,aa占(1-x)/4,后代中高茎占x+(1-x)/4+2(1-x)/4=(x+3)/4。根据题意可知F1的高茎:矮茎=5:1,即(x+3)/4:(1-x)/4=5:1,解得x=1/3。进而求出F1中AA:Aa:aa=3:2

8、:1。F1自交:AA和aa自交,F2中AA与aa比例不变,即AA占1/2,aa占1/6;Aa自交,F2中AA占1/31/4=1/12,Aa占1/31/2=1/6,aa占1/12。因此F2代中高茎:矮茎=(1/2+1/12+1/6):(1/6+1/12)=9/12:3/12=3:1。故选A。6. 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A. 250、500、0B. 250、5

9、00、250C. 500、250、0D. 750、250、0【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详解】双亲的基因型均为Bb,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知:BbBb1/4BB、1/2Bb、1/4bb,由于每对亲本只能形成1个受精卵,1000对动物理论上产生的受精卵是1000个,且产生基因型为BB、Bb、bb的个体的概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即产生基因型为BB的个体数目为1/41000=250个,产生基

10、因型为Bb的个体数目为1/21000=500个,由于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致死,因此获得基因型为bb的个体数目为0。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7. 在个体发育中,通过细胞增殖增加细胞数目,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种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但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B. 植物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故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C. 有丝分裂间期完成的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均在细胞核中进行D. 细胞分化过程中,其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遗传物质均发生稳定性的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

11、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但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A正确;B、植物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含有控制叶绿体合成的相关遗传物质,因此用根尖细胞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B错误;C、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转录过程均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完成,C错

12、误;D、细胞分化过程中,其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均发生稳定性的差异,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点睛】易错点:蛋白质的合成只能在细胞质中,不能在细胞核中。8. 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 与 OY(无 X 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 为可育雌蝇, X(无 Y 染色体)为不育雄蝇。摩尔根的同事们经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1 有 1/2000 的概率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若用 XA 和 Xa 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 亲本红眼雄蝇产生异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现B. 亲本白眼雌蝇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C. F1 白

13、眼雌蝇的基因型为 XaXaYD. F1 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XA【答案】A【解析】【分析】用XA和Xa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即红眼是显性性状,则亲本中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aXa,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AY,子代中出现白眼雌蝇(XaXaY)和不育的红眼雄蝇(XAO),即含XaXa的卵细胞和含有Y的精子结合、含有O的卵细胞和含有XA的精子结合形成的,说明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XaXa、O)致使例外出现。【详解】A、子代中出现白眼雌蝇(XaXaY)和不育的红眼雄蝇(XAO),即含XaXa的卵细胞和含有Y的精子结合、含有O的卵细胞和含有XA的精子结合形成的,说明

14、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XaXa、O)致使例外出现,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例外出现是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的,B正确;C、F1白眼雌蝇是含XaXa的卵细胞和含有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基因型为XaXaY, C正确;D、F1不育的红眼雄蝇是含O的卵细胞和含有XA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基因型为XAO, D正确。【点睛】关键:结合亲本与子代的基因型推测是由于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XaXa、O)导致异常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出现。9. 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

15、误的是A. 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B. 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C. 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D. 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2、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

16、列紧密。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最后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详解】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的装片,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图中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观察不到细胞核,因为,细胞核在有丝分裂前期逐渐消失,B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据以上特点,可以在图像中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C正确;碱性染料易于与染色体

17、结合,而不易与其他结构成分结合,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原理,以及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再根据题意作答。10. 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 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 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 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能会由于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身高不同,反之,基因型不同的两个

18、人,也可能因为环境因素导致身高相同,A正确;在缺光的环境中,绿色幼苗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影响而变黄,B正确;O型血夫妇的基因型均为ii,两者均为纯合子,所以后代基因型仍然为ii,表现为O型血,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正确;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由于亲代是杂合子,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错误。【点睛】结合“基因型+环境=性状”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时,注意各项描述个体间的异同是基因型决定的,还是环境变化引起的。11. 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羽毛的相对性状芦花和非芦花是由一对位于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任意两只非芦花鸡杂交都只能得到非芦花鸡。为了帮助养殖户在雏鸡时根据羽

19、毛特征即可区分鸡的雌雄,选用的杂交方式为A. 雌性芦花鸡与雄性非芦花鸡交配B. 芦花鸡自由交配C. 雄性芦花鸡与雌性非芦花鸡交配D. 非芦花鸡自由交配【答案】A【解析】依据题意可得,任意两只非芦花鸡杂交就只能得到非芦花鸡,可得非芦花性状为隐性性状。为使养殖户在雏鸡的时候根据芦花与非芦花性状辨别其雌雄,可选择雌性芦花鸡与雄性非芦花鸡交配,这样后代中芦花鸡均为雄鸡,非芦花鸡均为雌性。故答案选择A。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生物的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个体为杂合子,基因型为XY;雌性个体为纯合子,基因型为XX人体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

20、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女孩若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定是由父亲遗传来的男性的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儿子,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间隔现象色盲患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伴Y遗传的基因没有显隐性A. 5项B. 3项C. 6项D. 4项【答案】D【解析】【分析】1、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是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是常染色体,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2、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且表现为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的特点,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Y染色体上的遗传往往没有显隐性关系,表现为限男性遗传

21、。【详解】生物的性别不都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如蜜蜂的性别是由染色体组数决定的,错误;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纯合子和杂合子是根据生物体的基因型划分的,不是根据染色体组成划分的,错误;人体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正确;女孩若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可能来自父亲,也可能来自母亲,错误;男性的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儿子,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间隔现象,即交叉遗传现象,正确;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正确;伴Y遗传的基因没有显隐性,只传给男性,正确。综

22、上分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3. 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癌细胞的出现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B. 实验组细胞在15 h时对培养液中含氮、磷的物质吸收速率最快C. 10 h时对照组中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均为体细胞的2倍D. 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显【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癌细胞的出现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A错误;B、含氮、磷的物质是合成DNA和蛋白

23、质的重要原料,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间期,而实验组细胞在10-11h时分裂期细胞百分比迅速升高,所以此时对培养液中含氮、磷的物质吸收速率最慢,B错误;C、10h时对照组中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其中前期、中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均和体细胞相同,且末期细胞中的DNA数也和体细胞相同,C错误;D、由图可知,使用维生素C后分裂间期的时间明显延长,而分裂期的时间基本不变,说明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显,D正确。故选D。14. 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对如图中a、b、c途径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所有的干细胞都

24、通过a途径来实现自我更新和增殖B. 利用b、c途径原理,对胚胎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可诱导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C. 通过a、b、c过程形成的细胞,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是不同的D. 皮肤基底层干细胞或脑组织的神经干细胞,只具有b或c中的一种途径,修补一种相应的衰老死亡的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过程表示细胞增殖;b、c过程表示细胞分化;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详解】A、据图分析,干细胞通过a过程有丝分裂来实现自我更新和增殖,A正确;B、干细胞具有分裂分化能力,则对胚胎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可以诱导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B正确;C、通过a、b、c过程形成的细胞,增殖方式

25、是有丝分裂,则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相同,但遗传信息表达的情况不同,C错误;D、皮肤基底层干细胞或脑组织的神经干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只能形成一种特定的细胞,进而修补一种相应的衰老死亡的细胞,D正确。故选C。15. 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后期B. 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C. 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D. 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细胞周期概念的考查,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

26、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由细胞周期概念可知,细胞周期具有方向性,属于矢量。【详解】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前期,B错误;C、染色质DNA解螺旋成丝状,染色体高度螺旋成棒状,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C正确;D、肝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分裂,无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C。16. 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B.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核DNA数目变化的

27、部分曲线,则n等于23C. 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D. 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有丝分裂间期2n04n2n4n分裂期前、中期2n4n4n后期2n4n4n04n末期4n2n04n2n减数分裂间期2n04n2n4n减一前、中期2n4n4n后期2n4n4n末期2nn4n2n4n2n减二前、中期n2n2n后期n2n2n02n末期2nn02nn【详解】A、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为

28、469246,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A错误;B、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变化规律为469246,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核DNA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是体细胞的两倍,即92,因此n等于46,C错误;D、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4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再减半(2NN);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D正确。故选D。17. 双亲正常生出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孩子,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若孩子不患色盲,出现的异常

29、配子一定为父亲产生的精子B. 若孩子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C. 若该孩子长大后能产生配子,则产生含X染色体配子的概率是2/3D. 正常双亲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双亲正常生出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孩子,则该孩子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X和22+XY或22+XX和22+Y两种情况结合形成的。如果是孩子不患色盲,出现异常配子的可能为父亲产生的精子也可能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A项错误;B、如果孩子患色盲,则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根据色盲的遗传方式,如果孩子患色盲,则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则出

30、现异常配子一定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B项正确;C、如果该孩子长大后能产生配子,则配子类型为X、XY、XX、Y,则含X染色体配子的概率占3/4,C项错误;D、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正常双亲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故不会出现四分体,D项错误。故选B。18. 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 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

31、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前期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类似有丝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正确;B、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误;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正确;D、有丝分裂和

3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类似,前期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正确。故选B。【点睛】要注意同源染色体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配对;虽然减数分裂连续分裂两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19. 某研究小组分离得到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测定每个细胞中DNA含量,并且统计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组细胞中DNA复制后将成为乙组细胞B. 乙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C. 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正在复制D. 丁组中有一部分细胞正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

33、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组细胞DNA含量为n,说明进行了减数分裂;乙组细胞DNA含量为2n,说明细胞中DNA含量和体细胞中DNA含量一致;丙组细胞DNA含量为2n-4n,说明正在进行DNA复制;丁组细胞DNA含量为4n,说明已完成复制。【详解】A、甲组细胞DNA含量为n,是生殖细胞,所以细胞中DNA不能再复制,A错误;B、乙组细胞中DNA含量和体细胞DNA含量一致,所以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B正确;C、丙组细胞DNA含量为2n-4n,说明正在进行染色体复制,C正确;D、丁组细胞DNA含量为4n,其中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正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

34、正确。故选A。20. 豌豆中,籽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 YYRR yyrrB. YyRr yyrrC. YyRR yyrrD. YYRr yyrr【答案】C【解析】可将两对基因分开单独研究每一对基因的遗传情况,由选项可知杂交组合可知有两种杂交方式YyYy或Yyyy。若为YyYy,则F1为1/4YY,1/2Yy,1/4yy,自交子代Y_为1/4+1/23/4=5/8,即黄:绿=5:3(不符合,舍弃);若为Yyyy,则F

35、1为1/2Yy,1/2yy,自交子代Y_为1/23/4=3/8,即黄:绿=3:5,(符合)。又由于F2圆粒:皱粒=3:1,所以F1为Rr,则双亲为RRrr。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故选C。21. 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独立遗传)某动物,若产生AbC、aBc、ABC、abC四种类型的精细胞,至少需要精原细胞的数目是A. 2B. 3C. 4D. 5【答案】B【解析】【分析】(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分析题文描述可知:A和a

36、、B和b、C和c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依题意可知:1个精原细胞中的A和a、B和b、C和c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后,由该精原细胞所形成的1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而且这2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含有的基因相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所在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导致所形成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也不存在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2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2条染色体,这

37、2条染色体随着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分别进入2个精细胞中。可见,1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所形成的4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两两相同,而且将不同基因型的精细胞中含有的基因放在一起,正好构成3对等位基因。综上分析,基因型为AaBbCc的某动物,若产生AbC、aBc、ABC、abC四种类型的精细胞,则AbC和aBc可来自同1个精原细胞,ABC和abC分别来自不同的精原细胞,所以至少需要3个精原细胞。故选B。22. 某果实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其中B控制黑色,R控制红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达,现向某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了一个隐性纯合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自

38、交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据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B. F1的全部黑色植株中存在6种基因型C. 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 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2:1:1【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可知:B和b、R和r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果实的黑色为B_R_、B_rr,红色为bbR_,白色为bbrr。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自交,在导入一个隐性纯合致死基因s之前,F1的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1231,在导入一个隐性纯合致死基因s之后,F1的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说明

39、B基因纯合的个体死亡,进而推知: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详解】A、依题意可知:B和b、R和r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导入一个隐性纯合致死基因s之后,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自交,F1的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说明在F1的全部黑色植株中,基因型为BBRR、BBRr、BBrr的个体死亡,因此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A正确;B、F1的全部黑色植株中存在3种基因型,即BbRR、BbRr、Bbrr,B错误;C、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即BbRr与bbrr交配,子代黑色(BbRrBbrr)红色(

40、bbRr)白色(bbrr)211,D正确。故选B。23. 下列有关遗传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B. 等位基因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C. 基因在染色体上,因而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D.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高茎和矮茎;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型,如A、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不都位于染色体上;表现型是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型由

41、基因型决定,也受环境影响。【详解】A、棉花的细绒和长绒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B、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B正确;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不都位于染色体上,如细胞质基因和原核生物的基因,C错误;D、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还受环境的影响,D错误。故选B。24. 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 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 其中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1与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C. 3与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D.

42、若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答案】D【解析】【详解】由3和4甲病正常而后代7患甲病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且4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由此推断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1和2不患乙病而后代1患乙病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用A、a表示甲病致病基因,B、b表示乙病致病基因,则1的基因型为BbXAXa,5的基因型为BbXAX,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B错误;3与4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Xa和bbXAY,理论上其后代共有8种基因型、6种表现型;C错误;若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而亲本有关的染色体组成为XAXa和XAY,因此最可能是母亲的卵原细

43、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异常;D正确。25. 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区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B. 片段上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基因C. 区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患病者全为男性D. 由于存在、片段,X、Y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该图是人的X、Y染色体的形态,X、Y染色体是异型同源染色体,存在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其中I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详解】A、I是X染色体

44、的非同源区段,位于I区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A错误;B、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含有等位基因,B错误;C、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女性没有Y染色体,因此区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患病者全为男性,C正确;D、X、Y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C。第卷非选择题26. 图1表示某种动物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2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是 _(雄性/雌性)动物 ,原因是 _ ;图2丁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_ 。 (2)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 _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时期

45、是 _ 。 (3)图2中细胞对应图1的CD段的有 _ ,从染色体组成考虑,该生物能产生 _ 种配子(不考虑交叉互换),这与减数分裂的 _ 时期密切相关。 (4)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图1的 _ 段;在观察减数分裂时,常常用 _ (雄性/雌性)生殖器官作为材料。 (5)图2的细胞若进行减数分裂时能形成 _个四分体 ;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_ 细胞。 (6)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有1位同学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象如图3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_ 。 取材位置不合适 取材时间不合适 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解离时间不合适 视野选择不合适 A B C D【答案】 (1). 雄性 (2

46、). 图2中丙细胞为均等分裂 (3). 精细胞 (4).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5).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 丙、丁 (7). 4 (8).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9). CD (10). 雄性 (11). 2 (12). 甲乙丙 (13). C【解析】【分析】分析图1:图1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表示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细胞;DE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

47、;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图2: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为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详解】(1)图2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所以该动物是雄性动物;图2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精细胞。(2)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图2中细胞对应图1的CD段的有丙、丁即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从染色体组成考虑,该生物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能产生22=

48、4种配子,这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4)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1的CD段;由于睾丸中精子的形成过程是连续的,能统计到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多,而卵巢中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是不连续的,不能统计各个时期的细胞且数量少,因此在观察减数分裂时,常常用雄性生殖器官作为材料。(5)图2的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若进行减数分裂时能形成2个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则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6)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而图中有些细胞呈长方形,可能是取材位置不合适,正确;图中

49、细胞多处于未分裂状态,可能是取材时间不合适,正确;图示细胞均已近分散开,说明制片时压片力量合适,错误;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而图示细胞已经分散开,说明解离时间合适,错误;图示细胞有些细胞呈长方形,可能是伸长区细胞,因此可能是视野选择不合适,正确。综上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7. 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融合遗传方式认为遗传因子或遗传物质相遇的时候,彼此会

50、相互混合,从而形成中间类型的后代个体孟德尔遗传方式则认为遗传因子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现已知某植物纯种的红花和白花杂交,F1全为粉色花;且该植物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现有一批该植物的纯种的红花和白花植株,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实验过程中可自由取用必要的实验器材) (1)实验步骤: A、 _(此步骤需要用到的操作方法是 _ )。 B、 _。 (2)实验预期现象: _ 。 (3)实验结论: _ 。【答案】 (1). 将纯种的红花和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得F1 (2). 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3). 让F1植株自交得F2,统计分析其表现型和比例 (4). F2表现型红花:

51、粉色花:白花,=1:2:1 (5). 孟德尔遗传方式不是融合遗传方式【解析】【分析】1、融合遗传方式是杂交后代的性状介于两亲本之间,若杂交后代自交,性状不会分离,若测交再次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2、孟德尔遗传方式是颗粒遗传理论,他认为遗传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遗传因子的存在是相对独立的,它们通过配子遗传给后代,所以杂交后代自交或测交,会出现性状分离且有一定的分离比。【详解】(1)实验步骤:将纯种的红花和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在操作过程中要进行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再套袋处理。得到子一代后,让子一代植株自交得到子二代,统计分析子二代表现型及比例。(2)实验预期现

52、象:子二代表现型有红花、粉色花和白花3种,比例为1:2:1。(3)实验结论:孟德尔遗传方式不是融合遗传方式。【点睛】本题以开红花和开白花的某植物作为亲本进行实验为背景,考查融合遗传和孟德尔遗传规律,要求考生识记融合遗传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内容,明确融合遗传的后代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而孟德尔遗传规律认为杂交后代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28. 科研人员将水稻的A品系(矮秆纯合子)与B品系(高秆纯合子)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分别统计亲本(A、B品系)、F1及F2中不同株高的植株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F1的株高与_无显著差异,F2的株高呈现双峰分布,表明F2出现了_现象。

53、(2)水稻的株高大于120cm为高秆性状,则F2中高秆与矮秆的比例约为_。(3)研究表明,A品系含有基因d,茎较短,表现为矮秆。B品系是A品系突变体,除了基因d外,还含有另一基因e,穗颈较长,表现为高秆,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由此分析,F2中高秆植株的基因型是_,F2中矮秆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答案】 (1). A品系 (2). 性状分离 (3). 1:3 (4). ddee (5). 2【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品系与B品系杂交,获得的F1的株高与亲本A品系差不多;根据题意分析,水稻的株高大于120cm为高秆性状,则曲线图中高杆:矮杆的比例接近于1:3。【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F1的株高

54、与A品系无显著差异,即都表现为矮杆;F2的株高呈现双峰分布,同时出现了高杆和矮杆,发生了性状分离。(2)水稻的株高大于120cm为高秆性状,根据曲线图的数据计算可知高杆:矮杆的比例接近于1:3。(3)根据题意分析,B品系是纯合高杆,除了基因d外,还含有另一基因e,穗颈较长,表现为高秆,因此其基因型为ddee,则A品系为ddEE,子一代基因型为ddEe,因此子二代矮秆植株的基因型有ddEE、ddEe两种。【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能够根据图形判断子一代的性状类似于哪一个亲本以及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29. 摩尔根及其团队在研究果蝇眼色时,发现F1的雌雄红眼杂交,后代

55、白眼占1/4,且都是雄果蝇(如图)。针对这个现象,有以下三种假设。假设1:控制白眼的基因(w)只位于Y染色体上。假设2:控制白眼的基因(w)位于X和Y染色体上。假设3:控制白眼的基因(w)只位于X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1不成立的理由是_。(2)若假设2成立,F1杂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群体中与眼色有关的基因型有_种。(3)摩尔根还做了一个回交实验(让亲代白眼雄果蝇和F1红眼雌果蝇交配),该实验的结果不能否定假设2或假设3,原因是_。(4)若要证明假设3正确,可以采取的杂交方案为_,后代应出现的结果是_。(5)研究小组已经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上;另外有一对控制

56、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群体中与果蝇眼色和体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_种。【答案】 (1). F1出现红眼雄果蝇(或F1没有白眼雄果蝇); (2). 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或红眼白眼31) (3). 7 (4). 根据假设2和假设3推导出的结果相同,回交实验的结果都是雌雄果蝇中均有一半红眼一半白眼 (5). 让白眼雌果蝇和纯种红眼雄果蝇杂交 (6). 子代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 (7). 15【解析】【分析】红眼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子代均为红眼果蝇,据此可以判断果蝇的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亲本雌果蝇应为显性纯合子。【详解】(1)若控制白眼的基因(w)只位于Y染色

57、体上,则白眼雄性果蝇的雄性后代应均为白眼,与实验结果相矛盾,因此假设1不成立。(2)若控制白眼的基因(w)位于X和Y染色体上,则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XwYw,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XWYw,F1杂交得到的子代,雌性均为红眼,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红眼,一半表现为白眼,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211(或红眼白眼31);群体中与眼色有关的基因型,雌性有3种,雄性有4种,共有7种基因型。(3)控制白眼的基因(w)不论位于X和Y染色体上,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让亲代白眼雄果蝇XwY?和F1红眼雌果蝇XWXw交配,子代雌雄果蝇中均有一半红眼一半白眼,因此该杂交方案不能

58、区分假设2或假设3。(4)若要证明假设3正确,可以让白眼雌果蝇和纯种红眼雄果蝇杂交,则子代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若控制白眼的基因(w)位于X和Y染色体上,则子代雌雄果蝇均为红眼。(5)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上,则与眼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3+2=5种;另外有一对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与体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3种,群体中与果蝇眼色和体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53=15种。【点睛】基因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1)基本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 (2)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性状。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