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2826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2.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7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件: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 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主干梳理认知拓展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代皇权的强化(1)废除丞相原因: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01_的高度集中。措施:1380年,朱元璋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02_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并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影响: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但也导致皇帝负担加重。皇权六部(2)设立内阁目的:减轻皇帝负担,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过程:明太祖设 03 _作为侍从顾问,但很少参决政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

2、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务决策,内阁制度正式形成;明宣宗时内阁地位提高,大学士有了04_;明神宗时内阁职权加大,首辅张居正权压众臣。地位: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05_。是君权强化的产物。殿阁大学士票拟权内侍机构(3)宦官专权明代中后期,皇帝因担心内阁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导致宦官擅权乱政,这是皇帝授权的结果。2清代专制皇权达到顶峰(1)议政王大臣会议:由06_组成,是清初的最高权力机构,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南书房职权: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影响: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皇权得

3、到加强。满洲贵族(3)军机处设置:07 _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职权: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传达诏令。特点:简、勤、速、密。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4)密折制增添皇权的神秘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雍正帝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1明代地方管理体制(1)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合称三司。三司鼎立,互不隶属,各自听命于朝廷,以加强皇权对地方的直接控制。(2)明朝中期,为进一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开始设立巡

4、抚和总督。巡抚本为临时差遣带有监察性质,后兼地方军政,也有了相对固定的治所,遂成为一级地方官员。总督因军事需要而设,后成为一级地方官员,但巡抚与总督都属于中央系统。(3)明代的三司与巡抚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受制于中央。三司受中央部门领导,分掌地方事务;巡抚由皇帝直接派遣,统领地方事务。2清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1)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2)确立金瓶掣签制度,同时确立驻藏大臣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3)“改土归流”。从明朝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清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

5、多民族国家。以上做法因地制宜,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3清朝的统治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岛等,南至南海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问题探究 有人说,明朝的内阁制与之前的宰相制本质是一样的,你怎么认识?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宰相制下,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稳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教材拾遗 清朝边疆政策清朝统治者重视边疆问题,能够较好地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清朝边疆政策的基

6、本原则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对于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中央政府也给予了特殊的重视。知识拓展 明清对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继承发展(1)继承:基本上继承了元代的行省制度以及土司制度等地方行政制度。(2)发展明代: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降低其品秩等级。地方分权,相互牵制,由布政使司掌民政、财政,另设都指挥使司主兵政,按察使司主刑狱,三机构互不统属,各直隶中枢,凡遇重大政事便共同商讨。整顿地方机构统属关系,实行布政使司、府和直隶州、县和一般州三级统属。清代:清承明制,在内地设18行省;清行省以下机构大都承明制,但其

7、长官称知府、知县;清代边疆地区政治制度因地制宜,因民族而异。牛刀小试 请构建明清君主专制强化措施的思维导图。参考:教材拾遗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秦末,刘邦攻入秦都咸阳,将领们都去抢储藏金帛财物的府库,唯独萧何注意搜集丞相与御史府中的“律令图书”,因而能够了解秦朝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可见萧何所收图书之内应有户籍。(2)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籍上要登记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身份、状貌等内容。隋制定“输籍法”。唐承

8、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政府会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称为“刮户”。(3)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僧道户、儒户、灶户、渔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就得“各安生理”,世代相袭,不得变动。(4)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到康熙年间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永停编审,名存实亡,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唯物史观 正确看待“康乾盛

9、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任何一个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时势造英雄”,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统治者励精图治,平定叛乱,收复台湾,挫败沙俄的侵略企图,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与开发,奠定了汉唐都难以比拟的辽阔疆域;经济发展,国力强大,人丁兴旺,文化昌盛,这130年呈现的盛世景象,史称“康乾盛世”。这种盛世建立在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基础之上,从纵向看,它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步伐。此时,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崛起,危机在盛世中潜滋暗长。互动探究分层突破 史料精研 微解重难微解 1 明朝内阁

10、制度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二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明神宗实录三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中国传统政治史料解读 史料一反映了宰相制的特点。史料二、三反映了内阁制的特点。精研探究(1)史料一反映出宰相制有何特点?(2)史料二、三反映出内阁制有何特点?答:提示:(1)史料一表明宰相位高权重,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2)由史料二、三可知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

11、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阁臣职责仅限顾问,不具宰相之权,一旦威胁到君权,还会招来灾祸,从本质上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强化。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宰相制内阁制地位及权力来源百官之首,地位巩固,权力是宰相制度赋予仅是皇帝顾问,权力来源于皇帝个人信任职权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 侍从机构,无决策权,无属官性质国家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对皇权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微解 2 军机处的特点一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

12、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二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赵翼檐曝杂记卷一廷寄史料解读 史料一、二分别从军机处办事内容及处理政事特点等不同角度反映了军机处的特点。精研探究 上述史料反映出军机处有哪些特点?答:提示:由史料一中可知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只是秉承皇帝旨意,传达皇帝命令。史料二中表明军机处处理政事具有快捷、效率高等特点。军机处的特点(1)简:机构人员十分简单。(2)便:地处内廷,便于皇帝宣召。(3)传: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只能跪受笔

13、录,传达皇命。(4)密:选用亲信重臣,保密性强,宦官不得参与。(5)速:办事效率高,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按皇帝旨意办理军务。要点突破 深化拓展要点一 内阁与军机处的比较比较项内阁军机处朝代明朝清朝设置原因皇帝政务负担沉重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权限明成祖时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明宣宗时拥有了票拟权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不同点特点皇帝的最高幕僚、内侍机构人员简单(简);行事快捷(速);外界干涉少(密)相同点由皇帝较亲近的人员组成;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都无决策权例 1(2019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一联)下面是清朝雍正到光

14、绪时期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朝军机处()皇帝军机大臣雍正起初三人,最多时期六至七人乾隆多则十人,少则一人,70%的时间六至七人嘉庆、道光、咸丰88%以上的时间四至六人同治五至六人光绪76.5%的时间四至六人A精干高效B保密性强C机构健全D权力稳固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图表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人数不多,说明军机处人员设置上精简,办事效率高,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解析要点二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和消极影响1特点(1)以强化君主权力为核心。(2)程度空前强化。(3)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2

15、消极影响(1)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进步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2)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答案例2 乾隆帝亲自主持编撰四库全书,每部分装三万六千余册,分别储存于华北和江浙等地;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文化重心转移B君主专制强化C弘扬传统文化D满足科举需求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编撰四库全书的过程中,既保存了一部分文化遗产,又毁坏了一批文化典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图书的

16、保存与销毁都与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有关,故选B项。解析高考研析把握考向答案1(2017全国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解析 由明初严禁宦官读书识字到明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反映出明代宦官在中枢决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宦官地位提高,其实质是皇权的加强而非衰落,B项错误;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其议政功能并没有丧失,C项错误;宦官虽然权力增强,但是最后的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D

17、项错误。解析知识链接 宦官专权的原因和本质:宦官是皇帝的近侍人员,是皇帝与大臣联系的纽带,具有专权的便利条件;皇帝在遭到外戚或朝中大臣威胁时,也往往借助宦官的力量。宦官专权的本质是皇权的不断加强。答案2(2016全国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解析 材料表明,明朝对地方三司的管理从六部直接管理演变为由巡抚管理,巡抚总括地方三司,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这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

18、项正确。解析答案1(2019山东潍坊高二期末)明朝时期,就职权和地位而言,阁臣最终成为一、二品大员,位居六部之上,地位尊祟;内阁能够“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这说明内阁()A能够左右皇帝的决策B成为国家正式机构C已参与处理国家机务D能够直接统领六部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向皇帝提供咨询、出谋划策,具有票拟权,已经参与处理国家机务,故C项正确。明朝内阁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皇帝的决策,但不能左右皇帝决策,A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B、D两项错误。解析答案2(2019甘肃兰州一中高二期末)起居注是职业

19、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起居注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这最能说明()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解析 由材料中“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可以看出这与地方没有直接关系,而A项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注,由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到唐朝开始观看、宋代阅读成为惯例,再到清朝停止编撰,说明史官对皇帝的制约逐渐消失,体现的是皇权不断加强,B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

20、在清朝康熙帝以后起居注不再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不能全面否定其他方面对皇权的制约,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相权问题,D项错误。解析课时作业答案一、选择题1明太祖实录记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朱元璋此语意在说明明初()A加强中央集权的紧迫性B废除宰相制度的合理性C设立内阁制度的有效性D中央官职制衡的必要性解析 根据材料“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知,朱元璋认为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因此朱元璋所言意在说明废除宰相制度的合理性,故选B项。废除宰相制度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中央集

21、权,排除A项;朱元璋在位时没有设立内阁制度,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解析答案2(2020湖北部分重中起点考)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明初()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解析 材料“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运行的”,说明明初废丞相后,相应的职能部门没有及时建立起来,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废除丞相后,皇权进一步加强,并未受到制度化制约,B项错误

22、;明成祖时才设立内阁,且内阁参与决策始终不合法,C项错误;明成祖设立内阁解决废丞相后的弊端,使丞相制度在某种意义上变相复兴,但不符合材料时间,D项错误。解析答案3(2019湖南衡阳八中月考)古代官署皆有印信,作为自己权力的象征。内阁专用印信是“文渊阁银印”。大明会典翰林院中记载:“(银印)自宣德中特赐,凡机密文字钤(qian)封进呈,至御前开拆。其余公务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而各衙门奏章文移,亦止曰行翰林院。”这说明了()A内阁掌握机密事务B内阁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C内阁地位不独立D内阁没有自己的对外专属印信解析 材料中的“公务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表明内阁只是侍从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

23、行政机构,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内阁掌握机密事务,故排除A项;C项包含在B项之中,排除;材料“内阁专用印信是文渊阁银印”说明D项错误。解析答案4(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洪武年间,大臣的奏章均由朱元璋亲阅。永乐年间,明成祖经常召内阁要员密议,批答则由其亲笔。正统年间,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这主要说明()A内阁逐渐取得最高决策权B皇权事实上受到内阁制约C内阁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D内阁成为君相斗争的工具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高决策权仍由皇帝掌握,故A项错误;材料中内阁虽然取得票拟权力,但最终决策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

24、可知,内阁获得票拟权,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故C项正确;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内阁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故D项错误。解析答案5(2019新疆月考)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其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宦官与内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获得“票拟”职权的同时,司礼监也掌握部分代皇帝批阅奏章的权力,这种做法是通

25、过宦官与内阁的共同参与、相互制约来保证皇权独尊,故B项正确。明代废除了宰相制度,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是材料反映的表象,且表述片面,排除;材料中并未体现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故D项错误。解析答案6(2020江西新余四中检测)明朝宦官专权的局面更甚于唐朝。熹宗时宦官魏忠贤炙手可热,权倾朝野,“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人们“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这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朝()A皇权被严重削弱B君主专制更趋强化C宦官凌驾于皇帝之上D内阁制名存实亡解析 皇权是不断加强,而不是削弱,排除A项;C、D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而且材料信息也体现不出,均排除;明朝以

26、司礼监太监牵制内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专制皇权强化的表现,故选B项。解析答案7(2019黑龙江双鸭山月考)对内阁的认识,明代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另一种观点认为“虽无相名,实有相职”。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阁臣拥有“批红”权力B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C明太祖以内阁取代宰相D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不同时期内阁权力不同,说明明代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故B项正确。明代内阁掌握“票拟权”,皇帝及司礼监掌握“批红权”,A项错误;内阁出现是在明成祖时期,C项错误;明朝内阁制的建立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D项错误。解析答案8(2020安徽定远中学周

27、测)顺治帝曰:“今后各衙门及科道各官本章,俱著于每日午时进奏,候朕披览,次日发下拟旨,以便详阅批发尔等(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顺治帝提到的大学士()A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官员B与明朝内阁有继承关系C负责审核政令参与中枢决策D只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解析 根据材料“尔等(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内阁也拥有票拟权,但是没有决策权,与明朝内阁存在继承关系,故选B项。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清朝也未明确,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内阁大学士参与中枢决策,排除C项;D项反映

28、的是军机大臣的办事方式,排除。解析答案9(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康熙皇帝曾发出感慨:“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仕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皇权集中B皇位世袭C皇帝独尊D皇帝勤政解析 根据材料“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权力高度集中,皇帝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故A项正确。解析答案10(2019贵州贵阳联考)嘉庆四年(1799年),皇帝下令:“满汉章京,由内阁、六部、理藩院堂官,于司员、中书、笔帖式等官内,择其人品端方、年力富强、字画端楷者,交军机大臣带领引见,候朕简用。”这一诏令主要是为

29、了()A改革官员选拔方式B明确官员选拔范围C完善军机处的职能D保障皇权高效行使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选择一些人品端方、年力富强、字画端楷的官员到军机处当差,而军机处是清朝皇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置的机构,让这些人到军机处当差主要是为了保障皇权的高效行使,故D项正确。清朝官员选拔的方式是科举制度,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到军机处当差官员的选拔范围,而非全体官员的选拔范围,故排除B项;C项是这一诏令的目的,但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解析答案11(2019贵州安顺测试)明朝之前,皇帝临时派出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称谓名目繁多,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权限相对较小。明代,这类官员越来越受到重视,职衔前皆冠以“

30、钦差”二字。到清代,钦差大臣承办的多是关涉国家安危的大事。这一变化反映了()A官僚机制运转更加灵活B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强C地方自主权力得到加强D专制皇权管辖范围扩大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皇帝临时派遣的钦差大臣权限越来越大,这说明专制皇权管辖的范围越来越大,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官僚机制的运转,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阶级矛盾激化等封建统治危机,故B项错误;皇帝临时派遣的钦差大臣权限越来越大意味着地方自主权力越来越小,故C项错误。解析答案12(2019北京四中高二期末)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

31、(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这说明乾隆皇帝()A对大臣的思想严密控制B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C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D“华夷之辨”的观念消失解析 乾隆意为,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同于俄罗斯等“外夷”,不能称西藏使者为“夷使”,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没有涉及中俄争端,排除C项;乾隆仍旧将俄罗斯等国家视为“外夷”,“华夷之辨”的观念并未消失,排除D项。解析二、非选择题13(2019辽宁师大附中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明太祖初定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

32、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摘编自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九宰辅年表一材料二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掺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中央官

33、制演进的基本特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及其参政优势,分析对明代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答案(1)特点:制度传承和体制创新相结合。说明:传承了宋代殿阁制和元代中书省制;革中书省(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2)地位变化: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提高。参政优势:大多具有进士资格,政治素养高;处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好。意义:缓冲皇帝与国家机构的矛盾,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

34、渊阁,参预机务”等信息可从制度传承和体制创新相结合方面概括回答。第二小问,关于继承方面,根据材料一“仍元制,设中书省”“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可从宋代殿阁制、元代中书省制等方面进行说明;关于创新,根据材料一“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废丞相、权分六部以及设内阁等方面进行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解析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中介程序”可从拥有票拟权、地位有所提高等方面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掺杂各部门本位

35、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等信息可从具有进士资格、政治素养高、处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好等方面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参政优势。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从缓冲皇帝与国家机构的矛盾以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分析其积极意义。解析14(2020广东茂名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的弹劾机构是御史台,共有23名官员。长官是御史大夫一人(从三品)、御史中丞二人(正五品)。他们既是御史台的行政长官,也是纠察百官的具体执行者。其下属有三院:一,台院侍御史四人(从六品下),负责与上诉弹奏、审理案件相关的各类

36、事项。二,殿院殿中侍御史六人(从七品上),负责监察朝廷礼仪制度方面的违规行为。三,察院监察御史十人(正八品上)。比较台院和殿院,察院的职权范围最为广泛,上至中央宰相,下至地方州县长官,均在其监察范围内。摘编自唐史论丛材料二 明朝将中央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和佥都御史。下设13道监察御史,共10人,负责具体监察工作。监察御史虽为都御史下属,但直接受命于皇帝,有独立进行纠举弹劾之权。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担任总督和巡抚的官员,其权力比一般巡按御史要大,有“便宜从事”之权。都察院除执行监察权外,还握有

37、对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摘编自明史职官志答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代监察机构设置上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相比明代监察机构的主要调整,并分析这些调整的主要效果。答案(1)御史台具体负责纠察百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职权明晰);察院以小御大,全面监察。(2)调整:在监察机构名称、人数、职责上进行调整;监察御史有独立纠举弹劾之权;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都察院兼有重大案件司法审判权。效果: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强化了君主权力,发展了监察制度(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明朝将中央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监察御史虽为都御史下属有独立进行纠举弹劾之权。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都察院除执行监察权外,还握有对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强化皇权、加强监督等角度分析即可。解析本课结束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